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市第二幼儿园:在线备课系统

宛陵湖园区

当前位置:首页 > 备课资源 > 宛陵湖园区

课题:第四周:2025.3.3—2025.3.7

2025.3.3—2025.3.7  第四周

上午班——

3月3日   星期一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1)游戏场地:欢乐迷宫

(2)游戏材料:瑜伽砖

(3)观察重点:会用简单的搭建技能,如围合、垒高、架空等,并由一定的规则意识。

3.支持策略:

(1)及时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观察和记录;

(2)当幼儿单调的重复游戏时,老师以游戏者的角色进入,引导幼儿;

(3)及时为幼儿提供、更新材料。

三、游戏分享

1.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社会活动——《西瓜成长记》

活动目标:

1.引导小班幼儿观察西瓜的生长过程,了解西瓜从种子到果实的变化,丰富幼儿对植物生长的认知。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鼓励幼儿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西瓜生长的不同阶段。

3.通过亲身体验种植西瓜或参与相关活动,激发幼儿对大自然和种植活动的兴趣,培养幼儿的耐心和责任感。

活动准备:

1.西瓜生长过程的图片、视频资料,从播种、发芽、长叶、开花到结果。

2.种植好的西瓜苗若干盆、小铲子、浇水壶、花盆、西瓜种子。

3.西瓜的实物、小西瓜模型、绘画工具(彩笔、画纸)、手工材料(绿色和红色彩纸、剪刀、胶水)。

活动过程:

一、导入:教师抱一个大西瓜走进教室,提问:“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大宝贝,猜猜看是什么?”引导幼儿观察西瓜的外形、颜色,让幼儿摸一摸、拍一拍西瓜,说一说西瓜的感觉。

二、观察与讨论:播放西瓜生长过程的视频,让幼儿直观地了解西瓜的生长变化。展示西瓜生长过程的图片,按照顺序依次讲解,从西瓜种子开始,讲述种子如何发芽、长出叶子、开花,最后结出大大的西瓜。提问幼儿:“西瓜的种子是什么样的?”“西瓜的花是什么颜色的?”鼓励幼儿积极回答,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三、种植体验:将幼儿带到种植区,给每个幼儿发放一个花盆、小铲子、西瓜种子。教师示范如何种植西瓜种子,先在花盆里挖一个小坑,放入种子,再轻轻盖上土,最后浇适量的水。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种植,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注意安全,不要用铲子伤害到自己或他人。种植完成后,让幼儿给西瓜苗取名字,鼓励幼儿每天观察自己种植的西瓜苗,记录它的生长变化。

四、手工与绘画:回到教室,给幼儿发放绘画工具,让幼儿画一画西瓜的生长过程。可以画自己种植的西瓜苗,也可以画西瓜从种子到结果的整个过程。发放手工材料,引导幼儿用彩纸制作西瓜。用绿色彩纸剪出西瓜皮的形状,用红色彩纸剪出西瓜瓤的形状,再用黑色的纸剪出西瓜籽,最后用胶水将它们粘贴在一起。展示幼儿的绘画和手工作品,鼓励幼儿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分享自己对西瓜生长的理解和想象。

五、总结与回顾:教师和幼儿一起回顾西瓜的生长过程,提问幼儿:“今天我们了解了西瓜的生长,谁能说一说西瓜是怎么长大的?”“我们自己种了西瓜,以后要怎么照顾它呢?”对幼儿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表扬幼儿在活动中的积极参与和认真观察。布置课后小任务,让幼儿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分享今天学到的关于西瓜生长的知识,和爸爸妈妈一起观察家里的植物是如何生长的。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午班——

3月4日   星期二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欢乐迷宫

游戏材料:瑜伽砖

观察重点:会用简单的搭建技能,如围合、垒高、架空等,并由一定的规则意识。

3.支持策略:

(1)及时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观察和记录;

(2)当幼儿单调的重复游戏时,老师以游戏者的角色进入,引导幼儿;

(3)及时为幼儿提供、更新材料。

三、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体育游戏——小袋鼠找妈妈

活动目标:

1.能听指令扮演角色,做动作;

2.练习双脚跳着前进,锻炼退步肌肉。

活动过程:

1.教师扮演袋鼠妈妈,招呼小袋鼠们围在妈妈身边

2.开始游戏

(1)袋鼠妈妈与小袋鼠谈话

孩子们,你们在妈妈的口袋里长大了,该出去练练本领了,好不好?

(2)妈妈带着孩子在场地上练习袋鼠跳,注意手势动作,指导幼儿双脚并拢跳,向前蹦,帮助不会跳的小袋鼠。

(3)袋鼠妈妈走到离小袋鼠不远的另一端场地大喊:"小袋鼠乖乖,快快跳到妈妈这里来。"小袋鼠听到妈妈叫,立刻双脚并拢跳着前进来到妈妈身边。

(4)教师不断选择离幼儿不远的场地招呼小袋鼠跳着来找妈妈。

反复,熟练后,结束游戏。

3.放松运动

二、区域活动

重点区域:美工区

材料:画纸、画笔

活动目标:   

1.体验绘画活动的乐趣,培养对绘画活动的兴趣;         

2.喜欢手工活动,正确的使用各种工具和材料。

三、幼儿离园

1.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上午班——

3月5日   星期三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1)游戏场地:欢乐迷宫

(2)游戏材料:瑜伽砖

(3)观察重点:会用简单的搭建技能,如围合、垒高、架空等,并由一定的规则意识。

支持策略:

(1)及时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观察和记录;

(2)当幼儿单调的重复游戏时,老师以游戏者的角色进入,引导幼儿;

(3)及时为幼儿提供、更新材料。

三、游戏分享

1.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科学活动——《认识西瓜》

活动目标:

1.让小班幼儿感知西瓜的基本特征,如形状、颜色、味道等,丰富幼儿的感官经验。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鼓励幼儿用简单词汇描述西瓜的特点。

3.激发幼儿对西瓜的喜爱之情,提高幼儿对周围事物的探索兴趣。

活动准备:

1.完整的西瓜一个,切开的西瓜若干盘。

2.西瓜的图片、视频,包括西瓜生长环境、西瓜田等。

3.与西瓜相关的儿歌音频、西瓜形状的拼图、绘画工具(彩笔、画纸)。

4.小围裙、塑料刀(用于切西瓜)。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教师抱着一个大西瓜走进教室,神秘地说:“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大宝贝,它圆滚滚的,穿着绿衣裳,你们猜猜是什么呀?”引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兴趣,鼓励幼儿大胆猜测。

二、观察西瓜

将西瓜放在桌子上,让幼儿围过来观察。引导幼儿说一说西瓜的形状(圆圆的)、颜色(绿色的外皮,可能有深绿和浅绿的条纹)、大小等。

教师提问:“西瓜摸起来是怎样的?是光滑的还是粗糙的?”鼓励幼儿用手触摸西瓜,感受其表面的质地,并请幼儿分享自己的感受。

轻轻摇晃西瓜,让幼儿听一听声音,提问:“听听看,西瓜里面有什么声音?”

三、了解西瓜内部

教师穿上小围裙,用塑料刀切开西瓜,让幼儿观察西瓜的内部结构,如红色的瓜瓤、黑色或白色的瓜子。

请幼儿说一说西瓜瓤的颜色和形状,引导幼儿认识瓜子。

分发切好的西瓜给幼儿,让他们观察西瓜的横截面,再次感受西瓜的特征。

四、品尝西瓜

请幼儿品尝西瓜,提醒幼儿慢慢咀嚼,感受西瓜的味道(甜甜的)和口感(多汁)。

提问幼儿:“西瓜好吃吗?是什么味道的?”鼓励幼儿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品尝西瓜的感受。

五、拓展活动

1.播放关于西瓜的儿歌,带领幼儿一起唱跳,巩固对西瓜的认识。

2.给幼儿发放画纸和彩笔,让他们画一画自己心中的西瓜,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大胆创作。

3.提供西瓜形状的拼图,让幼儿分组合作完成拼图游戏,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和动手能力。

六、总结

1.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西瓜的形状、颜色、味道等特征,提问幼儿:“今天我们认识了西瓜,谁能说一说西瓜是什么样的?”

2.对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表扬幼儿的积极参与和认真观察。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午班——

3月6日   星期四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欢乐迷宫

游戏材料:瑜伽砖

观察重点:会用简单的搭建技能,如围合、垒高、架空等,并由一定的规则意识。

3.支持策略:

(1)及时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观察和记录;

(2)当幼儿单调的重复游戏时,老师以游戏者的角色进入,引导幼儿;

(3)及时为幼儿提供、更新材料。

三、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体育游戏——丢手绢

活动目标:

1.体验相互追逐的快乐;

2.能遵守规则玩游戏

3.在相互追逐跑、双脚跳、单跳中发展平衡能力和耐力。

活动准备:

1.小手绢或类似替代物;

2.宽敞、无障碍物的室外大场地。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

(二)基本过程

1.丢手绢时,要在他(她)不注意时丢给他(她)手绢,圈上的幼儿边拍手边唱儿歌,增加游戏的乐趣和难度。

2.圈上的其他幼儿谁也不准告诉被丢给手绢的人。

3.追逐时,不要离开大家太远,同时碰到衣服就好,不要撞到他人的身体。

游戏玩法:

1.选一个幼儿丢手绢,其他幼儿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圆圈,撒开手蹲下。丢手绢的幼儿,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绕着圈上的幼儿走,圈上的幼儿一起拍手念儿歌——“丢、丢、丢手绢,轻轻地丢在小朋友的后面,大家不要告诉他(她),快点快点捉住他(她),快点快点捉住他(她),快点快点捉住他(她)!”念到“轻轻地丢在小朋友的后面”时,丢手绢的幼儿将手绢悄悄地丢在圈上某一个幼儿的身后,念到“大家不要告诉他(她),快点快点捉住他(她)”时,如果被丢给手绢的幼儿还没有发现自己身后的手绢,丢手绢的幼儿就要捉住他(她)让他(她)表演节目。若在唱的过程中被丢手绢的幼儿自己发现了手绢,就要拿起手绢,快速追遥丢手绢的幼儿,丢手绢的幼儿则要迅速占据被丢手绢的幼儿原来蹲的位置,以免被追上,若丢手绢的幼儿被追上就要请丢手绢的幼儿表演节目,若丢手绢的幼儿没被追上,两人交换角色,游戏重新开始。

2.丢手绢者和被丢手绢者可向相反方向跑,看谁先回到空位上。输者表演节目,胜者做新一轮游戏的丢手绢者。

(三)放松活动

二、区域活动

场馆活动:美工坊

材料:双面胶、折纸

活动目标:

1.学习运用对角折的方法折双三角形,并在此基础上折小猫头;

2.学习看图示折纸,并填画眼睛、嘴巴、胡须等;

3、喜欢参加折纸活动。

三、幼儿离园

1.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上午班——

3月7日   星期五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1)游戏场地:欢乐迷宫

(2)游戏材料:瑜伽砖

(3)观察重点:会用简单的搭建技能,如围合、垒高、架空等,并由一定的规则意识。

3.支持策略:

(1)及时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观察和记录;

(2)当幼儿单调的重复游戏时,老师以游戏者的角色进入,引导幼儿;

(3)及时为幼儿提供、更新材料。

三、游戏分享

1.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艺术活动——《律动:大西瓜》

活动目标:

1.引导小班幼儿感受《大西瓜》律动的节奏和旋律,初步学会律动的基本动作,增强节奏感。

2.培养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和表现力,能跟随音乐有节奏地做出相应动作。

3.激发幼儿对音乐律动活动的兴趣,体验与同伴一起参与律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大西瓜》的音乐音频,选择节奏明快、旋律简单的版本。

2.一个大西瓜的图片、实物西瓜(可切开)或西瓜头饰若干。

3.宽敞、安全的活动场地,便于幼儿自由活动。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教师抱着一个大西瓜图片走进教室,问幼儿:“小朋友们,看老师带来了什么?对啦,是大西瓜!那谁能说一说大西瓜是什么样子的呀?”引导幼儿回忆西瓜的形状、颜色等特征,引发幼儿兴趣。

2.教师说:“今天老师要带你们一起跟着音乐来和大西瓜做游戏,好不好呀?”

二、感知音乐

1.播放《大西瓜》的音乐,让幼儿安静地倾听,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旋律。

2.播放完一遍后,教师提问:“小朋友们,刚才的音乐听起来是快快的还是慢慢的?是开心的还是难过的呀?”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三、学习动作

1.教师示范律动的基本动作:

(1).双手在胸前合十,模仿西瓜籽的样子。(表示西瓜的种子)

(2).双手慢慢打开,由小变大,做出圆圆的动作,模仿西瓜长大。(表示西瓜成长)

(3).双手变成刀状,在身前做切西瓜的动作。(表示切西瓜)

(4).双手张开,左右摆动,模仿吃西瓜的动作。(表示吃西瓜)

2.教师一边示范动作,一边配合音乐的节奏,放慢速度,让幼儿清晰地看到每个动作。

3.然后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做动作,重复几次,边做边念动作的提示语,帮助幼儿记忆。

4.请个别幼儿到前面来展示动作,其他幼儿观看并学习,教师给予指导和鼓励。

四、跟随音乐律动

1.播放《大西瓜》的音乐,教师带领幼儿一起跟随音乐完整地做律动动作,提醒幼儿注意动作与音乐节奏的配合。

2.重复播放音乐,让幼儿多练习几遍,逐渐熟悉律动。

3.给幼儿发放西瓜头饰,让他们戴上头饰再次进行律动,增加活动的趣味性。

五、互动游戏

1.组织幼儿玩“切西瓜”的游戏。请一位幼儿当“切西瓜的人”,其他幼儿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圆圈,表示“大西瓜”。

2.当音乐响起时,“切西瓜的人”在圈外随音乐做切西瓜的动作,当音乐停止时,“切西瓜的人”站在某两个幼儿中间,用手做切的动作,这两个幼儿就分别向相反方向跑一圈,再回到原来的位置,先到的幼儿成为新的“切西瓜的人”,游戏继续。

六、总结

1.教师和幼儿一起回顾《大西瓜》律动的动作和刚才玩游戏的过程,表扬幼儿的表现,如“小朋友们今天都表现得特别棒,动作做得又整齐又好看,玩游戏的时候也很遵守规则!”

2.再次播放《大西瓜》的音乐,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结束活动。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评课

表情

共 0 条评课
  • 这篇内容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