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
果果二班 马盈
2023.11.27——2023.12.1 第十四周
上午班——
11月27日 星期一
上午活动
一、晨间活动
1.热情接待来园的家长与幼儿。
2.安抚幼儿情绪,幼儿自主游戏。
3.体能大循环:梯子组合
目标:
(1)能够理解梯子游戏的规则和操作方式,并能积极参与体育游戏;
(2)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协作精神,让他们在游戏中懂得互相帮助和支持;
(3)提高孩子们的身体协调能力和运动技能水平,增强他们的体验和信心。
二、早操
1.幼儿能够踏步前进,并快速按照队形站在自己的点上。
2.幼儿有表情的跟随老师做早操,能够边唱边跳。
三、集中教育——社会《生活中的瓷器》
活动目标:
1.了解中国瓷器的生产和发展,知道瓷器与陶器的区别;
2.感受瓷器的造型、装饰、色彩及艺术特色。特点。
3.知道主要名窑的产品特征。
活动准备:
PPT、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提问:什么是陶器? 陶器有些什么特征?(展示陶器、瓷器实例)
提问:这些是陶器吗?应是什么器物?
(二)了解瓷器。
师:我国是瓷器的故乡和原生地,瓷器是我国传统的工艺美术,其工艺水平在世界上享有盛誉。
1. 瓷器与陶器的关系
陶瓷工艺是陶器工艺和瓷器工艺的总称。陶器和瓷器有下列区别。
(1)烧制的原材料不同;
(2)烧制的温度不同;
(3)质地不同;
(4)有釉不同;
2. 瓷器的发展
师:商代出现原始瓷,东汉完成由原始瓷器发展为瓷器的飞跃,能烧制标准的青釉瓷器,并能烧制出黑釉瓷。三国以后到南北朝,瓷器进入了一个辉煌的发展时期,南方有青釉瓷,北方有青瓷,瓷器取代漆器、铜器等,成为社会各阶层普遍使用的生活器具。隋唐时期是我国瓷器的一个重要的成长时期,这时瓷器普遍用较高的火候烧成,胎质较硬。唐代开始有了“窑”的专称,它象征着瓷器产量的增长。宋代瓷器产量高且质量好,有“汝、官、哥、均、定”五大名窑,为明清瓷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元代,我国瓷器大批量行销海外。明清是我国制瓷业的鼎盛时期,造瓷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胎釉细腻,色泽鲜明珐琅彩和粉彩是当时杰出的成就。
3. 我国瓷器在造型和装饰艺术上的特色 (重点介绍青瓷的产生与发展)
(三)通过对陶器瓷器的了解,激发幼儿的民族自豪感。
四、区角游戏
(一)开放区域:
语言区、建构区、音乐区、生活区、科学区
(二)材料调整:科学区内添加新的实验材料。
(三)重点指导区域:科学区
活动目标:
1.能够通过操作,发现一定的科学现象;
2.对科学操作感兴趣,愿意尝试多种材料。
活动准备:
教师分类整齐的摆好各区角
活动过程:
1.幼儿取卡入区,自愿选择区域进行游戏。
2.幼儿自主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关注到各区域的游戏情况,及时、适当的介入指导。
4.听音乐,幼儿收整区域材料送回原处并摆放整齐。
5.教师点评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并鼓励表扬认真游戏的幼儿。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午班——
11月28日 星期二
上午活动
一、早操
1.幼儿听音乐踏步向前,按队形站在点上。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幼儿动作协调,表情丰富,能边唱边跳。
二、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一、体育游戏(一)——《穿越火线》
1.培养幼儿的观察细心,四肢平衡能力;
2.喜欢集体活动,积极参与;
3.幼儿能自主结队进行游戏,学会与他人协作,提高团结协作能力。
活动准备:
桌子、皮筋
活动过程:
(一)教师将所有的桌子四脚朝上,橡皮筋在所有桌子的脚上高低、错落有致的拉开,小凳子随机摆放在火线内,当地雷区,并在拉出的每条橡皮筋上夹上雪花片。
(二)教师讲解游戏规则。
师:小朋友们进入火线区内的时候身体的任何一部分触碰火线,雪花片摇晃和掉落就被视为受伤,退出火线区,在进入安全区之前也要避免身体碰到火线,炸弹爆炸还没有进入安全区的就被认为受伤退出火线区,危险过去后,小朋友们可以继续,成功穿越火线即为胜利。
(三)幼儿游戏,教师指导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四)整理放松。
二、体育游戏(二)——《趣玩垫子》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探索垫子的不同玩法,培养幼儿的发散思维与创造性;
2.学习两两拉手转圈、两两相抱滚过垫子的技能;
3.发展幼儿相互协商、合作能力。
活动准备:
垫子若干、音乐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
幼儿抬着垫子出场,听音乐做热身运动。(举、放,左右摇,原地走,转等)
(二)基本部分
师:今天我们和垫子做游戏,你们想想可以怎样来玩这块垫子呢?
1.幼儿自由探索垫子的不同玩法。
2.幼儿个别展示他们的创意玩法。
3.师幼共玩,玩耍有创意的玩法。
(三)幼儿排成两队,自由探索在垫子上的玩法。
1.幼儿自由探索在垫子上的玩法。
2.请个别幼儿展示自己的创意玩法。
3.全班幼儿一起练习。重点练习翻跟斗和匍匐前进动作。
(四)幼儿玩游戏“看谁滚得好”。
幼儿两两相抱过垫子,要抱紧了,看谁滚得好。
(五)坐在垫子上做放松动作。
三、花样篮球——《原地拍球》
活动目标
1. 让幼儿通过学习篮球基本动作锻炼幼儿肌体的发展;
2. 能够熟练掌握原地节奏拍球的技巧;
3.培养幼儿团结协作的能力。
活动准备:
篮球、场地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
教师带幼儿共做热身运动,活动身体部位。
(二)基本部分
1.教师吹口号喊节奏,幼儿跟随教师学习原地拍球的技能技巧。
2.幼儿探索练习,教师观察幼儿动作讲解原地拍球动作的基本要领。
师:小朋友们在拍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重拍时向下拍球,拍球时根据节奏拍球,重拍往下拍球
3.请个别个幼儿示范原地节奏拍球。
4.幼儿自由结伴练习节奏原地拍球,老师个别指导帮助幼儿掌握原地拍球的技巧
(三)放松整理
四、幼儿离园
1.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2.离开幼儿园要带好口罩。
上午班——
11月29日 星期三
上午活动
一、晨间活动
1.热情接待来园的家长与幼儿。
2.安抚幼儿情绪,幼儿自主游戏。
3.体能大循环:圆圈跳跳
目标:
(1)能够掌握跳圈的基本动作和技巧;
(2)能够增强幼儿园孩子的体质和协调性;
(3)能够提高幼儿园孩子的集体协作意识和积极性。
二、早操
1.幼儿能够踏步前进,并快速按照队形站在自己的点上。
2.幼儿有表情的跟随老师做早操,能够边唱边跳。
三、集中教育——科学《瓷器的秘密》
活动目标:
1.了解瓷器的概念和种类;
2.观察和欣赏瓷器的外貌特征和艺术价值;
3.培养幼儿对瓷器的兴趣,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活动准备:
各类瓷器图片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对瓷器的了解和看法,问
(二)提问幼儿是否见过瓷器、有过怎样的了解。
(三)PPT讲解瓷器的概念和种类,引导幼儿认识和了解瓷器。
(四)图片展示:通过实物展示的方式,让幼儿对瓷器的外貌特征有一个直观和深入的了解,并让幼儿自由欣赏。
(五)互动游戏:教师设计互动游戏环节,加深幼儿对瓷器的认知和记忆。例如,让幼儿分组互相猜测出老师展示的瓷器名称、形状、起源等信息。
(六)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并带出下堂课的内容,引导幼儿对瓷器的兴趣。
四、区角游戏
(一)开放区域:
语言区、建构区、音乐区、生活区、科学区
(二)材料调整:科学区内添加新的实验材料。
(三)重点指导区域:科学区
活动目标:
1.能够通过操作,发现一定的科学现象;
2.对科学操作感兴趣,愿意尝试多种材料。
活动准备:
教师分类整齐的摆好各区角
活动过程:
1.幼儿取卡入区,自愿选择区域进行游戏。
2.幼儿自主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关注到各区域的游戏情况,及时、适当的介入指导。
4.听音乐,幼儿收整区域材料送回原处并摆放整齐。
5.教师点评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并鼓励表扬认真游戏的幼儿。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午班——
11月30日 星期四
上午活动
一、早操
1.幼儿听音乐踏步向前,按队形站在点上。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幼儿动作协调,表情丰富,能边唱边跳。
二、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一、体育游戏(一)——《勇者攀爬》
1.能主动积极地参与体育游戏活动,体验攀爬运动的乐趣并能坚持参加活动;
2.能大胆地尝试寻找利用不同材料、不同难度的物体或器械进行攀爬练习,动作协调;
3.锻炼幼儿手臂的力量,训练动作的协调和灵活。
活动准备:攀爬器材、音乐
活动过程:
(一)准备活动
1.师:今天我们来玩小小登山队员的游戏,游戏前我们先来做登山运动准备活动,一起来锻炼锻炼身体!(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与自主性)
2.我们一起听音乐随老师来运动:活动全身关节,腕、踝关节,指、趾关节、腰腹。
(二)寻找材料、尝试进行攀爬练习
1.带领幼儿在活动场地上的攀爬练习。
师:登山队员们,你们想一想怎样才能又快又稳地爬上山顶。(介绍提供的材料)(三)幼儿选择适合自己或自己喜欢的器械进行攀爬练习(爬山、爬墙、爬杆、攀登刀山、爬铁丝等)
1.教师要随时提醒幼儿正确地攀爬技术及安全防范意识,比如:器械一定要稳、牢固,爬的幼儿应注意脚不能勾在绳子里,竹梯一定要搭稳,拉绳时身体不能过于后仰等。
2.教师巡回指导,重点关注能力弱的幼儿、选择难度较大的器械进行攀爬尝试的幼儿、爬练习时的集中指导。
(三)游戏:攀爬比赛
1.把幼儿分成红、蓝两队按一定的路线进行攀爬尝试。(独木桥一花果山一长城一分散活动场地)
2.按规定路线进行比赛,先到达终点为胜者。要求:队员们勇敢顽强,团结协作,努为完成任务,攀爬时要注意自己和同伴的安全。
活动结束:放松整理
二、体育游戏(二)——《丢手绢》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快速奔跑的基本动作。
2.有利于孩子应变能力的发展,身体的灵活性及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3.喜爱参加体育活动。
活动准备:
音乐、场地、手绢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
师幼共同跑步热身
(二)教师讲解游戏规则。
1.参加游戏的幼儿坐成一个大圆圈,大家边拍手边唱歌。
2.一个幼儿拿手绢绕圆圈转,并轻轻地把手绢放在任意一个幼儿的身后。
3.转一圈,如果哪个幼儿还没发觉,丢手娟的.小儿便抓住他,让他为大家表演一个节目。
4.若被那个幼儿发现了,丢手绢的幼儿就要按顺时针方向跑,发现手绢的小朋友拿起手绢在后追赶,追上了便由丢手绢的人表演节目,来追上,就自己表演节目。
(三)师幼共同游戏,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四)放松整理。
三、篮球游戏——《玩转篮球》
活动目标:
1.了解篮球的基本规则和技巧;
2.培养幼儿的运动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激发幼儿对篮球运动的兴趣,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活动准备:
篮球、场地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
教师带幼儿共做热身运动,活动身体部位。
(二)基本部分
1.教师篮球投篮基本技巧讲解
师:我们将球放在身前的一个手指上,高高举起手臂,弯曲肘部,让手臂形成一个L型。然后运用臂力将篮球向篮筐扔出。
2.请幼儿自由尝试投篮,教师在旁指导,帮助幼儿掌握篮球技巧。
4.幼儿自由结伴练习投篮技巧,老师个别指导帮助幼儿掌握篮球的投篮技巧。
(三)放松整理
师:现在让我们来做一个有趣的放松操吧。
四、幼儿离园
1.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2.离开幼儿园要带好口罩。
上午班——
12月1日 星期五
上午活动
一、晨间活动
1.热情接待来园的家长与幼儿。
2.安抚幼儿情绪,幼儿自主游戏。
3.体能大循环:梯子组合
目标:
(1)能够理解梯子游戏的规则和操作方式,并能积极参与体育游戏;
(2)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协作精神,让他们在游戏中懂得互相帮助和支持;
(3)提高孩子们的身体协调能力和运动技能水平,增强他们的体验和信心。
二、早操
1.幼儿能够踏步前进,并快速按照队形站在自己的点上。
2.幼儿有表情的跟随老师做早操,能够边唱边跳。
三、集中教育——艺术(绘画)《瓷瓶画》
活动目标:
1.欣赏青花瓷盘的花纹和图案,了解其纹样装饰特点,感受其独特的色调美和纹样美;
2.尝试运用烘托主题的方法装饰青花瓷瓶,养成耐心、细致的操作习惯;
3.丰富幼儿词汇,学习词语:年年有余、花开富贵等。
活动准备:
《青花瓷瓶》课件,青花瓷纯伴奏音乐、蓝色勾线笔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欣赏青花瓷盘照片,发现青花瓷瓶的装饰纹样特点。
1. 出示青花瓷瓶照片,初步感受青花瓷瓶的装饰纹样特点。
师:请仔细看一看这些青花瓷瓶,你觉得这些瓷瓶上的装饰花纹有什么特点?(引导幼儿欣赏青花瓷的色调美和纹样美。) 师:这两只青花瓷盘上的装饰花纹、色彩怎样?
2.师小结:这两只瓷瓶上的花纹是用同一种青蓝颜色绘制出来的。这些白底蓝花的图案称为青花,绘制在白瓷上就被称为青花瓷。青花 瓷产生于唐代,是我国非常著名的瓷器。青花瓷只有青、白两种颜色,上面的装饰花纹干净、简洁非常美丽。
(二)学习新词汇 。
师:其实不同图案的青花瓶还蕴含着不同的意思,那你知道这些盘子有什么美好的意思吗?
(三)了解 “青花瓶”的绘制顺序与装饰要点 师:绘制青花瓷瓶时应该先画什么?再画什么?
1.了解花瓶主题花纹的装饰要点。
师:画青花瓷瓶心主题花纹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呢?
2.了解盘边花纹的装饰要点。
师:那么,在画盘边花纹的时候,又要注意些什么?
(四)幼儿作品相互欣赏交流。
四、区角游戏
(一)开放区域:
语言区、美工区、音乐区、生活区、建构区
(二)材料调整:生活区内添加新的实验材料。
(三)重点指导区域:生活区
活动目标:
1.能够认真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事物现象;
2.对生活材料感兴趣,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
教师分类整齐的摆好各区角
活动过程:
1.幼儿取卡入区,自愿选择区域进行游戏。
2.幼儿自主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关注到各区域的游戏情况,及时、适当的介入指导。
4.听音乐,幼儿收整区域材料送回原处并摆放整齐。
5.教师点评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并鼓励表扬认真游戏的幼儿。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