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
苗苗一班 王仁君
2023.12.18-12.22第十七周
上午班——
△ 12月18日 星期一
上午活动
一、晨间活动
1.热情接待来园的家长与幼儿。
2.安抚幼儿情绪,幼儿自主游戏。
3.晨间总动员:体能大循环
(1)带领幼儿到游戏场地。
(2)幼儿自主游戏,教师观察与指导。
(3)鼓励幼儿积极主动地自主选择、自主开展、自发交流。
(4)游戏评价与问题解决。
(详见本周“自主游戏观察记录”)
二、早操
1.幼儿能够按照队形站在自己的点上。
2.幼儿跟随老师跳早操,能够边唱边跳。
三、集中教育——社会:《营救小动物》
活动目标:
1.尝试让幼儿想办法解决困难。
2.培养遇事不退缩,勇于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品质。
3.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音乐
活动过程:
一、活动引入
1、黑猫警长(教师)和黑猫警士(幼儿)在巡逻中,突然接到报告:有一群小动物被绑架到了一个山洞里,需黑猫警队进行解救。
2、提出营救要求:警长征寻意见“我们去不去”?“路上会碰到许多困难,我们怎么办”?路上我们一定会碰到很多危险和困难,都不要怕,要开动脑筋想办法,一切听黑猫警长指挥,才能安全救出小动物。出发——!!!
二、解救小动物。
1、翻过山坡:鼓励幼儿大胆尝试想办法(手脚并用)爬过(攀登架、圆塑筒)。
2、过高桥:鼓励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高低不同、斜度不同的平衡木,提醒幼儿大胆心细一个跟一个地过桥。
3、过小河:鼓励幼儿讨论、商议、如何过小河,引导尝试使用周围的物品(木梯、空八宝粥罐、装水的可乐塑瓶、硬纸盒),克服困难勇敢、大胆地过河。
4、钻黑洞营救小动物:鼓励幼儿克服胆怯心理,大胆进入黑洞进行营救。
三、庆祝黑猫警队营救动物成功:
黑猫警士们真勇敢,过山坡不怕高、桥高,不怕水深,不怕黑洞,遇到困难会想办法,并战胜了困难,终于救出了小动物。让我们为这次的胜利欢呼!
四、随黑猫警长的音乐自由放松,离开场地。
(一)开放区域:
音乐区、语言区、益智区、美工区、生活区
(二)材料调整:科学区内添加新的实验材料。
(三)重点指导区域:美工区
活动目标:
1.能够通过操作,知道美工工具的使用方法。
2.对动手操作感兴趣,愿意尝试多种绘画手工的技巧。
活动准备:
教师分类整齐的摆好各区角
活动过程:
1.幼儿取卡入区,自愿选择区域进行游戏。
2.幼儿自主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关注到各区域的游戏情况,及时、适当的介入指导。
4.听音乐,幼儿收整区域材料送回原处并摆放整齐。
5.教师点评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并鼓励表扬认真游戏的幼儿。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午班——
△ 12月19日 星期二
一、升旗仪式
1.幼儿排好队形站在自己的小点上。
2.幼儿跟随老师参加升旗仪式。
二、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下午活动
户外体育游戏——蜈蚣行
活动目标:
1.初步掌握”蜈蚣爬”游戏中的合作行走方式,发展平衡协调的能力,锻炼腿部力量。
2.能通过观察模仿、口令,学习协调一致地合作行走。
3.能积极与同伴合作,体验多人同步行走的快乐。
活动过程:
一、 随音乐《奶牛歌》做热身运动教
1.今天天气晴朗,跟着老师一起去做运动吧。
二、 集体运动
三、 环境创设
1.现在老实告诉你个好消息,森林里要举行运动会,许多小动物都想参加,像小兔小象都参加赛跑。有一个小动物也想参加,但是因为脚太多,光穿鞋子就花了一上午的时间,你们知道他是谁吗?
四、交流
1.你们知道蜈蚣吗,他有很多双脚,他是怎么走路的呢!我们来模仿下。
五、探索2人合作
六、集体合作
1.小蜈蚣很表现这么棒,瞧,它给我们送来什么礼物了。
七、音乐放松结束
1.蜈蚣们都长大了,学会好多本领,妈妈好开心。接下放松,全身练习。拍拍肩、敲敲腿、捏捏胳膊。去寻找食物吧。
二、户外体育游戏(二)——全身动一动
活动目标:
1.尝试双脚站立不动扭动身体的各种方法,提高身体协调性。
2.遵守游戏规则,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头饰(老爷爷)、《健康歌》
活动过程:
一、以热身操"健康操",引发兴趣
师:刚刚我们跳了健康操,脖子扭扭,屁股扭扭,我们的身体还有哪里可以动起来?怎么动?
二、尝试双脚站立不移动扭动全身的方法
师:刚才我们尝试了这么多让身体动起来的方法,如果双脚站着不移动身体还能动起来吗?请小朋友来试试。
三、游戏"全身动一动"
1.介绍游戏玩法:两名幼儿面对面站立,双脚不移动做下列动作:
四、幼儿按照规则游戏。
五、小结活动情况并组织幼儿放松活动。
三、户外体育游戏(三)——篮球游戏
活动目标:
1.复习本学期所学技能,帮助幼儿快速熟悉篮球;
2.能够听口令进行相应技能练习,基本跟上口令节奏;
3.喜欢参与花样篮球的练习,激发幼儿对花样篮球的兴趣。
活动准备:
场地,篮球。
活动过程:
一、复习已学习的技能
复习技能:双手拍球、击地抱球。
二、练习新学习的技能
新技能:抱球绕障碍、双手滚球
一、放松调整。
四、绘本游戏——方格子老虎
活动目标:
1.会观察画面,理解故事内容。
2.会结伴玩路路通游戏,遵守游戏规则。
3.知道方格子老虎给我们带来的快乐以及父母对我们的那份爱。
活动准备:
PPT
活动过程:
一、方格子老虎的由来
1.由老虎图片引发幼儿兴趣,引起兴趣.
2.你见过的老虎是什么样子的?
二、欣赏故事第一部分
1.虎爸爸和虎妈妈为什么生气了?你家有过不快乐的事情吗?你是怎么做的?
三、感受方格子老虎给大家带来的快乐
1.欣赏故事第二部分
问题:小伙伴们为什么都喜欢方格子老虎?
2.玩路路通游戏
四、方格子没有后的变化
1.欣赏故事最后一部分,再次感受虎爸虎妈对小老虎的爱。
2.尝试给故事取名
3.小结
上午班——
△ 12月20日 星期三
上午活动
一、晨间活动
1.热情接待来园的家长与幼儿。
2.安抚幼儿情绪,幼儿自主游戏。
3.晨间总动员:体能大循环
(1)带领幼儿到游戏场地。
(2)幼儿自主游戏,教师观察与指导。
(3)鼓励幼儿积极主动地自主选择、自主开展、自发交流。
(4)游戏评价与问题解决。
(详见本周“自主游戏观察记录”)
二、早操
1.幼儿能够按照队形站在自己的点上。
2.幼儿跟随老师跳早操,能够边唱边跳。
三、集中教育——科学《认识半圆》
活动目标:
1. 使幼儿能够认识半圆形。
2.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3.体验与同伴合作的快乐。
4.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活动准备:
1.装有各种形状的篮子(人手一份)
2.剪刀。浆糊若干。
3.大的示范圆形和半圆形各一个。
4.用图形拼成的完整画面图一幅。
活动过程:
一. 让幼儿认识圆形和半圆形
1.教师出示示范圆形,问幼儿其图形的名称和特征,再出示示范半圆形,再问幼儿其图形的名称和特称。
2.让幼儿在图形篮里找出圆形和半圆形。
3.给幼儿讲解圆形和半圆形的关系。
二.幼儿尝试把圆形变成半圆形。
1.教师让幼儿思考:你能把圆形变成半圆形吗?是怎么把圆形变成半圆形的?让幼儿自主先思考再与其旁幼儿讨论。教师巡回旁听。
2.幼儿讨论后,教师请若干名幼儿说一说自己可以用什么方法把圆形变成半圆形的。
3.幼儿尝试把圆形变成半圆形,教师巡回观察。
4.教师把幼儿的成品半圆形进行讲评。
三.教幼儿如何正确的把圆形变成半圆形
1.教师出示圆形,把圆形对折,必须以中线为中心边对边对折,对折后,在圆形的中线把圆形一分为二,把成品半圆形放在同等大小的整圆上比较,看看是不是该整圆的一半,该半圆形不能大于整圆,也不能小于整圆。
2.教师再次向幼儿正确示范如何把圆形变成半圆形,并验证。
3.请幼儿按照教师的方法再一次把圆形变成半圆形,并作验证。
4.教师对幼儿的第二次的成品半圆形进行讲评。
5.教师小结:半圆形就是整圆的一半,两个同样大小的半圆形合起来就是一个整圆。
四:延伸活动;快乐图形拼
1.教师出示.用图形拼成的完整画面图一幅,请幼儿观察哪些物体用了哪些图形拼成。
哪些物体的拼成里有半圆形。
2.教师激发幼儿:你可以用哪些图形可以拼画面上没有的物体?并请你说一说。
3.请幼儿自主与同伴用各种形状进行合作创意粘贴。教师巡回观察和指导。
4.教师点评若干幼儿的作品。
5.活动结束
四、区角游戏
(一)开放区域:
音乐区、建构区、益智区、美工区、生活区
(二)材料调整:科学区内添加新的实验材料。
(三)重点指导区域:美工区
活动目标:
1.能够通过操作,知道美工工具的使用方法。
2.对动手操作感兴趣,愿意尝试多种绘画手工的技巧。
活动准备:
教师分类整齐的摆好各区角
活动过程:
1.幼儿取卡入区,自愿选择区域进行游戏。
2.幼儿自主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关注到各区域的游戏情况,及时、适当的介入指导。
4.听音乐,幼儿收整区域材料送回原处并摆放整齐。
5.教师点评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并鼓励表扬认真游戏的幼儿。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午班——
△ 12月21日 星期四
一、升旗仪式
1.幼儿排好队形站在自己的小点上。
2.幼儿跟随老师参加升旗仪式。
二、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下午活动
三、户外体育游戏——小松鼠运得快
活动目标:
1. 练习拖物倒退走,双腿能较协调地向后挪动。
2.提高判断能力嗬控制能力。
活动准备:
1."砖块"(积木),大报纸与幼儿人数相等。
2.将"砖块"堆放成3~4堆,另一端画三个圆圈。
活动过程:
一、练本领。
二、运砖忙。
1.松鼠们想造一间漂亮的房子,需要许多砖块,他们是用什么方法运砖的呢?
2.教师示范将"砖块"放在报纸上,双手拉着地上的报纸,倒退着向后走。
3.幼儿每人一张报纸,放上"砖块"后分散练习。
三、谁是运砖高手
1.幼儿分成3~4组,手持报纸站在起点处。教师发令后,幼儿立即转身,拿一块"砖块"放在报纸上,倒走至终点,将"砖块"放在圆圈里,随即迅速跑回,用右手拍第二名幼儿的手后第二名幼儿接着进行。各队幼儿依次进行游戏,看哪队最先将"砖块"运完。
2.提醒幼儿倒退时控制好自己的行进路线,倘若"砖块"掉出来了,应迅速将其放回报纸,方可继续行走。
二、户外体育游戏(二)——原地运球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按压方法作原地运球。
2.初步学会手掌粘球的缓冲动作。
3.锻炼股四头肌的静力性。
活动准备:
篮球若干个。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
1.带领幼儿排四个纵队,根据节奏做热身运动。
二、活动导入,教师示范。
1.以"和篮球宝宝一起玩"导入活动。
2.请个别幼儿先上前试着原地运球。要求其他幼儿认真观察,他们是怎么拍球的,拍的好不好,好在哪里?
3.组织讨论。
三、教师示范原地运球,注意手掌粘球的动作,幼儿认真观察
1.请个别幼儿尝试运球,教师从旁指导。
2.幼儿练习原地运球,教师巡回指导。
四、结束部分
1.带领幼儿做放松运动。
2.请幼儿有序地回教室,喝水、擦汗。
三、户外体育游戏(三)——篮球游戏
活动目标:
1.复习本学期所学技能,帮助幼儿快速熟悉篮球;
2.能够听口令进行相应技能练习,基本跟上口令节奏;
3.喜欢参与花样篮球的练习,激发幼儿对花样篮球的兴趣。
活动准备:
场地,篮球。
活动过程:
一、复习已学习的技能
复习技能:双手拍球、击地抱球。
二、练习新学习的技能
新技能:抱球绕障碍、双手滚球
二、放松调整。
四、语言游戏——《说反话》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积极思维,理解反义词,丰富幼儿词汇。
2.体验游戏的愉悦感,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
3.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活动准备:
小卡片、大小球。
活动过程:
一、出示大小球,引导幼儿观察,揭示反义词
1.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件好东西,是什么?有什么不一样?(大和小是一对意思相反的词,我们叫它反义词)。
2.再仔细看看这两个球,还能说出其它相反的地方吗?
二、比赛"说相反”
三、第三轮“变一变、说一说”
四、教师总结
下午班——
△ 12月22日 星期五
一、升旗仪式
1.幼儿排好队形站在自己的小点上。
2.幼儿跟随老师参加升旗仪式。
二、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下午活动
户外体育游戏——123木头人
活动目标:
1.能跟着音乐节奏创编中有趣的动作玩木头人的游戏,体验游戏的快乐。
2.提高幼儿的竞争能力,促进幼儿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活动准备:
有玩木头人的经验、音乐、统计表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1.小朋友们,还记得我们玩过的木头人游戏吗?,!来源:屈,老,师教.案网"那我们再来玩一次怎么样?
2.师幼共同游戏,关键提问:咦,那我想考考你们,木头人游戏说到哪一个字的时候就不能动了?
3.追问:还有一个不许笑,那到底是哪一个字的时候要摆造型?
4.小结:原来玩木头人在说到笑的时候就要停下来摆造型。
5.过渡:今天,我想和大家来玩一个音乐木头人的游戏,用音乐来玩木头人,我带来一段音乐,里面有一段特别的声音,它会告诉你什么时候要停下来做木头人了,我们来听听看!
二、熟悉音乐,了解规则
1.(播放音乐)提问:请大家来说说看,你听到的这段音乐里面有特别的声音吗?
2.教师示范听音乐玩游戏
小结:喇叭声“嘟~~~”响起是告诉我们要准备了,当喇叭声“嘟”响了就是变木头人的时候了。
3.幼儿初次尝试游戏:你们都知道了,来一次怎么样?
“我们都是木头人,不许笑,不许动,123,就快变成木头人,123,就快变成木头人,嘟~~~,变!”
4.这次我要把这个游戏加大难度了,听一听,这次音乐里有几个特别的声音?自己听啊!
小结:有2次特别的声音,而且这2次要连续变2个不同的造型。
5.幼儿跟着音乐尝试。
三、挑战比赛,创编动作
1.鼓励幼儿4组挑战比赛。1组比赛,另3组幼儿做评委,找一找哪些幼儿是不能跟着音乐来变?
2.进入第二轮比赛。规则变了,要听好指令来玩。幼儿尝试玩一次。
3.进行第二轮比赛。
4.进入第三轮比赛。
一组幼儿要统一动作。
5.第四轮比赛,根据幼儿游戏情况及时间安排看。
活动延伸:
音乐停,每组要变一座桥。
二、户外体育游戏(二)——熊猫滚球
活动目标:
1.掌握滚接大皮球的方法,动作协调灵敏。
2.喜爱参加游戏活动,体验与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皮球若干(为幼儿人数的一半);熊猫帽子若干(与幼儿人数相等);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以游戏情境的形式进行准备活动
1.教师扮熊猫妈妈,幼儿当小熊猫带上头饰,四散站在教师周围。
2.教师带幼儿随音乐做准备动作(弯弯腰、踢踢腿、伸伸臂、走一走、转一转等)“小熊猫真快乐,和妈妈一起玩玩、转转身体棒。”
二、进行游戏“熊猫滚球”,体验与同伴游戏的快乐
教师以游戏口吻介绍玩法:“妈妈带来许多大皮球,小熊猫找到一个好朋友一起滚球玩。两个好朋友你把球推给我,我接住球再传给你,滚来滚去真好玩。”教师边讲边与配班教师或幼儿做示范,引导幼儿推球时将两手分开,胳膊用力向对面的小朋友推去,对面的幼儿要注意球的方向,用手去接滚来的球,然后再推回去。
利用“找朋友”的游戏,幼儿边唱“找朋友”的歌曲,边拍手做动作找一个朋友,两人一组拿一个皮球。
三、教师指导幼儿面对面蹲下保持适当的距离,进行滚接球游戏
1.教师观察幼儿游戏情况,引导幼儿不断调整两人滚接球的距离,体验相互间滚接球的方法,掌握手臂用力前推和伸手接球的动作。
2.鼓励并指导动作不协调和没有掌握动作要领的幼儿,大胆尝试体验快乐。
四、放松活动
跟随音乐做放松操。
三、户外体育游戏(三)——篮球游戏
活动目标:
1.复习本学期所学技能,帮助幼儿快速熟悉篮球;
2.能够听口令进行相应技能练习,基本跟上口令节奏;
3.喜欢参与花样篮球的练习,激发幼儿对花样篮球的兴趣。
活动准备:
场地,篮球。
活动过程:
一、复习已学习的技能
复习技能:双手拍球、击地抱球。
二、练习新学习的技能
新技能:抱球绕障碍、双手滚球
放松调整。
四、科学游戏——空气是个大力士
活动目标:
1.感知塑料杯吹出及气球吹不起来的原因,了解由空气压力产生的有趣现象。
2.能在实验中主动探究、自主发现空气是有力量的。
3.对科学游戏产生兴趣,简单了解空气压力对生活的帮助。
活动准备:
纸杯、塑料杯各19个,大饮料瓶、吸管、气球各19个,记录表1张、即时贴若干,磁铁10块,课件及视频,
活动过程:
一、由游戏《压不扁的瓶子》导入,引发幼儿对空气压力的兴趣,知道空气有力量
1.课件:邀请幼儿进入米奇科学之旅,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2.游戏《压不扁的瓶子》。提问:为什么瓶子压不扁?;.来源屈.老师教。案网;瓶子里面充满了什么?
小结:盖上瓶盖后,里面的空气出不来,顶住了瓶子,所以使很大的劲也压不扁。得出结论:空气是有力量的。
二、通过游戏《吹气球》,让幼儿在探究中发现空气是个大力士
1.游戏《吹气球》,提问:米奇妙妙屋里的科学游戏可真有趣,咱们继续出发,看看米奇又为我们准备了什么?
2.通过吹气球-猜想放到瓶子里的情况---尝试操作---得出结论:放到瓶子里的气球是吹不起来了,因为里面充满了空气,空气真是个大力士。
三、通过游戏《杯子出来了》,让幼儿了解空气无处不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帮助
1.教师出示两个杯子(纸杯和塑料杯)。请幼儿猜想:把塑料杯子放到纸杯里,不用手的情况下,用什么方法可以让塑料杯子出来?
2.幼儿操作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3.组织幼儿讨论:杯子为什么飞出来了?
小结:空气无处不在,它不仅可以让我们呼吸,空气的压力还可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帮助。
四、通过分享交流、观看视频,了解空气压力和生活的关系,萌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探究兴趣
1.交流:你知道生活中空气压力给我们生活带来哪些帮助?
2.观看视频,教师总结:空气的压力给我们生活带来很多便利,小朋友们从小学习科学知识,长大可以利用空气的压力的原理,创造出更多帮助人们生活的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