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9.28—2025.9.30 第五周
上午班——
9月22日 星期天(补周二)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搬过来搬过去
游戏材料:瑜伽砖
观察重点:会用简单的搭建技能,如围合、垒高、架空等,并由一定的规则意识。
支持策略:
(1)及时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观察和记录;
(2)当幼儿单调的重复游戏时,老师以游戏者的角色进入,引导幼儿;
(3)及时为幼儿提供、更新材料。
三、游戏分享
1.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语言活动 讲述:线的作用
活动目标:
1.认识生活中常见的线(如毛线、棉线、鞋带线),知道不同线有不同作用;
2.能结合生活经验,用简单的句子讲述“XX线可以用来XX”,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3.感受线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乐于探索身边事物的用途。
活动准备:
1.各类线的实物、线的用途图片、“线宝宝”手偶1个。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线宝宝来做客”
1.教师操纵“线宝宝”手偶出场:“小朋友们好!我是线宝宝,我有好多兄弟姐妹,它们藏在你们的生活里,你们见过我吗?”
2.出示各类线的实物,引导幼儿观察触摸:“这是什么线?摸起来有什么感觉?” 激发幼儿对“线”的兴趣。
二、核心讲述:“线的大本领”
1.结合图片讲故事:“线宝宝的哥哥毛线,能帮妈妈织出暖暖的毛衣;姐姐鞋带,能把我们的鞋子系紧,走路不摔跤;弟弟缝衣线,能把破了的衣服缝好。”
2.引导幼儿分享经验:“你们还见过线宝宝做什么?比如家里的电线能做什么?” 鼓励幼儿用“XX线可以XX”的句式讲述,教师及时肯定并补充(如“电线可以连接电视,让电视播放动画片”)。
3.小组讨论:将幼儿分成3组,每组围绕1种线(毛线、鞋带、缝衣线)讨论用途,每组选1名代表分享,教师帮助梳理语言。
三、游戏巩固:“线宝宝找朋友”
1.游戏规则:教师出示线的实物(如毛线),请幼儿快速找出对应的用途图片(如织毛衣),并说出“毛线可以织毛衣”。
2.趣味互动:对找得又快又准的幼儿,奖励“线宝宝贴纸”,并请其当“小老师”,带领其他幼儿复述线的用途。
四、总结延伸
1.教师总结:“线宝宝的本领真大,能帮我们做这么多事,它们是我们生活里的好帮手!”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午班——
9月29日 星期一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搬过来搬过去
游戏材料:瑜伽砖
观察重点:会用简单的搭建技能,如围合、垒高、架空等,并由一定的规则意识。
支持策略:
(1)及时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观察和记录;
(2)当幼儿单调的重复游戏时,老师以游戏者的角色进入,引导幼儿;
(3)及时为幼儿提供、更新材料。
三、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篮球技能——酷炫篮球
活动目标:
1.乐意与老师用篮球做游戏,喜欢玩球;
2.学会2种持球方法:双手举球过头顶、左手抱球于体侧;
3.学会各种方向滚球。
二、区域活动
场馆活动:阅读室
材料:绘本书
活动目标:
1.能安静阅读;
2.愿意和小朋友分享。
三、幼儿离园
1.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上午班——
9月30日 星期二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搬过来搬过去
游戏材料:瑜伽砖
观察重点:会用简单的搭建技能,如围合、垒高、架空等,并由一定的规则意识。
支持策略:
(1)及时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观察和记录;
(2)当幼儿单调的重复游戏时,老师以游戏者的角色进入,引导幼儿;
(3)及时为幼儿提供、更新材料。
三、游戏分享
1.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健康活动 心理健康: 我会倾听
活动目标:
1.知道“倾听”是认真听别人说话,了解倾听时“不打断、看对方、记内容”的基本要求;
2. 能在游戏和互动中尝试按要求倾听,逐步提升专注听、准确记的能力;
3.感受倾听带来的快乐(如听懂游戏规则、收获朋友分享),愿意在生活中做“会倾听的好宝宝”。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倾听小明星”奖章贴纸;故事绘本《小耳朵听一听》(或自制简单故事卡片);轻音乐;不同声音的音频(如鸟鸣、水流、敲门声);简单的指令卡片(如“摸鼻子”“举右手”);
2.经验准备:幼儿有日常与同伴、老师交流的经验,偶尔有“没听清话”的经历(如没懂游戏规则)。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小耳朵的烦恼”
1.教师用手捂耳朵,做“烦恼”表情:“小朋友们,我的小耳朵刚才不开心啦!它说刚才听小朋友说话时,有人一直在打断,还有人东看西看,它根本没听清内容。你们的小耳朵有没有过这样的烦恼呀?”
2.引导幼儿分享:“你有没有因为没认真听,错过好玩的游戏规则,或者没听懂老师的话呀?”
3.教师小结:“原来认真听这么重要!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怎么让小耳朵变能干’,做‘会倾听的好宝宝’!”
二、认知学习:“倾听小秘诀”
1.出示故事绘本《小耳朵听一听》,讲述片段:“小熊因为听妈妈说话时打断妈妈,没听清‘买苹果’的要求,错买成了梨;后来小熊认真看着妈妈、不插嘴,就买对啦!”
2.提问引导幼儿总结“倾听小秘诀”:
“小熊后来怎么听妈妈说话的?”(看对方、不打断) “如果没听清,我们可以怎么做呀?”(等对方说完,问“你能再说一遍吗?”)
3.教师提炼并示范:用儿歌帮幼儿记忆——“小耳朵,竖起来,看着对方不打断,听清内容记心里,倾听宝宝真能干!”
三、游戏实践:“倾听大挑战”
通过3个梯度游戏,让幼儿在实践中练习倾听:
1.游戏1:听声音猜一猜
播放鸟鸣、水流等音频,提问:“小耳朵听到了什么声音?”要求幼儿安静听、不抢答,听完再举手回答,答对者获“倾听小印章”。
2.游戏2:指令我会做
教师缓慢说简单指令(如“摸头发、蹲下来、举左手”),提醒幼儿“认真听,记住每一个动作”,幼儿按指令做,做对的小组集体获“倾听星星”。
3.游戏3:朋友说我来接
请幼儿轮流分享“周末玩了什么”,要求其他幼儿“看着分享的朋友,不打断”,分享结束后,邀请幼儿复述“他刚才说周末玩了什么”,复述正确者和分享者都获奖励。
四、总结延伸:“倾听小明星”
1.教师总结:“今天大家的小耳朵都特别能干,知道了要认真听、不打断、看对方,都是‘倾听小明星’!”为幼儿颁发奖章贴纸。
2.延伸引导:“回到家里,我们也用‘倾听小秘诀’听爸爸妈妈说话;在幼儿园,听老师讲规则、听朋友分享,让小耳朵一直开心吧!”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