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市第二幼儿园:在线备课系统

宛陵湖园区

当前位置:首页 > 备课资源 > 宛陵湖园区

课题:第八周(2024.10.21-2024.10.25)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

豆豆二班    罗维莉

2024.10.21—2024.10.25第八周

上午班——

10月21日   星期一

上午活动

一、晨间活动

1.热情接待来园的家长与幼儿。

2.安抚幼儿情绪,幼儿自主游戏。

3.晨间总动员:桌面游戏

二、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三、集中教育活动

社会:《冬季传染病知多少》

活动目标:

1.感知传染病的危害,加强自我保护的意识。

2.知道冬季容易得传染病,了解一些传染病的症状及传染途径。

3.掌握预防传染病的基本方法,与同伴共同制作《冬季预防传染病宣传手册》。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已经了解部分预防传染病的方法。

课件准备:《冬季预防传染病》故事视频;“热闹的医院”图片;“看病”图片;“预防传染病”组图。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热闹的医院”,播放故事视频《冬季预防传染病》第一段,引导幼儿了解冬季易得传染病。

1.出示图片,请幼儿观察,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奇妙小镇的医院这几天真热闹,你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吗?(好多小朋友都生病了)

——生病的小朋友看起来怎么样?(很难受)

2.播放故事视频第一段,引导幼儿了解冬季易得传染病。

——他们生了什么病?我们来听听鹿鹿医生是怎么说的吧。

小结:原来这些小朋友都得了传染病。冬天到了,病毒出来捣乱了,很容易被传染生病。

出示图片“看病”,播放故事视频《冬季预防传染病》第二、三段,引导幼儿了解冬季高发传染病的症状及传染途径。

(二).出示图片,播放故事视频第二段,引导幼儿了解冬季高发传染病的症状。

1.出示图片,请幼儿观察图片中小伙伴们的病征。

——鹿鹿医生要为小朋友们看病了,这些小朋友摘下口罩后你都看到了什么?(有的身上长了小泡泡、小疹子,有的脸上肿了起来,还有的小朋友好像发烧了……)

2.播放故事视频第二段,引导幼儿了解冬季高发传染病的症状。

——来听听这些小朋友是怎么说的吧。

3.师幼讨论,鼓励幼儿谈谈对传染病的了解,初步感知传染病的传染途径。

——你知道这些传染病吗?你有得过吗?

——你知道这些传染病是怎么传染的吗?

(三)播放故事视频《冬季预防传染病》第三段,引导幼儿了解传染病的传染途径。

1.出示组图“预防传染病”,根据幼儿讨论的预防方法进行呈现。

2.播放故事视频《冬季预防传染病》第四段,引导幼儿学习预防传染病的方法。

小结:不去人多的地方,出门戴上口罩,做好自我保护;勤洗手,做好个人卫生清洁;勤锻炼,增强体质;按医生的要求打预防针等,都能有效地预防传染病。

四、 户外体育游戏《小袋鼠找妈妈》

活动目标:

1.能听指令扮演角色,做动作。

2.练习双脚跳着前进,锻炼退步肌肉。

活动准备:

空旷的场地

活动过程:

(一)教师扮演袋鼠妈妈,招呼小袋鼠们围在妈妈身边。

(二)开始

(1)袋鼠妈妈与小袋鼠谈话。

你们在妈妈的口袋里长大了,该出去练练本领了,好不好?

(2) 妈妈带着在场地上练习袋鼠跳,注意手势动作,指导幼儿双脚并拢跳,向前蹦,帮助不会跳的小袋鼠。

(3)袋鼠妈妈走到离小袋鼠不远的另一端场地大喊: 小袋鼠乖乖,快快跳到妈妈这里来。

小袋鼠听到妈妈叫,立刻双脚并拢跳着前进来到妈妈身边。

(4)教师不断选择离幼儿不远的场地招呼小袋鼠跳着来找妈妈。反复,熟练后,结束游戏。

五、区角活动:

(一)开放区域

语言区、益智区、美工区、音乐区、生活区

(二)材料调整:益智区增加操作材料。

(三)重点指导区域:益智区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观察力,通过观察和比较发现事物的特征。

2.增强幼儿的认知能力。

活动准备:

教师分类整齐的摆好各区角

活动过程:

1.幼儿取卡入区,自愿选择区域进行游戏。

2.幼儿自主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关注到各区域的游戏情况,及时、适当的介入指导。

4.听音乐,幼儿收整区域材料送回原处并摆放整齐。

5.教师点评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并鼓励表扬认真游戏的幼儿。

六、生活活动

1.教师带领幼儿进行餐前绘本阅读活动。
2.组织幼儿饭前有序的如厕洗手。
3.培养幼儿良好的就餐习惯,引导幼儿独立进餐。

 

下午班——

10月22日   星期二

上午活动

一、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二、生活活动

1.有序排队如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下午活动

一、室内游戏

音乐游戏:《碎步》

活动目标:

 1.能够自发踏着小碎步按节奏随着音乐进行动作;

2.能够根据不同节拍,在教师示范下跟着音乐进行小碎步裕度;

3.能够在合适节拍和速度上,带领同伴跟着音乐进行碎步舞蹈。

活动准备:

1.音乐设备:音箱、音乐光盘;

2..教学道具:草帽、手铃、橡皮球;

3.班级环境:平坦的地面、空旷的活动场地。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

在活动场地中,教师向学生们介绍今天要学的内容:小班音乐碎步,并让学生们获得感性认识,以更好地参与和学习。

教师带领学生们进行一个简单的热身活动,以鼓励学生们放松身体、活动四肢,并集中他们的注意力,以更好地参与接下来的学习内容。

(二)引导学生按节奏卡溜步

教师向学生们示范,让学生们跟随并模仿,教师的语言简要明确,让学生们了解如何按照音乐节奏,走出正确的步伐。

教师通过简单的模拟和提问,巩固音乐节奏感。教师为此阶段选择的音乐,是一首简单明快的歌曲。

(三)小班音乐碎步示范教学

教师向学生讲解小班音乐碎步的基本步法、速度、节奏,要求学生们在自己的板凳上跟随教师模仿,通过视觉化的示范教学,帮助学生们获得对小班音乐碎步舞蹈的初步理解,提高他们的注意力和兴趣。

在这个选择性节奏锻炼中,教师鼓励学生们自由感性地发挥自己的创意和想象力,把小碎步和音乐完美融合。

(四)练习不同节拍

教师为学生们展示了不同的节拍,带领学生们分享不同的音乐节奏感,让他们有机会体验自己跟随不同节奏走小碎步的感觉。这是让学生们进一步提高英语口语和创意思维的路线。

(五)带领同伴跟着音乐进行小碎步舞蹈

 二、户外体育游戏《跳房子》

活动目标:

1.教幼儿练习双脚向前跳,发展幼儿动作的灵活性、协调性。

2.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

3.锻炼平衡能力及快速反应能力。

4.乐于参与体育游戏,体验游戏的乐趣。

5.通过活动锻炼幼儿的跳跃能力,让他们的身体得到锻炼。

活动准备:

在纸板上画好格子房子(长方形、正方形和半圆形组成的房子)

活动过程:

(一)教师带幼儿入场,做准备活动。如:小鸭走、小鸟飞、大象走、兔跳、青蛙跳等

(二)引出活动主题

学说儿歌:小妞妞,红鞋子,穿着红鞋跳房子,向前跳、向左跳、向右跳。

(三)讲解游戏玩法与规则

游戏开始,幼儿齐念儿歌之后分组双脚跳到一个格子,再双脚跳到第二个格子上,直到把全部格子跳玩后再从旁边走回来。

规则:脚不能踩线。

请个别幼儿示范游戏,就出现的问题交流讨论

幼儿分组游戏,教师进行指导,出现问题随时纠正。

(四)放松活动。

带领幼儿学小鸟飞回教室。

 

上午班——

10月23日   星期三

上午活动

一、晨间活动

1.热情接待来园的家长与幼儿。

2.安抚幼儿情绪,幼儿自主游戏。

3.晨间总动员:桌面游戏

二、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三、集中教育活动

科学:《能干的小手》

活动目标:

1. 通过观察自己的小手,使幼儿初步认识手的结构和功能,了解五个手指的名称。

2.引导幼儿在愉快的气氛中用小手大胆操作表现,体会自己的小手很能干。

3.知道手的重要性,简单了解小手的安全保健常识。

活动准备:

1. 课件,音乐《我有一双小小手》、《洗手歌》,视频《我有一双勤劳的`

2.幼儿操作材料:(筷子、珠子、水粉颜料、盘子、白纸、各种图形拼贴材料)

3.教师操作材料:做手影表演的灯光、幕布。

活动过程:

(一)手影激趣,导入活动。

1.播放音乐,教师利用灯光、幕布做手影表演,幼儿观看,激发兴趣。

2.谈话引入,引导幼儿互动参与手指游戏。

师:小朋友,刚才我们用什么来表演的?(手)对,是用我们能干的小手,请伸出你的小手来仔细看一看吧。

(二)认识小手,了解构造

1. 幼儿观察,介绍小手。

2. 根据幼儿回答,教师小结认识手指名称。

(三)活动体验,手的重要

1. 夹珠子"比赛。

2. 手形拓印活动。

(四)活动总结:

针对幼儿本节课的表现给予适当的评价,对表现积极的幼儿给予表扬和鼓励,对能力弱的幼儿要保护其兴趣,增强自信。

(五)活动延伸:

1.播放《洗手歌》的音乐,组织幼儿洗手。

2.督促幼儿在平时的生活中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干。

四、户外体育游戏《爬爬乐》

活动目标:

1.通过各种形式爬的练习,让幼儿学习爬时四肢的正确用力方法。

2.发展幼儿四肢和躯干肌肉力量,增强动作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

软垫、地板胶、梯子、轮胎、录音带、拱形圈、绳子、水果图片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进入场地,四散站开。

2.准备活动,幼儿随着儿歌内容,模仿小猴做动作,使身体充分活动开。

(二)基本部分

1.提供软垫,让幼儿自由表演自己会的爬行动作,老师引导幼儿进行手膝着地、手脚着地爬。

2.提供离地高度不等的绳子障碍。

3.提供梯子、轮胎,引导幼儿在立体面上玩爬的游戏。

4.将软垫、梯子、轮胎组合起来玩游戏,在音乐伴奏下,老师和幼儿玩"小猴摘果子"游戏。

(三)结束部分。

1.放轻音乐,老师和幼儿一起做放松动作。

2.听音乐并分享所学本领和游戏中的快乐,注意加强心理品质方面的教育。

3.结束活动,幼儿离场。

五、区角活动:

(一)开放区域

语言区、益智区、美工区、音乐区、生活区

(二)材料调整:美工增加粘土。

(三)重点指导区域:美工区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2.增强幼儿的认知能力。

活动准备:

教师分类整齐的摆好各区角

活动过程:

1.幼儿取卡入区,自愿选择区域进行游戏。

2.幼儿自主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关注到各区域的游戏情况,及时、适当的介入指导。

4.听音乐,幼儿收整区域材料送回原处并摆放整齐。

5.教师点评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并鼓励表扬认真游戏的幼儿。

六、生活活动

1.教师带领幼儿进行餐前绘本阅读活动。
2.组织幼儿饭前有序的如厕洗手。
3.培养幼儿良好的就餐习惯,引导幼儿独立进餐。

 

 

下午班——

10月24日   星期四

上午活动

一、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二、生活活动

1.有序排队如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下午活动

一、室内活动

语言游戏《想长脚的石头》

活动目标:

1.倾听故事,体验小石头实现愿望后的喜悦心情。

2.能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3.能体验小石头实现愿望后的喜悦心情。

活动准备:

1.故事《想长角的石头》PPT课件

2.一张贴有五官的石头教具;

3.小石头若干块。

活动过程:

一、导入

(一)打招呼,和幼儿相互介绍。

1.出示小石头教具,让幼儿观察教具,看小石头的表情?(不开心)

2.引导幼儿猜想小石头不开心的原因。

(二)播放PPT课件,教师讲故事。

1.小石头向小鸡借脚,小鸡给了吗?(没有)

(模仿小鸡走路)

2. 向小猫,蜈蚣借,也没有借到。

3.小朋友捡起了小石头,他会怎么做呢?

(接着讲故事,小朋友做成了项链)

4.提问你们觉得现在小石头的心情怎么样了?(开心)

5.那小朋友们,如果是你,你会带小朋友去哪里?去干什么?

三、思维拓展

四、活动延伸

二、户外体育游戏《梅花桩》

活动目的:

1.遵守游戏规则,体验游戏的乐趣。

2.通过跑、蹲走、不同跳、爬等锻炼孩子的动作协调性、灵活性。

3.了解梅花桩的'特点,尝试探索它的不同玩法。

活动重点:练习孩子跑、蹲走、不同跳、爬等动作,锻炼幼儿动作的灵活性。

活动难点:有初步的规则意识,能遵守游戏的规则。

活动准备:场地 、自制梅花桩 、  音乐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教师带幼儿进入场地,随音乐做热身运动。

二、基本部分:

1.出示梅花桩,幼儿自由探索玩法,教师记录

2.教师带领幼儿一起玩游戏

游戏一:绕跑

梅花桩保持一定的间隔距离摆放,幼儿迂回绕跑

游戏二:蹲走

梅花桩保持一定的间隔距离摆放,幼儿迂回蹲走

游戏三:跨跳

梅花桩保持一定的间隔距离摆放,幼儿迂回跨跳

游戏四:开合跳

梅花桩保持一定的间隔距离摆放,幼儿迂回开合跳

游戏五:双脚并拢跳

梅花桩保持一定的间隔距离摆放,幼儿迂回双脚并拢跳

游戏六:小兔跳

梅花桩保持一定的间隔距离摆放,幼儿迂回模仿小兔跳

游戏七:双手着地、双脚着地向前爬

梅花桩保持一定的间隔距离摆放,幼儿迂回双手着地、双脚着地向前爬

3.小结以上活动,请幼儿继续探索它的玩法

三、结束部分:

1.幼儿随音乐进行放松活动。

四、活动延伸

1.继续探索梅花桩的不同玩法

2.亲子活动:能积极和父母一起参与梅花桩的游戏。

 

上午班——

10月25日   星期五

上午活动

一、晨间活动

1.热情接待来园的家长与幼儿。

2.安抚幼儿情绪,幼儿自主游戏。

3.晨间总动员:桌面游戏

二、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三、集中教育活动

美术:《小兔子乖乖》

活动目标:

1.能够听懂并理解《小兔子乖乖》的内容。

2.能够通过线条简洁的描绘,画出小兔子的形象。

3.能够用简单的色彩搭配,表达出小兔子的可爱和活泼。

活动准备:

1.画纸、彩笔、颜料、画板、颜料盘、毛笔、水杯等美术用具。

2.小兔子乖乖的唱片或视频。

活动过程:

一.引入

听唱小兔子乖乖的歌曲,教师向孩子们介绍这是一个有趣的小故事,然后展示与故事内容相关的图片。

(二)学习画小兔子

1.教师与孩子一同讨论小兔子的特征:小、圆、灵活、活泼、耳朵长等。并画出小兔子的形状特征,同时指导孩子们使用用线条简洁描绘出小兔子头部、耳朵和四肢的形状。

2.让孩子们使用毛笔在纸上临摹小兔子的形状轮廓,教师可用彩笔示范。

3.引导孩子们用画笔和颜料为小兔子填充颜色。

4.起到什么作用?要点:教师应该细心耐心的指挥孩子,帮助他们理解艺术创作的过程,发现孩子们的潜在艺术天赋,使他们更好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三)画小兔子的情景

1.教师与孩子一同讨论小兔子的情景与环境。

2.指导孩子们用画笔和颜料表达小兔子的情景,如小兔子在花丛中、小河旁边等环境中,让孩子们从环境中感受小兔子的可爱和活泼。

四、教学效果

1.能够正确理解小兔子乖乖的内容并加深印象。

2.能够画出小兔子的形象。

3.能够用简单的色彩搭配表达小兔子的可爱和活泼。

4.提高了孩子们的艺术表现能力。

四、户外体育游戏《运萝卜》

活动目标:

1.初步掌握两手两膝着地向前爬行的方法和技能,培养幼儿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2.培养幼儿热爱劳动、做事认真的良好品质。

活动准备:

垫子4块,“萝卜”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幼儿跟老师一起做模仿操。

(二)基本部分。

1.讲解游戏“运萝卜”的游戏规则及方法。

“小朋友们,我们上次种的萝卜都丰收了,我们今天去田里把它们运回家,好吗?”

“在去田野的路上有一块垫子,我们必须爬过垫子才能拿到萝卜。”

2.教师示范爬垫子的方法和游戏过程。

再请个别幼儿示范1—2次。

3.幼儿重复游戏3—4次。教师个别指导,纠正幼儿爬的动作。

4.简单小结。

表扬认真爬着去运萝卜的小朋友。

(三)结束部分。

放松活动:学小鸟飞,飞会教室。

五、区角活动:

(一)开放区域

语言区、益智区、美工区、音乐区、生活区

(二)材料调整:生活区增加折纸。

(三)重点指导区域:生活区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2.增强幼儿的认知能力。

活动准备:

教师分类整齐的摆好各区角

活动过程:

1.幼儿取卡入区,自愿选择区域进行游戏。

2.幼儿自主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关注到各区域的游戏情况,及时、适当的介入指导。

4.听音乐,幼儿收整区域材料送回原处并摆放整齐。

5.教师点评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并鼓励表扬认真游戏的幼儿。

六、生活活动

1.教师带领幼儿进行餐前绘本阅读活动。
2.组织幼儿饭前有序的如厕洗手。
3.培养幼儿良好的就餐习惯,引导幼儿独立进餐。

 

 


 


评课

表情

共 0 条评课
  • 这篇内容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