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市第二幼儿园:在线备课系统

宛陵湖园区

当前位置:首页 > 备课资源 > 宛陵湖园区

课题:第十四周(2025.5.12—2025.5.16)

2024——2025学年度第学期

苗苗二班  李婷

2025.5.12—2025.5.16第十四周

上午班——

5月12日   星期一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沙水池

游戏材料:铲子、漏斗、量杯等挖掘工具

观察重点:会使用简单的挖掘工具进行堆砌,在小组中能与同伴共同完成,培养任务意识。

支持策略:
(1)及时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观察和记录;
(2)当幼儿单调的重复游戏时,老师以游戏者的角色进入,引导幼儿;
(3)及时为幼儿提供、更新材料。

三、游戏分享

1.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健康活动:球进伞动

活动目标:

1.幼儿能灵活控制身体动作,准确将球投入伞内,提升手眼协调能力与肢体控制能力;熟练掌握合作举伞、抖动伞面等动作,增强团队协作运动技能。

2.了解“球进伞动”游戏规则与玩法,明白运动中保持安全距离的重要性。

3.积极参与集体运动游戏,体验合作游戏的乐趣,培养勇于挑战、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 。

活动准备:

直径1.5 - 2米的彩色大伞4 - 5把,每把伞边缘系上色彩鲜艳的飘带、软质海洋球或小布球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热身律动,激发兴趣

播放欢快的背景音乐,教师带领幼儿进行热身运动:

(二)基本部分

1.认识道具,讲解规则

分组:将幼儿分成4 - 5组,每组6 - 8人,围绕大伞站立,双手握住伞边。

投球:每组选派2 - 3名幼儿站在距离大伞1.5 - 2米处作为投球手,听到指令后,将球投向大伞。

接球:伞边幼儿通过上下抖动、左右晃动大伞,让球在伞面上滚动,尽量不让球掉出,坚持时间最长的小组获胜。若球掉出,投球手迅速捡回继续投球。

2.示范游戏,分组练习,教师邀请几位幼儿进行游戏示范。

3. 趣味比赛,挑战升级(10分钟)

组织小组竞赛:“接下来我们要进行一场激烈的比赛,看看哪组小朋友能让小球在‘魔法城堡’里待的时间最长!”

4. 创新玩法,拓展思维,鼓励幼儿思考新玩法,引导幼儿发散思维,如将球换成沙包、分组接力举伞接球、规定时间内统计进球数量等。

(三)结束部分:放松整理,总结活动。

播放舒缓的音乐,带领幼儿进行放松活动: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上午班——

5月13日   星期二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沙水池

游戏材料:铲子、漏斗、量杯等挖掘工具

观察重点:会使用简单的挖掘工具进行堆砌,在小组中能与同伴共同完成,培养任务意识。

支持策略:
(1)及时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观察和记录;
(2)当幼儿单调的重复游戏时,老师以游戏者的角色进入,引导幼儿;
(3)及时为幼儿提供、更新材料。

三、游戏分享

1.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语言活动:借你一把伞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借你一把伞》的主要情节,知道故事中不同小动物使用的“伞”的特点,感受故事中互助友爱的美好情感。

2.能够用较连贯、清晰的语言复述故事片段,模仿故事中角色的对话。

3.激发幼儿主动帮助他人和接受他人帮助的意识,培养幼儿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

 

活动准备:

绘本《借你一把伞》PPT、故事中主要角色(小蚂蚁、小青蛙、小兔子、小松鼠、大熊、小刺猬等)的头饰若干、各种实物或图片道具,如大树叶、蘑菇、荷叶、松果、雨伞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情景提问,引发兴趣

播放轻柔的下雨音效,同时提问幼儿:“小朋友们,听!这是什么声音?如果我们在外面遇到下雨,没有带伞会怎么办呢?”引导幼儿自由讨论,分享自己的想法。接着,教师说:“今天,有一群小动物也遇到了下雨,它们没有伞,猜猜看,它们是怎么解决的?让我们一起走进故事《借你一把伞》去看一看吧!”

(二)基本部分

1.分段讲述,理解故事

(1)按照故事顺序,依次讲述小兔子借蘑菇伞、小松鼠借松果伞、大熊借雨伞给小刺猬的情节,每讲述一段,都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分析不同“伞”与小动物体型、特点的适配性,如“为什么小兔子的蘑菇伞不适合小松鼠?”

(2)完整播放故事动画视频,帮助幼儿加深对故事内容和情节的理解,感受故事中温馨的氛围。

2.角色扮演,体验对话

分发故事角色头饰,邀请幼儿分别扮演小蚂蚁、小青蛙、小兔子、小松鼠、大熊、小刺猬等角色。

3.讨论交流,情感升华

引导幼儿结合自身经历,分享自己帮助别人或接受别人帮助的感受,让幼儿明白在生活中互相帮助能带来快乐。

4.想象创编,拓展思维

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如小蜜蜂借花瓣伞、小乌龟借壳当伞等。

(三)结束部分:总结回顾,延伸活动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听了有趣的故事《借你一把伞》,认识了好多善良、乐于助人的小动物。希望小朋友们以后也能像它们一样,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援手!”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午班——

5月14日   星期三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沙水池

游戏材料:铲子、漏斗、量杯等挖掘工具

观察重点:会使用简单的挖掘工具进行堆砌,在小组中能与同伴共同完成,培养任务意识。

支持策略:
(1)及时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观察和记录;

(2)当幼儿单调的重复游戏时,老师以游戏者的角色进入,引导幼儿;

(3)及时为幼儿提供、更新材料。

三、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塑料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二、室内外各类游戏  

篮球技能——酷炫篮球

活动目标:

1.乐意与老师用篮球做游戏,喜欢玩球;

2.学会2种持球方法:坐地开合单手拍球、跪地单手拍球;

3.学会各种方向单手拍球。

二、区域活动

重点区域:美工区

材料:画纸、画笔

活动目标:

1.体验绘画活动的乐趣,培养对绘画活动的兴趣;

2.喜欢手工活动,正确的使用各种工具和材料。

三、幼儿离园

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下午班——

5月15日   星期四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沙水池

游戏材料:铲子、漏斗、量杯等挖掘工具

观察重点:会使用简单的挖掘工具进行堆砌,在小组中能与同伴共同完成,培养任务意识。

支持策略:
(1)及时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观察和记录;

(2)当幼儿单调的重复游戏时,老师以游戏者的角色进入,引导幼儿;
(3)及时为幼儿提供、更新材料。

三、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塑料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篮球技能——酷炫篮球

活动目标:

1.乐意与老师用篮球做游戏,喜欢玩球;

2.学会2种持球方法:坐地开合单手拍球、跪地单手拍球;

3.学会各种方向单手拍球。

二、区域活动

重点区域:益智区

材料:益智区材料

活动目标:

1.体验动手动脑的乐趣,培养幼儿喜欢动手操作;

2.喜欢益智活动,让幼儿学会正确的规则意识。

 

三、幼儿离园

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上午班——

5月16日  星期五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沙水池

游戏材料:铲子、漏斗、量杯等挖掘工具

观察重点:会使用简单的挖掘工具进行堆砌,在小组中能与同伴共同完成,培养任务意识。

支持策略:
(1)及时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观察和记录;
(2)当幼儿单调的重复游戏时,老师以游戏者的角色进入,引导幼儿;
(3)及时为幼儿提供、更新材料。

三、游戏分享

1.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艺术活动:小青蛙(律动)

活动目标:

1.幼儿能够跟随音乐节奏,准确做出青蛙跳跃、蹲跳、鼓腮等典型动作,提升身体协调性与节奏感。

2.了解青蛙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和动作特点,知道青蛙是益虫,增强对小动物的认知。

3.在欢快的音乐和有趣的律动中,激发幼儿对音乐律动活动的兴趣,培养积极参与集体活动的意识 。

活动准备:

青蛙外形的头饰若干(数量与幼儿人数相同),绿色卡纸制作的荷叶道具(大小适合幼儿站立)、青蛙成长过程的图片或短视频、青蛙捕食害虫的动画视频。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情景创设,激发兴趣

教师播放轻柔的流水音效,带领幼儿进入布置好的“池塘”场景,展示青蛙图片,引导幼儿观察青蛙的外形特点。

(二)基本部分

1. 观察模仿,学习动作

播放青蛙捕食害虫的动画视频,引导幼儿观察青蛙跳跃、蹲坐、鼓腮等动作。

2. 跟随音乐,完整律动

播放《五只小青蛙》音乐,教师带领幼儿一边唱一边做动作,将之前学习的动作连贯起来,形成完整的律动。

 

3.游戏互动,巩固律动

开展“小青蛙跳荷叶”游戏:将荷叶道具分散放置在场地中,播放音乐,幼儿扮演小青蛙,随着音乐在荷叶间跳跃。当音乐停止时,幼儿迅速站到荷叶上,没有站到荷叶上的“小青蛙”暂时停止游戏一轮,游戏可进行2 - 3轮。

组织“小青蛙捉害虫”游戏:教师提前在场地上放置一些用卡纸制作的“害虫”,幼儿听音乐做律动,当听到教师说“害虫来啦”,立即跳到场地中去“捉害虫”(捡起“害虫”卡纸),最后比一比谁捉到的“害虫”最多。

4.知识拓展,情感教育播放青蛙成长过程的短视频,简单讲解青蛙从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以及青蛙是如何帮助农民伯伯捉害虫保护庄稼的,引导幼儿知道青蛙是人类的好朋友,要爱护它们。

(三)结束部分:放松活动,总结延伸

教师总结:“今天小朋友们都变成了活泼可爱的小青蛙,跳得又棒又开心!我们要保护好它们!”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评课

表情

共 0 条评课
  • 这篇内容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