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3.24—2025.3.28 第七周
下午班——
3月24日 星期一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欢乐迷宫
游戏材料:瑜伽砖
观察重点:会用简单的搭建技能,如围合、垒高、架空等,并由一定的规则意识。
支持策略:
(1)及时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观察和记录;
(2)当幼儿单调的重复游戏时,老师以游戏者的角色进入,引导幼儿;
(3)及时为幼儿提供、更新材料。
三、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篮球技能——酷炫篮球
活动目标:
1.乐意与老师用篮球做游戏,喜欢玩球;
2.学会2种持球方法:双手举球过头顶、左手抱球于体侧;
3.学会各种方向滚球。
二、区域活动
场馆活动:美工坊
材料:双面胶、折纸
活动目标:
1.学习运用对角折的方法折双三角形,并在此基础上折小猫头;
2.学习看图示折纸,并填画眼睛、嘴巴、胡须等;
3、喜欢参加折纸活动。
三、幼儿离园
1.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上午班——
3月25日 星期二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欢乐迷宫
游戏材料:瑜伽砖
观察重点:会用简单的搭建技能,如围合、垒高、架空等,并由一定的规则意识。
支持策略:
(1)及时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观察和记录;
(2)当幼儿单调的重复游戏时,老师以游戏者的角色进入,引导幼儿;
(3)及时为幼儿提供、更新材料。
三、游戏分享
1.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语言活动 小小服装秀场播报员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清晰、连贯地说出简单词汇和短句,介绍服装特点,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2.培养幼儿大胆自信,能在集体面前自然展示,增强自信心与表现力。
3.让幼儿认识服装的基本款式、颜色、图案,提升审美能力和对不同服饰的认知。
活动准备:
1.各种不同款式、颜色、图案的幼儿服装,如公主裙、T恤、牛仔裤、背带裤、卡通图案上衣等。
2.小型T台、背景装饰。
3.自制麦克风道具若干、小贴纸、“最佳播报员”奖杯。
4. 欢快的走秀音乐。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播放欢快的走秀音乐,教师穿着漂亮服装自信走上“T台”,向幼儿挥手打招呼,展示简单走秀动作,吸引幼儿注意力。
2.提问:“小朋友们,刚刚老师像在做什么呀?你们想不想也像老师这样穿着好看的衣服走一走?”引导幼儿回答,引出活动主题。
二、认识服装
1.展示不同服装,拿起一件公主裙,提问:“小朋友们,看看这件衣服,它是什么颜色的呀?”引导幼儿观察回答。
2.介绍服装款式名称,如“这是一件漂亮的公主裙,它有大大的裙摆”“这是帅气的牛仔裤,上面有口袋” 。
3.让幼儿摸摸、看看服装,感受材质,提问:“这件T恤摸起来是软软的还是硬硬的呀?”鼓励幼儿表达感受。
三、学习播报
1.教师示范播报:拿起一件服装,拿着麦克风说“接下来,向大家展示的是一件红色的短袖T恤,上面有可爱的小熊图案,穿起来特别舒服、特别好看!”示范2 - 3次,突出简单句式“这是一件XX的XX,上面有XX,穿起来XX” 。
2.简单互动:问幼儿“你们觉得这件衣服哪里好看呀?”引导幼儿用简单词汇回应,如“颜色好看”“图案可爱” 。
3.幼儿模仿练习:给幼儿分组,每组发放几件服装和麦克风,让幼儿互相练习播报,教师巡回指导、鼓励。
四、服装秀走秀与播报
1.分组准备: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幼儿轮流挑选服装穿戴,互相帮忙整理。
2.走秀播报:每组幼儿依次走上T台,一个幼儿走秀,另一个幼儿拿着麦克风播报服装特点,然后交换,播放走秀音乐。教师在旁引导提醒,对表现好的幼儿给予肯定。
3.观众互动:走秀过程中,邀请台下“小观众”用简单语言表达对服装的喜欢,如“我喜欢那件蓝色的衣服” 。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上午班——
3月26日 星期三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欢乐迷宫
游戏材料:瑜伽砖
观察重点:会用简单的搭建技能,如围合、垒高、架空等,并由一定的规则意识。
支持策略:
(1)及时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观察和记录;
(2)当幼儿单调的重复游戏时,老师以游戏者的角色进入,引导幼儿;
(3)及时为幼儿提供、更新材料。
三、游戏分享
1.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健康活动 送衣服回家大比拼
活动目标:
1. 引导幼儿认识不同种类的衣服,建立衣物分类的初步概念;
2. 锻炼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初步的生活自理意识。
活动准备:
1.不同种类的幼儿衣物若干,如上衣(短袖、长袖、外套)、裤子(短裤、长裤)、裙子(连衣裙、半身裙)、帽子、袜子、鞋子等。
2.对应衣物种类的收纳箱或篮子,贴上相应的衣物图片标签,如上衣箱、裤子箱、裙子箱等。
3.游戏背景音乐、小贴纸、“整理小能手”奖状。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播放欢快的背景音乐,教师穿着一套特别的服装(如夸张的大外套搭配彩色短裤和卡通帽子)走进教室,向幼儿打招呼并展示服装,提问:“小朋友们,看老师今天穿的衣服,是不是很有趣?你们能说出老师穿了哪些衣服吗?”引导幼儿观察并回答。
2.展示一些凌乱摆放衣物的图片,问幼儿:“看到这些乱糟糟的衣服,你们觉得怎么样?要是衣服有自己的家,把它们送回家放好,是不是就整齐啦?”引出活动主题。
二、认识衣物1. 依次拿出上衣、裤子、裙子、帽子、袜子、鞋子等衣物,向幼儿介绍它们的名称和特点,如“这是一件长袖上衣,有两个袖子,我们穿在身上可以保暖”“这是短裤,它很短,适合夏天穿,让我们的腿很凉快” 。
2.请幼儿摸一摸、看一看不同的衣物,鼓励他们说说自己的感受,如“这件裙子的面料滑滑的”“这双袜子软软的” 。
3.随机提问幼儿,指着某件衣物问:“小朋友,这是什么呀?”巩固幼儿对衣物名称的认识。
三、衣物分类讲解
1.把收纳箱或篮子摆放好,指着上面的标签,向幼儿解释分类规则,如“这个箱子是上衣的家,所有的上衣都要送到这里;这个箱子是裤子的家,裤子要放在这里” 。
2.教师亲自示范将一件上衣放入上衣箱,边做边说:“我把这件上衣送回它的家——上衣箱。”再示范将一条裤子放入裤子箱。
3.邀请个别幼儿上台,在教师指导下将衣物分类放入相应收纳箱,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四、送衣服回家大比拼游戏
1.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5 - 6名幼儿,每组站在离收纳箱一定距离的起始线后。
2.在每组前方的地面上杂乱摆放各种衣物。
3.讲解游戏规则:当老师说“开始”,每组的第一个小朋友快速跑到衣物摆放区,捡起一件衣物,判断它属于哪一类,然后送到对应的收纳箱,跑回起点与下一个小朋友击掌,下一个小朋友重复动作,最先完成且分类准确的小组获胜。
4.播放游戏背景音乐,开始游戏。教师在旁边观察,提醒幼儿注意安全,对分类错误的幼儿及时轻声指导。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午班——
3月27日 星期四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欢乐迷宫
游戏材料:瑜伽砖
观察重点:会用简单的搭建技能,如围合、垒高、架空等,并由一定的规则意识。
支持策略:
(1)及时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观察和记录;
(2)当幼儿单调的重复游戏时,老师以游戏者的角色进入,引导幼儿;
(3)及时为幼儿提供、更新材料。
三、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体育游戏——趣味轮胎
活动目标:
1.通过使用轮胎进行户外游戏,增强幼儿的身体协调性和平衡能力;
2.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促进幼儿间的社交互动;
3.通过各种趣味活动,激发幼儿对户外运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充足的轮胎,保证每个孩子都能使用到;
2.确保户外活动场地的安全,避免尖锐物品或其他危险物;
3.预备一些游戏道具,如小球、绳子等。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
1.带领孩子们做一些简单的热身运动,如跑步、跳跃等,为接下来的活动做好准备。
二、轮胎滚动接力
1.将幼儿分成几个小组,每组幼儿站在起点,每个幼儿前方放置一个轮胎。
2.当游戏开始时,每个幼儿需要将轮胎滚动到终点,然后返回起点,与下一个幼儿击掌,下一个幼儿再继续滚动轮胎。
3.第一个完成接力的小组为胜者。
三、轮胎障碍挑战
1.在场地上设置一些障碍,如绳子、小凳子等。
2.幼儿需要推着轮胎绕过或跨过这些障碍,到达终点。
3.可以根据孩子们的实际情况,调整障碍的难度和数量。
四、轮胎平衡游戏
1.让幼儿站在轮胎上,尽量保持平衡,不掉下来。
2.可以进行个人挑战,也可以进行小组间的比赛,看谁能保持平衡最长时间。
五、放松活动
1.在活动结束后,带领孩子们坐在轮胎上,让他们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2.鼓励孩子们说出自己在活动中遇到的困难,以及如何克服这些困难。
二、区域活动
场馆活动:阅读室
材料:绘本书
活动目标:
1.能安静阅读;
2.愿意和小朋友分享。
三、幼儿离园
1.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上午班——
3月28日 星期五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欢乐迷宫
游戏材料:瑜伽砖
观察重点:会用简单的搭建技能,如围合、垒高、架空等,并由一定的规则意识。
支持策略:
(1)及时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观察和记录;
(2)当幼儿单调的重复游戏时,老师以游戏者的角色进入,引导幼儿;
(3)及时为幼儿提供、更新材料。
三、游戏分享
1.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艺术活动 扎染:彩色的衣服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扎染这一传统民间工艺,感受传统艺术的魅力。
2.掌握简单扎染方法,如捆扎、折叠等,用色彩大胆创作,提升动手和创造力。
3.培养幼儿对美的感知,在欣赏和制作中提高审美能力,体验成功喜悦。
活动准备:
1.扎染成品若干,如手帕、T恤、围巾等,以及扎染过程的视频。
2.白色棉质布料(手帕大小或小块布料)、各色染料(植物染料或儿童专用无毒染料)、橡皮筋、夹子、剪刀、一次性手套、调色盘、画笔、水桶。
3.展示架、作品展示墙、小贴纸、“扎染小能手”奖状。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教师穿着扎染T恤向幼儿展示,提问:“小朋友们,看老师今天穿的衣服,和平时有什么不一样?上面的图案像什么?你们想不想知道这么漂亮的图案是怎么来的?”引导幼儿观察讨论。
2.播放扎染过程的视频,让幼儿初步了解扎染,激发兴趣。
二、欣赏与讲解
1.展示不同图案和颜色的扎染成品,引导幼儿观察图案特点,如对称、渐变等,提问:“你们最喜欢哪一件?它的颜色和图案是怎么排列的?”鼓励幼儿表达。
2.讲解扎染是中国传统民间工艺,介绍原理:通过扎结布料,让染料部分无法渗透,形成独特图案。
三、扎染方法演示
1.折叠法:将方形布料对角或对边多次折叠,用橡皮筋扎紧,展示不同折叠方式形成的形状。
2.捆扎法:把布料随意揉成一团,用橡皮筋多部位捆扎;或在布料上夹夹子后扎紧。
3.示范染色:戴上手套,在调色盘调好染料,用画笔蘸染料涂抹或直接将扎好的布料浸染料,展示不同染色方式效果,强调注意事项,如不混色、适量用染料。
四、幼儿实践操作
1.分发材料,提醒幼儿戴手套。
2.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创意,帮助解决问题,引导色彩搭配。
五、作品展示与评价
1.将作品晾展示架,待干后展示墙上展示。
2.幼儿介绍自己作品,其他幼儿评价,教师总结,肯定创意,颁发“扎染小能手”奖状和小贴纸。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