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
苗苗三班 后永芳
2024.6.11—2024.6.14第十六周
下午班——
6月11日 星期一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场地:西区长廊
游戏材料:纸箱、奶粉桶、树枝、废旧桌椅、鸡蛋托、轮胎、雨伞
观察重点:幼儿用什么材料涂鸦。
支持策略:
(1)教师语言支持游戏。
(2)遇到问题及时指导。
三、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游戏场地:西南操场
游戏材料:篮球
观察重点:篮球技能练习
支持策略:
(1)教师示范;
(2)幼儿集体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二、区域活动
重点区域:美工区
材料:低结构材料
活动目标:
1.运用已有经验作,大胆的进行创作;
2.对艺术活动感兴趣,愿意尝试多种材料。
三、幼儿离园
1.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2.离开幼儿园要带好口罩。
上午班——
6月12日 星期二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场地:西区长廊
游戏材料:纸箱、奶粉桶、树枝、废旧桌椅、鸡蛋托、轮胎、雨伞
观察重点:幼儿用什么材料涂鸦。
支持策略:
(1)教师语言支持游戏。
(2)遇到问题及时指导。
三、游戏分享
1.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语言活动《竹篱笆和牵牛花》
活动目标:
1.知道竹篱笆和牵牛花各自从难过到高兴的原因;
2.理解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的道理。
活动准备:
牵牛花、竹篱笆图片、课件PPT
活动过程:
一、出示牵牛花的图片,引出活动
1.教师手拿牵牛花的图片提问。
教师:"这是什么?他今天有点不高兴,为什么?
2.幼儿结合猜想,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教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听一个故事《竹篱笆和牵牛花》。
二、欣赏故事,初步了解故事内容
1.教师提问:故事里除了竹篱笆还有谁?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教师讲述一遍故事。
3.幼儿回答,教师出示竹篱笆图。问一下什么叫竹篱笆?
三、利用《竹篱笆和牵牛花》挂图再次欣赏故事,引导幼儿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1.教师利用图,分段讲述故事。
教师提问:"竹篱笆一开始高兴吗?为什么?什么是"孤零零"、"寂寞"。牵牛花高兴吗?为什么?她的愿望是什么?
教师提问:"发生了什么事?竹篱笆的心情怎么样了?牵牛花的心情怎么样?她的愿望实现了吗?
2.故事中出现的动词用身体来做一做。(如爬、唱、跳、站)
四、在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上说说你是怎样帮助别人的
1.教师提问:"为什么竹篱笆后来感到幸福极了?他是怎么说的?
2.说说你帮助别人的好事!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上午班——
6月13日 星期三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西南操场
游戏材料:纸箱、轮胎、积木、轮子等
观察重点:幼儿用什么材料搭建龙舟
支持策略:
(1)教师语言支持游戏。
(2)遇到问题及时指导。
三、游戏分享
1.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健康活动《公共场合我不挤》
活动目标:
1.了解公共场所的定义和特点;
2.了解进出公共场所的正确姿势;
3.掌握如何在公共场所守规矩,不挤、不推、不闹。
活动准备:
PPT或白板、绘本或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引导幼儿回顾上节课学习内容:公共场所是什么?我们在里面要注意什么?
提问:你们有没有在公共场所看到过有人挤、推、闹的行为?请描述一下。
三、展示绘本或图片资料
介绍公共场所常见的场景,并引导幼儿描述人们在公共场所的行为,如排队购票、坐公交等。
提问:在公共场所,我们应该如何行动才能让大家都感到舒服?有没有好的建议?
三、讲解
使用讲解卡片或教学卡片,教授幼儿进出公共场所的正确姿势,如站直、踢脚、向前迈步等。带领幼儿模仿并练习。
引导幼儿讨论在公共场所中,如何做到不挤、不推、不闹,保持自己的安全和别人的安全。
四、游戏与活动
制作一段欢快的音乐,让幼儿按照音乐的节奏来模拟排队行动。
安排小组活动,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公共场所的场景,如超市、图书馆等,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展示在公共场所的正确行为与规则。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午班——
6月14日 星期四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场地:西区长廊
游戏材料:纸箱、奶粉桶、树枝、废旧桌椅、鸡蛋托、轮胎、雨伞
观察重点:幼儿用什么材料涂鸦。
支持策略:
(1)教师语言支持游戏。
(2)遇到问题及时指导。
三、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游戏场地:西南操场
游戏材料:篮球
观察重点:篮球技能练习
支持策略:
(1)教师示范。
(2)幼儿集体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二、区域活动
重点区域:科学区
材料:科学区材料
活动目标:
1.能够通过操作,发现一定的科学现象。
2.对科学操作感兴趣,愿意尝试多种材料。
三、幼儿离园
1.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2.离开幼儿园要带好口罩。
上午班——
6月15日 星期五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场地:西区长廊
游戏材料:纸箱、奶粉桶、树枝、废旧桌椅、鸡蛋托、轮胎、雨伞
观察重点:幼儿用什么材料涂鸦。
支持策略:
(1)教师语言支持游戏。
(2)遇到问题及时指导。
三、游戏分享
1.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艺术活动《大猩猩》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诙谐、欢快的风格,体验参与歌唱活动的乐趣;
2.能大胆表现大猩猩的动作、神态,有初步的音乐表现力;
3.学习通过图谱掌握歌词。
活动准备:
幼儿已了解猩猩的生活习性及体态特征、香蕉、橘子、课件、音乐
活动过程:
一、出示大猩猩图片,激趣导入
师:它是谁?
师:有一天这只大猩猩来到了一片果园,看到树上有许多水果,它高兴极了。于是,它唱起了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二、播放音乐,初步感受歌曲诙谐、欢快的风格
师:歌曲里的大猩猩是一只什么样的大猩猩?大猩猩发现了几种食物?分别是什么?你们还记得第一次大猩猩发现了什么食物?我们一起来再听一遍看看是不是?
三、分段学习歌曲,了解歌曲结构、旋律和内容
1、出示课件,学习第一段歌曲。
师:第一次大猩猩发现了什么食物?
师:大猩猩吃了香蕉,那它看到香蕉它是怎么做的?它是怎样吃的呢,香蕉吃起来是什么味道的呀?吃了甜甜的味道心情觉得怎样呢?开心会怎样呢?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出示图谱,播放第一段音乐,鼓励幼儿跟随音乐边唱边模仿大猩猩吃香蕉的动作和“甜”的表情。
2、出示课件,学习第二段歌曲。
师:第二次大猩猩发现了什么食物?大猩猩是怎样吃橘子的呢?橘子吃起来是什么味道呢?吃到酸的时候会怎么样呢?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大猩猩怎样吃橘子的。
出示图谱,播放第二段音乐,鼓励幼儿跟随音乐边唱边模仿大猩猩吃橘子的动作和“酸”的表情。
3、出示课件,学习第三段歌曲。
师:第三次大猩猩发现了什么食物?它是怎么做的?最后出现了什么事情?你觉得大猩猩的心情会是怎么样的?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出示图谱,播放第三段音乐,鼓励幼儿跟随音乐边唱边模仿大猩猩吃洋葱从期望到失望的动作和神态。
四、歌表演
完整播放歌曲,鼓励幼儿跟随音乐完整地大胆表现大猩猩的动作和神态。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