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市第二幼儿园:在线备课系统

宛陵湖园区

当前位置:首页 > 备课资源 > 宛陵湖园区

课题:第十二周(2024.11.18—2024.11.22)

2024.11.18—2024.11.22  第十二周

下午班——

11月18日   星期一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滑滑梯

游戏材料:瑜伽砖

观察重点:会用简单的搭建技能,如围合、垒高、架空等,并由一定的规则意识。

支持策略:

(1)及时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观察和记录;

(2)当幼儿单调的重复游戏时,老师以游戏者的角色进入,引导幼儿;

(3)及时为幼儿提供、更新材料。

三、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篮球技能——酷炫篮球

活动目标:

1.乐意与老师用篮球做游戏,喜欢玩球;

2.学会2种持球方法:双手举球过头顶、左手抱球于体侧;

3.学会各种方向滚球。

二、区域活动

场馆活动:益智区

材料:雪花片、操作图卡

活动目标:

1.主动探索物体和材料。

2.愿意和小朋友分享。

三、幼儿离园

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上午班——

11月19日   星期二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 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 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 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滑滑梯

游戏材料:瑜伽砖

观察重点:会用简单的搭建技能,如围合、垒高、架空等,并由一定的规则意识。

支持策略:

(1)及时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观察和记录;

(2)当幼儿单调的重复游戏时,老师以游戏者的角色进入,引导幼儿;

(3)及时为幼儿提供、更新材料。

三、游戏分享

1. 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 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健康活动  勇敢的小海龟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的四肢协调性和肌肉力量。

2.培养幼儿勇敢的品质和克服困难的意志。

3.激发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体验运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小海龟头饰若干,与幼儿人数相等。

2.在操场上或室内空旷处设置有一定坡度的“沙滩”(可使用垫子搭建)和“海洋”(蓝色地垫表示)场景,设置起点和终点,并在途中放置一些障碍物(如小纸盒、小塑料桶等)。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教师带领幼儿来到活动场地,做简单的热身运动,如头部转动、上肢伸展、腰部扭转、膝关节屈伸等,让幼儿的身体各部位得到充分活动,预防运动伤害。

二、导入与示范

教师戴上小海龟头饰,说:“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要变成勇敢的小海龟啦!看我是怎么爬的。”然后教师示范小海龟爬行的动作:双手撑地,膝盖着地,头微微抬起,手脚协调地向前爬行。示范过程中强调手脚并用的节奏和用力方式,同时展示如何绕过障碍物。

三、游戏环节

给每个幼儿戴上小海龟头饰,将幼儿分成若干组,每组幼儿在起点准备。游戏开始,幼儿模仿小海龟从起点出发,爬过“沙滩”(有坡度的垫子),绕过途中的障碍物,最终到达“海洋”(蓝色地垫)表示的终点。教师在旁边鼓励幼儿,提醒他们注意安全,保持小海龟的爬行姿势,对表现勇敢、坚持完成任务的幼儿及时给予表扬,如“你真像一只勇敢的小海龟!”

四、 放松活动

游戏结束后,教师带领幼儿进行放松活动。幼儿躺在地上,教师引导他们深呼吸,然后轻轻拍打幼儿的腿部、手臂等肌肉,帮助幼儿缓解肌肉疲劳,放松身心。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下午班——

11月20日   星期三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滑滑梯

游戏材料:瑜伽砖

观察重点:会用简单的搭建技能,如围合、垒高、架空等,并由一定的规则意识。

支持策略:

(1)及时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观察和记录;

(2)当幼儿单调的重复游戏时,老师以游戏者的角色进入,引导幼儿;

(3)及时为幼儿提供、更新材料。

三、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体育游戏——《玩转轮胎》

活动目标‌:

1.学习弹跳的方法,练习跳跃动作。

2.能配合手臂和腿的动作进行跳跃。

3.喜欢参与活动,能遵守游戏的规则。

活动准备:

轮胎

‌活动过程‌:

一、单人玩法大翻新‌:

通过引导幼儿尝试轮胎的不同玩法,如滚轮胎、跳轮胎等,鼓励幼儿创新玩法,如将轮胎排成一排练习跳圈,或者将轮胎竖立起来进行攀爬练习‌。

一、‌爬轮胎‌:

设置轮胎堆叠成小山形状,让幼儿尝试从一侧向上爬,然后从另一侧下来,练习爬行技能‌。

二、区域活动

场馆活动:建构区

材料:磁力片

活动目标:

1.主动探索物体和材料。

2.愿意和小朋友分享。

三、幼儿离园

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上午班——

11月21日   星期四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 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 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 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3)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4)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滑滑梯

游戏材料:瑜伽砖

观察重点:会用简单的搭建技能,如围合、垒高、架空等,并由一定的规则意识。

支持策略:

(1)及时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观察和记录;

(2)当幼儿单调的重复游戏时,老师以游戏者的角色进入,引导幼儿;

(3)及时为幼儿提供、更新材料。

三、游戏分享

3. 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4. 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语言活动   海底世界(故事)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认识海底常见的生物,如鱼、珊瑚、海龟等。

2.激发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鼓励他们描述海底生物的外形和特征。

3.激发幼儿对海底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活动准备:

1.《海底世界》相关的视频、图片、绘本。

2.海底生物头饰(鱼、海龟、珊瑚、水母等)若干。

3.制作简单的海底场景道具(如蓝色卡纸代表大海,彩色纸条代表海草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播放海浪声的音频,教师问幼儿:“小朋友们,你们听,这是什么声音呀?大海里会有什么呢?”引导幼儿发挥想象,积极回答问题,引出本次活动的主题——海底世界。

二、感知与理解

播放《海底世界》的视频,展示海底的各种生物和美丽景色,让幼儿直观地感受海底世界的奇妙。视频播放结束后,教师展示海底世界的图片,和幼儿一起观察,并引导幼儿说出看到的生物名称,如:“这是红色的小鱼,它有大大的尾巴呢!”“这是珊瑚,它像树枝一样。”教师用简单生动的语言描述生物的外形和颜色,加深幼儿的印象。

三、学习与模仿

1.教师拿出《海底世界》的绘本,为幼儿讲述故事。讲述过程中,重点强调对海底生物的描述语句,如“五颜六色的鱼在珊瑚丛中穿梭”“小海龟背着重重的壳慢慢游”等。讲述完一遍后,鼓励幼儿跟着教师一起复述这些语句,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2.教师再次讲述故事,每讲到一个海底生物,就请幼儿模仿该生物的动作,如讲到小鱼,幼儿就摆动双手模仿小鱼游;讲到螃蟹,幼儿就模仿螃蟹横着走。通过这种方式,加深幼儿对海底生物的记忆。

四、游戏环节

1.问答游戏:教师戴上一个海底生物头饰(如珊瑚头饰),问幼儿:“我是谁呀?我是什么样子的呢?”引导幼儿回答。然后请幼儿选择头饰,其他幼儿来提问,进行问答游戏,巩固幼儿对海底生物的认识。

2.角色扮演游戏:利用准备好的海底场景道具,在教室的一角布置成一个简单的海底世界。请幼儿戴上海底生物头饰,扮演海底生物在“海底世界”中活动。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互相交流,如:“小鱼小鱼,你好呀,你今天过得怎么样?”鼓励幼儿用故事中的语句或自己的语言回答。

五、总结与拓展

教师和幼儿一起回顾海底世界中的生物,总结它们的特点和有趣的地方。然后让幼儿思考:“海底世界还有什么我们没见过的东西呢?”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大胆描述。最后,教师鼓励幼儿回家后和爸爸妈妈分享今天在海底世界里看到的有趣生物。

六、教学延伸

1.在图书角投放更多关于海底世界的绘本,供幼儿自主阅读。

2.在美工区投放材料,让幼儿制作海底生物的手工,如画小鱼、捏珊瑚等。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上午班——

11月22日   星期五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 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 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 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滑滑梯

游戏材料:瑜伽砖

观察重点:会用简单的搭建技能,如围合、垒高、架空等,并由一定的规则意识。

支持策略:

(1)及时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观察和记录;

(2)当幼儿单调的重复游戏时,老师以游戏者的角色进入,引导幼儿;

(3)及时为幼儿提供、更新材料。

三、游戏分享

1. 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 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艺术活动  歌唱:海洋舞会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歌唱活动的兴趣,让幼儿在欢快的氛围中感受音乐的乐趣。

2.鼓励幼儿能用简单的动作表现歌曲内容,提高幼儿的节奏感和表现力。

3.助幼儿认识几种常见的海洋生物,了解它们的特点。

活动准备:

1.《海洋舞会》的音乐音频、视频。

2.海洋生物(如小鱼、螃蟹、海豚、水母等)的头饰、图片。

3.简单的打击乐器(如木鱼、沙锤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播放一段欢快的海洋主题音乐,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律动进入教室,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然后播放海洋生物的视频,提问幼儿:“小朋友们,这些可爱的海洋生物在做什么呢?它们好像在开一场热闹的舞会呢!”引出本次活动主题——海洋舞会。

二、歌曲学习

1.播放《海洋舞会》的音乐视频,让幼儿整体欣赏歌曲,初步感受歌曲的欢快节奏和旋律。欣赏完后,教师提问:“歌曲里都有哪些海洋生物来参加舞会啦?”引导幼儿回忆歌曲内容。

2.教师再次播放歌曲,逐句教幼儿歌词,并用简单的动作辅助幼儿理解,如唱到“小鱼游游”时,教师双手模仿小鱼游动的姿势。教完歌词后,教师带领幼儿跟着音乐节奏朗诵歌词,多重复几次,让幼儿熟悉歌词内容。

 

3.教师范唱歌曲,幼儿跟随教师轻声哼唱,重点引导幼儿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在幼儿哼唱过程中,教师注意纠正幼儿的发音和节奏问题,如“哒 哒 哒 哒 | 哒 哒 哒”的节奏。

三、动作创编

1.教师和幼儿一起讨论海洋生物的特点和动作,如螃蟹是横着走的,海豚会跳出水面等。然后教师根据歌曲内容,创编一套简单的舞蹈动作,如第一段歌词“小鱼游游,尾巴摇摇”,动作是双手模仿小鱼游动,身体左右摆动;“螃蟹走走,钳子晃晃”,动作是双手模仿螃蟹钳子,身体横着移动。教师边唱边示范整套动作,让幼儿跟着学习。

2.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创编自己喜欢的动作,教师可以给予指导和帮助。幼儿创编完动作后,跟着音乐边唱边表演,教师提醒幼儿注意动作的协调性和与歌曲节奏的配合。

四、乐器伴奏

1.教师向幼儿介绍木鱼、沙锤等简单打击乐器,让幼儿尝试用乐器敲击出歌曲的节奏。教师先示范,如用木鱼敲击“哒 哒 哒 哒”的节奏,用沙锤配合敲击其他节奏部分。然后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种乐器,让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用乐器为歌曲伴奏。

2.幼儿尝试用乐器伴奏的同时,演唱歌曲并表演动作,体验多种元素融合的乐趣。

五、 游戏环节

游戏名称为“海洋舞会模仿秀”。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幼儿选择一个海洋生物头饰戴上。播放歌曲,每组幼儿根据自己头饰所代表的海洋生物,在歌曲相应的歌词部分做出动作。其他小组的幼儿进行观察和模仿,看哪个小组的动作最像、最有趣。游戏结束后,大家一起鼓掌表示鼓励。

六、结束部分

教师和幼儿一起回顾本次活动,总结在海洋舞会中学习到的歌曲、舞蹈动作和对海洋生物的认识。教师对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给予肯定和表扬,鼓励幼儿在课后继续唱唱跳跳。最后播放轻松的音乐,教师带领幼儿做放松动作,如深呼吸、伸展身体等,结束本次教学活动。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评课

表情

共 0 条评课
  • 这篇内容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