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3.17—2025.3.21 第六周
下午班——
3月17日 星期一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搬来搬去
游戏材料:瑜伽砖、野趣材料、万能工匠等
观察重点:重点关注幼儿间的合作搭建。
支持策略:
(1)教师侧面参与幼儿搭建。
(2)教师鼓励式教育。
(3)幼儿积极参与探讨如何解决出现的问题。
三、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篮球技能——双人交换手拍球
活动目标:
1.幼儿掌握基本的换手拍球姿势。
2.提高幼儿的篮球技能练习。
3.培养幼儿热爱篮球运动。
二、区域活动
重点区域:角色区
材料:角色区材料
活动目标:
1.能够通过操作,发现团队合作的乐趣。
2.愿意尝试多种材料。
三、幼儿离园
1.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走。
2.离开幼儿园要带好口罩。
下午班——
3月18日 星期二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搬来搬去
游戏材料:瑜伽砖、野趣材料、万能工匠等
观察重点:重点关注幼儿间的合作搭建。
支持策略:
(1)教师侧面参与幼儿搭建。
(2)教师鼓励式教育。
(3)幼儿积极参与探讨如何解决出现的问题。
三、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体育游戏——《比赛投篮》
活动目标:
1.锻炼幼儿体能,增强肌肉力量、耐力、灵活性和协调性;2.培养团队合作、竞争和规则意识,提升社交能力;
3.激发幼儿对篮球运动的热爱,培养自信与抗挫能力。
活动准备:篮球
活动过程:
一、活力热身
1.播放动感音乐,带幼儿绕场慢跑,穿插跳跃等动作。
2.做头部、肩部、扩胸等热身操,活动各关节。
二、技巧讲解
1.展示正确投篮姿势:双脚分开与肩同宽,膝盖弯曲,身体前倾,双手举球过头顶。
2.讲解动作要领:下肢发力,手臂伸直,手腕下压,手指拨球。
3.请幼儿模仿,教师指导纠正。
三、分组练习
1.分组让幼儿轮流投篮,教师巡回指导,可调整篮架高度或投篮距离。
2.引导幼儿互相观察学习,小组内进行投篮比赛,奖励“投篮小能手”。
四、投篮比赛
1.分组并分发不同颜色标识区分队伍,介绍比赛规则。
2.教师用口哨和秒表控制节奏,记录得分。
3.营造氛围,鼓励队员相互支持,引导遵守秩序,处理争议。
二、区域活动
重点区域:建构区区
材料:积木、扑克牌
活动目标:
1.能够通过操作,发现团队合作的乐趣。
2.愿意尝试多种材料。
三、幼儿离园
1.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走。
2.离开幼儿园要带好口罩。
上午班——
3月19日 星期三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搬来搬去
游戏材料:瑜伽砖、野趣材料、万能工匠等
观察重点:重点关注幼儿间的合作搭建。
支持策略:
(1)教师侧面参与幼儿搭建。
(2)教师鼓励式教育。
(3)幼儿积极参与探讨如何解决出现的问题。
三、游戏分享
1.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社会活动——《蚂蚁家族》
活动目标
1. 让幼儿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外形特征及分工合作的特点,丰富对昆虫的认知。
2. 通过观察、讨论、模仿等活动,提升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
3. 培养幼儿对大自然和小动物的热爱之情,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与探索欲。
活动准备
希沃白板、工具
活动过程
1. 活动导入
带领幼儿到户外观察点,让幼儿自由寻找蚂蚁的踪迹。
引导语:“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要去寻找一群神秘的小伙伴,它们小小的,但是特别勤劳,就藏在我们身边的小角落里,大家快仔细找找!”
2. 基本部分
(1)引导幼儿仔细观察蚂蚁
分发放大镜,让幼儿近距离观察蚂蚁的外形,鼓励幼儿说一说蚂蚁的身体结构,如头、胸、腹,以及蚂蚁的触角、六条腿等特征。
提问:“蚂蚁的身体看起来是什么样的?它的触角有什么特别之处?”
(2)观看科普视频和图片
回到教室后,播放蚂蚁的科普视频和图片,进一步展示蚂蚁的生活场景,包括蚂蚁如何建造巢穴、寻找食物、照顾幼虫等。
(3)组织幼儿讨论
引导幼儿讨论蚂蚁家族的分工,提问:“蚂蚁家族里都有哪些成员?它们分别负责什么工作?”帮助幼儿了解蚁后、雄蚁、工蚁、兵蚁各自不同的职责。
3. 游戏环节
(1) 给幼儿分发蚂蚁角色头饰,介绍游戏规则:
“小朋友们现在分别扮演不同的蚂蚁角色。蚁后要待在‘蚁巢’(用积木搭建)里,指挥大家;雄蚁负责和蚁后交配;工蚁要出去寻找食物(用塑料食物模型代替),并将食物搬回蚁巢;兵蚁要保护蚁巢,防止‘敌人’(教师扮演)入侵。”
(2)开始游戏
教师观察幼儿的表现,适时引导幼儿按照各自角色的职责进行游戏,提醒幼儿注意团队协作。例如,工蚁寻找食物时可以一起合作搬运较大的食物。
4. 活动总结
与幼儿一起回顾泥土在植物、动物和人类生活中的作用。
引导语:“今天我们了解了泥土的好多作用,谁能来说说,泥土对我们、对大自然都有哪些重要作用?”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上午班——
3月20日 星期四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搬来搬去
游戏材料:瑜伽砖、野趣材料、万能工匠等
观察重点:重点关注幼儿间的合作搭建。
支持策略:
(1)教师侧面参与幼儿搭建。
(2)教师鼓励式教育。
(3)幼儿积极参与探讨如何解决出现的问题。
三、游戏分享
1.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科学活动——《植物的生长》
活动目标
1. 让幼儿了解植物生长的基本过程,包括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开花结果等阶段,知道植物生长需要阳光、水分、土壤和适宜的温度。
2. 通过观察、实验、记录等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记录能力以及对科学探索的兴趣,提升幼儿的科学素养。
3. 激发幼儿对大自然和植物的热爱之情,增强幼儿爱护植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活动准备
1.提前种植好的绿豆苗若干盆,生长过程不同阶段的图片,如种子、发芽、幼苗、开花、结果等,以及相关科普视频。
2. 每组一套种植工具,包括花盆、土壤、绿豆种子、小铲子、水壶 ,记录表格和彩笔若干。
活动过程
1.活动导入
播放一段植物生长过程的快进视频,引起幼儿的兴趣,激发他们对植物生长奥秘的探索欲望。
2.基本部分
(1)展示图片,讲解植物生长过程,依次展示种子、发芽、幼苗、开花、结果的图片,详细讲解每个阶段的特点。
(2)比较泥土
提问:“植物生长需要什么呢?”引导幼儿结合生活经验进行讨论,鼓励幼儿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想法。教师总结并强调植物生长需要阳光、水分、土壤和适宜的温度。
3. 实验操作
(1)分发种植工具和材料,每组一盆土壤、若干绿豆种子、一个小铲子和一个水壶。
(2)教师示范种植过程。
(3)幼儿分组种植,在幼儿种植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注意使用工具的安全,帮助幼儿解决遇到的问题。
4.观察记录和分享
(1)发放记录表格和彩笔,向幼儿介绍记录表格的内容和使用方法。表格上有日期、生长阶段、观察到的现象等项目。
(2)让幼儿每天观察自己种植的绿豆生长情况,并在记录表格上用简单的图画或文字进行记录。
(3)请幼儿分享自己的观察记录,说一说自己的绿豆种子有没有发芽,发芽后又有什么变化,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感受。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上午班——
3月21日 星期五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搬来搬去
游戏材料:瑜伽砖、野趣材料、万能工匠等
观察重点:重点关注幼儿间的合作搭建。
支持策略:
(1)教师侧面参与幼儿搭建。
(2)教师鼓励式教育。
(3)幼儿积极参与探讨如何解决出现的问题。
三、游戏分享
1.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艺术活动——绘画《石头日记》
活动目标
1. 引导幼儿发现石头的独特纹理与形状,运用联想和想象,在石头上创作出丰富多样的图案,提升幼儿的创造力与艺术表现力。
2. 让幼儿掌握在石头上绘画的技巧,如色彩搭配、线条运用等,锻炼手部精细动作和手眼协调能力。
3. 激发幼儿对自然材料的兴趣,培养幼儿热爱自然、善于观察生活的情感,体验利用自然材料创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石头、颜料、示范图、展示架。
活动过程
1.活动导入
组织幼儿围坐成一圈,教师神秘地拿出一个装有石头的袋子。
引导语:“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神奇的袋子,里面装着一些特别的宝贝,让我们一起来摸一摸,猜猜是什么!”请几位幼儿上前摸一摸袋子里的石头,说说自己的感受和猜测。
2.欣赏与讨论
(1)教师通过多媒体设备展示各种石头艺术作品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幼儿欣赏。
(2)组织幼儿讨论自己最喜欢的作品,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说说自己觉得哪幅作品最有创意,为什么喜欢。
3.教师示范、幼儿创作
教师示范完成,幼儿操作,鼓励幼儿大胆想象,根据自己手中石头的特点创作独特的作品,提醒幼儿注意色彩的搭配和画面的整洁。对于遇到困难的幼儿,教师给予及时的帮助和指导,如帮助幼儿确定绘画主题、指导色彩运用等。
4.作品展示与评价
引导幼儿将自己完成的石头绘画作品摆放在展示架或展示台上。组织幼儿进行作品欣赏与评价,让幼儿相互介绍自己的作品,说说自己画的是什么,为什么这样画。其他幼儿可以提问或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感受,教师也给予肯定和鼓励性的评价,重点表扬幼儿的创意和独特之处。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