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市第二幼儿园:在线备课系统

宛陵湖园区

当前位置:首页 > 备课资源 > 宛陵湖园区

课题:第七周(3月24日—3月28日)

2025.3.24—2025.3.28  第七周

下午班—— 

3月24日   星期一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搬过来搬过去

游戏材料:瑜伽砖

观察重点:会用简单的搭建技能,如围合、垒高、架空等,并由一定的规则意识。

支持策略:

(1)及时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观察和记录;

(2)当幼儿单调的重复游戏时,老师以游戏者的角色进入,引导幼儿;

(3)及时为幼儿提供、更新材料。

三、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篮球技能——酷炫篮球

活动目标:

1.乐意与老师用篮球做游戏,喜欢玩球;

2.学会2种持球方法:双手举球过头顶、左手抱球于体侧;

3.学会各种方向滚球。

二、区域活动

场馆活动:阅读室

材料:绘本书

活动目标:

1.能安静阅读;

2.愿意和小朋友分享。

三、幼儿离园

1.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上午班—— 

3月25日   星期二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搬过来搬过去

游戏材料:瑜伽砖

观察重点:会用简单的搭建技能,如围合、垒高、架空等,并由一定的规则意识。

支持策略:

(1)及时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观察和记录;

(2)当幼儿单调的重复游戏时,老师以游戏者的角色进入,引导幼儿;

(3)及时为幼儿提供、更新材料。

三、游戏分享

1.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语言活动  绘本:生姜和泡菜的故事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生姜和泡菜之间的友谊及故事中的趣味情节;

2.丰富幼儿词汇,如“腌制”“独特”“陪伴” ,提升语言表达能力,能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片段;

3.培养幼儿想象力与创造力,鼓励幼儿大胆猜测故事发展,续编故事。

活动准备:

1.生姜和泡菜的手偶各一个,制作精美的故事图片或PPT;

2.腌制泡菜的工具(如坛子、罐子),生姜、白菜、辣椒等食材。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教师戴着生姜手偶出场,向幼儿打招呼:“小朋友们好,我是生姜,今天我要给大家讲一个关于我的故事,不过在这之前,我想先问问大家,有没有见过我呀?知道我有什么用吗?”引导幼儿结合生活经验讨论生姜的特点和用途。

2.展示腌制泡菜的工具和食材,提问:“小朋友们,那你们知道这些东西可以用来做什么吗?”引出泡菜,激发幼儿对故事的兴趣。

二、讲述故事

1.教师借助手偶和图片,生动地讲述《生姜和泡菜的故事》:在一个大大的厨房里,住着生姜和白菜。生姜总是觉得自己很特别,有着独特的气味 。有一天,白菜对生姜说:“生姜弟弟,我们一起变成泡菜吧,这样就能一直在一起啦 。”生姜很惊讶,但还是答应了。于是,它们和辣椒、大蒜等小伙伴们一起,被放进了一个大大的坛子里,开始了腌制之旅 。在黑暗的坛子里,生姜有些害怕,白菜紧紧地挨着它说:“别担心,有我陪着你 。”经过一段时间,它们变成了美味的泡菜,被端上了餐桌,人们吃着泡菜,都夸赞味道好极了 ,生姜和泡菜开心地笑了。

2.讲述过程中,教师用丰富的表情和语调表现角色情绪,适时展示相关图片,帮助幼儿理解。

三、理解故事

1.教师提问:“故事里都有谁呀?”“生姜和白菜为什么要变成泡菜 ?”“在腌制过程中,生姜怎么了?白菜是怎么做的 ?”引导幼儿回顾故事内容,加深理解。

2.结合故事情节解释“腌制”“独特”“陪伴”的含义,并通过简单造句帮助幼儿掌握 。如“奶奶把蔬菜腌制起来,做成了好吃的咸菜”“这朵花有着独特的颜色,真漂亮”“在我生病的时候,妈妈一直陪伴着我” 。

3.组织幼儿分组讨论:“如果你是生姜,在腌制过程中你会想些什么 ?”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四、角色扮演

1.邀请幼儿分别扮演生姜、白菜、辣椒、大蒜等角色,模仿它们在故事中的对话和动作。教师旁白,推进剧情发展。

2.表演结束后,引导其他幼儿进行评价,说说谁表演得最像,哪里表演得好。

五、续编故事

1.教师引导:“变成泡菜后的生姜和泡菜,还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也许它们被不同的人买走,去了不同的地方 。小朋友们,开动你们聪明的小脑袋,想一想接下来会怎样 ?”

2.幼儿自由思考后,鼓励他们大胆发言,分享自己续编的故事片段 。教师及时给予肯定和指导,帮助幼儿完善情节,提升语言表达。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上午班—— 

3月26日   星期三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搬过来搬过去

游戏材料:瑜伽砖

观察重点:会用简单的搭建技能,如围合、垒高、架空等,并由一定的规则意识。

支持策略:

(1)及时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观察和记录;

(2)当幼儿单调的重复游戏时,老师以游戏者的角色进入,引导幼儿;

(3)及时为幼儿提供、更新材料。

三、游戏分享

1.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健康活动   晒伏姜

活动目标:

1.伏姜的制作原料、制作过程,知晓晒伏姜的传统习俗及其在养生保健方面的作用,如驱寒、暖身、促进消化等;

2.参与伏姜的清洗、切片、晾晒、熬制等制作步骤,掌握基本的食材处理和简单烹饪技能;

3.激发对传统养生文化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足量新鲜生姜(根据幼儿分组情况准备)、红糖或冰糖、干净的刀具、案板、晾晒容器(如竹匾、筛子)、熬制用的锅具、炉灶、清洁用水、一次性手套、护目镜(防止切姜时汁水溅入眼睛);

2.资料准备:收集有关晒伏姜的历史文化资料、制作过程的图片和视频、伏姜养生功效的科普资料,制作成精美的PPT用于课堂展示;

3.场地准备:选择学校的烹饪教室或宽敞的活动室作为教学场地,确保场地通风良好,具备水源和电源,方便幼儿进行制作操作。

活动过程:

一、趣味导入

1.播放一段关于夏日三伏天人们生活场景的视频,视频中有人因贪凉吃冷饮而身体不适,引出话题:“在炎热的三伏天,有一个传统的养生方法可以帮助我们预防和缓解这些不适,大家知道是什么吗?”

2.展示一些伏姜成品的图片,提问幼儿是否认识,引发对伏姜的好奇,从而导入本节课主题——晒伏姜。

二、知识讲解

1.运用PPT展示,介绍晒伏姜的历史渊源和传统习俗,讲述古人如何利用三伏天的阳光和生姜的特性制作伏姜,传承至今的意义。

2.详细讲解伏姜的养生功效,结合人体在夏季的生理特点,解释伏姜驱寒暖身、促进血液循环、增强食欲、预防感冒等作用的原理,如夏季人体阳气浮于体表,脾胃相对虚寒,伏姜能帮助温中散寒。

三、实践演示

1.教师穿上围裙,戴上手套和护目镜,开始示范晒伏姜的全过程。

2.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配备相应的制作材料和工具,确保每个幼儿都能参与到制作过程中。

3.各小组在教师的巡回指导下,按照示范步骤进行晒伏姜的制作。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午班——

3月27日   星期四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搬过来搬过去

游戏材料:瑜伽砖

观察重点:会用简单的搭建技能,如围合、垒高、架空等,并由一定的规则意识。

支持策略:

(1)及时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观察和记录;

(2)当幼儿单调的重复游戏时,老师以游戏者的角色进入,引导幼儿;

(3)及时为幼儿提供、更新材料。

三、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体育游戏——趣味轮胎

活动目标:

1.通过使用轮胎进行户外游戏,增强幼儿的身体协调性和平衡能力;

2.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促进幼儿间的社交互动;

3.通过各种趣味活动,激发幼儿对户外运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充足的轮胎,保证每个孩子都能使用到;

2.确保户外活动场地的安全,避免尖锐物品或其他危险物;

3.预备一些游戏道具,如小球、绳子等。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

1.带领孩子们做一些简单的热身运动,如跑步、跳跃等,为接下来的活动做好准备。

二、轮胎滚动接力

1.将幼儿分成几个小组,每组幼儿站在起点,每个幼儿前方放置一个轮胎。

2.当游戏开始时,每个幼儿需要将轮胎滚动到终点,然后返回起点,与下一个幼儿击掌,下一个幼儿再继续滚动轮胎。

3.第一个完成接力的小组为胜者。

三、轮胎障碍挑战

1.在场地上设置一些障碍,如绳子、小凳子等。

2.幼儿需要推着轮胎绕过或跨过这些障碍,到达终点。

3.可以根据孩子们的实际情况,调整障碍的难度和数量。

四、轮胎平衡游戏

1.让幼儿站在轮胎上,尽量保持平衡,不掉下来。

2.可以进行个人挑战,也可以进行小组间的比赛,看谁能保持平衡最长时间。

五、放松活动

1.在活动结束后,带领孩子们坐在轮胎上,让他们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2.鼓励孩子们说出自己在活动中遇到的困难,以及如何克服这些困难。

二、区域活动

场馆活动:美工坊

材料:双面胶、折纸

活动目标:

1.学习运用对角折的方法折双三角形,并在此基础上折小猫头;

2.学习看图示折纸,并填画眼睛、嘴巴、胡须等;

3、喜欢参加折纸活动。

三、幼儿离园

1.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上午班——

3月28日   星期五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搬过来搬过去
游戏材料:瑜伽砖
观察重点:会用简单的搭建技能,如围合、垒高、架空等,并由一定的规则意识。
支持策略:
(1)及时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观察和记录;
(2)当幼儿单调的重复游戏时,老师以游戏者的角色进入,引导幼儿;
(3)及时为幼儿提供、更新材料。

三、游戏分享

1.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艺术活动   欣赏:猪八戒嘴巴长

活动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猪八戒嘴巴长》,感受歌曲幽默诙谐的风格,激发对音乐的兴趣,提升对音乐作品的欣赏能力,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2.了解歌曲中的节奏特点,如切分节奏、附点音符,掌握正确的音准和节奏,能够准确、流畅且富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增强节奏感和音准能力;

3.增进对音乐创作的理解与实践。

活动准备:

1.《猪八戒嘴巴长》的音乐、动画视频;

2.猪八戒的卡通图片、头饰;

3.节奏卡片(包含切分节奏、附点音符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播放《西游记》中猪八戒的相关动画片段,提问:刚刚我们看到的是谁呀?引导幼儿回答出猪八戒。

2.展示猪八戒的卡通图片,继续提问:“那你们能说一说猪八戒有什么特点吗?”鼓励幼儿积极发言,描述猪八戒贪吃、可爱、憨厚等特点。引出今天要学习的歌曲《猪八戒嘴巴长》。

二、歌曲欣赏

1.播放《猪八戒嘴巴长》的音乐,让幼儿安静地聆听,同时引导幼儿闭上眼睛,用心感受歌曲的整体情绪、速度和节奏,提问:“听完这首歌,你们的心情是怎样的?歌曲的速度是快还是慢?”

2.再次播放歌曲,同时展示歌词,让幼儿跟着音乐轻轻哼唱,初步熟悉歌词内容,思考歌词中描绘了猪八戒的哪些有趣行为。

三、节奏学习

1.出示节奏卡片,上面写有歌曲中典型的节奏型,如切分节奏(X X | X 0 |)和附点音符(X.X | X 0 | )。教师先示范拍打节奏,同时用简洁的语言讲解节奏的特点和打法,比如:“切分节奏会让重音发生变化,有一种跳跃的感觉;附点音符后面的点要延长前面音符一半的时长。”

2.带领幼儿一起徒手拍打节奏,先慢后快,反复练习,让幼儿感受不同节奏带来的韵律。之后,分组进行节奏拍打比赛,教师可以用拍手或敲鼓为幼儿打节拍,增强节奏感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学唱歌曲

1.教师范唱歌曲第一段,让幼儿仔细聆听教师的发音、音高和节奏把握,感受歌曲的旋律走向。唱完后,一句一句地教唱幼儿,比如“猪八戒嘴巴长,吃起东西响又响”,每句教唱2-3遍,及时纠正幼儿的发音和节奏错误。

2.给予鼓励和指导。

3.组织幼儿完整地演唱歌曲,教师可以用钢琴为幼儿伴奏,增强演唱的效果,同时提醒幼儿注意表情和声音的强弱变化,表现出歌曲的诙谐幽默。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评课

表情

共 0 条评课
  • 这篇内容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