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
果果二班 葛春燕
2024.1.15——2024.1.18 第二十一周
上午班——
1月15日 星期一
上午活动
一、晨间活动
1.做好晨间接待工作。
2.生活活动
3.自主游戏讨论,制定计划
二、户外自主游戏
(一)自主游戏
活动目标:能运用各种不同形状的积木及基本搭建技能(垒高、延长、围合、平铺、架空等)进行组合搭建。
活动准备:积木、纸盒、奶粉罐。
活动过程:
可以一名幼儿独自搭建,也可以多名幼儿合作完成搭建,能根据意愿或命题,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建构。
(详见自主游戏观察记录表)
(二)游戏材料整理
早操/升旗仪式
1.幼儿听音乐进行自主早操
2.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四、自主游戏评价
五、集中教育活动一
语言活动:谈话:真假美猴王
活动目标:
1.理解真假美猴王的故事内容,了解唐僧、孙悟空等角色的性格特征。
2.能够细致观察、分析,分辨真假美猴王之间的细微差别,并乐于与同伴交流故事中的情节。
活动准备:
《真假美猴王》视频、课件。
活动过程:
1.出示真假美猴王的图片,引导幼儿认真观察、判断真假,并说出自己的理由。
2.结合课件讲述故事,幼儿理解故事内容,了解人物的性格。
教师根据需要可进行以下提问:
(1)孙悟空回来之后他有什么变化?他做了什么事情?
(2)沙和尚来到花果山他看见了什么?他是怎么说的?(学一学沙和尚生气的样子)
(3)真悟空回到花果山看到还有个猴王,他的心情是怎样的?(请幼儿学一学悟空生气的动作、表情、及语言)
(4)观音菩萨和托塔李天王用的什么办法来辨别真假美猴王的?他们分辨出来了吗?
(5)如来佛是怎么说的?
(6)观音菩萨最后说了什么?
3.引导幼儿完整欣赏故事。
提问:
(1)你从哪些地方能够感受出谁是真假美猴王?
(2)如果让你来判断谁是真假美猴王,你会用哪些方法?
(3)最喜欢故事中的谁?为什么?
六、区角游戏
生活区 益智区 美工区 阅读区 语言区
(一)材料调整
益智区增加操作材料
(二)重点指导区域
益智区
活动目标:
1.幼儿能够友好游戏,不争不抢。
2.熟悉各个区角规则及玩法。
活动准备:
益智区材料
活动过程:
(1)幼儿自主取卡进区。
(2)幼儿游戏,教师在一旁巡回指导。
(3)幼儿自主收拾游戏材料。
(4)教师评价。
活动反思:多给幼儿自己动手的机会。
七、生活活动
1.餐前准备,个人秀。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浪费。
3.餐后散步,排队不拥挤。
下午班——
1月16日 星期二
上午活动
一、晨间活动
1.做好晨间接待工作。
2.生活活动
3.自主游戏讨论,制定计划
二、户外自主游戏
三、早操/升旗仪式
1.幼儿听音乐进行自主早操
2.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四、自主游戏评价
下午活动:
一、户外体育游戏:
(一)体育游戏:小狐狸快跑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四散追逐跑能力,提高幼儿追逐躲闪的技巧和灵敏度。
2.提高幼儿参加户外集体体育游戏的兴趣。
活动准备:
长尾巴若干条,小树5棵,猎人头饰若干,画有大、小圆圈的平整场地,幼儿会说游戏儿歌“花狐狸馋嘴巴”。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
1.幼儿跟着老师做动物模仿操。
二、基本部分。
1.告诉幼儿游戏名称,激发幼儿游戏兴趣。
(1)今天天气这么好,咱们一起来玩游戏吧。
(2)咱们是狐狸,因为饿的时候偷吃了鸡宝宝,猎人知道了很生气!他说要揪掉我们的尾巴呢!所以咱们要小心保护好自己,如果猎人来了我们应该怎么办?对!逃跑,藏起来。
2.介绍游戏玩法和规则
(1)幼儿齐说:“花狐狸馋嘴巴,专门爱吃小鸡娃,猎人猎人抓住它,揪掉它的长尾巴。”当说到“揪掉它的长尾巴”时,配班老师扮猎人出现,狐狸妈妈和宝宝就赶快逃跑,跑时可以绕过小树躲闪,但不能跑出“森林”即“大圆圈”,游戏持续30-40秒后狐狸妈妈喊“小狐狸钻洞啦”(猎人就将捉到的小狐狸扮成小猎人。)
(2)小狐狸们跑向妈妈所在的小圆圈里蹲好,这时狐狸妈妈讲解刚才逃跑时小狐狸们出现的问题并和小狐狸们商讨逃跑时的注意事项,狐狸妈妈提醒:猎人变多了我们要更加小心!
3.尝试游戏,按以上方法尝试玩一遍游戏,注意安全。
4.再次游戏,被捉到的小狐狸装扮成小猎人重新开始游戏。
5.看幼儿活动情况进行第三次游戏。
活动结束:
跟随音乐做放松运动。
(二)体育游戏:丢手绢
活动目标:
1.体验相互追逐的快乐、能遵守规则玩游戏。
2.在相互追逐跑、双脚跳、单跳中发展平衡能力和耐力。
3.在活动中幼儿倾听音乐,大胆的游戏表演。
活动准备:
1.《丢手绢》歌曲。
2.手绢3条。
活动过程:
一、第一次游戏基本玩法---------熟悉游戏基本玩法。
玩法:围成一个圆圈,面向圆心蹲下。指定一名幼儿做丢手绢者,手持手绢,随着播放的歌声,在圈外跑,可任意把手绢悄悄丢在某一幼儿身后。待唱到“快点快点捉住他”时,身后有手绢的幼儿可以拿起丢在自己身后的手绢去跑追逐丢手绢者。当丢手绢者跑到被丢到手绢幼儿的空位时,可以蹲在这个空位上,追者便不能再追。追者换作丢者,游戏继续进行。
二、第二次游戏创新玩法---------体验相互追逐双脚跳的快乐
玩法:围成一个圆圈,面向圆心蹲下,指定手持手绢,随着播放的歌声,在圈外和小圈圈双脚跳,待播放唱到“快点快点捉住他”时,所有的幼儿起身去双脚跳进跳出小圈圈追逐持手绢者。当持手绢者被追者捉住时,追者便不能再追。追者换作持手绢者,游戏继续进行。
三、师幼共同游戏。
活动结束:
一起做放松活动。
二、篮球游戏
三、室内活动
手指游戏:十个好朋友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使幼儿进一步认识左手、右手
2.发展幼儿手指的灵活性和反应能力。
3.认识手指的名称
活动过程:
1.教师边做动作边完整地念儿歌一遍。
2.带领幼儿学念儿歌,逐渐配上相应的动作,达到手口协调。
3.给幼儿看手指游戏视频,帮助幼儿掌握游戏。
《十个好朋友》
两个大拇指,比比一样高。互相点点头,然后弯弯腰。
两个小拇指,一样都灵巧。先是拉拉勾,然后问声好。
食指、中指、无名指,样样事情少不了。
摊开手掌数一数,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我有十个好朋友,我有十个好朋友。
上午班——
1月17日 星期三
上午活动
一、晨间活动
1.做好晨间接待工作。
2.生活活动
3.自主游戏讨论,制定计划
二、户外自主游戏
(一)自主游戏
活动目标:
能运用各种不同形状的积木及基本搭建技能(垒高、延长、围合、平铺、架空等)进行组合搭建。
活动准备:积木、纸盒、奶粉罐。
活动过程:
可以一名幼儿独自搭建,也可以多名幼儿合作完成搭建,能根据意愿或命题,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建构。
(详见自主游戏观察记录表)
(二)游戏材料整理
早操/升旗仪式
1.幼儿听音乐进行自主早操
2.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四、自主游戏评价
五、集中教育活动一
健康活动:怕痒的红布头
活动目标:
1.体验“痒”这一生理反应令人发笑、令人舒畅的感受。
2.将生理反应的笑与愉悦的情绪体验建立起联系来。
活动准备:红布头一块,弹力絮若干,围巾一条。
活动过程:
一、故事引趣。
1.师讲故事:“猪妈妈要给小猪做一件棉袄,她找来一块红布头,这块红布头很怕痒,一碰,它就会痒得笑起来。用这样一块红布头做棉袄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请幼儿先自己猜猜说说)
2.教师请一名穿红衣服的幼儿当“红布头”与教师配合,边表演边讲述故事第一部分(从开头讲到红布头痒得哈哈大笑为止)。
3.师提问:“猪妈妈用红布头做棉袄红布头笑了几次?为什么?怎么样笑的?”
4.请幼儿找个好朋友,两人一组表演故事第一部分,体验故事情节的有趣和痒痒唤起的“笑”以及发泄郁闷的心理感受。
二、理解故事。
1.师:“小猪穿上红布头做的棉袄发生了什么事情?”
2.幼儿讲述故事第二部分(从“小猪穿上……到结尾”)。红棉袄碰到脖子,碰到身上,小猪痒得怎么样?
3.师提问:“小猪的朋友们穿上棉袄后,痒的怎样?为什么大家都喜欢这种痒痒的味道?”
4.小结:“我们一痒痒就会忍不住嘻嘻哈哈地笑起来,让我们感觉很舒服、很痛快。”
三、游戏活动。
1.请一名幼儿扮演小猪,并蒙上眼睛,老师扮演猪妈妈,悄悄地把红布头放到某个幼儿的领子里,放好后,大家一起说:“小猪你来猜一猜,”然后一起装作痒痒的样子,“嘻嘻哈哈”地笑,小猪张开眼睛猜红布头究竟在谁那里。
2.如果猜中,被猜中的小朋友做下一轮游戏的小猪,如果没猜中,被藏有红布头的幼儿一次痒痒。
六、区角游戏:
益智区 科学区 美工区 语言区 阅读区
(一)材料调整
美工区增加操作材料
(二)重点指导区域
美工区
活动目标:
1.幼儿能够友好游戏,不争不抢。
2.熟悉各个区角规则及玩法。
活动准备:
美工区材料
活动过程:
(1)幼儿自主取卡进区。
(2)幼儿游戏,教师在一旁巡回指导。
(3)幼儿自主收拾游戏材料。
(4)教师评价。
活动反思:多给幼儿自己动手的机会。
七、生活活动
1.餐前准备,个人秀。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浪费。
3.餐后散步,排队不拥挤。
下午班——
1月18日 星期四
上午活动
一、晨间活动
1.做好晨间接待工作。
2.生活活动
3.自主游戏讨论,制定计划
二、户外自主游戏
三、早操/升旗仪式
1.幼儿听音乐进行自主早操
2.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四、自主游戏评价
下午活动:
一、户外体育游戏:
(一)体育游戏:木头人
活动目标:
1. 能在游戏中控制自己的身体,在规定时间内努力做到一动也不动。
2.能根据指令变换模仿动作,体验体育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 自制“魔法棍”一根,口哨一只。
2. 地面上画好写有数1-10的方格。
活动过程:
一、玩民间游戏“我们都是木头人”。
1.幼儿集体念儿歌,扮演木头人,“山山山,山上有个木头人,一不准动,二不准笑,三不准露出大门牙”。
2.要求幼儿念完儿歌后做一个造型动作,在规定时间内不准动。
二、师幼共同玩游戏“魔法师”。
1. 教师手持“魔法棍”,口念“变变变,变变变,变成长鼻子大象”,幼儿扮的“木头人”马上“变成大象”,模仿大象行走。“魔法师”巡视,变得不像的用“魔法棍”一指,这个幼儿便停止动作,还原成“木头人”。
2.游戏中“魔法师”不断发出“变成小马”“变成小兔”等指令,“木头人”按指令模仿各种动物的动作,听到“魔法师”吹口哨,“木头人”就要停止动作。
3.“魔法师”组织“木头人”玩跳数字游戏。
引导“木头人”按照1-10的顺序跳,如跳错,“魔法师”就把他“定”在原地不动。
三、“木头人”跳舞。
1.播放节奏明快的音乐,“木头人”随音乐起舞,“魔法师”挥动“魔法棍”,音乐停止,“木头人”摆好造型不动。
活动结束:
随着音乐,“魔法师”送“木头人”回家。
(二)体育游戏:猫捉老鼠
活动目标:
1.懂得遵守游戏规则,感受游戏的乐趣。
2.在游戏中培养孩子的应变能力。
3.体验合作创编游戏的乐趣。
4.幼儿可以用完整的普通话进行交流。
活动准备:场地、小红花若干。
活动过程:
1.导入:我们小朋友都看过动画片《猫和老鼠》,你们喜欢他们吗?今天我们一起来玩一个《猫捉老鼠》的游戏,这个游戏怎么玩呢?现在陈老师把游戏规则说一下,大家要认真听哦!
2.教师讲解游戏规则和需要注意的事项。全班幼儿手拉手围成一个圈放手蹲下,圈内作为老鼠洞,每位幼儿之间留下一定距离作为老鼠洞的出口。根据圈的大小选择一位扮演孩子老鼠和3--5位孩子扮演猫。在洞外放一些“食物”。如果老鼠在规定时间内找够5个“食物”,就算老鼠赢,授予老鼠一朵小红花;反之就算猫赢,奖励猫一朵小红花。这一轮游戏结束,从新选出老鼠和猫开始下一轮游戏。在游戏中要注意安全,不要跑得太快,以免碰在一起或摔倒。
3.教师和能力强的孩子先示范游戏,过程中强调游戏的规则和安全。
4.组织孩子游戏,随时观察孩子的情绪和纠正出现的问题。 积极鼓励孩子的表现。
5.教师积极鼓励每一位孩子的表现并让孩子说一说自己的`感受,组织孩子洗手、上厕所。
6.活动结束。
二、篮球游戏
三、室内活动
益智游戏:叠叠乐
活动目标;
1.通过叠杯游戏,提高幼儿手的动作灵活协调。
2.发展幼儿专注力,游戏中与同伴协作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共同商量表达表现的形式,大胆表演。
活动准备:
杯子若干、音乐。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师:“今天,老师是来寻找超人宝贝”引入活动。
2.热身操
幼儿在音乐伴奏与教师示范引导下,一起做热身操。
3.主题游戏:一起比一比
游戏方式:
告知小朋友,叠杯口向下为“盖起来”反之为“打开”;每位小朋友将分得6只在身前“盖起来”摆成一排;当听到教师口“打开”,小朋友以最快速度将6只叠杯呈杯口朝上摆放;当听到教师口令“盖起来”,小朋友则以最快速度将叠杯呈杯口朝下摆放。
4.变化游戏:小金字塔
游戏方式:
探索金字塔的搭建过程,师:小朋友们,见过金字塔吗?今天,我们来用这6只杯子,搭个小金字塔,看谁像超人一样最厉害。
小结:将6只叠杯依次向上搭起,第一排3叠杯口向下摆放,第二排叠杯数量递减依次向上搭起,依次类推。
5.放松律动,自然结束。
 
上一课题:第二十一周 2024.1.15-2024.1.19
下一课题:第二十一周(1月15日——1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