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市第二幼儿园:在线备课系统

宛陵湖园区

当前位置:首页 > 备课资源 > 宛陵湖园区

课题:第二周(2024.9.9—2024.9.14)

上午班——

9月9日   星期一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 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 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 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 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 自主游戏:

(1)游戏场地:阳光长廊

(2)游戏材料:轮胎、垫子、攀爬架

(3)观察重点:会用简单的搭建技能,并有一定的规则意识。

3. 支持策略:

(1)及时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观察和记录;

(2)当幼儿单调的重复游戏时,老师以游戏者的角色进入,引导幼儿;

(3)及时为幼儿提供、更新材料。

三、游戏分享

1.(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 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社会活动:能干的小手

活动目标:

1.说出手的不同本领,愿意分享交流。

2.学习整理房间的简单方法。

3.体验到帮助他人带来的快乐情绪,乐于帮助他人。

活动准备:

1.幼儿有猜谜语的经验。

2.PPT。

活动过程:

(一)播放谜语音频,鼓励幼儿大胆猜测。

1.今天,老师带来一个谜语,猜的是身体的一个部分,大家一起猜猜看。谁能猜出这个谜语的谜底是什么?

2.小结:手是我们最灵巧的身体部分之一,我们时时刻刻都离不开自己的双手。

(二)出示图片“手的用处”,引导幼儿初步感受手的不同本领。

1.你看到大人们用手在做什么?

2.小结:大人们可以用手写字、做饭、洗衣服、工作等等,样样事情都会做。

3.小朋友们也有一双灵巧的小手,你的小手可以干什么呢?

4.小结:我们可以用手来绘画、捏泥、折纸、游戏,更重要的是我们能用灵巧的小手帮助自己做事情。

(三)播放视频,讨论整理房间的方法。

1.小动物们的家怎么样?哪里很乱?

2.你有什么整理的好办法?

(四)播放视频,引导幼儿帮助小动物们整理房间,互相学习整理物品的简单方法。

1.谁来帮助小动物们整理房间?

2.你是如何整理的?

3.小结:小朋友们在帮助小动物们整理家的过程中,学会了很多整理物品的方法,如:书本要整齐的摆到书架上,玩具要分类放到玩具架,衣服要叠好放进衣柜。

(五)播放“小动物们致谢”音频,鼓励幼儿大胆分享自己为别人做事的经验,体验到帮助他人带来的快乐情绪。

1.大家帮助小动物们整理房间,小动物们要向小朋友致谢,我们一起听一听它说了什么吧?

2.在大家的帮助下,小动物们不仅学会了整理物品,还会帮助家里做家务。你为别人做过哪些事情?心情怎样?

活动总结:

能干的小手不仅可以为自己服务,还可以为大家服务,给他人带来快乐。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午班——

9月10日   星期二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1)游戏场地:阳光长廊

(2)游戏材料:轮胎、垫子、攀爬架

(3)观察重点:会用简单的搭建技能,并有一定的规则意识。

3.支持策略:

(1)及时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观察和记录;

(2)当幼儿单调的重复游戏时,老师以游戏者的角色进入,引导幼儿;

(3)及时为幼儿提供、更新材料。

三、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篮球技能——酷炫篮球

活动目标:

1.乐意与老师用篮球做游戏,喜欢玩球;

2.学会2种持球方法:提胯拍球、跪地单手拍球;

3.学会各种方向单手拍球。

二、区域活动

场馆活动:乐高室

材料:乐高材料、积木。

活动目标:

1.体验搭建活动的乐趣,培养对乐高活动的兴趣。

2.喜欢搭建积木,正确的使用各种乐高材料和积木。

三、幼儿离园

1.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2.排队不要推搡、拥挤和大喊大叫。

 

 

下午班——

9月11日   星期三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2)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3)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 自主游戏:

(1)游戏场地:阳光长廊

(2)游戏材料:轮胎、垫子、攀爬架

(3)观察重点:会用简单的搭建技能,并有一定的规则意识。

3.支持策略:

(1)及时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观察和记录;

(2)当幼儿单调的重复游戏时,老师以游戏者的角色进入,引导幼儿;

(3)及时为幼儿提供、更新材料。

三、游戏分享

1.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体育游戏——《跳格子》

活动目标:

1. 能单脚、双脚交替进行跳跃,学习夹包跳。

2. 锻炼腿部力量,发展动作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

沙包、宽阔的活动场地。

游戏过程:

(一)听音乐做热身游戏。

1.重点活动膝盖和脚腕。

(二)自由游戏《跳格子》

1.介绍游戏玩法:幼儿可以自己在地面上画格子,然后尝试用单脚跳、双脚跳等方式玩“跳格子”的游戏。

(三)游戏《跳房子》

1. 幼儿分成四组玩“跳房子”的集体游戏。

2. 介绍游戏玩法。

(1)将沙包投入第一格,幼儿单脚跳至沙包处,双脚住沙包抛入第二格,再单脚踢入第三格,然后重复上面的玩法,依次完成。

(2)到最后一格,双脚夹起沙包踢起,用手接住第二名幼儿再将沙包投入第一格,依次进行游戏,通过的人数多的一组为胜方。

(四)组织幼儿进行游戏,教师指导。

1.每组完成游戏的幼儿分别站在一方,违反规则的站在一方,进行比赛。

2.提醒幼儿进行单脚跳时注意安全。

活动结束:组织幼儿进行放松活动。

二、区域活动

重点区域:美工区

材料:儿童剪刀、彩纸、马克笔。

活动目标:

1.体验美工活动的乐趣,培养对美工活动的兴趣。

2.喜欢手工活动,正确的使用各种工具和材料。

三、幼儿离园

1.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2.排队不要推搡、拥挤和大喊大叫。

 

 

上午班——

9月12日   星期四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2)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3)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 自主游戏:

(1)游戏场地:阳光长廊

(2)游戏材料:轮胎、垫子、攀爬架

(3)观察重点:会用简单的搭建技能,并有一定的规则意识。

3.支持策略:

(1)及时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观察和记录;

(2)当幼儿单调的重复游戏时,老师以游戏者的角色进入,引导幼儿;

(3)及时为幼儿提供、更新材料。

三、游戏分享

1.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科学活动:比较粗细

活动目标:

1.能正确区分物体的粗细,感知粗细的相对性。

2.能按物体的粗细进行正逆排序。

3.能大胆地尝试、比较,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活动准备:

PPT、操作纸。

活动过程:

(一)比较物体的粗细,感知粗细的相对性。

1.观察PPT,引导幼儿比较并说说木桩的粗和细。

2.教师:请小朋友们比一比,哪根木桩粗?哪根木桩细?

3.引导幼儿理解粗细的相对性。

4.教师:3根木桩中,比一比,哪根粗?哪根细?为什么第一次中间的木桩粗、第二次中间的木桩变成细的了?(看一个物体的粗细,要看和谁比,和粗的比就细,和细的比就粗)

(二)比较画面中物品的粗细。

1.引导幼儿比较并说说画面中物品的粗和细。

2.教师:画面中的物品,有的粗,有的细,请小朋友们比一比、说一说吧!

(三)游戏:给蜡笔排队。

1.引导幼儿观察画面。

2.教师:请小朋友们按规律给小蜡笔排排队吧!

活动总结:

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粗细的东西,引导幼儿比较周围物体的粗细。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上午班——

9月13日   星期五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2)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3)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 自主游戏:

(1)游戏场地:阳光长廊

(2)游戏材料:轮胎、垫子、攀爬架

(3)观察重点:会用简单的搭建技能,并有一定的规则意识。

3.支持策略:

(1)及时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观察和记录;

(2)当幼儿单调的重复游戏时,老师以游戏者的角色进入,引导幼儿;

(3)及时为幼儿提供、更新材料。

三、游戏分享

1.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艺术活动:长发娃娃(手工)

活动目标:

1.能大胆想象,设计出不同的发型。

2.能用彩纸给娃娃做出不同的发型。

活动准备:

PPT、彩纸、儿童剪刀。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引导幼儿大胆地说出现实生活中所见到的发型,然后播放关于发型的PPT。

(1)请幼儿说说自己和其他小朋友的发型是怎样的?

(2)说说家人的发型是怎样的?

(3)说说在大街上还看到过怎样的发型?

(4)在课件里,你又看到了哪些发型?

小结:刚才我们说了很多发型,也看到了很多发型。这些发型除在头发上变花样,而且还加上了各种各样的小饰品,所以看起来都漂亮。

(二)集体活动:

1.这个人少了什么?(少了头发)

2.教师出示没有头发的人物范画。

(1)大家看一看,教师以范画中人物的口吻说:我看到小朋友们的发型都这么好看,很羡慕,想请小朋友们来帮我设计一个发型,你们愿意吗?

(2)请幼儿说说想设计一个什么样的发型。

3.制作发型前提醒幼儿注意事项。

(1)使用儿童剪刀要小心,不要着急。

(2)剪纸时要慢慢剪,不要浪费纸张。

4.幼儿画出发型设计图,教师巡回观察并及时进行指导,幼儿给予适当的提示和帮助。

(三)游戏活动:小小发型师

1.幼儿根据发型图纸把娃娃的发型做出来。

2.教师评价并总结。

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自己梳头发,培养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午班——

9月14日   星期六(补周一)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2)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3)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1)游戏场地:阳光长廊

(2)游戏材料:轮胎、垫子、攀爬架

(3)观察重点:会用简单的搭建技能,并有一定的规则意识。

3.支持策略:

(1)及时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观察和记录;

(2)当幼儿单调的重复游戏时,老师以游戏者的角色进入,引导幼儿;

(3)及时为幼儿提供、更新材料。

三、游戏分享

1.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体育游戏——《抓小鱼》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手眼协调能力。

2.训练幼儿协作能力和身体的平衡能力。

3.体验师生共同活动的快乐,激发幼儿共同学习的愿望,提高活动的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师提前布置活动的场所,小猫的头饰,小鱼卡片。

2.几十个夹子。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1.教师出示准备好的小猫头饰,问:小朋友们,这是什么啊?(小猫)

2.有谁知道小猫最喜欢吃什么?

3.那么我们就来玩一个小猫捉鱼的游戏吧,好不好?

(二)基本环节

1.小猫捉鱼

(1)教师请小朋友们带上小猫的头饰,并扮演猫妈妈的角色。

(2)猫妈妈找宝宝了:喵喵喵,孩子们,你们在哪里啊?小猫听到了就回答:喵喵喵,妈妈我们在这里。“今天妈妈发现一个地方有很多的鱼,我们赶紧去捉吧,好吗?”教师带领幼儿到放有小鱼卡片的活动区域,让小猫去把鱼儿捉回来,放到老师提前准备好的盆子里,看是捕鱼能手,捉的鱼最多。

(3)幼儿开始自由的捉鱼。

(4)宝贝们,真棒这么快就把小鱼捉完了,可刚刚我们捉的鱼都不会游,下面我们就去会游的鱼好吗?

2.捉活鱼

(1)教师首先介绍游戏的方法和规则:在地上圈定一个区域,选几个孩子当鱼,在衣服上夹上十几个夹子代表鱼鳞;其他幼儿当渔夫。游戏开始,鱼儿可以跑出圈外,这时大家可以去追鱼并设法取下衣服上的夹子,当鱼儿回到圆圈里就不能去夹子了,直到鱼儿身上的夹子取完游戏结束,取下夹子最多的就是胜利者。

(2)教师选定区域让幼儿扮演小鱼,其他幼儿开始捉鱼活动。

(3)幼儿活动是教师提醒幼儿只能取夹子,不能碰到扮演小鱼的幼儿。

(4)评出胜利者给予表扬。

活动总结:

教师请捉鱼最多的小朋友说说自己的经验,并和其他幼儿交流。

二、区域活动

重点区域:生活区

材料:各种线、纽扣。

活动目标:

1.体验编织活动的乐趣,培养对扣纽扣的兴趣。

2.喜欢编织活动,正确的使用各种工具和材料。

三、幼儿离园

1.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2.排队不要推搡、拥挤和大喊大叫。

 

 


 


评课

表情

共 0 条评课
  • 这篇内容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