2024.5.20——2024.5.24第十三周
下午班——
5月20日 星期一
上午活动
一、晨间活动
1.做好晨间接待工作。
2.生活活动。
3.自主游戏讨论,制定计划。
二、户外自主游戏
三、早操/升旗仪式
1.幼儿听音乐进行自主早操。
2.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四、自主游戏评价
下午活动:
户外体育游戏:
(一)体育游戏:小狐狸快跑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四散追逐跑能力,提高幼儿追逐躲闪的技巧和灵敏度。
2.提高幼儿参加户外集体体育游戏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长尾巴若干条,小树5棵,猎人头饰若干,画有大、小圆圈的平整场地
2.精神准备:幼儿会说游戏儿歌“花狐狸馋嘴巴”。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
幼儿跟着老师做动物模仿操。
二、基本部分
1.告诉幼儿游戏名称,激发幼儿游戏兴趣。
今天天气这么好,咱们一起来玩游戏吧。咱们是狐狸,因为饿的时候偷吃了鸡宝宝,猎人知道了很生气!他说要揪掉我们的尾巴呢!所以咱们要小心保护好自己,如果猎人来了我们应该怎么办?对!逃跑,藏起来。
2.介绍游戏玩法和规则
幼儿齐说:“花狐狸馋嘴巴,专门爱吃小鸡娃,猎人猎人抓住它,揪掉它的长尾巴。”当说到“揪掉它的长尾巴”时,配班老师扮猎人出现,狐狸妈妈和宝宝就赶快逃跑,跑时可以绕过小树躲闪,但不能跑出“森林”即“大圆圈”,游戏持续30-40秒后狐狸妈妈喊“小狐狸钻洞啦”(猎人就将捉到的小狐狸扮成小猎人。)小狐狸们跑向妈妈所在的小圆圈里蹲好,这时狐狸妈妈讲解刚才逃跑时小狐狸们出现的问题并和小狐狸们商讨逃跑时的注意事项,狐狸妈妈提醒:猎人变多了我们要更加小心!
3.尝试游戏,按以上方法尝试玩一遍游戏,注意安全。
4.再次游戏,被捉到的小狐狸装扮成小猎人重新开始游戏。
5.看幼儿活动情况进行第三次游戏
三、结束部分
(二) 体育游戏:跳房子
活动目标:
1. 能单脚、双脚交替进行跳跃,学习夹包跳。
2. 锻炼腿部力量,发展动作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沙包宽阔的活动场地
游戏过程:
一、听音乐做热身游戏,重点活动膝盖和脚腕。
二、自由游戏《跳格子》
介绍游戏玩法:幼儿可以自己在地面上画格子,然后尝试用单脚跳、双脚跳等方式玩“跳格子”的游戏。
三、游戏《跳房子》
1. 幼儿分成四组玩“跳房子”的集体游戏。
2. 介绍游戏玩法。
将沙包投入第一格,幼儿单脚跳至沙包处,双脚住沙包抛入第二格,再单脚踢入第三格,然后重复上面的玩法,依次完成。到最后一格,双脚夹起沙包踢起,用手接祝第二名幼儿再将沙包投入第一格,依次进行游戏,通过的人数多的一组为胜方。
3. 组织幼儿进行游戏,教师指导,每组完成游戏的幼儿分别站在一方,违反规则的站在一方,进行比赛。
4. 提醒幼儿进行单脚跳时注意安全。
四、组织幼儿进行放松活动。
二、花样篮球
三、室内活动
手指游戏:谁的反应快
活动目标:
1.加强幼儿腿部动作和大肌肉的发展;
2.加强幼儿们的反应能力;
3.培养幼儿果断勇敢的品质;
4.发展幼儿的创想精神。
活动准备:
按幼儿的人数在场地上贴相应的点(幼儿站在贴点上)
活动过程:
一、幼儿排成四路纵队听令跑
1.听令跑
. 听到教师发出起跑令后,各队排头快速转身从左侧向本队尾跑去,之后站于队尾。接着以同样方法,依次进行,每个幼儿都做一遍。该过程可重复,依次加快速度。
. 各队的排头下蹲,听令后转身跑至本队尾。
. 各队的排头下跪、听令后转身跑至本队尾。
. 背对教师并且闭眼,听令后跑至队尾。
注意事项:明确告诉幼儿行进的方向并提示安全。
2.师生共同讨论:如何使这个游戏变得更好玩?例如可以改变身体的姿势:
二、听方位转向
1.告诉幼儿四个方位前后左右的明显标志(根据场地的实际情况),如“大树”、“玩具”、“花架”“老师”等,教师发出指令,幼儿立即转向正确的方向。
注意事项:“老师”可以不断移动,增强幼儿转向的难度。
2.闭上眼睛,教师发出指令,幼儿立即转向正确的方向。该过程可重复,依次加快速度。
3.教师发出口令,幼儿在教师带领下跑向所指标志物。教师会迅速转换口令,幼儿也要随机转换跑的方向。
注意事项:奔跑时不要发生碰撞。
4.教师发出口令,幼儿自行跑向所指标志物。教师会迅速转换口令,幼儿也要随机转换跑的方向。
注意事项:教师可以用手帮助幼儿指示方向。
5.变换口令:“1”原地跑;“2”随意跑;“3”原地不动。教师发出口令,幼儿根据口令做动作。
6.变换口令:“小朋友们好”对应“徐老师好”;“小朋友再见”对应“徐老师再见”,以此类推。最后以“老师再见”的口令结束活动。
上午班——
5月21日 星期二
上午活动
一、晨间活动
1.做好晨间接待工作。
2.生活活动。
3.自主游戏讨论,制定计划。
二、户外自主游戏
(一)自主游戏
活动目标:
能运用各种不同形状的积木及基本搭建技能(垒高、延长、围合、平铺、架空等)进行组合搭建。
活动准备:积木、纸盒、奶粉罐。
活动过程:
可以一名幼儿独自搭建,也可以多名幼儿合作完成搭建,能根据意愿或命题,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建构。
(详见自主游戏观察记录表)
(二)游戏材料整理
三、早操/升旗仪式
1. 幼儿听音乐进行自主早操。
2.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四、自主游戏评价
五、集中教育活动一
科学 二等分
活动目标:
1.通过尝试性的操作和判断,学习将一个物体分成相等的两份,感知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2.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判断能力。
活动准备:
1.材料:绸带,纸(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分练习纸,各种食物(花片、毛线、吸管、米、水)。
2.工具:笔,剪刀,直尺。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讲解演示
1.出示绸带问: "小朋友,今天老师的头发有什么变化吗?(扎两个辫子)我还想给两条小辫扎上漂亮的绸带,现在只有一根绸带,怎么办才能扎两根小辫呢? 请小朋友帮老师想想办法,怎么分?"
2. 组织幼儿讨论,等充分表达意见后,教师边讲解边演示,让幼儿注意观察。
3.教师小结: 把绸带两头对折,剪成一样大小的两份,叫二等分。使幼儿感知二等分的含义。 (此环节以形象直观的具体事物――绸带为材料,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并提出问题,让幼儿开动脑筋,帮助分绸带。通过把操作的过程与结果展现给幼儿,使幼儿初步认识"二等分"这一概念)。
二、基本部分:操作探索
一、游戏:分蛋糕师:今天小熊生日 ,请来了两位小客人,看看是谁?它想把一块蛋糕分给两位好朋友吃,怎么办? 请小朋友动手试一试。
1.每人两块圆形蛋糕,幼儿动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观察 。
2. 组织幼儿讨论等分方法。
3.师 小结:把圆形蛋糕对折,然后剪成一样大小的两份,叫二等分。(使幼儿进一步感知二等分的含义。)
4.操作验证二等分: “怎样让别人相信你的两份蛋糕是一样大的呢?”(叠在一起比较)
5.讨论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二、比一比:谁的方法多 。
1. 出示(正方形):引导幼儿思考怎样把正方形进行二等分。
2. 幼儿操作探索,教师观察指导。
3. 请幼儿介绍新方法。
4. 教师小结:向幼儿介绍讲清对边折、对角折的方法。请没这样折过的幼儿重新试一次。
5.出示(长方形):幼儿再次操作。
6.师:PPT展示
三、游戏"看谁说的对"天线宝宝想和你们做游戏,请你看图形说说它是不是二等分?比一比谁说的又对又快?
四、探索二等分的方法。
1.将幼儿分四组,尝试用多种方法进行二等分 。
师:今天老师带小朋友参观超市,看看超市里有什么?请小朋友动脑筋把这些实物分成相等的二份。
(教师介绍各种材料,请小朋友帮忙把里面的东西进行二等分。)
2.幼儿自由操作,教师指导。(鼓励幼儿积极动手、动脑,遇到问题自己想办法解决)
3.幼儿讲述操作过程、方法。
(1)提问:(分别出示毛线、吸管、花片、米、水)小朋友你刚才是用什么方法、什么工具把毛线分成两个相同的部分?(对折、尺子量,剪刀剪、用手撕)
(2)幼儿讲述各种分法,教师引导幼儿联系生活想想在什么时候用过目测法、数数法、计量法
(3)教师小结:小朋友用了目测法、折叠法、计量法、数数法等对超市里的东西进行了二等分。不同的物体性质不一样,所以要用不同的方法。和纸一样又软又薄的东西可以用折叠法来分,和蛋糕一样比较厚的可以用分割法,和水一样的液体和数量较多的物体可以用等量的方法来
三、结束部分
六、区角游戏
(一)开放区域
科学区 篮球吧 语言区 植物角 生活区
(二)材料调整
科学区增加操作材料
(三)重点指导区域
科学区
活动目标
1.幼儿能够友好游戏,不争不抢。
2.熟悉各个区角规则及玩法。
活动准备
美工区材料
活动过程
(1)幼儿自主取卡进区。
(2)幼儿游戏,教师在一旁巡回指导。
(3)幼儿自主收拾游戏材料。
(4)教师评价。
活动反思:多给幼儿自己动手的机会。
七、生活活动
1.餐前准备,个人秀。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浪费。
3.餐后散步,排队不拥挤。
下午班——
5月22日 星期三
上午活动
一、晨间活动
1.做好晨间接待工作。
2.生活活动。
3.自主游戏讨论,制定计划。
二、户外自主游戏。
三、早操/升旗仪式
1.幼儿听音乐进行自主早操。
2.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四、自主游戏评价。
下午活动
一、户外体育游戏
(一)体育游戏:抓小鱼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手眼协调能力。
2.训练幼儿协作能力和身体的平衡能力。
3.体验师生共同活动的快乐,激发幼儿共同学习的愿望,提高活动的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师提前布置活动的场所,小猫的头饰,小鱼卡片。
2.几十个夹子。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教师出示准备好的小猫头饰,问:小朋友们,这是什么啊?(小猫)
2.有谁知道小猫最喜欢吃什么?
3.那么我们就来玩一个小猫捉鱼的游戏吧,好不好?
二、基本环节
1.小猫捉鱼
(1)教师请小朋友们带上小猫的头饰,并扮演猫妈妈的角色。
(2)猫妈妈找宝宝了:喵喵喵,孩子们,你们在哪里啊?小猫听到了就回答:喵喵喵,妈妈我们在这里。"今天妈妈发现一个地方有很多的鱼,我们赶紧去捉吧,好吗?"教师带领幼儿到放有小鱼卡片的活动区域,让小猫去把鱼儿捉回来,放到老师提前准备好的盆子里,看是捕鱼能手,捉的鱼最多。
(3)幼儿开始自由的捉鱼。
(4)宝贝们,真棒这么快就把小鱼捉完了,可刚刚我们捉的鱼都不会游,下面我们就去会游的鱼好吗?
2.捉活鱼
(1)教师首先介绍游戏的方法和规则:在地上圈定一个区域,选几个孩子当鱼,在衣服上夹上十几个夹子代表鱼鳞;其他幼儿当渔夫。游戏开始,鱼儿可以跑出圈外,这时大家可以去追鱼并设法取下衣服上的夹子,当鱼儿回到圆圈里就不能去夹子了,直到鱼儿身上的夹子取完游戏结束,取下夹子最多的就是胜利者。
(2)教师选定区域让幼儿扮演小鱼,其他幼儿开始捉鱼活动。
(3)幼儿活动是教师提醒幼儿只能取夹子,不能碰到扮演小鱼的幼儿。
(4)评出胜利者给予表扬。
三、活动总结
1.教师要捉鱼最多的小朋友说说自己的经验,并和其他幼儿交流。
2.教师小结活动内容、表扬、鼓励幼儿。
(二)体育游戏:揪尾巴
活动目标:
1.练习快跑和躲闪的动作,提高幼儿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
2.培养幼儿能在游戏中友爱互助的良好品德。
3.愿意参与体育游戏,体验在游戏中奔跑、追逐的乐趣。
活动准备:废旧报纸条彩色布条音乐游戏光盘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
1.队列练习列队成四路纵队,听口立做动作:立正、稍息、向前看齐、齐步走、左右转弯等
2.听着音乐做热身运动教师自编,上肢--下蹲--体转-腹背--踢腿--整理运动
二、游戏开始
1.请幼儿想想两人怎样玩布条。请幼儿自由找一朋友,分散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2.请会玩揪尾巴的幼儿示范玩法,把布条塞进裤腰,让对方揪出布条。教师讲解玩法规则:两人面对面站立,数一二三,同时开始左右挪动,瞅准机会揪对方的尾巴,但不得推拉,先揪下对方尾巴为胜,幼儿进行游戏。
3.教师提问:怎样不被对方捉住尾而自己却能捉住别人的尾巴?鼓励幼儿躲闪灵活,捉的动作要快。幼儿再次练习揪住尾巴的为胜利。
三、自由玩布条
1.教师提问:你们知道,布条除了有这些玩法,还有其他什么有趣又好玩的方法吗?自己去和好朋友一起玩一玩,好不好?
2.互相交流分享各自发现的新玩法。
3.探索用报纸条玩揪尾巴的游戏。
二、花样篮球
三、室内活动
益智游戏 找尾巴
活动目标:
1.练习快跑和躲闪的动作,提高幼儿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
2.培养幼儿能在游戏中友爱互助的良好品德。
3.愿意参与体育游戏,体验在游戏中奔跑、追逐的乐趣。
活动准备:废旧报纸条彩色布条音乐游戏光盘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
1.队列练习列队成四路纵队,听口立做动作:立正、稍息、向前看齐、齐步走、左右转弯等
2.听着音乐做热身运动教师自编,上肢--下蹲--体转-腹背--踢腿--整理运动
二、游戏开始
1.请幼儿想想两人怎样玩布条。请幼儿自由找一朋友,分散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2.请会玩揪尾巴的幼儿示范玩法,把布条塞进裤腰,让对方揪出布条。教师讲解玩法规则:两人面对面站立,数一二三,同时开始左右挪动,瞅准机会揪对方的尾巴,但不得推拉,先揪下对方尾巴为胜,幼儿进行游戏。
3.教师提问:怎样不被对方捉住尾而自己却能捉住别人的尾巴?鼓励幼儿躲闪灵活,捉的动作要快。幼儿再次练习揪住尾巴的为胜利。
三、自由玩布条
1.教师提问:你们知道,布条除了有这些玩法,还有其他什么有趣又好玩的方法吗?自己去和好朋友一起玩一玩,好不好?
2.互相交流分享各自发现的新玩法。
3.探索用报纸条玩揪尾巴的游戏。
上午班——
5月23日 星期四
上午活动
一、晨间活动
1.做好晨间接待工作。
2.生活活动。
3.自主游戏讨论,制定计划。
二、户外自主游戏
(一)自主游戏
活动目标:
做好游戏观察、加强教师对游戏的指导,了解幼儿的游戏语言、态度、情感及角色间的交往,分析幼儿游戏的水平,适时地给予帮助。
活动准备:积木、纸盒、奶粉罐。
活动过程:
尝试让幼儿自己分配游戏角色,游戏中相互协商,引导幼儿学会观察、比较等方法以及尝试运用多种途径来独立地发现问题和解决游戏中的小问题。
(详见自主游戏观察记录表)
(二)游戏材料整理
三、早操/升旗仪式
1.幼儿听音乐进行自主早操。
2.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四、自主游戏评价
五、集中教育活动一
社会 我想去的地方
活动目标:
1.能在地图上找出自己居住的地方和熟悉的地方。
2.萌发爱祖国的情感。
活动重点:介绍我国首都北京。
活动难点:找找自己居住在哪里,并做上记号。
活动准备:
PPT、地球仪一个。
活动过程:
1.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
出示地球仪,找找中国在哪里:
——“中国在地球的什么位置?”
“中国地图看上去像什么?”
2.我居住和去过的地方:
(1)教师介绍我国主要省、市、自治区的地理位置,重点介绍我国首都北京。
幼儿在自己的地图上给北京画上红五星。
(2)找找自己居住在哪里,并做上记号:
——“我们离北京有多远呢?”
(3)幼儿用红笔将家乡和北京连线。
3.感受祖国疆土的轮廓:
(1)幼儿圈出自己去过的地方:
——“你去过中国的哪些地方?请你在幼儿用书上找到它们。”
(2)统计数字:自己一共去过几个地方。
(3)测量距离:将自己的居住地和曾经去过的地方用红笔连线。用目测的方法找出自己去过的最远和最近的地方。
六、区角活动
(一)开放区域
生活区 美工区 科学区(科学发现室) 阅读区 语言区
(二)材料调整
美工区
(三)重点指导区域
美工区
活动目标
1.幼儿能够友好游戏,不争不抢。
2.熟悉各个区角规则及玩法。
活动准备
各区材料
活动过程
(1)幼儿自主取卡进区。
(2)幼儿游戏,教师在一旁巡回指导。
(3)幼儿自主收拾游戏材料。
(4)教师评价。
活动反思:多给幼儿自己动手的机会。
七、生活活动
1.餐前准备,个人秀。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浪费。
3.餐后散步,排队不拥挤。
下午班——
5月24日 星期五
上午活动
一、晨间活动
1.做好晨间接待工作。
2.生活活动
3.自主游戏讨论,制定计划
二、户外自主游戏
三、早操/升旗仪式
1.幼儿听音乐进行自主早操
2.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四、自主游戏评价
下午活动:
一、户外体育游戏:
(一)体育游戏:抢椅子
活动目标
1.通过多种形式的信号开展抢椅子游戏,提高身体动作的灵敏性和速度。
2.在游戏中解决人多位子少的问题,发展团结、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3.体验游戏中互相合作的快乐及获得成功的满足。
活动准备
与幼儿人数相等的椅子、音乐、活动场地布置。
活动过程
一、听信号做动作。
幼儿听着欢快的音乐围着椅子做相应的热身动作。
师:好,接下来老师要考一考你们的反应能力,请小朋友做和老师相反的动作。(高人走、矮人走、快快走、慢慢走)
小结:小朋友真棒,反应都很快。
二、利用多种感官分辨信号进行抢椅子的游戏。
师:接下来的游戏我们要比一比哪个小朋友的小眼睛最亮,小耳朵最灵,速度最快。
1.交代规则。
幼儿面对椅子在线上站成一列横队,小朋友不管是听到的还是看到的信号必须是“3”才能快速奔跑至对面的椅子上坐下,比一比谁的反应快。每一次游戏老师都会拿掉椅子,没有抢到椅子的小朋友就被淘汰,到旁边休息。
2.幼儿游戏。
(1)用听觉来分辨信号。
(2)用视觉来分辨信号。
(3)用多种感官有效辨别各种信号。
老师根据当时幼儿表现情况进行小结。
三、让幼儿想办法,探索在不同条件下都能坐下。
1.适当减少椅子一至两张,鼓励幼儿相互照顾,启发幼儿想办法,让全体幼儿都能坐下来。
2.尝试几个幼儿坐一张椅子。
四、庆祝胜利,放松身体结束活动。
(三) 体育游戏:切西瓜
活动目标:
1.愿意参与体育游戏体验游戏的乐趣
2.能根据指令做相应的动作。
活动准备:已认识西瓜,知道西瓜的外形。
活动过程:
一、教师引导幼儿讨论西瓜的外型特征。
师:小朋友们!西瓜长的什么样子?
想一个什么好办法,让大家一起变成一个大西瓜?
二、手拉手变成大西瓜。
师:变成一个大西瓜。(幼儿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圆圈)。
变成一个小西瓜。(幼儿手拉手,碎步朝圆心走,变成一个小圆圈)。
三、游戏:切西瓜
幼儿围成一个圈,师幼共同有节奏的念儿歌:切、切、切西瓜,我们的西瓜香又甜,要吃西瓜切开来。同时教师边走边有节奏的在幼儿拉手处做切西瓜状,儿歌念完时,教师手停留在哪两位小朋友中间,这两位小朋友就把手放开,拉着其余小朋友的手往圆心跑,表示西瓜被切开了。大家做吃西瓜的状态,游戏继续开始。游戏进行若干次后,可由幼儿来切西瓜。
四、活动结束,教师总结。
二、花样篮球
三、室内活动
特色绘本活动 贪吃的小猪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故事内容并知道不该吃的不要吃,可以吃的东西不能多吃。(重点)
2.尝试用简单的话描述小猪去过的地方和身体发生的变化。(难点)
3.再猜猜想想中感受故事的趣味性,体验大胆回答问题的快乐。
活动准备:小猪、卡片若干(水果类、蛋糕类、饼干类、饮料类、超市类)
活动过程:
师生问好:小朋友们早上好!
一、谈话导入师:今天我们教室里来了一位客人!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噜噜)小朋友跟噜噜打声招呼吧!(小猪噜噜好)
二、理解故事通过观察小猪先后去了哪里?吃过什么东西?身体发生了什么变化?
(1)水果店,吃了很多红红的苹果,小脸变成红红的了。
(2)蛋糕店,吃了很多黄黄的蛋糕,肚子变成黄黄的了。
(3)饼干店,吃了很多绿绿的饼干,小腿变成绿绿的了。
(4)饮料店,喝过很多蓝蓝的饮料,尾巴变成蓝蓝的了。
(5)超市,吃了一块肥皂,肚子疼去医院了。
让幼儿了解故事的'内容,并通过提问:"小猪最后到超市吃了什么?为什么会去医院?通过提问让幼儿知道不该吃的东西不要吃。
三、出示小猪,提问:"你觉得噜噜是一只怎样的小猪?(贪吃的小猪)
1.想想小猪噜噜先后去过哪些地方,吃了什么东西,身体哪里发生了变化
2.通过故事的简单讲述引出问题:
(1)"小猪噜噜吃了什么东西肚子疼?
(2)"肥皂是用来干什么的?
(3)"你还知道哪些东西不能吃?
教师小结—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东西是不能吃的,如果不小心吃了就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危害。
四、 教师小结
 
上一课题: 第十二周 2024.5.13——2024.5.17
下一课题:第十二周(2024.5.13-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