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9.23—2024.9.27 第四周
上午班——
9月23日 星期一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搬来搬去
游戏材料:瑜伽砖、野趣材料、万能工匠等
观察重点:重点关注幼儿间的合作搭建。
支持策略:
(1)教师侧面参与幼儿搭建。
(2)教师鼓励式教育。
(3)幼儿积极参与探讨如何解决出现的问题。
三、游戏分享
1.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社会活动——《我会好好商量》
活动目标:
1. 幼儿能理解商量的含义,知道商量是一种有礼貌的交流方式。
2. 学会在与他人发生分歧或有需求时,用合适的方式进行商量。
3. 培养幼儿尊重他人意见的意识,体验通过商量解决问题带来的愉悦感。
活动准备:
1. 相关的情景图片或视频。
2. 角色扮演的道具。
活动过程
1. 导入
(1) 教师讲述一个小故事:小明想玩小莉的玩具,直接就拿过来了,小莉很不开心。
(2)提问幼儿:“小明这样做对吗?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引出商量的话题。
2.讲解商量
(1)解释商量的含义:就是大家一起讨论,找到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办法。
(2)展示商量时用到的礼貌用语,如“请”“谢谢”“对不起”“我们可以……吗”等。
(3) 强调商量时要看着对方的眼睛,认真倾听别人的想法。
3.情景学习
(1)展示情景图片或播放视频,内容为小朋友之间发生的一些需要商量的场景,如争抢玩具、选择游戏内容等。
(2)针对每个情景,让幼儿分组讨论应该怎么商量来解决问题。
(3)每组选派代表分享讨论结果,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
4.角色扮演
(1)提供角色扮演的道具,设定一些场景,如在图书馆想要看同一本书、在建构区想使用同一种积木等。
(2)幼儿分组进行角色扮演,体验商量的过程。
(3)其他幼儿观看并在表演结束后进行评价,指出做得好的地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5.总结与拓展
(1)教师总结商量的要点:有礼貌、表达自己、倾听他人。
(2)布置课后任务:在生活中遇到问题时,尝试用商量的方式解决,并与同伴分享经历。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午班——
9月24日 星期二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搬来搬去
游戏材料:瑜伽砖、野趣材料、万能工匠等
观察重点:重点关注幼儿间的合作搭建。
支持策略:
(1)教师侧面参与幼儿搭建。
(2)教师鼓励式教育。
(3)幼儿积极参与探讨如何解决出现的问题。
三、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体育游戏——《趣味骑行》
活动目标:
1.能运用骑行的方式进行游戏。
2.尝试设计路线并按照设计好的路线摆放障碍。
3.体验骑行游戏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热身操、放松音乐、各种骑行车、锥形桶、饮水机瓶、轮胎、拱门、减速带等障碍
活动过程:
1. 热身活动:
引导语:在运动前我们一起跳热身操吧!动起来!
2.游戏部分。
(1)玩法一:自由骑行
引导语:自由骑行时怎样才会比较安全呢?
小结:骑行的时候速度不要太快,按照设计的路线骑行,避免与其他小朋
友靠的太近,,防止冲撞。
(2)玩法二:障碍骑行
①介绍辅助材料
引导语:找一找我们身边有什么能拿来和车做游戏?怎么做?小结:今天我们用锥形桶、饮水机瓶、轮胎、拱门、减速带等障碍,一起设计障碍路线进行挑战。
②启发幼儿设计路线(包括路线和障碍,形成设计图)
引导语:怎样在设计图上表示我们的物品?如果我们要增加难度还能怎么
摆?
小结:用简单的图形表示我们要用到的物品,在画的时候要想好这个障碍
要怎样通过。如果想要增加难度可以运用双排障碍,窄道骑行,环岛绕行
等多种形式。
③幼儿自主摆放障碍
引导语:摆放时注意与设计图对应。
④幼儿选择车辆进行自主挑战
(3)情境骑行
引导语:这里发生了什么事?怎么解决?在骑行游戏中还可以有怎样的角色
一起参与游戏?
小结:在游戏中可能或想要出现的角色,如交警、洗车、收费员等。
3.放松活动
(1)与教师一起做放松运动,重点放松腿部。
(2)引导幼儿合作整理场地,自然结束游戏。
二、区域活动
重点区域:益智区
材料:益智区材料
活动目标:
1.能够通过操作,发现团队合作的乐趣。
2.愿意尝试多种材料。
三、幼儿离园
1.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2.离开幼儿园要带好口罩。
上午班——
9月25日 星期三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搬来搬去
游戏材料:瑜伽砖、野趣材料、万能工匠等
观察重点:重点关注幼儿间的合作搭建。
支持策略:
(1)教师侧面参与幼儿搭建。
(2)教师鼓励式教育。
(3)幼儿积极参与探讨如何解决出现的问题。
三、游戏分享
1.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艺术活动——粘贴画《有趣的指纹》
活动目标:
1. 幼儿了解指纹的基本形状和特征。
2. 能够用指纹印出各种图案并进行粘贴组合创作。
3.激发幼儿对艺术创作的兴趣,体验指纹粘贴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1. 印泥(多种颜色)、白纸、剪刀、胶水等材料。
2. 关于指纹知识的图片或视频。
3. 展示用的指纹粘贴画范例若干。
活动过程:
1. 活动导入
(1)教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我们手指上有什么特别的东西吗?”引导幼儿观察自己的手指,发现指纹。
(2)展示指纹放大后的图片,简单介绍指纹的形状(如弓形、箕形、斗形等)。
2.示范创作
(1)教师在白纸上用手指蘸印泥印出几个指纹,示范如何通过添加线条或组合指纹变成简单的图案,如小花(将几个指纹组合成花朵形状,再用笔画出花茎和叶子)。
(2) 展示如何将印好指纹的部分剪下来,用胶水粘贴在另一张纸上,组成一幅完整的粘贴画,如指纹组成的小动物等。
3.幼儿创作
(1)让幼儿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出来。
(2)组织幼儿互相欣赏作品,鼓励幼儿说出自己喜欢的作品及理由。
(3)教师对幼儿的作品进行评价,重点表扬有创意、动手能力强的作品,同时也对每个幼儿的努力给予肯定。
4.活动延伸
(1)将幼儿的作品布置在教室的艺术角展览。
(2)鼓励幼儿回家后和家人一起创作指纹粘贴画。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午班——
9月26日 星期四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搬来搬去
游戏材料:瑜伽砖、野趣材料、万能工匠等
观察重点:重点关注幼儿间的合作搭建。
支持策略:
(1)教师侧面参与幼儿搭建。
(2)教师鼓励式教育。
(3)幼儿积极参与探讨如何解决出现的问题。
三、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体育游戏:力量大作战
活动目标:
1. 提高幼儿的跑、跳、推、拉等大肌肉运动能力。
2.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3. 体验游戏的乐趣,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勇敢精神。
活动准备:
1. 足够数量的轮胎。
2. 宽敞平坦的户外游戏场地。
3. 口哨、小彩旗等游戏辅助道具。
活动过程:
1.热身运动
播放热身音乐,带领幼儿展开热身运动。
师:小朋友们一起和老师做热身运动吧!
2.游戏部分
(1)轮胎探索
- 教师将轮胎分散放置在游戏场地,引导幼儿自由探索轮胎的玩法。
- 鼓励幼儿尝试不同的动作,如钻轮胎、在轮胎上行走、滚轮胎等。
- 教师巡回观察,对幼儿的创意玩法给予肯定和鼓励。
(2)玩法介绍与示范
- 教师集中幼儿,邀请部分幼儿展示自己探索出的玩法。
- 教师进行补充示范,重点示范一些有难度或者有锻炼价值的玩法,如:
- 推轮胎接力:将幼儿分成若干组,每组幼儿站在起跑线后,听到口令后推着轮胎向前跑,到达指定地点后返回,将轮胎交给下一位幼儿,依次进行。
- 跳轮胎:将轮胎依次排列,幼儿单脚或双脚跳进轮胎里,连续跳跃。
(3)小组游戏
- 根据幼儿人数进行分组,组织幼儿进行推轮胎接力比赛。、
3.结束部分
(1) 放松活动
- 游戏结束后,教师带领幼儿进行放松活动。
- 教师播放轻柔的音乐,引导幼儿坐在轮胎上,进行深呼吸和全身放松的伸展运动,如手臂伸展、腿部拉伸等,帮助幼儿缓解身体疲劳。
(2) 收拾器材
- 教师引导幼儿一起收拾轮胎,将轮胎放回指定的存放地点,培养幼儿爱护器材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区域活动
重点区域:美工区
材料:美工区材料
活动目标:
1.能够通过操作,发现团队合作的乐趣。
2.愿意尝试多种材料。
三、幼儿离园
1.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2.离开幼儿园要带好口罩。
上午班——
9月27日 星期五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搬来搬去
游戏材料:瑜伽砖、野趣材料、万能工匠等
观察重点:重点关注幼儿间的合作搭建。
支持策略:
(1)教师侧面参与幼儿搭建。
(2)教师鼓励式教育。
(3)幼儿积极参与探讨如何解决出现的问题。
三、游戏分享
1.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科学活动——《吹出的怪兽》
活动目标:
1.幼儿了解空气流动能产生力量这一科学现象。
2.学会使用吸管吹气,控制吹气的力度和方向。
3.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活动准备
1. 各种形状和大小的轻量物体,如彩色纸条、羽毛、棉花球、小纸团等。
2. 吸管若干。
3. 双面胶、彩笔等辅助材料。
4. 关于空气流动的简单动画视频。
活动过程
1. 活动导入
(1)教师神秘地拿出一根吸管和一个棉花球,说:“小朋友们,今天老师不用手碰这个棉花球,就能让它动起来,你们信吗?”然后用吸管吹气使棉花球滚动。
(2)提问幼儿:“你们知道是什么让棉花球动起来的吗?”引出空气的话题。
2.“怪兽”制作
(1)教师展示用吹气方式制作的“怪兽”范例(如用纸条做身体、棉花球做脑袋、羽毛做手臂,通过吸管吹气使它们组合在一起像一个“怪兽”在移动)。
(2)给幼儿发放材料,让幼儿自由选择材料,用吸管吹气的方式构建自己的“怪兽”。
(3)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尝试不同的组合方式和吹气力度,提醒幼儿注意不要把材料吸进嘴里。
3.展示与交流
(1)让幼儿展示自己制作的“怪兽”,并介绍自己是如何通过吹气让“怪兽”动起来的,自己的“怪兽”有什么特别之处。
(2) 组织幼儿互相观看作品,鼓励幼儿讨论其他小朋友“怪兽”的创意之处。
4.总结
教师总结空气流动产生力量以及这种力量在制作“怪兽”中的应用。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