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
芽芽四班 孟语
2024.11.11—2024.11.15 第十一周
上午班——
1111日 星期一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 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 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 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 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 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室内建构区
游戏材料:瑜伽砖,奶粉桶,炭烧积木,瓶子等
观察重点:观察幼儿如何与同伴互动,是否能够轮流使用玩具,分享材料,以及解决冲突。
支持策略:
(1)“管住手、闭上嘴”,不随意干扰幼儿的游戏兴趣与意愿;
(2)以支持者,推动者的角色在适宜的时机给予恰当的支持;
(3)学会观察和倾听幼儿,形成儿童视角。游戏分享
1.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三、游戏分享
1.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科学活动——《认识圆形》
活动目标:
1.愿意参与活动,对数学活动感兴趣;
2.认识圆形,初步掌握圆形的特征;
3.能在生活中找出各种圆形的物品。
活动准备:
PPT、马克笔
活动过程
(一)出示情景图片“圆形专卖店”,引导幼儿初步感知圆形
师:小老鼠皮皮新开了一家专卖店,里面卖的物品很特别,我们一起去瞧瞧吧!皮皮的专卖店里都有哪些物品?这些物品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小结:专卖店里的物品形状都是圆圆的。
(二)出示组图,帮助幼儿认识圆形,初步掌握圆形的特征
师:这个圆圆的图形就叫做圆形。圆形和其他形状相比,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圆形周围有突起的地方吗?
小结:圆形圆圆的,没有角,四周都是平滑的。
(三)发放纸面教具,教师操作课件,巩固幼儿对圆形的认识
1.发放纸面教具,引导幼儿寻找正确的小汽车。
师:圆形专卖店的物品都卖完了,皮皮现在准备去进货。马路上停着3辆车,哪一辆小汽车是圆形专卖店的车呢?皮皮不记得了,他只记得小汽车的车轮是圆形的,车牌上也有一个圆形。请小朋友们帮助皮皮找到正确的小汽车并把它圈出来。
2.引导幼儿在纸面教具上连一连。
师:进货的地方到啦,里面有好多物品啊,但皮皮的专卖店只卖圆形的物品。请小朋友们连一连,将圆形物品放进购物车内。
3.教师操作课件,验证幼儿的答案。
(四)播放游戏背景音乐,组织幼儿玩游戏“找一找”,在班级内寻找圆形的物品
师:恭喜小朋友们顺利地帮助皮皮完成了进货任务,现在请小朋友在班级内找一找,哪些物品是圆形的?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午班——
11月12日 星期二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室内建构区
游戏材料:瑜伽砖,奶粉桶,炭烧积木,瓶子等
观察重点:观察幼儿如何与同伴互动,是否能够轮流使用玩具,分享材料,以及解决冲突。
支持策略:
(1)“管住手、闭上嘴”,不随意干扰幼儿的游戏兴趣与意愿;
(2)以支持者,推动者的角色在适宜的时机给予恰当的支持;
(3)学会观察和倾听幼儿,形成儿童视角。
三、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体育游戏——《沙包乐》
活动目标:
1.通过学习双脚夹包跳起前掷,发展幼儿双脚向上跳的能力和动作速度;
2.培养幼儿初步的竞争意识;
3.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沙包、椅子、积木、垫子等
活动过程:
(一)玩沙包,能用沙包进行各种的玩法,平衡、爬、传、走、投等动作
第一组:传沙包。坐在椅子上,将沙包从第一个幼儿头上向后传,最后拿到沙包的幼儿迅速跑到排头,其他幼儿依次向后移。
第二组:过小桥。双手平托沙包走平衡木。
第三组:乌龟运粮。将沙包放在背上在垫子上学乌龟爬。
第四组:小蛇游。头顶沙包绕障碍走S形。
第五组:打沙包,用沙包练习投掷。
(二)学习双脚夹包跳起前掷的动作
1.教师示范动作。
2.幼儿讲述观察结果,教师小结动作要领。
3.幼儿示范,共同评价,讨论。
4.分散练习,个别指导。
5.集合,共同解决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强化动作要领。
(三)小组接力竞争游戏:运果子
1.讲解游戏的方法,教师示范怎样运果子。
2.幼儿游戏,注意游戏的规则。
3.小结游戏。
(四)结束,做放松活动
二、区域活动
重点区域:益智区
材料:拼图积木
活动目标:
1.能够通过操作,掌握一定的拼搭技巧。
2.对建构操作感兴趣,愿意使用多种材料进行拼搭。
三、幼儿离园
1.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2.离开幼儿园要带好口罩。
上午班——
11月13日 星期三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 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 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 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 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 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室内建构区
游戏材料:瑜伽砖,奶粉桶,炭烧积木,瓶子等
观察重点:观察幼儿如何与同伴互动,是否能够轮流使用玩具,分享材料,以及解决冲突。
支持策略:
(1)“管住手、闭上嘴”,不随意干扰幼儿的游戏兴趣与意愿;
(2)以支持者,推动者的角色在适宜的时机给予恰当的支持;
(3)学会观察和倾听幼儿,形成儿童视角。游戏分享
3.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4.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三、游戏分享
1.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社会活动——《不一样的我》
活动目标:
1. 愿意接纳、尊重他人与自己之间的不同;
2. 知道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生活习惯,简单了解不同民族生活习惯上的差异;
3. 能够礼貌地对待与自己生活习惯不同的人。
活动准备:
PPT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了解人与人之间有不同的生活习惯
1.出示图片“不一样的习惯”,引导幼儿了解豆豆和牛牛生活习惯上的不同,引出活动主题。
师:豆豆和牛牛是好朋友,但是他们有很多不一样的习惯,看看都有哪些不一样?豆豆/牛牛喜欢吃什么样的菜?(清淡的;辣辣的)豆豆/牛牛一顿吃几碗饭?(一碗;两碗)豆豆/牛牛习惯用左手还是右手?(左手;右手)豆豆/牛牛喜欢玩什么球?(篮球;足球)
小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不同的人之间可能有很多不一样的生活习惯。
(二)学习礼貌对待与自己生活习惯不同的人
1.播放音频及组图,引导幼儿了解一些不尊重他人生活习惯的行为。
师:可豆豆和牛牛最近发生了一些不开心的事情,一起来看一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吧。吃饭时,牛牛发现豆豆拿筷子的手和自己不一样,他是怎么说的?你们觉得这样对吗?为什么?(不对,因为有的人喜欢用左手,有的人喜欢用右手,这都是正常的)牛牛和豆豆之间又发生了什么事?牛牛这样做对吗?为什么?(不对,豆豆不能吃辣,牛牛硬要豆豆吃辣)牛牛尊重豆豆的习惯了吗?如果你是豆豆,你还愿意跟他一起玩吗?
小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惯,嘲笑别人的习惯、强迫别人和自己一样都是不尊重的表现。这样不仅可能会让别人感到不开心,甚至还可能失去朋友。
2.出示组图“接纳不同”,引导幼儿了解要尊重别人与自己不同的生活习惯。
师:当别人的生活习惯和我们不一样时,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尊重别人、不嘲笑别人……)一起来帮助牛牛改正吧。当看到豆豆用左手吃饭时,牛牛可以怎么做?(不嘲笑豆豆)豆豆不能吃辣,牛牛可以怎么做?(请妈妈准备一些不辣的菜,不强迫豆豆吃辣)
小结:当我们遇到和自己生活习惯不一样的人时,我们要尊重他们,不嘲笑、不强迫别人,这样别人才会更喜欢我们,我们才有可能交到更多朋友。
(三)了解并尊重不同民族不同的生活习惯
1.出示组图,引导幼儿了解不同民族不同的生活习惯。
师:其实,不同民族的人也有很多不同的生活习惯,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了解维吾尔族不一样的问好方式。
师:如果你想和别人问好,你会怎么做呢?看看维吾尔族人是怎样向别人问好的?一起来学一学吧。
小结:我们一般会用挥手、握手的方式向别人问好,而维吾尔族人一般会把右手放在左胸前,微微鞠躬,向别人问好。
(2)了解蒙古族不一样的出行方式。
师:出去玩的时候,你一般会乘坐哪些交通工具呢?(电动车、公交车、地铁、小轿车……)看看蒙古族人还会用什么方式出行呢?(骑马)
小结:我们平时会乘坐各种交通工具出行,而蒙古族人除了这些交通工具还会骑马出行,所以他们也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
(3)了解傣族不一样的用餐方式。
师:平时你会用什么餐具吃饭呢?(碗、筷子、勺子)会不会用手吃饭呢?看看傣族人是怎么吃饭的?
小结:我们平时会使用各种餐具吃饭,但在傣族有一种特殊的美食——手抓饭,傣族人洗干净手后就会直接用手吃饭。不同民族之间也有很多不同的生活习惯,我们也要尊重他们。
(三)师幼互动,自然结束活动
师: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生活习惯,正因为大家互相包容、互相尊重,世界才会因此变得更加美好。小朋友们回家后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继续寻找这些不一样,比如中国人和外国人有哪些不一样的习惯,我们下次活动再请大家来分享。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午班——
11月14日 星期四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室内建构区
游戏材料:瑜伽砖,奶粉桶,炭烧积木,瓶子等
观察重点:观察幼儿如何与同伴互动,是否能够轮流使用玩具,分享材料,以及解决冲突。
支持策略:
(1)“管住手、闭上嘴”,不随意干扰幼儿的游戏兴趣与意愿;
(2)以支持者,推动者的角色在适宜的时机给予恰当的支持;
(3)学会观察和倾听幼儿,形成儿童视角。
三、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体育游戏——《钻山洞》
活动目标:
1.幼儿尝试用身体建构各种不同的洞,练习钻爬的技能;
2.养成与同伴合作游戏的习惯,分享自己的创造成果,激发幼儿的成就感;
3.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场地 音乐 轮胎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
师:今天天气这么好,我们一起来做运动吧!
(二)教师表演肢体造型,幼儿尝试钻山洞
1.教师表演肢体造型,请两名幼儿示范钻洞。
师:今天,我给小朋友做个人体造型表演。(师做造型)
我做的造型像什么呢?那谁能用自己的身体钻过我做的洞洞呢?(请两名幼儿示范钻洞)
2.教师展示肢体造型,幼儿钻洞。
师:我换个造型,请几个小朋友再来钻山洞。(请一组幼儿来钻山洞)
(三)幼儿尝试肢体造型,探索不同的搭洞和钻洞的身体动作。
1.男孩搭洞,女孩钻洞。
师:我搭的山洞好玩吗?那你们能用身体搭出更好的洞洞吗?请男孩子在圆圈里找到圆点搭洞洞,女孩子用身体钻洞洞。
2.女孩搭洞,男孩钻洞。
师:现在请女孩子在圆圈里找到圆点搭洞洞,男孩子用身体钻洞洞。
3.交流分享经验。
师:谁来告诉展示一下自己搭了什么洞洞?别人是用什么方法钻洞洞的?
(四)集体游戏:小汽车钻山洞
1.说明游戏规则。
(1)师请一半幼儿两人合作搭山洞,其余幼儿跟随老师开着小汽车钻山洞。
(2)师:大家看,除了圆点,老师还为你们准备了一些五角星,那是为两个好朋友一起搭山洞准备的,谁愿意和自己的好朋友一起来?(教师请几位幼儿合作搭好山洞)看,这么多有趣的山洞,我们一起开着小汽车穿山洞吧!
2.进行游戏。可视情况交换进行游戏。
3.教师讲评小结。
(五)放松整理,活动结束
二、区域活动
重点区域:乐高区
材料:乐高积木
活动目标:
1.能够通过操作,掌握一定的拼搭技巧。
2.对建构操作感兴趣,愿意使用多种材料进行拼搭。
三、幼儿离园
1.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2.离开幼儿园要带好口罩
上午班——
12月13日 星期五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 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 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 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 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 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室内建构区
游戏材料:瑜伽砖,奶粉桶,炭烧积木,瓶子等
观察重点:观察幼儿如何与同伴互动,是否能够轮流使用玩具,分享材料,以及解决冲突。
支持策略:
(1)“管住手、闭上嘴”,不随意干扰幼儿的游戏兴趣与意愿;
(2)以支持者,推动者的角色在适宜的时机给予恰当的支持;
(3)学会观察和倾听幼儿,形成儿童视角。游戏分享
3.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4.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三、游戏分享
1.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艺术(绘画)活动——《我的自画像》
活动目标:
1.欣赏大师的自画像,知道可以用不同方式绘画自画像;
2.尝试根据自己的外貌特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画自画像。
活动准备:
PPT、画纸、蜡笔
活动过程:
(一)谈话激趣,请幼儿讨论有关画画的话题,引出活动主题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画画吗?你们最喜欢画什么?你们有画过自己吗?很多画画很厉害的大师都会给自己画自画像,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二)出示组图“大师的自画像”,引导幼儿欣赏
1.出示组图“大师的自画像——毕加索”,引导幼儿了解大师会在不同时期为自己画像。
师:这三幅画画的是同一个人吗?其实这三幅画画的都是同一个人,他就是大师“毕加索”。他的眼睛是什么样的?(大大圆圆的、眼珠很黑)他的鼻子是什么样的?(大大的、像水滴)
小结:毕加索一生中给自己画过很多幅的自画像。其实很多大师都会在不同的年龄,用不同的绘画风格为自己画像。
2.出示图片“大师的自画像——洛克菲尔”,引导幼儿了解自画像的画面内容并非完全写实。
师:这幅画是大师洛克菲尔画的自画像。坐在凳子上的洛克菲尔是年轻的还是年老的?(年老的)你从哪里看出来的?(镜子里)镜子里的洛克菲尔是年老的,可是他画的自画像上却是比较年轻的自己,你觉得他为什么这么画?
小结:画自画像不一定要画得跟现实中的自己一模一样,也可以把自己最好的一面或是最想表达的一面画出来。
3.出示组图“大师的自画像——毕加索、齐白石、梵高”,引导幼儿欣赏,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材料创作自画像。
师:这几张自画像是用什么材料画的?
小结:第一张是毕加索的自画像,是蜡笔画。第二张是齐白石的自画像,是水墨画。第三张是梵高的自画像,是油画。这三幅画用的画画材料都不一样,我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任何材料创作自画像。
(三)出示材料“镜子”,引导幼儿认真观察自己的外貌,激发幼儿为自己画自画像的愿望
师:认真看看镜子里的自己,眼睛、鼻子、嘴巴、头发都长什么样?你觉得你的外貌有什么特点?谁来说一说?如果你来画自画像,你想怎么画?用什么材料?
(四)出示材料,请幼儿自由选择画具,创作自画像
师:老师这里有各种各样的画画材料,请你选一选自己最喜欢的材料,画张自画像吧。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