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
果果四班 郎梦婷
下午班——
9月15日 星期一
下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无与“轮”比
游戏材料:轮胎、梯子、万能工匠等
观察重点:重点关注幼儿间的合作搭建。
支持策略:
(1)及时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观察和记录;
(2)当幼儿单调的重复游戏时,老师以游戏者的角色进入,引导幼儿;
(3)及时为幼儿提供、更新材料。
三、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二、区域活动
重点区域:美工区
材料:儿童剪刀、彩纸、马克笔
活动目标:
1.能够通过操作,发现团队合作的乐趣。
2.愿意尝试多种材料。
三、幼儿离园
1.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2.离开幼儿园要带好口罩。
上午班——
9月16日 星期二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无与“轮”比
游戏材料:轮胎、梯子、万能工匠等
观察重点:重点关注幼儿间的合作搭建。
支持策略:
(1)及时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观察和记录;
(2)当幼儿单调的重复游戏时,老师以游戏者的角色进入,引导幼儿;
(3)及时为幼儿提供、更新材料。
三、游戏分享
1.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语言活动:《摇摇晃晃的桥》
活动目标:
1.知道故事的主要情节和角色,感受合作的力量;
2.能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并尝试进行简单的角色扮演;
3.通过讨论,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活动准备:
故事PPT或绘本、小桥图片、动物头饰。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出示“小桥”图片,提问:“这座桥看起来怎么样?”
2. 引出故事:“有一群小动物要过这座摇摇晃晃的桥,会发生什么呢?”
二、讲述与互动
1.讲述故事:利用PPT完整讲述一遍,引导幼儿观察画面细节。
2.理解与提问:通过提问帮助幼儿回顾情节,如“谁先过桥了?”“桥为什么会摇晃?”
三、讨论与表演:
1.讨论:“怎样才能让桥不那么摇晃?”鼓励幼儿大胆想办法。
2.表演:请几位幼儿戴上头饰,在地上的“小桥”上尝试合作过桥,体验团结的力量。
四、总结与延伸
1.引导幼儿总结:“故事告诉我们,遇到困难时,大家合作就能想出好办法。”
2.布置延伸任务:在美工区画一画“我设计的稳固的桥”。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午班——
9月17日 星期三
下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无与“轮”比
游戏材料:轮胎、梯子、万能工匠等
观察重点:重点关注幼儿间的合作搭建。
支持策略:
(1)及时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观察和记录;
(2)当幼儿单调的重复游戏时,老师以游戏者的角色进入,引导幼儿;
(3)及时为幼儿提供、更新材料。
三、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二、区域活动
重点区域:角色区
材料:口罩、防护面罩、空药瓶
活动目标:
1.能够通过操作,发现团队合作的乐趣。
2.愿意尝试多种材料。
三、幼儿离园
1.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2.离开幼儿园要带好口罩。
上午班——
9月18日 星期四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无与“轮”比
游戏材料:轮胎、梯子、万能工匠等
观察重点:重点关注幼儿间的合作搭建。
支持策略:
(1)及时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观察和记录;
(2)当幼儿单调的重复游戏时,老师以游戏者的角色进入,引导幼儿;
(3)及时为幼儿提供、更新材料。
三、游戏分享
1.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健康活动:《椅子桥》
活动目标:
1.练习在“椅子桥”上保持平衡,发展协调能力与勇气;
2.能用完整的语句描述动作和想法,参与编讲故事;
3.在合作中学习互相支持,体验挑战与成功。
活动准备:小椅子、软垫子、起点或终点标志、动物手偶或图片
故事PPT或绘本、小桥图片、动物头饰。
活动过程:
一、热身导入
1.跟随音乐做热身运动(点头、摆臂、弓步等)。
2.情境导入:“森林里的小桥断了,我们要用椅子搭一座新桥,帮助小动物过河。”
二、基本活动
1.搭桥探索:教师示范将椅子背靠背排成“桥”。
2.安全过桥:幼儿轮流尝试走过“椅子桥”,教师在旁保护。
3.语言描述:引导幼儿用“我像…一样…地过桥”等句式描述自己的动作。
4.合作挑战:分组讨论并尝试更安全的搭桥方法(如增加“护栏”)。
5.故事创编:借助手偶,让幼儿编讲“小动物过桥遇到困难并解决”的小故事。
三、放松结束
1.做放松运动,深呼吸。
2.回顾总结:请幼儿分享今天最勇敢的时刻或最喜欢的过桥方法。
四、活动延伸
1.区域活动:在建构区用积木搭建“稳固的桥”;在语言区进行故事接龙。
2.家园共育:与家人合作,用靠垫等安全物品在家玩“过小桥”的游戏。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上午班——
9月19日 星期五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无与“轮”比
游戏材料:轮胎、梯子、万能工匠等
观察重点:重点关注幼儿间的合作搭建。
支持策略:
(1)及时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观察和记录;
(2)当幼儿单调的重复游戏时,老师以游戏者的角色进入,引导幼儿;
(3)及时为幼儿提供、更新材料。
三、游戏分享
1.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艺术活动:《小熊过桥》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平稳与紧张的情绪变化,体验勇敢面对困难的情感;
2.学习用不同速度、力度演唱,并能进行简单的律动和角色扮演;
3.理解歌词内容,尝试进行简单的歌词替换或故事续编。
活动准备:
歌曲音频、小熊与小桥图片或手偶、节奏棒、铃鼓等
活动过程:
一、热身与导入
1.跟随音乐做热身动作。
2.情境导入:出示小熊手偶,提问“小熊要过一座小桥,它会遇到什么困难呢?”引出歌曲。
二、感受与学唱
1.完整欣赏歌曲,感受情绪变化。
2.分段学唱:
第一段:慢速、轻柔演唱,表现小熊开始时的害怕。
间奏:用拍手或节奏棒敲击,表现心跳或小桥摇晃。
第二段:速度稍快、力度增强,表现小熊变得勇敢。
3.配合动作:如“双手颤抖”“踏步过桥”“挥手加油”等。
三、表现与创造
1.角色扮演:请幼儿分别扮演“小熊”“小桥”“流水”,在“小桥”上随音乐做相应动作。
2.乐器伴奏:用铃鼓或沙锤为歌曲伴奏,练习稳定拍。
3.创编延伸:鼓励幼儿改编歌词,如“小企鹅过桥”,并尝试用相应的律动表现。
四、结束与小结
放松律动,总结:遇到困难要勇敢,也可以向同伴求助。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