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
苗苗三班 后永芳
2023.12.11—2023.12.15第十六周
下午班——
12月11日 星期一
上午活动
一、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二、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下午活动
一、体育游戏(一):《老鹰捉小鸡》
活动目标:
1.训练幼儿走障碍物、平衡、立定跳远和快速跑的技能;
2.发展幼儿动作的灵敏性和反应能力,学会躲闪;
3.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小鸡头饰若干,老鹰、母鸡头饰各一个,音乐带物,鸡蛋包装盒,皱纸,“房子”四间,自制障碍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教师扮鸡妈妈,幼儿扮小鸡)“小小蛋儿把门开”边唱边做动作进场。
2.准备运动:小鸡操
(二) 基本部分:
1.“小鸡们,今天的天气真好,妈妈带你们去锻炼身体,好不好?”不好”幼儿分组活动:通过各种自制器械训练幼儿走障碍物、平衡,立定跳远的技能。
2.小鸡捉虫:训练幼儿手指的灵活性。
3.游戏:老鹰捉小鸡
通过游戏发幼儿发展快速跑的能力,学会躲闪。
(三)结束部分:
1.舞蹈:小鸡小鸡在哪里
2.“小鸡们,今天你们表现得真勇敢,也很能干,捉到了放多小虫,我们一起小虫带回家去,好不好?”
体育游戏:(二)《趣玩轮胎》
活动目标:
1. 幼儿发展的平衡能力;
2. 提高手脚的协调合作能力;
3. 幼儿增强主动、创造和团结协作精神 。
活动准备:
轮胎4个、 障碍物
活动过程:
(一)和幼儿讨论轮胎的玩法(可以转,可以转,可以滚,还可以跳
(二)比赛:滚轮胎 玩法:将幼儿分成四组,幼儿推着轮胎从起点绕过凳子回来,将轮胎传给下一个小朋友,看哪组朋友最先赛完,就为胜
(三)规则
1.车和轮胎在赛中不要碰到树。
2.树与树中的间隔是可以根据情况进行调解的
3.上一个小朋友与下一个小朋友传递时,要以击手为先
4.获胜队到终点后最快速度将手举起示意为胜
指导过程:
1.掌握轮胎的方法:双手在胸前扶着轮胎,往前推。
2.控制手的力度和前进的方向、速度
3.注意安全,不把轮胎推到同伴身上。
二、花样篮球
活动目标:
1.通过有趣的情景,感受篮球游戏的快乐。
2.逐步养成勇敢、不怕困难的品质。
3.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三、美工游戏:《好看的眼镜》
活动目标:
1.了解什么是对称的;
2.通过切割来设计和制作漂亮的眼镜;
3.他们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和创造,并喜欢装饰。
教学准备:
剪刀、胶水、彩色纸、铅笔、彩色玻璃纸
活动过程:
1.导入:老师拿出一副眼镜,问:是什么?眼镜形状的特点是什么?孩子完成了老师的总结:眼镜有两个镜架,两个镜架的大小和形状相同,并且折痕可以完全重叠,表明眼镜是对称的。
2.问孩子是否要切一副眼镜,你会吗?请考虑一下,然后尝试再次切割眼镜(儿童手术)。
3.示范儿童问题的示范。应该有两个问题:一个是以对称方式切割眼镜(老师演示了如何以对称方式切割眼镜,从简单到复杂)。第二个是眼镜的形状(打破孩子以为眼镜是圆形的),只要在外部可以看到框架中的孔,启发孩子的眼镜的概念就可以有很多形状。)出于对儿童装饰眼镜的兴趣,演示框架可以连接到切出的小零件上,例如花瓣,树叶,小动物,机器人等。
4.欣赏各种眼镜。
5.请儿童制作:老师的旅游指导,及时帮助儿童。提醒孩子将染色的玻璃纸粘贴在人造玻璃上。
6.儿童作品展:制作完儿童眼镜后,告诉他们您制作的眼镜真的很漂亮,很有创意,并且可能会很受欢迎。现在,让我们打开眼镜展示,炫耀自己的作品!播放音乐,让孩子们戴眼镜表演。
下午班——
12月12日 星期二
上午活动
一、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二、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下午活动
一、体育游戏(一):《城门几丈高》
活动目标:
1.练习钻的动作,发展动作的灵敏性与力量;
2.培养幼儿喜欢民间游戏的情趣;
活动准备:
苹果、香蕉的头饰若干、布置游戏场地(城门、城墙)中间画一个直径约5米的圆圈若干个、选择民乐作活动背景及准备。
活动过程:
(一)热身环节
1.教师和幼儿骑大马念民谣,从“城门”钻过到城里去玩。
2.教师请幼儿两人一组用手来搭一搭城门并边念民谣边学习游戏的开门关门规则。
(二)基本部分
1.教师请一位幼儿面对墙,搭成拱形城门,其余幼儿依次钻过城门。
2.教师提出游戏规则:当念到“瞧一瞧”时,做城门者下蹲放下手关城门,并问被关住的人选择要“苹果”还是“香蕉”,幼儿选择好以后,把头饰挂在脖子上,站到城门的队伍做城门。
3.幼儿第2次做钻城门的游戏一次。
4.教师继续提出游戏玩法及规则:“苹果”和“香蕉”站在场地的一个圆圈内,相互用肩膀、臀部把对方挤出圆圈外,看圆圈外“苹果”多还是“香蕉”多就哪对胜。
5.幼儿在音乐的伴奏下做游戏一次。
6.增加城门的高度再次游戏。
7.教师小结游戏并告诉幼儿此游戏是我国的一个民间游戏,以后小朋友可以和家人、邻居玩。
(三)结束与放松
1.教师带领孩子们做全身各关节的放松活动。
2.有序回教室。
体育游戏:(二)《螃蟹赛跑》
活动目标:
1.练习手脚着地侧爬,发展动作的协调性:
2.通过尝试与探索掌握侧爬的动作,体验在情境游戏中的快乐。
活动过程:
1.利用儿歌带幼儿做准备活动,充分活动身体。
小螃蟹,脾气大(双手握拳上下挥舞动作及上下跳跃的动作)
不直走,横着爬(原地踏步,再向一侧移动)
动不动的吐泡泡(双手握成球状做螃蟹的一对前爪,放在头的两侧同时做蹲起的动作)
伸出两只大爪爪(双手分别伸出食指和中指做钳子状,做体侧运动)
快快把人夹(四散跑开,教师做螃蟹妈妈追逐幼儿)
2.引导幼儿探索手脚着地侧爬的动作
3.进行“小螃蟹赛跑”的游戏
4.教师以“螃蟹妈妈累了,请你们给妈妈找点水草吃”的游戏情境,要求幼儿朝指定的方向爬,并将找到的水草挂在脖子上,爬回来送给妈妈。
二、篮球游戏
活动目标:
1.通过有趣的情景,感受篮球游戏的快乐。
2.逐步养成勇敢、不怕困难的品质。
3.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三、健康游戏:《衣服包肚皮》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感知常见几何体的特征:
2.培养小朋友的动手操作兴趣和思考能力:
3.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活动准备:
各种规格的球体、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等
活动过程:
1.各种几何体混放在一起,请小朋友围坐在周围,做盖高楼活动。引导小朋友尝试用各种几何体盖高楼。
2.讨论:哪些几何体能够叠放盖高楼?哪些几何体不能叠放?为什么?
3.找出能够叠放盖高楼的几何体。
4.请小朋友自由探索尝试:什么样的几何体盖的高楼站着最稳?什么样的几何体叠得高?
5.讨论总结找出盖高楼站得稳的几何体,请小朋友盖一座高楼。
上午班——
12月13日 星期三
上午活动
一、晨间活动
1.热情接待来园的家长与幼儿。
2.安抚幼儿情绪,幼儿自主游戏。
3.晨间总动员:户外自主游戏
二、早操
1.幼儿能够按照队形站在自己的点上。
2.幼儿跟随老师跳早操,能够边唱边跳。
三、集中教育
健康:《为什么会地震》
活动目标:
1.在看看、说说、学学中了解地震自救的基本常识;
2.情境迁移,进行地震自救演练。
活动准备:
1.幼儿安全绘本《地震自救》PPT图片、相关地震自救的现实照;
2.地震图卡;
活动内容:
(一)认识、了解地震:
1.师幼共同讨论:“你们知道去年发生在中国的汶川大地震吗?”
2.PPT图片1:老师带来了一本关于地震的书《地震自救》,我们一起来看一看。PPT图片2、3:观察图片,说一说我们生活的地方有些什么样东西,它们是怎样的?
PPT图片4、5:观察图片,说一说“某一天,在你居住的地方突然发生了地震”,我们的城市发生了什么变化?
3.这时候,你该怎么办,地震确实很可怕,让我们一起来想一想对策?
(二)学习地震自救基本常识:
1.种知识,即使地震发生了,你也能从容应对。”
2.PPT图片6:地震来了,屋子里是怎样的一副情形?
(屋子怎么了?电灯怎么了?小朋友们怎么了?屋子里会有些什么声音?)
3.幼儿猜测:屋里还会有些什么东西?
4.我们看一看屋里的东西会发生什么变化?会发出怎样的声音?
PPT图片7:书架怎么了?书架上的书会怎么样?
PPT图片8:玻璃窗会怎么样?发出什么声音?
PPT图片9:花瓶和摆放花瓶的架子会怎样?发出什么声音?
PPT图片10:抽屉又会发生怎样奇怪的变化?
5.PPT图片11:嘎嗒、嘎嗒、哐当、哐当,万一地震突然来袭,我们该怎么办?小朋友们的'动作、姿势是怎样的?他们用什么东西保护自己的头部?请个别幼儿来学一学。
6.PPT图片12:这幅图上画的是什么,代表什么意思?地震结束后,我们要怎么做?
7.PPT图片13、14、15、16、17、18、19、20:让我们看一看生活中的小朋友们是怎么在地震来临时进行自救的。
(三)地震自救演练:
1.介绍演练方法和要求:当你感觉到地震来临时,请你用学到的自救方法跟老师一起转移到安全的地方。
2.教师播放地震模拟音乐,幼儿就近寻找可以利用的物品用正确的姿势保护头部。
3.音乐结束,地震减弱,幼儿按教师口令转移。
(四)庆贺自救成功。
四、区角游戏
(一)开放区域:
音乐区、美工区、生活区、角色区、建构区(乐高室)
(二)材料调整:角色区添加新的材料。
(三)重点指导区域:角色区
活动目标:
1.爱护玩具和其他小朋友共同合作游戏。
2.对不同操作类的玩具感兴趣,愿意尝试多种材料。
活动准备:
教师分类整齐的摆好各区角
活动过程:
1.幼儿取卡入区,自愿选择区域进行游戏。
2.幼儿自主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关注到各区域的游戏情况,及时、适当的介入指导。
4.听音乐,幼儿收整区域材料送回原处并摆放整齐。
5.教师点评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并鼓励表扬认真游戏的幼儿。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上午班——
12月14日 星期四
上午活动
一、晨间活动
1.热情接待来园的家长与幼儿。
2.安抚幼儿情绪,幼儿自主游戏。
3.晨间总动员:户外自主游戏
二、早操
1.幼儿能够按照队形站在自己的点上。
2.幼儿跟随老师跳早操,能够边唱边跳。
三、集中教育
语言:《蚯蚓的旅行》
活动目标:
1.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感受秋天大自然的美丽色彩;
2.尝试用恰当的形容词想象表达秋天的美好事物。
活动准备:
用袜子自制的蚯蚓手偶、课件
活动过程:
(一)想去旅行的蚯蚓
——教师出示蚯蚓手偶,介绍给幼儿认识。
教师:小朋友好!我是蚯蚓,你们认识我吗?你们知道我有什么本领吗?
提示:在幼儿讨论蚯蚓的本领时,重点梳理蚯蚓钻土松土的本领及其对环境、对蚯蚓自身的价值。
——教师讲述故事,从开头至“那一定很精彩”。
教师:为什么蚯蚓会产生旅行的念头?你赞同蚯蚓的这个想法吗?
(二)蚯蚓的旅行见闻
——结合课件10号,教师接着讲述故事至“原来是一片萝卜地呢”。
教师:蚯蚓都去了哪些地方旅行?
教师:蚯蚓在橘园看到的金黄色的小灯笼是什么?
教师:蚯蚓看到的紫竹林到底是什么地方?
教师:蚯蚓到了开满菊花的地方,感觉怎样?
教师:秋天的枫叶是什么样的颜色?谁能用好听的词语来说说枫叶的颜色?
——教师再次讲述故事,从开头至“原来是一片萝卜地呢”。
教师:猜猜,蚯蚓是在什么季节去旅行的?为什么?
教师:你最喜欢秋天的什么?
——教师讲述故事最后的部分。
教师:最后蚯蚓来到萝卜地里。你觉得蚯蚓是什么样的形象?发生了什么事情?如果蚯蚓被大公鸡发现了,会怎么样?
(三)我也想去旅行
——幼儿说说自己在秋天的旅行故事。
教师:你喜欢蚯蚓旅行的故事吗?如果是你在秋天里去旅行,你想去哪里?请幼儿跟好朋友说说自己秋天去旅行的故事,也可以请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说说。
四、区角游戏
(一)开放区域
语言区、角色区、科学区、益智区、生活区
(二)材料调整:生活区添加新的材料。
(三)重点指导区域:生活区
活动目标:
1.爱护玩具和其他小朋友共同合作游戏。
2.对不同操作类的玩具感兴趣,愿意尝试多种材料。
活动准备:
教师分类整齐的摆好各区角
活动过程:
1.幼儿取卡入区,自愿选择区域进行游戏。
2.幼儿自主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关注到各区域的游戏情况,及时、适当的介入指导。
4.听音乐,幼儿收整区域材料送回原处并摆放整齐。
5.教师点评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并鼓励表扬认真游戏的幼儿。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午班——
12月15日 星期五
上午活动
一、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二、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下午活动
一、体育游戏(一):《123木头人》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跑,跳,平衡和躲避能力;
2.培养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3.让幼儿乐于参与游戏,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玩过木头人的游戏;
2.材料准备:小积木块若干、狼的头饰三个、音乐;
活动过程:
(一)调动幼儿的前期经验,激发幼儿主动参与游戏的积极性
1.引出游戏主角。
师:小朋友,大灰狼可不可怕?如果见到了大灰狼,我们应该怎么办?(幼儿说出自己的想法,教师总结并指导性的说出:藏起来,不让大灰狼看到)。如果我们变成了木头,大灰狼还会吃我们吗?今天我们来做一个木头人的游戏好不好?
2.教师说明游戏的规则,并和一名幼儿演示游戏的玩法。
游戏规则:请出三名幼儿一名扮演大灰狼,两名扮演木头人,教师放音乐表示游戏开始,大灰狼出来觅食,幼儿四处跑开,快被“狼”抓到的时候赶紧说“木头人”并摆个造型,“狼”就不能抓他,被“狼”抓的幼儿要主动站到狼堡里去,其他人继续游戏直到音乐结束。
3.全体幼儿初步尝试游戏,音乐一响大灰狼就出来觅食,抓到的幼儿要到狼堡站着,没抓到的继续游戏,直到音乐结束。
(二)尝试游戏新玩法,发展能力,体验乐趣
1.第一次游戏:初步尝试、了解游戏新玩法与规则。
玩法:妈妈带领幼儿来到布满木块的大森林里面,老师扮演大灰狼抓幼儿,教师放音乐表示游戏开始,大灰狼出来觅食,幼儿四处跑开,快被“狼”抓到的时候,幼儿赶紧跑到森林里踩一块木块或拿起一块木块并摆个造型,“狼”就不能抓他,被“狼”抓的幼儿要主动站到狼堡里去,其他人继续游戏直到音乐结束。
小结:被抓的幼儿要遵守游戏规则呆在狼堡里,为什么有的被抓,有的没有被抓到?请一两个没有被抓的幼儿谈谈自己如何没被抓。
2.第二次游戏:进一步了解游戏新玩法与规则。
玩法:请一名幼儿和老师一起扮演大灰狼,玩法同上。
3.第三次游戏:进一步了解游戏新玩法和规则
玩法:妈妈带领幼儿来到布满木块的大森林里面,老师扮演大灰狼抓幼儿,教师放音乐表示游戏开始,大灰狼出来觅食,幼儿四处跑开,快被“狼”抓到的时候,幼儿必须跑到大森林踩一块木块并且还要拿起一块木块摆个造型,“狼”就不能抓他,被“狼”抓的幼儿要主动站到狼堡里去,其他人继续游戏直到音乐结束。
4.第四次游戏:尝试合作游戏。
玩法:老师和一名幼儿同时扮演大灰狼抓幼儿,玩法同上。
5.第五次游戏:尝试自主游戏。
玩法:请两名幼儿当大灰狼,玩法同上。
小结:幼儿相互合作捕获了不少食物,进一步强调合作游戏的乐趣。
体育游戏:(二)《贴烧饼》
活动目标:
1.练习跑步和躲避,以提高身体的敏感性和协调性;
2.体验运动的乐趣;
3.训练幼儿跑步和躲藏在户外运动中。
活动准备:
1.清空空间并画一个大圆圈。
2.孩子如图所示:
活动过程:
1.做饭:送蔬菜(跑步),切蔬菜(上肢),翻炒(上肢),揉成面团,翻蛋糕(手腕动作蹲下)。
2,游戏:与饼干一起。
(1)游戏站位置:孩子被分成两个相等数目的球队,分别面向内圈和外圈,并在圈中有两个孩子。
(2)游戏方法:圈子中的两个人通过猜测来决定追逐者,一个人追逐,一个人逃跑,被追逐者在圈子中奔跑,如果被追赶,站在内在圈子中的孩子面前,即安全(如果被捕获)交换角色。
(3)根据活动量跳游戏数。
结束部分:
芝麻饼很好,芝麻也卖了。您想做什么卖饼干? (模仿卖方的行为做放松练习)回到教室休息。
二、花样篮球
活动目标:
1.通过有趣的情景,感受篮球游戏的快乐。
2.逐步养成勇敢、不怕困难的品质。
3.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三、特色绘本:《迷路的两兄弟》
活动目标:
1.感受家庭和友情的温暖;
2.能感知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活动准备:
故事书
活动过程:
1.通过课件的放映,帮助幼儿回忆故事情节以及小动物的话语。
师:“昨天我给你们讲了一个关于一只迷路的两兄弟的故事,还记得吗?”
师:“今天我把这个故事做成了一个动画片,想不想看?”(幼儿回答)
师:“不过呢这个动画片里没有声音,需要宝宝和老师一起,来帮助里面的
小动物说话,愿意帮忙吗?”(小朋友全都跃跃欲试,都想为小动物配音)
师:提问“哪些小动物帮助了小鸭子。要是我们能和小动物一起去帮助小鸭
子那该多好呢?”
2.和孩子一起布置简单场景(草地、小河边、树林),吸引幼儿在不同场
景中进一步的感受和理解。
草地是什么样的?这象草地吗?(出示绿色皱纹纸)我们把这贴在这里当
故事里的草地好吗?
小鸟飞来飞去帮两兄弟找妈妈的地方叫什么?用什么当树林呢?老师借宝宝椅子把他重起来,搭一块绿色的布变成树林,行吗?
3.在老师的带领下深入理解文学作品中对不同的情绪情感的体验。
小树林搭好了,我们一起到故事开始的地方去,老师讲故事《迷路的两兄弟》
和幼儿一起表演体验故事,重点练习对话。鸭子找到妈妈,随妈妈一起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