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市第二幼儿园:在线备课系统

宛陵湖园区

当前位置:首页 > 备课资源 > 宛陵湖园区

课题:第十三周(2024.11.25—2024.11.29)

2024.11.25—2024.11.29第十三周

上午班——

11月25日   星期一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 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 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 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 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 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滑滑梯

游戏材料:瑜伽砖

观察重点:会用简单的搭建技能,如围合、垒高、架空等,并由一定的规则意识。

支持策略:

(1)及时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观察和记录;

(2)当幼儿单调的重复游戏时,老师以游戏者的角色进入,引导幼儿;

(3)及时为幼儿提供、更新材料。

1. 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 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科学活动——送乌贼回家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认识乌贼的基本外形特征,包括身体形状、颜色、触手数量等,了解乌贼独特的生活习性,如喷墨逃生、在水中游动方式等。

2.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活动形式,培养幼儿观察力、注意力和简单的分类归纳能力,提升幼儿手部精细动作发展,使其能准确将乌贼模型放入对应“家”中。

3.激发幼儿对海洋生物的好奇心与探索欲,让幼儿感受帮助动物“回家”带来的成就感,树立关爱海洋动物、保护海洋环境的意识。

活动准备:

教具材料:收集不同角度、姿态且色彩鲜艳的乌贼高清图片,制作成生动有趣的教学 PPT,插入简短乌贼在海洋中游动、喷墨的视频片段,加深幼儿直观印象;准备多个大小适中、材质安全(如软胶或毛绒)的乌贼玩具模型,用于幼儿近距离观察、触摸和操作;绘制 3 - 4 幅大型海洋场景图作为“乌贼的家”背景板,分别展示浅海珊瑚礁区、深海黑暗区、海草茂盛区等不同海洋环境,并在周边标注简单图示说明特点。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1.教师身着带有海洋元素的围裙,装扮成“海洋精灵”,神秘兮兮地走进教室,手中拿着一个封闭纸盒,里面藏着乌贼玩具模型,发出神秘声音:“小朋友们好呀,今天我从遥远的大海带来一个神秘礼物,它藏在这个魔法盒子里,大家猜猜是什么海洋宝贝?”通过摇晃盒子发出轻微声响,引发幼儿好奇心和猜测热情。

2.邀请几位幼儿到前面摸一摸纸盒,感受物体形状,分享触摸感受,然后打开盒子,拿出乌贼玩具,提问:“哇哦,原来是这个小家伙,谁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呀?”引导幼儿凭借前期经验回答,顺势开启关于乌贼的科学探索之旅。

二、观察认知部分

1.教师将乌贼玩具模型放在展示台上,和幼儿围坐一起,开启“乌贼放大镜”环节,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提问:“小朋友们,看看这只乌贼,它的身体像什么形状呀?是圆圆的,还是长长的呢?”“它身上有哪些颜色,是纯色还是彩色条纹呀?”“数一数,它有几条像小鞭子一样的触手呢?”鼓励幼儿踊跃发言,分享观察发现,并用简单动作模仿乌贼触手摆动。

2.播放乌贼的 PPT,展示多张乌贼不同视角高清图片。

三、游戏互动部分

1.“乌贼找家”分类游戏

2.“乌贼回家接力”游戏

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幼儿站成一排,在每组起点放置一篮乌贼玩具模型,终点对应一幅海洋场景图“家”。教师讲解规则:“现在我们要进行接力比赛啦,每组第一个小朋友拿一个乌贼宝宝,快速跑到对面,把它送到正确的‘家’里,然后跑回来和下一个小朋友击掌,下一个再出发,看哪组最先帮所有乌贼都找到家,而且送得都对哦!”游戏过程中,教师为幼儿加油助威,强调遵守规则、安全第一,对表现出色小组奖励塑料宝石,培养幼儿团队协作与竞争意识。

四、总结拓展部分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午班——

11月26日   星期二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3. 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欢乐迷宫

游戏材料:瑜伽砖

观察重点:会用简单的搭建技能,如围合、垒高、架空等,并由一定的规则意识。

支持策略:

(1)及时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观察和记录;

(2)当幼儿单调的重复游戏时,老师以游戏者的角色进入,引导幼儿;

(3)及时为幼儿提供、更新材料。

三、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户外游戏——《运果子》

活动目标:

1.练习双脚并拢跳,手脚着地爬的动作。

2.能按颜色将玩具分类放到筐内;

3.能听懂指令,喜欢模仿动物的动作,积极参与游戏。

活动准备:

四种颜色的筐子各一个;

活动过程:

1.准备活动:动作模仿:“小鸟走路飞呀飞,小鱼走路游呀游,小象走路甩着长鼻子,小鸭子走路摇一摇,小乌龟走路爬呀爬,小兔子走路跳呀跳。”

重点:

练习小兔子双脚并拢跳和小乌龟手脚着地爬的动作。

2.介绍游戏玩法:

①戴上猫妈妈的头饰,向幼儿介绍场地和游戏的材料:“小兔子们,猫妈妈有一些筐子,你们看有什么颜色的?”“有几个筐子?”“我们一起数一数吧!”

②介绍游戏玩法规则:“猫妈妈的果园里有许多的果子。”(将大趣味插子轻轻撒到草地上)

“请小兔子帮忙捡1个果子回来,动脑筋想一想,小兔子捡到1个红果子要放到什么颜色的筐子里呢?”

“如果捡到一个黄果子呢?捡到一个绿果子呢?捡到一个蓝果子呢?”

③小兔子要怎样走路?(提示幼儿两只脚要并紧了向前跳。)

④“小兔子们,听到猫妈妈的铃鼓一响就一起开始跳到果园里捡果子,准备好了吗?”

3.进行游戏《运果子》

①观察幼儿的动作和取放玩具的情况;

②小结幼儿游戏情况,引导幼儿听清楚猫妈妈的要求。

③变换不同的动物帮助猫妈妈运果子,例如小乌龟发展幼儿手脚着地爬的动作;

④根据幼儿的取放情况,不断增加取放的数量,可以使2个、3个。

4.结束游戏。

二、区域活动

场馆活动:阅读室

材料:绘本、手偶

活动目标:   

1.体验的阅读的乐趣,培养对阅读活动的兴趣。         

2.能安静阅读,不打扰他人。

三、幼儿离园

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上午班——

11月27日   星期三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阳光长廊

游戏材料:瑜伽砖

观察重点:会用简单的搭建技能,如围合、垒高、架空等,并由一定的规则意识。

支持策略:

(1)及时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观察和记录;

(2)当幼儿单调的重复游戏时,老师以游戏者的角色进入引导幼儿。

(3)及时为幼儿提供、更新材料。

三、游戏分享

1. 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 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社会活动——小班宝贝的海洋发现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了解海洋的基本构成要素,认识几种常见且具有代表性的海洋生物,知晓它们的简单外观特点及生活习性,拓展幼儿关于海洋世界的知识面。

2.通过观察、讨论、分享等活动形式,锻炼幼儿的观察力、口语表达能力与倾听能力。

3. 激发幼儿对海洋的好奇心与探索欲,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保护海洋环境的情感意识,让幼儿感受与同伴分享发现的乐趣,增强集体归属感。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活动前,教师可与家长沟通,鼓励家长在家中通过绘本阅读(如《海底小纵队》《大卫,不可以》海洋版等)、观看海洋主题动画片(如《海底总动员》片段)等方式。

2.物质准备:在教室布置一角模拟“海洋小天地”,使用蓝色布料或纸张铺地象征海水,摆放海洋生物模型、塑料海草、充气礁石等道具,营造逼真的海洋情境氛围;另外,准备一些海洋主题的小贴纸、卡通徽章等作为奖励物品,激励幼儿积极参与活动。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1.教师身穿带有海洋元素的服装(如印有海浪、小鱼图案的连衣裙),头戴贝壳皇冠,扮成“海洋公主”,热情洋溢地走进教室,怀里抱着一个神秘盒子,故作神秘地说:“小朋友们好呀,今天我从神奇的大海那儿带来了一个魔法盒子,里面藏满了大海的秘密,你们猜猜会是什么呢?”通过晃动盒子发出声响,吸引幼儿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猜测热情。

2.邀请几位小朋友到前面来,闭上眼睛摸一摸盒子里的东西(可以是贝壳、海星模型等),然后睁开眼睛,和小伙伴们分享触摸的感觉,猜猜自己摸到的是什么,从而自然导入本次活动主题——海洋发现。

二、观察与分享部分

1.开启“海洋探秘之旅”,教师播放制作好的海洋主题教学 PPT,展示海浪拍打沙滩、一望无际的蓝色海水、海底斑斓的珊瑚礁等壮观画面,同时用生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描述。

2.展示海洋生物的图片和视频片段,依次介绍几种常见海洋动物。

三、讨论交流部分

1.教师组织幼儿围坐成一个大圆圈,开启“海洋分享会”,引导幼儿回忆并分享自己在生活中与海洋有关的经历,可以是去海边游玩的趣事,也可以是在电视、绘本里看到的海洋故事。

2.在幼儿分享过程中,教师巧妙引导幼儿关注海洋环境问题。

四、总结与拓展部分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下午班——

11月28日   星期四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欢乐迷宫

游戏材料:瑜伽砖

观察重点:会用简单的搭建技能,如围合、垒高、架空等,并由一定的规则意识。

支持策略:

(1)及时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观察和记录;

(2)当幼儿单调的重复游戏时,老师以游戏者的角色进入,引导幼儿;

(3)及时为幼儿提供、更新材料。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户外游戏——《开火车》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灵敏性,增强幼儿肌肉的力量。

2.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活动准备:橡皮筋(松紧带)、小椅子、垫子等。

活动过程:

1.和幼儿一起在活动场地上设置各种适于练习钻、爬的活动环境。

2.幼儿自由选择各种活动器材或环境,根据器材的特征做相应的动作,如钻、爬、绕、越等。

3.选择一些适合幼儿做“钻”动作的器械,训练幼儿“钻”的灵敏性。帮助他们学习“钻”时低头、团身的动作、两腿屈伸结合、交替与身体重心的转移。

4.游戏活动“开火车过山洞”:幼儿站成一路纵队,一个接一个,从四处分布的“山洞”下钻过。

5.小比赛:

每名幼儿都扮“火车头”,两手在胸前做开火车的姿势,可在场地上自由行驶,要互相不能碰状。看哪个小朋友开得稳、开的快。

6.放松运动

二、区域活动

场馆活动:美工坊

材料:彩纸、剪刀、白乳胶

活动目标:   

1.体验手工的乐趣,培养对手工活动的兴趣。         

2.能安静操作,不打扰他人。

三、幼儿离园

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上午班——

11月29日   星期五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滑滑梯

游戏材料:瑜伽砖

观察重点:会用简单的搭建技能,如围合、垒高、架空等,并由一定的规则意识。

支持策略:

(1)及时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观察和记录;

(2)当幼儿单调的重复游戏时,老师以游戏者的角色进入引导幼儿。

(3)及时为幼儿提供、更新材料。

三、游戏分享

1. 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 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艺术活动——绘画:大鲸鱼的浴缸

活动目标:

1. 引导幼儿了解鲸鱼的基本外形特征,知晓浴缸的常见形状与用途,拓展对海洋生物及生活用品的认知。

2. 通过涂鸦、粘贴、添画等美术手法,锻炼幼儿手部精细动作与手眼协调能力。

 

3.激发幼儿对美术创作的兴趣,体验自由创作带来的快乐与成就感,增强关爱海洋动物的情感,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培养创新思维。

活动准备:

绘画材料:为每个幼儿准备一张 A3 或 A4 大小的白色绘画纸(纸张质量稍厚,便于幼儿涂抹、粘贴),一盒油画棒(12 - 24 色,色彩丰富、易上色)、一盒水彩笔(颜色鲜艳、出水流畅)、安全胶水、彩色皱纹纸(剪成小碎片模拟泡泡或海洋装饰元素)、蓝色与白色轻黏土(用于制作海浪、鲸鱼身体部分),以及各种海洋主题小贴纸(如贝壳、海星、小鱼),满足幼儿多样化创作需求。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1.教师身穿带有鲸鱼图案的围裙,扮成“海洋魔法师”,手持魔法棒(装饰有海洋元素的小棍),神秘兮兮走进教室,念起咒语:“咕噜咕噜变,小朋友们,今天魔法棒要带我们去一个超级神奇的地方哦!”播放鲸鱼叫声的音频,同时在大屏幕上快速展示鲸鱼图片,提问:“猜猜看,我们要去谁的地盘啦?”引导幼儿回答鲸鱼相关内容,引发兴趣。

2.展示一张鲸鱼张大嘴巴,好像在说话的图片,教师模仿鲸鱼口吻:“小朋友们好呀,我是大鲸鱼,我游了好久好久,现在好累好累,好想有个大大的浴缸泡个澡呀,你们能帮我吗?”以此导入创作主题——大鲸鱼的浴缸。

二、观察与讲解部分

1.展示多张大鲸鱼高清图片,引导幼儿仔细观察。

2.展示画有浴缸轮廓的示范画,介绍浴缸。

三、创作实践部分

1.教师给每个幼儿发放绘画纸、绘画工具及装饰材料,鼓励幼儿先构思,用油画棒轻轻画出大鲸鱼的大致形状(可以是弯曲身体、喷水等不同姿态)和浴缸轮廓(长方形、椭圆形均可),提醒幼儿画面主体要画大些,方便后续添画装饰。对有困难幼儿,教师可在旁指导、示范简单线条勾勒,如“先画一个大大的弯弯,像月亮一样,这就是鲸鱼的身体啦,再加上三角形的尾巴哦”。

2.幼儿画好轮廓后,引导他们用水彩笔细致上色,为鲸鱼选择喜欢的颜色(蓝色、灰色、黑白相间等),给浴缸搭配多彩条纹、图案,鼓励大胆创新。接着,让幼儿用胶水粘贴彩色皱纹纸碎片当泡泡,用轻黏土捏出海浪、贝壳等海洋元素装饰画面周边,再贴上海洋主题小贴纸丰富内容,教师巡回指导,提醒正确使用工具、保持画面整洁,对创意独特、认真创作幼儿及时表扬鼓励,如“你画的鲸鱼笑容好可爱呀,泡泡颜色也很鲜艳呢”。

四、展示与分享部分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评课

表情

共 0 条评课
  • 这篇内容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