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28—2024.11..1第九周
上午班——
10月28日 星期一
上午活动
一、晨间活动
1.热情接待来园的家长与幼儿。
2.安抚幼儿情绪,幼儿自主游戏。
3.晨间总动员:桌面游戏
二、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三、集中教育活动
社会:《安全过马路》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基本的过马路常识,学会文明过马路,知道红灯停,绿灯行。
2.能理解儿歌的内容。
3.能大胆进行实践活动,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
4.初步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5.遵守社会行为规则,不做“禁止”的事。
活动准备:
1. 图片:红路灯,斑马线。
2.儿歌《过马路》
活动过程:
(一)出示发生车祸图片,请幼儿观看。幼儿讨论,为什么会发生交通事故呢?幼儿回答,主要原因是不遵守交通规则)引出主题。
(二)教师出示十字路口的图片提问:
1.这是哪里?小朋友在什么地方见过它?
2.上面的白线叫什么?有什么作用?
3.出示红绿灯图片提问:它有什么作用呢?
4.让幼儿讨论,如果没有红绿灯的地方怎么过马路。
如果没有红绿灯,行人怎么过马路?(学生表演)总结要做到:一站二看三通过。
5.教师小结小朋友过马路时要注意自己的安全,要看红绿灯,绿灯可以走,红灯不能走,走的时候要走斑马线,如果没有红绿灯的地方,要两边看一看,没有车子才能过,要慢慢走,不能乱跑。要小手牵大手靠右走。
6.游戏:红灯停、绿灯行玩法:请一个小朋友当交通灯,一只手拿红灯,一只手拿绿灯。其他小朋友开着车子过"马路"时看红绿灯,绿灯往前开,红灯停下来,如违反罚停玩游戏一次。
四、户外体育活动《赶小猪》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练习滚球,发展动作协调能力。
2.积极参加活动,体验活动的乐趣。
3.激发幼儿对球类游戏的兴趣。
4.学习赶小猪的玩法及规则。
5.让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表现自己。
活动准备:
两个大皮球,小皮球若干,数量以幼儿人数相等,赶猪棍两根。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
1.今天老师还为小朋友请来了许多的球宝宝。(下面就请小朋友们和球宝宝们一起做游戏。让我们来比一比,哪一个小朋友和球宝宝一起玩的游戏是最好玩,最和别和小朋友不一样的,好了,现在就请小朋友们去找一个球宝宝一起做游戏吧!)
2.师:小朋友和球宝宝的游戏真有趣,我们请你把你和球宝宝的游戏教给我们一起玩好吗?
3. 小朋友的方法都不错,我们表扬表扬自己。好了,现在老师也想和平球宝宝一起玩游戏,我们请宝宝来当小猪,现在我要把我的小猪赶回家了。
4. 教师演示游戏的方法。
(二)游戏活动(赶小猪)
1.教师:可是我们只有两根赶猪的棍子,怎么办好呢?不如老师出个主意,老师把小朋友们分成两组,我们一起来玩赶小猪的游戏,比一比哪一队的小朋友最先把小猪赶回家!好了现在请小朋友们找一个你们最喜欢的老师当你们的队长,和我们一起玩游戏好吗?
2.把幼儿人数分成两甲乙两队,再把甲乙各分成两组。请两名教师当甲乙两队的队长,指导幼儿游戏。
3. 向幼儿示范游戏规则:游戏开始,每队甲的第一名幼儿用“赶猪棍”赶着“小猪”交给乙的第一名幼儿,然后乙队的第一名幼儿再将“小猪”赶过来交给甲的第一名幼儿,如此依次进行,先到的一队为胜。
4.组织幼儿进行游戏。
(三)延伸活动
五、区角活动:
(一)开放区域
语言区、生活区、建构区、美工区、音乐区
(二)材料调整:建构区增加木板。
(三)重点指导区域:建构区
活动目标:
1. 对建构材料感兴趣,感知特征,熟悉材料操作方法。
2. 感到快乐好玩儿,在不知不觉中学习知识。
3.通过活动,幼儿学会与同伴合作游戏,感受同伴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教师分类整齐的摆好各区角
活动过程:
1.幼儿取卡入区,自愿选择区域进行游戏。
2.幼儿自主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关注到各区域的游戏情况,及时、适当的介入指导。
4.听音乐,幼儿收整区域材料送回原处并摆放整齐。
5.教师点评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并鼓励表扬认真游戏的幼儿。
六、生活活动
1.教师带领幼儿进行餐前绘本阅读活动。
2.组织幼儿饭前有序的如厕洗手。
3.培养幼儿良好的就餐习惯,引导幼儿独立进餐。
下午班——
10月29日 星期二
上午活动
一、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二、生活活动
1.有序排队如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下午活动
一、室内游戏
建构游戏:《积木高又高》
活动目标:
1. 让幼儿通过玩积木,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2. 让幼儿学会与同伴合作,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
3. 让幼儿了解积木的各种玩法,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活动准备:
1.多种形状的积木。
2.细节图示。
活动过程:
(一)引入
老师向幼儿介绍积木,并告诉他们可以将不同形状的积木组合成各种新的形状像塔、桥、城堡等等,让幼儿感受到积木的丰富性和组合性。
(二)讲解
老师对不同形状的积木进行分类、教幼儿如何将各种形状的积木组合在一起,引导幼儿发挥想象、操作积木。
(三)操作
1.在老师引导下,幼儿们将同一形状的积木放在一起,比较它们之间的区别和相同之处,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2.让幼儿在细节图示的帮助下,独立操作积木,他们可以在老师的监督下,自行组合积木,并分享他们组合出的作品。
3.老师可以组织小组竞赛,对幼儿们的组合作品进行评选和比较。
4.总结
二、户外体育游戏:《小鸭回家》
活动目标:
1.知道自己班里有许多玩具,玩过玩具后要把它放回原处。
2.尝试根据玩具标记图,对应收拾摆放玩具。
3.原意参与集体劳动。
4.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5.原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会发生的小鸭。
2.玩具标记图,幼儿用书送玩具小鸭回家。
活动过程:
(一)以送玩具小鸭回家的游戏形式,引起幼儿兴趣。
1.将玩具小鸭藏在教室的某个角落,带领幼儿寻找发出哭声的玩具小鸭。
2.找到小鸭后关心小鸭为什么哭?家在里?然后把小鸭送回家,并启发幼儿想象自己找不到家会怎样?懂得玩具玩好后要送回家。
(二)认识玩具标记图,初步学会一-对应收放玩具。
1.教师提问:我们还有哪些玩具?这些玩具的家在哪里?怎样帮助它们找到自己的家?
2.教师出示几种不同的玩具和设计好的玩具标记图,让幼儿说说这些玩具找准做自己的标记最合适。
(三)幼儿自己手童标记图寻找,贴在相应的玩具篮上。根据玩具篮子的数量选择相同数量的幼儿将玩具根据标记放回玩具柜里。
(四)游戏“送玩具回家”,巩固一对应收放玩具。将刚才的玩具拿出来,一部分幼儿送,一部分幼儿评“什么玩具走错了家。游戏可重复若干遍,让每位幼儿都参与。
10月30日 星期三
上午活动
一、晨间活动
1.热情接待来园的家长与幼儿。
2.安抚幼儿情绪,幼儿自主游戏。
3.晨间总动员:桌面游戏
二、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三、集中教育活动
科学活动《小猴过生日》
活动目标:
1. 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动手能力;
2. 培养孩子们对科学实验和观察的兴趣;
3. 通过生日主题,理解食物颜色对味觉的影响。
活动准备:
1. 生日蛋糕(可事先准备或请家长带来);
2. 不同颜色的食物染料;
3. 塑料容器;
4. 塑料勺子;
5. 幼儿园场地。
活动过程:
(一)制作彩虹果冻
1. 邀请孩子们围坐在一起,告诉他们小猴今天过生日,并准备了一份特别的生日蛋糕,但是蛋糕上的奶油失去了颜色。
2. 提问:我们怎样可以把蛋糕的奶油变得多彩呢?
3. 引导孩子们思考,提醒他们食物染料可以改变食物的颜色。
4. 给每个孩子发放一个小塑料容器和塑料勺子,将红、黄、蓝三种色彩的食物染料放在孩子们面前。
5. 引导孩子们先将食物染料滴在容器中,再将适量的果冻粉倒入容器内,利用塑料勺子搅拌均匀。
6. 观察孩子们制作出来的果冻,并请他们选择一种颜色的果冻放在小猴的蛋糕上。
(二)食物颜色对味觉的影响
1. 将各种颜色的果冻切成小块,每个孩子分发一些不同颜色的果冻。
2. 请孩子们品尝每种颜色的果冻,观察并记录他们的感受和味道。
并记录他们的感受和味道。
3. 引导孩子们思考:不同颜色的果冻味道是否有所不同?为什么?可以让孩子们通过讨论和观察,发现颜色对味觉的影响。
(三)小猴的生日愿望
1. 邀请孩子们坐成一个圆圈,每个人轮流说出自己的生日愿望。
2. 进一步引导他们思考生日愿望与科学的关系,例如希望有自己的太阳能玩具、探索星星的秘密等,鼓励孩子们表达对科学寻求真理的渴望。
四、户外体育活动《跳圈》
活动目标:
1. 学习跳圈的基本动作,提高幼儿的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2.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3. 通过游戏,锻炼幼儿的观察力、思维力和创造力。
活动准备:
1. 教具:跳圈器材、音乐播放设备、奖品等。
2. 场地:宽敞的户外或室内活动场地。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
1.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热身运动,如跳绳、捉迷藏等,让幼儿充分活动身体,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二)基本技能学习:
1. 教师示范跳圈的基本动作,讲解动作要领。
2. 幼儿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3. 组织小型比赛,鼓励幼儿积极参与。
(三)团队协作游戏:
1. 教师介绍游戏规则,讲解游戏中的团队协作重要性。
2. 幼儿分组进行游戏,教师观察并指导。
3. 评选最佳团队,给予奖励。
(四)总结:
1. 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游戏过程,让幼儿谈谈自己的收获。
2. 鼓励幼儿分享自己在游戏中的优秀表现和优点。
3. 教师针对幼儿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提出改进意见。
(五)结束活动:
教师带领幼儿做放松运动,如深呼吸、肌肉放松等,让幼儿缓解疲劳。
五、区角活动:
(一)开放区域
语言区、音乐区、生活区、美工区、益智区
(二)材料调整:益智区增加玩具。
(三)重点指导区域:益智区
活动目标:
活动准备:
1.能利用多种玩具材料来感知探索、形成知识、发展思维和智力。
2.尝试运用不同的材料进行建构,提高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师分类整齐的摆好各区角。
活动过程:
1.幼儿取卡入区,自愿选择区域进行游戏。
2.幼儿自主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关注到各区域的游戏情况,及时、适当的介入指导。
4.听音乐,幼儿收整区域材料送回原处并摆放整齐。
5.教师点评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并鼓励表扬认真游戏的幼儿。
六、生活活动
1.教师带领幼儿进行餐前绘本阅读活动。
2.组织幼儿饭前有序的如厕洗手。
3.培养幼儿良好的就餐习惯,引导幼儿独立进餐。
下午班——
10月31日 星期四
上午活动
一、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二、生活活动
1.有序排队如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下午活动
一、 室内游戏
科学游戏《谁的脚印》
活动目标:
1. 让幼儿能够认识并辨别出不同动物的脚印。
2. 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 教具:各种动物的脚印卡片、图片、视频。
2. 学具:画纸、画笔、彩色笔。
活动过程:
(一)情景引入
1.教师展示一张动物脚印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并猜测这是哪种动物的脚印。
2.引导幼儿积极发言,激发他们的兴趣。
(二)认识动物脚印
1.教师逐一展示小鸟、小狗、小猫、小兔等动物的脚印图片。
2.让幼儿认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三)观察比较,找出特点
1.教师发放脚印卡片,让幼儿相互之间观察比较,找出不同动物脚印的特点。
2.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
(四)实践操作
1.教师发放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学具,让幼儿自己动手画出自己喜欢的动物脚印,并剪下来,贴在纸上。
2.教师邀请幼儿上台展示自己画的动物脚印,并让大家一起说出它们的名称。
二、户外体育游戏《蚂蚁运粮》
活动目标:
1.学习倒退爬。
2.体验共同游戏的快乐。
3.遵守游戏规则,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及控制性活动带来的快乐。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
1.沙包(粮食)、两只小筐(每队的粮仓)、半月摇(大粮仓)。
2.音乐《向前冲》《月色》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向前冲》。
教师带领幼儿伴随音乐跳热身运动操,重点活动双臂、腿、腹部。
(二)小蚂蚁,爬一爬。
请幼儿自己尝试:从一个地方爬到另一个地方。
1.“小朋友们,小蚂蚁用什么方法行走呢?它是怎么爬的?你们试着从这边爬到那边去。”(教师用手指向目的地)
2.“还可以怎样爬呢?”(引导幼儿自己尝试更多的爬法)
3.分享经验。
“谁能告诉大家你是怎样爬的?”(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自己的经验)
4.学习倒着爬。
(1)“老师想了一种更好玩的爬法,那就是小蚂蚁倒着爬,你们来试试。”
(2)交待方法:肚子朝下,两手扶地,双腿跪地倒着爬。
(3)幼儿尝试。
(三)游戏《蚂蚁运粮》。
1.“小朋友们,我们来玩一个小蚂蚁运粮食的游戏吧!”
2.交待游戏规则:将小朋友们分成两队,自己取队名,裁判员说开始后,第一个的小朋友用倒着爬的方式爬向粮仓,从粮仓中取出一袋粮食(一个沙包),再原路返回,把粮食放在自己队的粮仓里,第二个小朋友再出发,哪个队先运完就算获胜。
3.幼儿游戏。
(四)放松。
播放舒缓的《月光》音乐,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坐地放松身体各部位。
下午班——
11月1日 星期五
上午活动
一、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二、生活活动
1.有序排队如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下午活动
一、室内游戏
特色绘本故事《爱哭小怪兽》
活动目标:
1.让幼儿能够通过妈妈传授的咒语,在面对挫折和伤心时,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以达到平静和积极的心态。
2.让幼儿能够理解他人的情感需求,学会在同伴面临困难或挫折时给予支持和鼓励。
3.鼓励幼儿学会欣赏他人的成就并祝贺他们。
活动准备:
1.绘本《爱哭小怪兽》。
2.PPT展示故事内容。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 老师展示各种表情卡片,让幼儿猜猜卡片上的表情代表什么情绪。
2. 引导幼儿说出自己在什么时候会有这样的情绪。
(二)故事讲述
1. 老师拿出绘本《我的情绪小怪兽》,开始讲述故事。
2. 在讲述过程中,重点强调小怪兽在不同情绪下的表现和感受。
(三) 认识情绪
1. 老师拿出不同颜色的卡纸,分别向幼儿介绍每种颜色代表的情绪。
2. 例如,黄色代表快乐,像太阳一样明亮;蓝色代表悲伤,像下雨天一样阴沉;红色代表愤怒,像火焰一样炽热;黑色代表害怕,像夜晚一样黑暗;绿色代表平静,像草地一样安宁。
(四)情绪体验
1. 老师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发一个情绪瓶子。
2.老师说出一种情绪,让幼儿将与这种情绪相关的事情写在纸条上,放进对应的情绪瓶子里。
3.小组分享交流,每个幼儿都有机会说出自己写的事情和当时的感受。
(五)情绪调节
1.老师引导幼儿思考,如果遇到不好的情绪,如愤怒或悲伤,应该怎么办。
2.让幼儿分享自己调节情绪的方法,如深呼吸、听音乐、和朋友倾诉等。
3. 老师总结幼儿的方法,并给予肯定和补充。
(六)总结
老师再次强调不同情绪的特点和表现。
二、户外体育游戏《有趣的球》
活动目标:
1.能够感受并体验传、接、投等基本球类运动;
2.提高幼儿的协调性、眼手协调能力和大肌肉运动能力;
3.激发幼儿在运动中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发扬团队合作精神;
4.让幼儿体验在捕捉和传球中的快乐,在锻炼身体的同时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勇气。
活动准备:
1..小型篮球,小型足球,小型排球,玩具传球,绳子,球门等;
2.幼儿音乐、音响设备;
3.合适的教学场地。
活动过程:
(一)和幼儿一起做准备活动,边唱儿歌边活动四肢春每天气真好,(双手高高举起,左右摇摆。)花儿都开了,(两手张开放在下巴下,像两片小叶子)杨柳树枝对着我们弯弯腰,(做弯腰动作)蝴蝶姑娘飞来了,蜜蜂嗡嗡叫。(张开双臂学蝴蝶飞。)小白兔儿一跳一跳又一跳。(学小白兔跳)
(二)导入
1.以儿歌《大皮球》导入,激发幼儿活动兴趣。大皮球妈妈买个皮球,上面画个小猴,我来拍拍皮球,小猴翻个跟斗。
2.请每个小伙伴自选一个皮球,说说自身的皮球是什么颜色?有什么图案?自身拍一拍皮球。
(三)老师示范几种球的玩法,引导幼儿自由玩球。
1.追球两名幼儿一只球,甲幼儿为滚球人将球滚出,乙幼儿为追球人,当甲幼儿将球滚出后,乙赶忙向前去追球,追到球后交换角色。注意球要挨地滚动。
2.反弹球两名幼儿一只球,一人将球往地上用力拍,球往上反弹时,对方立刻去接住球。然后交换角色,连续玩。
3.滚球过门两人一球,一幼儿两腿开立做球门,另一幼儿距三米处,对准球门滚出球,进球为胜,交换角色,连续进行。
4.我来拍,你来接两名幼儿一只球,幼儿甲边拍球边说:"一二三四五,请你来接住。"当说到"住"时把球抛给幼儿乙,幼儿乙接着球后,边拍球边说:"一二三四五,请你来接住。"将球再抛给甲。
(四)活动延长
幼儿回家后,可以和父亲妈妈一起玩皮球,并把自身学习的新玩法表演给父亲妈妈看,请父亲妈妈也表演几种新玩法。
 
下一课题:第十周(2024.11.4-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