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市第二幼儿园:在线备课系统

宛陵湖园区

当前位置:首页 > 备课资源 > 宛陵湖园区

课题:2025.3.17—2025.3.21 第六周

2025.3.17—2025.3.21  第六周

下午班——

3月17日   星期一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搬来搬去

游戏材料:瑜伽砖、野趣材料、万能工匠等

观察重点:重点关注幼儿间的合作搭建。

支持策略:

(1)教师侧面参与幼儿搭建。

(2)教师鼓励式教育。

(3)幼儿积极参与探讨如何解决出现的问题。

三、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篮球技能——双人交换手拍球

活动目标:

1.幼儿掌握基本的换手拍球姿势。

2.提高幼儿的篮球技能练习。

3.培养幼儿热爱篮球运动。

二、区域活动

重点区域:角色区

材料:角色区材料

活动目标:

1.能够通过操作,发现团队合作的乐趣。

2.愿意尝试多种材料。

三、幼儿离园

1.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走。

2.离开幼儿园要带好口罩。

 

 

 

 

 

 

下午班——

3月18日   星期二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搬来搬去

游戏材料:瑜伽砖、野趣材料、万能工匠等

观察重点:重点关注幼儿间的合作搭建。

支持策略:

(1)教师侧面参与幼儿搭建。

(2)教师鼓励式教育。

(3)幼儿积极参与探讨如何解决出现的问题。

三、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体育游戏——《比赛投篮》

活动目标:

1.锻炼幼儿体能,增强肌肉力量、耐力、灵活性和协调性;2.培养团队合作、竞争和规则意识,提升社交能力;

3.激发幼儿对篮球运动的热爱,培养自信与抗挫能力。

活动准备:篮球

活动过程:

一、活力热身

1.播放动感音乐,带幼儿绕场慢跑,穿插跳跃等动作。

2.做头部、肩部、扩胸等热身操,活动各关节。

二、技巧讲解

1.展示正确投篮姿势:双脚分开与肩同宽,膝盖弯曲,身体前倾,双手举球过头顶。

2.讲解动作要领:下肢发力,手臂伸直,手腕下压,手指拨球。

3.请幼儿模仿,教师指导纠正。

三、分组练习

1.分组让幼儿轮流投篮,教师巡回指导,可调整篮架高度或投篮距离。

2.引导幼儿互相观察学习,小组内进行投篮比赛,奖励“投篮小能手”。

四、投篮比赛

1.分组并分发不同颜色标识区分队伍,介绍比赛规则。

2.教师用口哨和秒表控制节奏,记录得分。

3.营造氛围,鼓励队员相互支持,引导遵守秩序,处理争议。

二、区域活动

重点区域:建构区区

材料:积木、扑克牌

活动目标:

1.能够通过操作,发现团队合作的乐趣。

2.愿意尝试多种材料。

三、幼儿离园

1.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走。

2.离开幼儿园要带好口罩。

 

 

上午班——

3月19日   星期三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搬来搬去

游戏材料:瑜伽砖、野趣材料、万能工匠等

观察重点:重点关注幼儿间的合作搭建。

支持策略:

(1)教师侧面参与幼儿搭建。

(2)教师鼓励式教育。

(3)幼儿积极参与探讨如何解决出现的问题。

三、游戏分享

1.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社会活动——《蚂蚁家族》

活动目标

1. 让幼儿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外形特征及分工合作的特点,丰富对昆虫的认知。

2. 通过观察、讨论、模仿等活动,提升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

3. 培养幼儿对大自然和小动物的热爱之情,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与探索欲。

活动准备

希沃白板、工具

活动过程

1. 活动导入

 带领幼儿到户外观察点,让幼儿自由寻找蚂蚁的踪迹。

引导语:“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要去寻找一群神秘的小伙伴,它们小小的,但是特别勤劳,就藏在我们身边的小角落里,大家快仔细找找!”

2. 基本部分

(1)引导幼儿仔细观察蚂蚁

分发放大镜,让幼儿近距离观察蚂蚁的外形,鼓励幼儿说一说蚂蚁的身体结构,如头、胸、腹,以及蚂蚁的触角、六条腿等特征。

提问:“蚂蚁的身体看起来是什么样的?它的触角有什么特别之处?”

(2)观看科普视频和图片

回到教室后,播放蚂蚁的科普视频和图片,进一步展示蚂蚁的生活场景,包括蚂蚁如何建造巢穴、寻找食物、照顾幼虫等。

(3)组织幼儿讨论

引导幼儿讨论蚂蚁家族的分工,提问:“蚂蚁家族里都有哪些成员?它们分别负责什么工作?”帮助幼儿了解蚁后、雄蚁、工蚁、兵蚁各自不同的职责。

3. 游戏环节

(1) 给幼儿分发蚂蚁角色头饰,介绍游戏规则:

“小朋友们现在分别扮演不同的蚂蚁角色。蚁后要待在‘蚁巢’(用积木搭建)里,指挥大家;雄蚁负责和蚁后交配;工蚁要出去寻找食物(用塑料食物模型代替),并将食物搬回蚁巢;兵蚁要保护蚁巢,防止‘敌人’(教师扮演)入侵。”

 

(2)开始游戏

教师观察幼儿的表现,适时引导幼儿按照各自角色的职责进行游戏,提醒幼儿注意团队协作。例如,工蚁寻找食物时可以一起合作搬运较大的食物。

4. 活动总结

与幼儿一起回顾泥土在植物、动物和人类生活中的作用。

引导语:“今天我们了解了泥土的好多作用,谁能来说说,泥土对我们、对大自然都有哪些重要作用?”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上午班——

3月20日   星期四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搬来搬去

游戏材料:瑜伽砖、野趣材料、万能工匠等

观察重点:重点关注幼儿间的合作搭建。

支持策略:

(1)教师侧面参与幼儿搭建。

(2)教师鼓励式教育。

(3)幼儿积极参与探讨如何解决出现的问题。

三、游戏分享

1.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科学活动——《植物的生长》

活动目标

1. 让幼儿了解植物生长的基本过程,包括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开花结果等阶段,知道植物生长需要阳光、水分、土壤和适宜的温度。

2. 通过观察、实验、记录等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记录能力以及对科学探索的兴趣,提升幼儿的科学素养。

3. 激发幼儿对大自然和植物的热爱之情,增强幼儿爱护植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活动准备

1.提前种植好的绿豆苗若干盆,生长过程不同阶段的图片,如种子、发芽、幼苗、开花、结果等,以及相关科普视频。

2. 每组一套种植工具,包括花盆、土壤、绿豆种子、小铲子、水壶 ,记录表格和彩笔若干。

活动过程

1.活动导入

播放一段植物生长过程的快进视频,引起幼儿的兴趣,激发他们对植物生长奥秘的探索欲望。

2.基本部分

(1)展示图片,讲解植物生长过程,依次展示种子、发芽、幼苗、开花、结果的图片,详细讲解每个阶段的特点。

(2)比较泥土

提问:“植物生长需要什么呢?”引导幼儿结合生活经验进行讨论,鼓励幼儿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想法。教师总结并强调植物生长需要阳光、水分、土壤和适宜的温度。

3. 实验操作

(1)分发种植工具和材料,每组一盆土壤、若干绿豆种子、一个小铲子和一个水壶。

(2)教师示范种植过程。

(3)幼儿分组种植,在幼儿种植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注意使用工具的安全,帮助幼儿解决遇到的问题。

4.观察记录和分享

(1)发放记录表格和彩笔,向幼儿介绍记录表格的内容和使用方法。表格上有日期、生长阶段、观察到的现象等项目。

(2)让幼儿每天观察自己种植的绿豆生长情况,并在记录表格上用简单的图画或文字进行记录。

(3)请幼儿分享自己的观察记录,说一说自己的绿豆种子有没有发芽,发芽后又有什么变化,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感受。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上午班——

3月21日   星期五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搬来搬去

游戏材料:瑜伽砖、野趣材料、万能工匠等

观察重点:重点关注幼儿间的合作搭建。

支持策略:

(1)教师侧面参与幼儿搭建。

(2)教师鼓励式教育。

(3)幼儿积极参与探讨如何解决出现的问题。

三、游戏分享

1.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艺术活动——绘画《石头日记》

活动目标

1. 引导幼儿发现石头的独特纹理与形状,运用联想和想象,在石头上创作出丰富多样的图案,提升幼儿的创造力与艺术表现力。

2. 让幼儿掌握在石头上绘画的技巧,如色彩搭配、线条运用等,锻炼手部精细动作和手眼协调能力。

3. 激发幼儿对自然材料的兴趣,培养幼儿热爱自然、善于观察生活的情感,体验利用自然材料创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石头、颜料、示范图、展示架。

活动过程

1.活动导入

组织幼儿围坐成一圈,教师神秘地拿出一个装有石头的袋子。

引导语:“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神奇的袋子,里面装着一些特别的宝贝,让我们一起来摸一摸,猜猜是什么!”请几位幼儿上前摸一摸袋子里的石头,说说自己的感受和猜测。

2.欣赏与讨论

(1)教师通过多媒体设备展示各种石头艺术作品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幼儿欣赏。

(2)组织幼儿讨论自己最喜欢的作品,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说说自己觉得哪幅作品最有创意,为什么喜欢。

3.教师示范、幼儿创作

教师示范完成,幼儿操作,鼓励幼儿大胆想象,根据自己手中石头的特点创作独特的作品,提醒幼儿注意色彩的搭配和画面的整洁。对于遇到困难的幼儿,教师给予及时的帮助和指导,如帮助幼儿确定绘画主题、指导色彩运用等。

4.作品展示与评价

引导幼儿将自己完成的石头绘画作品摆放在展示架或展示台上。组织幼儿进行作品欣赏与评价,让幼儿相互介绍自己的作品,说说自己画的是什么,为什么这样画。其他幼儿可以提问或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感受,教师也给予肯定和鼓励性的评价,重点表扬幼儿的创意和独特之处。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评课

表情

共 0 条评课
  • 这篇内容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