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班——
1月8日 星期一
一、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二、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下午活动
一、体育游戏——《勇敢的小士兵》
活动目标:
1. 巩固从高处向下跳,学习从高处向侧方下跳。
2. 培养幼儿良好的体育活动常规,激发幼儿大胆勇敢的精神,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3. 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木椅子、鞋架台阶、电脑、沙包、小旗、红领巾、场地摆放木椅子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 以《向前冲》的音乐入场
师:小朋友,今天我们要学小小兵(小海军)去完成一个任务,来,我们出发吧!一路纵队跑步入场,再变成四路纵队。
2.基本动作
师:小小兵(小海军)们立正、向前看齐、向左转、向右转、原地踏步走、立正、稍息。
2. 热身音乐《小海军》
师:我们小小兵的本领可多了,会……我们一起跟音乐,学学小小兵。
二、基本部分
1. 幼儿脱下外套,放入相应筐。
2. 学习向侧面跳下的动作。
师:“小朋友们到老师身边,看,老师带来了什么?”--出示椅子。小小兵要用椅子来干什么?小小兵告诉老师,我们从椅子上可以向下跳(教师从椅子上向前下方跳下),还可以从椅子上向边上跳,你们谁会?”
幼儿自由选择一样用具,如台阶、椅子、鞋架,练习往侧下方跳,强调脚掌要轻轻落地,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表扬。
3. 游戏《小小兵》
以接到任务的语气集中幼儿,告诉幼儿小小兵发现敌人,我们要去消灭敌人。 教师用4把椅子,讲解示范游戏方法。排队,到游戏场地进行游戏。游戏1次后,教师及时评价,游戏第二次。
三、结束部分
评价幼儿表现,以《洗澡歌》做放松动作。整理游戏用具。
二、体育游戏——《螃蟹赛跑》
活动目标:
1. 能手脚着地侧身爬,发展动作的灵敏性和协调能力。
2.知道螃蟹横着走,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3.让幼儿初步具有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体验健康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场地上画上若干直线。
2.音乐。
活动过程:
1.创设“夏天在海滩”的情景,引导幼儿随着音乐进行全身的热身活动,引发幼儿兴趣。
2.引导幼儿扮演在海滩上爬行的螃蟹,探索手脚着地侧身爬。
(1)帮助幼儿回忆,唤起有关螃蟹的已有经验。师:螃蟹长什么样子?它是怎样走路的?
(2)请幼儿自由模仿螃蟹爬行。
(3)幼儿间互相交流,介绍自己的爬行方法。
3.教师根据幼儿学习螃蟹爬的动作情况,进行示范讲解。要强调:身体趴下将双手脚放在直线的两侧,从直线的一端爬向另一端。
4.玩游戏:“螃蟹赛跑”。
(1)与幼儿讨论确定游戏的玩法和规则。场地上有4条长度相同的线段,将幼儿分成人数相等的4组,分别站在线后。听到信号后,每队排头迅速将身体趴下,将双手放在直线上,两脚着地侧爬到指定地点,然后跑回本队拍下一位幼儿的手,进行手脚着地侧身爬的接力赛,以最先到达的组为胜。
(2)教师根据幼儿游戏水平和活动量调整游戏的次数,并及时总结,指导幼儿侧身爬的方法。
(3)引导幼儿讨论:怎样才能爬得快?
5.引导幼儿随着轻柔的音乐做腿部、腰部等动作,进行放松活动。
三、体育游戏——《弓箭步交换拍球》
活动目标:
1.加强幼儿单手拍球的稳定性,了解弓箭步交换拍球的技能。
2.有利于增强球感、手感,增强幼儿弓箭步时稳定拍球。
3.增加幼儿对球的控制力,感受拍球带来的乐趣。
四、音乐游戏——《贪吃的小熊》
活动目标:
1. 感受音乐的AB结构,尝试用相应的动作来表现对音乐的理解。
2.初步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节奏既充满幻想希望的情感,并尝试用语言进行表述。
3.感受歌曲诙谐幽默的特点,能听着音乐游戏。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幼儿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味觉经验。
2.物质材料准备:音乐,图谱,三种蜜罐图片,辣椒、胡椒粉、酒的图片,椅子摆放成弧形。
活动过程:
一、借助故事,引出主题
今天胡老师给大家讲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贪吃的小熊》。特别贪吃的小熊,有一天,它出门去找它最喜欢的蜂蜜,走着走着,小熊看到前面的蜂蜜房子,小熊什么也不管,“砰”闯进去,开始偷吃蜂蜜。他发现呀,房子里有三个颜色特别的蜂蜜罐子,你们猜这三个罐子会有什么不一样的味道吗?让幼儿自由猜想。小熊决定尝一尝,它张开了嘴巴,啊啊啊,尝到了蜂蜜非常开心,哈哈哈哈……
二、欣赏音乐,匹配动作
1.运用图谱,整体感知。
(1)教师扮演小熊,依次品尝三罐蜂蜜(辣椒味、胡椒味、酒味,出示小熊吃蜂蜜的图谱 )
(2)幼儿猜想蜂蜜的味道,分别做出品尝后的相应动作,教师揭晓答案,动作与音乐匹配。
2.自由想象,尝试创编。
(1)幼儿创编三种不同口味蜂蜜的动作,并能分辨音乐结构。
(2)调换蜂蜜罐的顺序,让幼儿能跟随音乐按调换后的顺序完成相应动作。鼓励幼儿大胆自主创编不同的表情和动作。
四、互动合作,快乐游戏
1.了解规则,尝试游戏。
教师扮蜜蜂,幼儿扮小熊。A段音乐,分别模仿小熊和蜜蜂的动作;B段音乐,长音准备,重音出现时,蜜蜂出击,小熊将熊掌藏起不受蜜蜂蛰刺。当小蜜蜂蛰到你们的时候,被蛰到了的要把熊掌举起来,表示对不起。
2.师幼互动,表演游戏。
找几个幼儿扮演蜜蜂伙伴,其余幼儿扮小熊,继续游戏一次。这次的游戏加大难度,被蛰到的小熊要站起来举起熊掌表示诚意哟!
四、拓展经验,文明守礼
讲述故事结局。
师:“小熊向蜜蜂诚恳的道了歉,蜜蜂也原谅了小熊。蜜蜂家里还有更多口味的蜂蜜,欢迎小朋友们去品尝,走喽……”
上午班——
1月9日 星期二
上午活动
一、晨间活动
1.做好晨间接待工作。
2.幼儿自主室内游戏。
3.幼儿户外自主游戏。
二、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三、集中教育——语言活动《讲述:笑出来的眼泪》
活动目标:
1. 愿意大胆讲述开心的活动,用连贯的语言描述笑话故事情节。
2.尝试用复写纸印画和描画方式合作制作笑话故事书。
3.体验滑稽,有趣的活动方式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自绘故事图片、制作好的图书、复写纸、铅笔、水彩笔等。
活动过程:
一、回顾近期开心的活动。
幼儿个别表述(我们玩踩泡泡游戏,很开心;我们学做吹牛大王,很开心;我们拍“好朋友”的照片;我们玩挠痒痒的游戏,很开心;老师给我们讲“一根头发”的笑话故事;我们和老师一起包饺子……)
二、迁移故事“笑出来的眼泪”
师:昨天,我们又学习了笑话故事“笑出来的眼泪”,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
老师带领幼儿借助漫画图片描述故事。
三、介绍自制图书“笑出来的眼泪”
师:老师把这个笑话故事,编成了有趣的漫画图书,看!这就是我编的漫画图书。我用了一种神奇、滑稽的方法编出了一模一样的书(师引导幼儿看四本一模一样的图书)。你们想试试吗?
师:引导幼儿共同了解制作方法(这张复写纸夹在中间,上面第一张放图画纸,白纸放在最下面,只要用劲认真描画这上面的图画,就能印出一模一样的图画)
四、合作制作图书“笑出来的眼泪”
(1)复写纸印画法师:这本书一共有几页(5页),一人印一张,我们每一小组几人(5人),然后按顺序排好,就可以装订成和老师一模一样的书了。
(2)描画修饰法师: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按图样细心的描画,然后按顺序排好,就可以装订成和老师漂亮的书了。
五、装订书本,展示制作图书。
幼儿翻阅自制的图书,讲述故事。
结束活动:我们把自己做的图书借给其它班小朋友看看,也让他们来讲讲这个笑话故事好吗?
四、游戏活动
(一)开放区域—科学区、建构区、音乐区、益智区、美工区
(二)活动准备:各区域材料
(三)重点指导区域:科学区
活动目标:
1.对自然和科学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2.学习运用多种感官感知事物现象,发展观察力。
活动过程:
1.幼儿取卡入区,自愿选择区域进行游戏。
2.幼儿自主游戏,遵守游戏规则。
3.根据各区域游戏情况,教师巡回指导观察。
4.听音乐,结束游戏活动,放回区角卡。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午班——
1月10日 星期三
上午活动
一、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二、生活活动
1.幼儿餐前准备,表演个人秀。
2.幼儿独立吃完午饭,不剩饭。
3.幼儿散步后自主上床休息,不吵闹。
三、户外游戏
体育游戏:《小熊斗怪兽》
活动目标:
1.提高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以及培养坚强、勇敢的意志品质。
2.通过投掷和平衡的综合练习,提高幼儿动作的协调性与灵活性,发展身体的平衡能力。
3.幼儿在活动中不断丰富投掷的经验,并体验成功和合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园“侏罗纪动物公园”攀岩墙和周围草地。
2. 动物头饰若干:平衡台30块;大小垒球、软皮球、小皮球、海洋球若干;塑料筐三个;奖励台。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幼儿扮演各种动物进行四散追逐练习,充分活动身体。
二、活动导入
1.幼儿快速集合,教师向幼儿介绍活动内容——“小熊斗兽”,并提出要求:“小熊要战胜怪可不容易,他必须走过一条很艰难的小路,而且还要投得准才能完成任务,你们行吗?”以吸引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2.师幼讨论:“小熊”要学会什么本领才能战胜“怪兽”?(“小熊”要学会走“独木桥”和掷“炸弹”两个本领)。
3.选择性活动教师引导幼儿自主选择一种本领(走“独木桥”和掷“炸弹”)练习,并注意听到信号后交换练习内容。
(1)练习掷“炸弹”的本领(学习肩上挥臂投准动作)
①幼儿自主选择大小、轻重不一的垒球进行练习。
②教师引导幼儿站在不同距离的位置上练习。
③幼儿自由选择目标(“怪兽”)进行练习。
(2)练习过“桥”的本领(提高身体的平衡能力)
①站在平衡台上做各种动作,尽量保持身体平衡。
②走“独木桥”
③走“断桥”
④合作玩平衡台
三、分享经验
1.教师巡回观察指导幼儿练习,并对个别能力差的幼儿进行指导和帮助。
2.幼儿自由选择活动,教师鼓励幼儿开支脑筋想出更多玩法,并互相交流经验。
3.教师小结,并组织幼儿讨论如何“斗怪兽”,重新布置活动场地。
四、集体游戏:“小熊斗怪兽”
1.游戏玩法:每个幼儿手执“炸弹”,自由通过各种“桥”,跑到“怪兽”区进行投击。当击中5个“怪兽”后,从奖励台上领取一枚“胜利奖章”,接着回到起点继续游戏,直至所有“胜利奖章。
五、活动结束。
四、户外游戏
体育游戏:《红绿灯》
活动目标:
1. 感知红、绿灯的特征、用途。
2. 幼儿积极的参与活动,能获得其中的乐趣。
3. 通过做游戏,使幼儿初步知道过马路时,必须遵守交通规则。
活动准备:
1. 用红、绿圆片做的红绿灯。
2. 轮胎若干、用绳子做成的山洞一个。
3. 音乐《小汽车》。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
1. 教师带领幼儿随音乐进行热身活动,开汽车入场。
2. 导入,以谈话的方式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刚才我们当了小司机,可是再通过马路的时候遇到行人怎么办呢?”“十字路口上有什么灯呢?”
教师用“超级变变变”变出红绿灯的图片。
3. 说说红绿灯。
(1)红绿灯安置在马路边是为了什么?
(2)说说红灯亮了汽车会怎样?
(3)说说绿灯亮了汽车会怎样?
4. 教师小结。马路上有了红绿灯,行人过马路、汽车司机开车就安全多了。
5. 游戏:红绿灯。
(1)游戏一。幼儿扮小司机,两手拿轮胎,边跑边注意教师手中红绿灯的变化。教师举起红灯说“红灯”,幼儿必须慢慢地停止跑步,教师举起绿灯说“绿灯”,幼儿要继续向前跑。游戏可反复进行3--4次。
(2)游戏二。设置路障,如凸起的路面、山洞。幼儿扮小司机,两手拿轮胎,边跑边注意教师手中红绿灯的变化。
6. 活动结束,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放松活动。
五、户外体育游戏
体育游戏:《左右手交替拍球》
活动目标:
1.练习行进运球和左右手交替拍球的动作,提高拍球的技能。
2.锻炼上肢肌肉、关节和腿部肌肉的力量以及平衡能力。
3.体验体育游戏的乐趣。
六、室内游戏
益智游戏:《接龙组词》
活动目标:
1.掌握游戏玩法,能根据词语中的字进行接龙,丰富词汇量。
2.遵守规则,认真倾听同伴的回答在进行接龙,培养良好的倾听习惯。
3.能根据词语中的字进行接龙,丰富词汇量。会首尾相接的方 法又快又准地进行词语接龙。
活动准备:
词语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一张词语卡片,请幼儿根据词语的第二个字进行组词,并把第二个词的卡片杰在第一张后面,依次接龙,引导幼儿发现游戏的玩法和规则。
(2)教师请个别幼儿示范游戏,激发幼儿参加游戏的兴趣。
(3)幼儿自由组合进行游戏,要求幼儿遵守规则,认真倾听同伴的回答在进行接龙,培养良好的倾听习惯。丰富幼儿的词汇。
(4)延伸: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游戏。
上午班——
1月11日 星期四
上午活动
一、晨间活动
1.做好晨间接待工作。
2.幼儿自主室内游戏。
3.幼儿户外自主游戏。
二、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三、集中教育——健康活动《感谢奶牛》
活动目标:
1. 了解奶牛的特征以及牛奶对人们的益处。
2.在情景化的活动中,自然萌发感谢奶牛的情感。
3.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活动准备:
1.幼儿活动前已积累有关牛奶的经验,并自带两种奶制品;
2.幼儿情景表演准备,录像准备,“奶牛妈妈”角色准备;
3.歌曲《小奶牛》磁带、录音机准备。
活动过程:
一、情景表演,引出课题;
1.小朋友,你们看谁来了?(幼儿情景表演“蒙牛酸酸乳”广告片)
2.“酸酸甜甜”的是什么?你们还喝过什么牛奶?
3.讨论:这些牛奶是从哪里来的呢?
二、观看录像,走近奶牛;
1.观看第一遍录像,提问:
(1)奶牛长得什么样?(引导幼儿了解奶牛身上的花纹以及硕大的乳房等主要特征)
(2)你还看到了什么?(知道奶牛吃的是草,挤出来的却是奶。)
2.观看第二遍录像,提问:
(1)牛奶是从哪里来的?(引导幼儿用连贯的语言表达。)
(2)你想对奶牛说什么?(激发幼儿自然萌发对奶牛的谢意)
3.讨论:草、奶牛与人之间有什么关系?(教育幼儿热爱自然,保护环境)
三、交流讨论,好吃的牛奶;
1.今天,小朋友们也带来了各种各样的奶制品,谁愿意给大家介绍一下?(幼儿个别介绍自己带来的奶制品。)。
2.集体互相交流自带奶制品的种类、包装、味道等。
小结:奶制品种类多、包装精美、味道好,它们中都含有牛奶的成分,小朋友们都很爱吃。(再次激发幼儿对奶牛的感谢之情。)
四、欢快体验,亲亲“奶牛妈妈”;
1.“哞,小朋友们好,你们认识我吗?”(与小朋友亲切交流)
2.“你们为什么每天都要喝奶?牛奶对人们有什么好处呢?”(幼儿与奶牛妈妈交流牛奶对人们的益处。)
小结:牛奶中含有对人身体有益的蛋白质、各种维生素以及丰富的钙质,它几乎含有所有的营养物质,吃酸奶还有助于消化,提高免疫力。
3.多吃奶长得高、身体棒,我们应该感谢谁呀?(幼儿谢谢奶牛,与“奶牛妈妈”亲切拥抱。)
4.歌表演《小奶牛》,表达对奶牛的热爱之情。
五、延伸活动,共享美味。
师幼共同品尝好吃的奶制品,表达对奶牛的谢意。
四、游戏活动
(一)开放区域—建构区、音乐区、益智区、生活区、美工区
(二)活动准备:各区域材料
(三)重点指导区域:美工区
活动目标:
1.能完整对物品进行涂色。
2.学习运用工具,发展美、创造美。
活动过程:
1.幼儿取卡入区,自愿选择区域进行游戏。
2.幼儿自主游戏,遵守游戏规则。
3.根据各区域游戏情况,教师巡回指导观察。
4.听音乐,结束游戏活动,放回区角卡。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午班——
1月12日 星期五
上午活动
一、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二、生活活动
1.幼儿餐前准备,表演个人秀。
2.幼儿独立吃完午饭,不剩饭。
3.幼儿散步后自主上床休息,不吵闹。
三、户外游戏
体育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
活动目标;
1. 练习快跑。
2.培养幼儿躲闪跑的能力和反应的敏捷性。
活动准备:
老狼头饰一个,场地一端画一条起点线。
活动过程:
1.玩法:幼儿扮小动物,四散地站在起点线后,教师戴上头饰,背对幼儿站在幼儿前面几米的地方。
游戏开始:“小动物”和“老狼”一同往前走,“小动物”边走边问:“老狼,老狼几点了?”“老狼”回答“X点了。”然后又问:“老狼,几点了?”“老狼”回答“X点了”。“小动物”每问一句,就要朋胆地走近“老狼”。这样转身往回跑,“老狼”转身追捉“小动物”,但不能越过起点线,被捉到的“小动物”站到场外。
2.规则:
(1)“小动物”与“老狼”应边问答边往前走,不能停留。
(2)“老狼”回答几点时,不能回头看。
(3)“老狼”回答几点时,可以任意间隔钟点,但不能倒数时间。
3.放松活动。
四、户外游戏
体育游戏:《切西瓜》
活动目标:
1. 在游戏中注意不与他人碰撞,体验在游戏中奔跑、追逐的乐趣。
2. 能根据指令做相应的动作。
3. 能积极参加游戏活动,并学会自我保护。
活动准备:
幼儿已吃过西瓜的经验、了解西瓜的外形特征。
活动过程:
1.教师和幼儿共同讨论西瓜的外形特征。
师:“西瓜长的什么样?”引导幼儿用简短的语言来概括:绿绿的皮,红红的瓤,黑黑的籽,西瓜不但香而且特别甜。
2.师:“小朋友们,我们在吃西瓜的时候首先要把西瓜怎么样?”“洗一洗,然后切开。”师:现在我们做一个“切西瓜”的游戏,想一起玩吗?
3.幼儿一起来到橡胶地面,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圆圈(做“大西瓜”)。
4. 师:首先呢,我做切瓜人,来大家跟我一起说:切,切,切西瓜,西瓜西瓜哪里来?农民伯伯种出来。我把西瓜切开来!边说边做动作。
5. 教师再次强调游戏的玩法:切瓜人要随儿歌节奏切西瓜,最后当儿歌念到最后一个字“来”的时候,将身边两位小朋友拉着的手切开,然后站在被切开的位置。被切到的两位小朋友则必须立即朝不同方向跑一圈,再回到原先的位置,先到达的小朋友为胜,先到的小朋友就是新的“切瓜人”。
6. 开始游戏:小朋友可以分成6-8人一组(要求切瓜人要边做动作边念儿歌,其他小朋友也要一起念。)
7. 注意事项:
(1)幼儿要边念儿歌边有规律的切西瓜;
(2)幼儿在奔跑过程中要注意躲闪、不碰撞;
(3)被切到的两名幼儿必须向相反的方向跑。
8.生成新玩法:
通过仿编儿歌的形式复习巩固游戏。
师:“小朋友,除了西瓜可以一切两半,还有什么水果可以这样切?”引导幼儿把儿歌改成 “切,切,切苹果,一个苹果切成俩。”依次变换成“切梨、切橙子”等比较圆的水果。
9.放松活动。
五、户外体育游戏
体育游戏:《双手节奏型拍球》
活动目标:
1.练习行进运球和左右手交替拍球的动作,提高拍球的技能。
2.锻炼上肢肌肉、关节和腿部肌肉的力量以及平衡能力。
3.体验体育游戏的乐趣。
七、室内游戏
特色绘本活动:《想长大的小熊》
活动目标:
1.理解什么是长大,体验成长的快乐。
2.能用动作、表情、语言表达小动物们成长的喜悦心情。
3.喜欢并尝试创编故事结尾,并乐意和同伴一起学编
4.能简单复述故事。
活动准备:
1.与幼儿谈谈关于自己和同伴长大了的话题,如从身高、体重、本领等方面体验。
2.PPT。
活动过程:
1.欣赏故事,初步了解故事内容。
提问:故事里有谁?
2.结合挂图欣赏故事,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1)提问:小熊的朋友是谁?
小动物们为什么都说自己长大了?(引导幼儿用动作、表情、语言等来表现动物成长的快乐心情)
(2)提问:小熊长大了吗?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3.再次看《幼儿画册》,欣赏故事。
(1)提问:小熊是从哪里找到自己长大的?
(2)小结:原来在不知不觉中小熊已经长大了。它的衣服、鞋子、帽子都变小了,连原来跳不过去的小河也能轻而易举地跳过去了。
4.讨论:你长大了吗?引导幼儿发现自己的成长特征。
(1)提问:你觉得自己长大了吗?可以引导幼儿从身高和体重的增加、升入中班、小班弟弟妹妹的到了等方面来讲述。
(2)小结:我们和小熊一样,不仅长大了,本领也越学越多了,越来越能干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