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
豆豆一班 高秀琴
2024.5.27——2024.5.31 第十四周
上午班——
5月27日 星期一
上午活动
一、晨间接待
1.热情接待来园的家长与幼儿。
2.安抚幼儿情绪,幼儿进行桌面游戏。
二、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三、集中教育活动
社会:荷花、荷叶、藕
活动目标:
1.知道荷花、藕、莲子的特征,以及它们是荷花的花、茎、种子部分。
2.了解它们与人类的关系,能关注水中生长的植物。
活动准备: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感知荷花、荷叶、藕的特征。
1.出示荷花、荷叶、藕,请幼儿说说这些是什么?
2.请幼儿仔细看看、摸摸、闻闻,说说荷花、藕、荷叶是什么样子的。
3.讨论:荷花长在哪里?荷叶是什么样子的?藕是什么样子的,它长在哪里?
4.讨论:荷花什么季节开花?它最喜欢什么?如果没有水它会怎样?
(二)引导幼儿讨论荷花与人们的关系。
1.人们用荷叶、荷花、藕可以干什么?
2.你喜欢荷花吗?为什么?
四、生活活动:入厕、喝水
五、户外体育游戏
体育游戏:切西瓜
活动目标:
1.愿意参与体育游戏,体验在游戏中奔跑、追逐的乐趣。
2.能根据指令做相应的动作。
活动准备:场地
活动过程:
(一)讨论西瓜的外形特征,热身活动
1.西瓜长得什么样?
2.我们想个什么好办法,让大家一起变成一个大西瓜?
(二)手拉手变成大西瓜
1.变成一个大西瓜。(幼儿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圆圈)
2.变成一个小西瓜。(幼儿手拉手,碎步朝圆心走,变成一个小西瓜)
(三)游戏:切西瓜
1.幼儿围成圆圈,师幼共同有节奏地念儿歌:“切、切、切西瓜。我们的西瓜香又甜,要吃西瓜切开来。”与此同时,教师边走边有节奏地在幼儿拉手处做切西瓜状。儿歌念完时,教师的手停留在哪两位小朋友中间,这两位小朋友就把手放开,拉着其余小朋友的手往圆心跑,表示西瓜被切开了。此时,大家做吃西瓜状,游戏继续开始。
2.游戏进行若干次后可由幼儿来切西瓜。
3.放松活动。
六、区角活动
科学区 建构区 角色区 美工区 阅读区
七、生活活动
1.餐前准备,个人秀。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浪费。
3.餐后散步,排队不拥挤。
下午活动
一、室内游戏
音乐游戏:碎布
活动目标:
1.掌握石头剪刀布的游戏规则,初步学唱歌曲。
2.初步感受歌曲中说唱的演唱形式,体验歌曲与游戏结合的乐趣。
3.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巩固猜拳游戏方法和规则。
1.提问:你们会玩石头剪刀布吗?怎么玩的?怎么才算赢?
2.幼儿示范,教师总结方法:石头剪刀布,布包住石头、石头锤剪刀、剪刀剪破布。
(二)在歌曲中开展猜拳游戏,帮助幼儿熟悉歌曲旋律与歌词。
1.幼儿在歌曲中自由结对开展猜拳游戏。
2.提问:游戏时有没有听到歌曲里输的一方是怎么做的?(输的跟我走)
(三)学唱歌曲,尝试配很简单的动作。
1.完整欣赏歌曲。
2.师幼共同整理歌词。
3.教师带动幼儿有节奏的念唱歌词。
4.跟着音乐练唱歌曲。
5.在熟练的基础上配合相应的动作进行两两合作表演。
二、户外体育游戏
体育游戏:跳房子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双脚跳、单脚跳的能力。
2.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沙包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
(二)基本过程
1.幼儿把沙包扔进标有数字“1”的长方形里面,然后双脚夹起沙包把它扔到标有数字“2”的长方形框里面。依次进行,直到沙包被扔到“9”时,幼儿弯腰把沙包捡起,跳出房子。第二名幼儿再重新开始。
2.幼儿把沙包扔进数字“1”里面,再单脚跳进“1”,然后单脚包沙包踢进“2”,依次进行。最后把沙包踢进“9”后,幼儿单脚站在数字“8”里面,弯腰把沙包捡起来。第二名幼儿再开始。
3.跳的方法同“1”或“2”,如果第一名幼儿没有失误,就可以再第二轮比赛中直接把沙包扔进“2”,如果还是没有失误,就可以再直接把沙包扔进“3”。第二名、第三名幼儿进行时也同样。
活动规则
不能跨字跳,单脚跳的途中,另一只脚落地了,就算输,罚下场,等候地二轮比赛。
(三)放松活动
5月28日 星期二
上午活动
一、晨间接待
1.热情接待来园的家长与幼儿。
2.安抚幼儿情绪,幼儿进行桌面游戏。
二、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三、集中教育活动
语言:莲与藕
活动目标:
1.运用多种感官感知藕的外形特征和内部秘密,并大胆用语言进行表述。
2.通过欣赏农民伯伯挖藕的场景,初步了解藕的生长环境,感受农民伯伯工作的辛苦,并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活动准备: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逐步展示藕的几个部分,引发幼儿兴趣
1.师:小朋友,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样好玩的东西,猜猜是什么呢?为什么认为它是藕呢?
(二)观察藕的外部特征
师:藕是什么样子的?它长得象什么?(象小朋友们的小胳膊,小腿等)
(三)探究藕的内部秘密
1.师:藕里面还藏着许多小秘密呢?你们知道吗?(幼儿结合已有经验猜测。)
(四)观看视频,了解藕的生长环境。
师:藕长在哪里?(幼儿根据已有经验猜测回答。)
师:“你们知道藕长在哪里了吗?它有叶子吗?农民伯伯们是怎么找到藕的?
教师出示带荷叶的藕;农民伯伯们顺着荷叶下的茎用脚先探到藕,然后使劲的用手把它从水下深深的泥里挖出来。看了农民伯伯们挖藕你有什么感觉?(他们很累,很辛苦)
(五)藕的作用
师:藕有什么用呢?可以怎么吃?师幼谈谈藕的吃法、营养。
师幼小结:炒藕片,煮糯米藕、作藕粉、作藕圆、藕罐头、藕汁等
(六)结束活动
幼儿品尝生藕片。
师:农民伯伯们挖藕那么辛苦,我们能不能浪费呀?
四、生活活动:入厕、喝水
五、户外体育游戏
体育游戏:小袋鼠找妈妈
活动目标:
1.能听指令扮演角色,做动作。
2.练习双脚跳着前进,锻炼退步肌肉。
活动过程:
1.教师扮演袋鼠妈妈,招呼小袋鼠们围在妈妈身边。
2.开始游戏
(1)袋鼠妈妈与小袋鼠谈话。
孩子们,你们在妈妈的口袋里长大了,该出去练练本领了,好不好?
(2)妈妈带着孩子在场地上练习袋鼠跳,注意手势动作,指导幼儿双脚并拢跳,向前蹦,帮助不会跳的小袋鼠。
(3)袋鼠妈妈走到离小袋鼠不远的另一端场地大喊:"小袋鼠乖乖,快快跳到妈妈这里来。"小袋鼠听到妈妈叫,立刻双脚并拢跳着前进来到妈妈身边。
(4)教师不断选择离幼儿不远的场地招呼小袋鼠跳着来找妈妈。
反复,熟练后,结束游戏。
3.放松运动
下午活动
一、室内游戏
美工游戏:太阳公公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用完整的语句讲述太阳的特性、作用,帮助幼儿加深对太阳的了解。 2.引导幼儿用蜡笔打扮太阳公公。
活动准备:蜡笔、纸人手一份,太阳的图片一张。
活动过程:
(一)出示太阳的图片,引起幼儿兴趣。
1.教师:看,谁来做客了啊?
2.幼儿:太阳公公。
(二)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回忆太阳的特性和作用。
1.教师:那太阳是在哪里的?它是什么样子的?太阳晒在身上有什么感觉?太阳只有一种颜色吗?太阳有几种颜色?
2.教师引导幼儿用完整的语句讲述太阳的特性。
3.教师:请你们想一想太阳有些什么样的本领呢?
(三)教师引导幼儿相互回忆、讨论太阳的作用。
1.引导幼儿打扮太阳公公教师:你们喜欢太阳公公吗?你们想不想帮太阳公公打扮的更漂亮点呢?你想怎样打扮太阳公公呢?
2.教师引导幼儿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二、户外体育游戏
体育游戏:丢手绢
活动目标:
1.体验相互追逐的快乐。
2.能遵守规则玩游戏。
3.在相互追逐跑、双脚跳、单跳中发展平衡能力和耐力。
活动准备:
1.小手绢或类似替代物。
2.宽敞、无障碍物的室外大场地。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
(二)基本过程。
1.丢手绢时,要在他(她)不注意时丢给他(她)手绢,圈上的幼儿边拍手边唱儿歌,增加游戏的乐趣和难度。
2.圈上的其他幼儿谁也不准告诉被丢给手绢的人。
3.追逐时,不要离开大家太远,同时碰到衣服就好,不要撞到他人的身体。
4.游戏玩法:选一个幼儿丢手绢,其他幼儿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圆圈,撒开手蹲下。丢手绢的幼儿,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绕着圈上的幼儿走,圈上的幼儿一起拍手念儿歌——“丢、丢、丢手绢,轻轻地丢在小朋友的后面,大家不要告诉他(她),快点快点捉住他(她),快点快点捉住他(她),快点快点捉住他(她)!”念到“轻轻地丢在小朋友的后面”时,丢手绢的幼儿将手绢悄悄地丢在圈上某一个幼儿的身后,念到“大家不要告诉他(她),快点快点捉住他(她)”时,如果被丢给手绢的幼儿还没有发现自己身后的手绢,丢手绢的幼儿就要捉住他(她)让他(她)表演节目。若在唱的过程中被丢手绢的幼儿自己发现了手绢,就要拿起手绢,快速追遥丢手绢的幼儿,丢手绢的幼儿则要迅速占据被丢手绢的幼儿原来蹲的位置,以免被追上,若丢手绢的幼儿被追上就要请丢手绢的幼儿表演节目,若丢手绢的幼儿没被追上,两人交换角色,游戏重新开始。
5.丢手绢者和被丢手绢者可向相反方向跑,看谁先回到空位上。输者表演节目,胜者做新一轮游戏的丢手绢者。
上午班——
5月29日 星期三
上午活动
一、晨间接待
1.热情接待来园的家长与幼儿。
2.安抚幼儿情绪,幼儿进行桌面游戏。
二、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三、集中教育活动
科学:荷叶圆圆
活动目标:
1.让幼儿认识荷花,了解荷花的生长特点和用途。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用谜语引出课题教师说谜语,让幼儿猜:“一个小姑娘,住在水池塘,身穿粉红衫,生在绿船上”。(荷花,又叫莲花)
(二)了解荷花名称及生长特点出示荷花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认识荷花各部分的名称和生长特点。
1.出示荷花图片,教师提问:你们在什么季节见过荷花?在哪儿见到过?观察荷花、花梗、荷叶、叶柄,并提问:它们叫什么?长得什么样?
2.出示实物莲蓬,并提问:这是什么?(剥开莲蓬,让幼儿观察)教师小结。
3.出示实物藕,让幼儿观察并提问:这是荷花的什么?长得什么样?里面有什么?(切开藕,让幼儿观)教师小结。
(三)介绍荷花的用途提问:你们知道荷花有什么用吗?
1.教师小结。
(四)游戏活动:夏天到了!
1.让孩子们边听音乐边表演夏天里的荷花盛开的动作。相互表演!
四、生活活动:入厕、喝水
五、户外体育游戏
体育游戏:爬爬乐
活动目标:
1.发展多种爬的技能,增强上肢力量。
2.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敏捷性。
3.能积极参与活动,在活动中感受快乐。
活动准备:垫子、平衡木4张、障碍物、音乐。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
1.开火车,围成一个圆圈,激发孩子活动兴趣。
2.师幼在圆圈上跟着音乐做动物模仿操(有节奏地活动头部、上肢、腰部、腹背、下肢等)。
(二)动作教学和练习教师创设“蜘蛛侠学本领”情景,带领幼儿进行4个阶段的练习。
1.手膝着地爬:手膝着地像小蚂蚁一个跟着一个在地上爬,要求手膝协调、爬行有序。
2.手脚伸直在地上进行高肢爬:要求幼儿在爬行时手脚尽量伸直,膝盖不着地,围着圆圈爬两圈。
(三)爬平衡木,双手用力爬,双脚并拢并保持平衡。
1.身体贴紧平衡木,双脚并拢放在平衡木上保持平衡,抬头的同时双手伸直抓紧平衡木两侧,用力拉平衡木带动身体向前进。这个动作的难点在于幼儿的双脚要保持平衡,不要掉下。
(四)匍匐爬行并从障碍物下面爬过,再回到队伍。
1.要求身体贴地,头抬起用手交替往前拨,双脚交替向前蹬行进爬。掌握后让幼儿以匍匐爬的动作通过障碍物下方的空隙,要求在前基础上臀部不要抬起,头侧面爬行通过。
2.放松活动。
六、区角活动
语言区 益智区 音乐区 生活区 美工区
七、生活活动
1.餐前准备,个人秀。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浪费。
3.餐后散步,排队不拥挤。
下午活动
一、室内游戏
科学游戏:传声筒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感知空心的传声筒传出的声音清晰、响亮的传声筒传出的声音模糊、不响亮。
2.引导幼儿认识“小问号”的符号(?),并愿意和小问号做朋友。
3.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好奇心,喜欢玩科学小游戏。
活动准备:
自制传声筒30根(空心、实心各半),“小问号”符号卡片15张。
活动过程:
1.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玩空心纸棒。
2.引导幼儿把纸棒当“传声筒”,自由结伴玩游戏。
教师小结:这个长长的、圆圆的、空心的纸棒,能把我们说的话传出去,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传声筒。
3.认识“小问号”符号。
4.引导幼儿对比观察小问号的传声筒和没有小问号的传声筒有什么不同,让他们发现有小问号的传声筒里有纸团堵着。
5.小结。
刚才我们小朋友真能干,已经找到了带小问号的传声筒。为什么传的声音听不清呢?原来是里面塞满了纸团,纸团堵住了传过来的声音,所以,从这样的传声筒里传过来的声音就不清楚了。
小问号是我们的好朋友,它能带领我们去学习、发现很多的秘密,以后我们小朋友碰到了小问号,就要多动脑筋想一想或者去问大人。
二、户外体育游戏
体育游戏:打地鼠
活动目标
1.清楚并遵守打地鼠的游戏规则,体验打地鼠的快乐。
2.能快速发现地鼠,敏捷地前去打地鼠。
3.能积极参加游戏活动,并学会自我保护。
4.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轮胎若干,海绵棒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
教师带领幼儿做小地鼠模仿操,活动活动筋骨。
师:今天我们来玩打地鼠的游戏,你们玩过吗?那你们知道地鼠是怎样走路的吗?我们一起来模仿一下地鼠走路。
(二)基本部分
1.介绍游戏规则。
用三个轮胎叠在一起,摆成多个地鼠洞,请部分幼儿站在轮胎里面当地鼠,另一部分幼儿当打地鼠的人,用枕头去打地鼠,被打到的地鼠就蹲在下面,完了之后又站起来(提醒幼儿不能一直蹲在轮胎里面),如此循环,看谁的反应最快,打到的地鼠最多。教师根据幼儿游戏情况,交换游戏角色。
2.幼儿尝试游戏。
幼儿进行游戏,教师观察幼儿游戏情况。
3.教师再次强调游戏规则。
教师根据幼儿游戏情况进行点评,再次强调游戏规则
3.幼儿交换游戏角色,再次游戏。
请扮演地鼠和打地鼠的幼儿对调游戏角色。
(三)结束部分
1.教师小结
师:今天打地鼠开心吗?你们打到了多少地鼠呀,有的小朋友表现得很棒,我们下次再玩,好吗?走,现在我们把打到的地鼠抬回家。
教师带领幼儿坐在轮胎上面,做捶捶背、踢踢腿等放松活动。
5月30日 星期四
上午活动
一、晨间接待
1.热情接待来园的家长与幼儿。
2.安抚幼儿情绪,幼儿进行桌面游戏。
二、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三、集中教育活动
健康:采莲藕
活动目标:
1.学习弹跳的方法,练习跳的动作
2.喜欢参加户外活动,并能遵守游戏规则
活动准备:
1.在室外平整的场地上,用垫子作为荷叶
2.根据幼儿的弹跳能力适当改变圆圈和圆圈之间的距离
3.青蛙图片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导入
1.师:宝宝们,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小客人,请宝宝们看一下它是谁。(出示青蛙图片)
2.师:今天青蛙宝宝要和小朋友们一起玩游戏,小朋友们高兴吗?不过在玩之前,先请小朋友们和老师玩一个好玩的小游戏,游戏的名称叫"小青蛙",请小朋友跟着我一起做(边念儿歌边做动作)"我是一只小青蛙,抓虫本领大手儿伸一伸,腿儿蹬一蹬,蹲下找一找小虫,跳起来-------------吃掉它!"
(二)进行游戏
1.请幼儿分成男孩一排,女孩一排。
2.教师示范一次如何跳荷叶,再带领幼儿进行游戏。
3.师:青蛙哥哥和青蛙姐姐们,今天我们要到河对面去抓害虫;可是,要到对岸我们必须要从荷叶上跳过去,那荷叶在哪呢?这些垫子就是荷叶,小朋友们要跟着老师一起跳过去。宝宝们,跳到河对岸每个青蛙宝宝抓一个害虫,而且要边跳边念儿歌哦!现在我们一起跳吧。"小青蛙要抓虫,跳一跳,呱呱呱,呱呱呱,抓到了!小青蛙要回家,跳一跳,呱呱呱,呱呱呱,回到家了!"4.教师再次带领幼儿进行"小青蛙跳荷叶"的游戏。
(三)增加游戏难度
1.师:宝宝们,今天表现的都很棒,每个小朋友都抓到了害虫,我们表扬一下自己吧!不过现在老师要加大这个游戏的难度咯,因为老师想看看那只小青蛙还能跳得更远。
2.把荷叶距离拉大加大游戏难度,教师带幼儿再跳一次荷叶。
(四)放松活动
1.师:宝宝们,今天我们玩了什么游戏呀?
2.师:每个青蛙宝宝都抓到害虫了,很开心吧,现在我们一起坐上小火车到别的地方去看看那里还有害虫吧!
四、生活活动:入厕、喝水
五、户外体育游戏
体育游戏:喂小动物吃东西
活动目标
1.锻炼幼儿身体各部位动作的灵活性、协调性。
2.通过游戏,让幼儿体验沙包的多种玩法,并从中获得快乐。
3.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活动准备
沙包若干,动物纸篓三个。
活动过程
1.听音乐做准备活动,引出课题,并让幼儿自由抛、接沙包激发兴趣。
2.头顶沙包快速走:将沙包放在头顶,保持平衡快速行走,不让沙包掉下来。
3.双膝夹包跳:双膝将包夹住,匀速跳跃行走,中途掉包要夹包重新开始。
4.双脚夹、抛沙包:双脚用力将沙包夹住,然后跳起将沙包抛出。
5.后抛沙包:将幼儿分成四组进行后抛沙包练习,看谁后抛得远。
6.游戏:打猎(幼儿围成圆形,手持沙包,肩上挥臂向中心固定物投准)。
7.游戏:喂小动物吃东西。
将沙包放在左肩或右肩,匀速将沙包送到纸篓内。
教师进行激励性小结,结束活动。
六、区角活动
科学区 建构区 角色区 美工区 阅读区
七、生活活动
1.餐前准备,个人秀。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浪费。
3.餐后散步,排队不拥挤。
下午活动
一、室内游戏
语言游戏:想长角的石头
活动目标:
1.倾听故事,体验小石头实现愿望的喜悦心情。
2.愿意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小鸡、小猫、蜈蚣的立体教具各一个、一块贴有五官的石头、一串项链。
活动过程:
(一)产生悬念。
1.教师手拿石头。有一块小石头,很想跟别人一样可以走来走去,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可是,它没有脚,怎么办呢?你们谁能帮帮他吗?
2.幼儿群讲办法。
3.你们想出了这么多有用的办法啊,可真棒,让我们来听听小石头最后长脚了没有?
(二)倾听故事。
1.教师操作桌面教具,讲述故事第一部分。(从“有一块小石头,光溜溜”到“小石头多么想到处去看看”)
2.小石头为什么想长脚?
3.“这个时候,小石头想到了一个好办法,我可以问别人借脚啊!远远地,走来了小鸡,小石头想问小鸡借脚,可是他有些害羞,你们愿意帮小石头向小鸡借脚吗?你们一起来说说看(幼儿群讲:小鸡,你把脚借给我好吗?)”
4.教师操作小鸡教具,“小鸡摇摇头,不肯把脚借给他。哦,小鸡可能觉得自己只有两只脚,要是借给小石头了,就没有办法捉虫吃了。”
5.“喵喵喵(教师做动作)远远地,走来了一只小猫。"教师操作小猫教具,“小猫摇摇头,也不肯借脚。哎呀,小猫也不肯借脚,可能小猫要捉老鼠,借了脚就不能捉老鼠了。”
6.“远远地,蜈蚣爬过来”。
7.“小石头问谁借了脚?这些动物把脚借给他了吗?如果是你,你现在的心情是怎么样的?(难过、伤心、生气)”
8.“小石头没有借到脚,真伤心,这时候来了个小朋友,发生了什么事?咦,小石头要向小朋友借脚吗?让我们继续听下去。”
(三)教师讲述故事第二部分。
1.“小朋友怎么做了,小石头有没有长出脚?”
2.“它跟着小朋友干了什么事?你觉得它的愿望实现了吗?为什么?”
3.请幼儿完整倾听故事一遍。
(四)想像活动。
1.说说小石头前后的心情变化。
2.“小石头虽然最后还是没有长脚,但它感觉就想长了脚一样,因为到处去看看的愿望实现了。如果是你,你想带小石头去哪里?干什么?”
二、户外体育游戏
体育游戏:踩影子
活动目标:
1.教幼儿练习在一定范围内四散跑,增强幼儿跑的能力。
2.初步培养幼儿在奔跑过程中的躲闪能力。
3.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活动准备:
1.阳光灿烂的户外场地。
2.事先用粉笔在场地上画好一个大圆圈。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师:小朋友,今天阳光明媚,天气暖暖的,我们一起出去做游戏好不好?
带幼儿到活动场地。先带领幼儿热身,让他们走走跑跑跳跳,活动一下四肢。
(二)玩游戏“踩影子”
1.踩自己的影子
让小朋友们先找一找自己的影子在什么地方?它是什么样子的?接着,让小朋友们分散开来想办法踩自己的影子。
2.踩好朋友的影子
踩过自己的影子之后,接着我又开始引导幼儿踩别人的影子。两个幼儿一组,一个踩另一个的影子,另一个边跑边躲闪。
3.创新玩法
等幼儿大致熟悉了这个游戏之后,开始让幼儿四散开来玩“踩影子”的游戏,幼儿进行游戏,教师也可以参与到游戏中,启发幼儿动脑筋怎样才能不被捉影入捉到。(跑到阴凉处,没有影子也就捉不到)
交换角色,尽量多地给幼儿当捉影人的机会。在体验到游戏的快乐之中,培养幼儿在奔跑过程中的躲闪能力。
(三)活动结束
孩子们真棒,现在休息休息,甩甩胳膊踢踢腿,我们准备回教室了。
下午班——
5月31日 星期五
上午活动
一、晨间接待
1.热情接待来园的家长与幼儿。
2.安抚幼儿情绪,幼儿进行桌面游戏。
二、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三、集中教育活动
艺术(美术):小藕片(手工)
活动目标:
1.认识番禺土特产——莲藕,通过观察、讨论,发现莲藕内部纹路特征。
2.能大胆地根据莲藕的内部纹路特征合理地组合、制作彩印画,体验创作的快乐。
3.增进参与环境布置的兴趣和能力,体验成功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莲藕若干个,菜板、刀各一。
2.蘸有颜料的抹布若干,盘子、纸张若干。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你知道莲藕是番禺哪个地方的特产?”
2.师:“你们吃过莲藕吗?是什么样子的?”
3.引导幼儿认识莲藕是万顷沙的土特产。
(二)出示准备好的莲藕,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
1.师:“那莲藕里面是什么样的呢?”
2.引导幼儿大胆进行猜测,请幼儿说一说。
3.验证猜测结果:教师现场切开莲藕,请幼儿进行观察、交流,发现莲藕内部特征。
(三)制作彩印画。
1.引起幼儿对莲藕内部纹路的兴趣,加深印象。你看到的莲藕切开后是什么样的,你喜欢里面的花纹吗?(鼓励幼儿发表自己的意见与他人进行讨论、交流)
2.出示印有莲藕内部纹路的图画请幼儿观察并猜测做画方法,然后进行介绍。
3.介绍活动材料和要求。
4.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作画步骤:选择自己喜欢颜色,将莲藕平的一面蘸上颜料,然后用力在纸上按下,垂直提起,多次选择进行组合,边印边进行构图。
5.欣赏作品、交流作画感受。鼓励幼儿间相互欣赏并大胆向同伴介绍。
四、生活活动:入厕、喝水
五、户外体育游戏
体育游戏:运萝卜
活动目标:
1.初步掌握两手两膝着地向前爬行的方法和技能,培养幼儿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2.培养幼儿热爱劳动、做事认真的良好品质。
活动准备:
1.垫子4块,“萝卜”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幼儿跟老师一起做模仿操。
(二)基本部分。
1.讲解游戏“运萝卜”的游戏规则及方法。
2.“小朋友们,我们上次种的萝卜都丰收了,我们今天去田里把它们运回家,好吗?”
3.“在去田野的路上有一块垫子,我们必须爬过垫子才能拿到萝卜。”
4.教师示范爬垫子的方法和游戏过程。再请个别幼儿示范1—2次。
5.幼儿重复游戏3—4次。教师个别指导,纠正幼儿爬的动作。
6.简单小结。表扬认真爬着去运萝卜的小朋友。
(三)结束部分。
1.放松活动:学小鸟飞,飞会教室。
六、区角活动
科学区 建构区 角色区 美工区 阅读区
七、生活活动
1.餐前准备,个人秀。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浪费。
3.餐后散步,排队不拥挤。
下午活动
一、室内游戏
特色绘本活动:大熊山
活动目标:
1.感受物体远近变化带来的不同视觉感受并进行想象,体验故事里动物友爱的美好情感。
2.安静欣赏,积极地用清楚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3.喜欢并尝试创编故事大熊山的结尾,并乐意和同伴一起学编。
活动准备: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幼儿经验与故事情节互动
1.(取出剪好的一只黑色的侧面小老鼠问幼儿)这是谁?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老鼠?
2.小老鼠在草地上看到了什么?
3.小老鼠发现草地上睡着熊,它会怎么做呢?
(二)完整欣赏故事《大熊山》
1.(完整欣赏前向幼儿提出)一边听一边给故事想个名字。想一想,小老鼠最先看到的很小的东西,为什么会慢慢变大,最后才发现是一只熊呢?
2.师幼共同阅读
二、户外体育游戏
体育游戏:踩尾巴
活动目标:
1.要求幼儿能把一张大的报纸折成"细尾巴"的样子。
2.幼儿在活动中能感受到踩"尾巴"的兴趣。
活动准备:每人一张大的报纸。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教师示范折"尾巴"。把一张大的报纸一一对折,折成"细尾巴"的样子
――教师讲解游戏规则:要求幼儿把折好的"尾巴"放在腰间,两个小朋友做游戏,互相逐看谁先踩下"尾巴"来,谁就胜利。
(二)基本部分:折"尾巴"
――幼儿每人一张报纸,按老师折的样子开始折,先把纸平放在桌子上,一次性折成细"巴"的样子。
――幼儿先把折好的"尾巴"放在腰间,俩俩交朋友,找到朋友以后,教讲解游戏规则:游戏时幼儿不能推自己的朋友,谁先踩下"尾巴"来谁就胜互相追逐小心不要摔倒。
(三)开始游戏。
――教师发口令幼儿互相追逐踩"尾巴"。游戏连续进行3-5遍。
――游戏时教师要保护好幼儿的安全,分组游戏。
(四)结束部分:
――放松
 
上一课题:第十四周(2024.5.27-2024.5.31)
下一课题:第十四周(5月27日——5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