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市第二幼儿园:在线备课系统

西林园区

当前位置:首页 > 备课资源 > 西林园区

课题:第十八周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

苗苗一班 王仁君

2023.12.25——12.29第十八周

上午班——

△12月25日   星期一

上午活动

一、晨间活动

1.热情接待来园的家长与幼儿。

2.安抚幼儿情绪,幼儿自主游戏。

3.晨间总动员:体能大循环

(1)带领幼儿到游戏场地。

(2)幼儿自主游戏,教师观察与指导。

(3)鼓励幼儿积极主动地自主选择、自主开展、自发交流。

(4)游戏评价与问题解决。

(详见本周“自主游戏观察记录”)

二、早操

1.幼儿能够按照队形站在自己的点上。

2.幼儿跟随老师跳早操,能够边唱边跳。

三、集中教育——社会《幸福的一家》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学会用简单的句子谈论自己父母的工作,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以及父母对自己的爱护。

2.引导幼儿围绕“幸福的一家”这一话题进行谈话,使幼儿乐意参与个别交谈与集体谈话活动。

3.培养幼儿爱家庭的情感,知道关心长辈,听大人的话。

活动准备:

1.实物玩具:小兔。

2.每个幼儿一张“全家福”照片。

3.投影机、照相机(请一名老师帮忙拍照)磁带。

4.让幼儿回家了解父母的工作及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与平时在家主要做些什么事。

活动过程:

一、创设谈话情境,引出谈话话题

1.放《世上只有妈妈好》,教师带领幼儿边唱边做动作。

2.请个别幼儿讲一讲“家里有谁”要求语句完整。

3.教师利用实物投影,让幼儿看着照片讲,教师重复幼儿的话,练习说话的完整性。(有……有……还有)

4.请其余小朋友拿照片,自由交谈“照片上有谁?”

5.了解、丰富词汇“全家福”的含义。

刚才,小朋友们介绍的很好。谁知道一家人在一起拍的照片叫什么?(丰富词汇“全家福”幼儿学说)拿出一张全家福请幼儿说:“这是谁家的全家福?”

二、引导幼儿围绕话题交谈,集体讨论,要求声音响亮地表述

1.老师以小动物的语气回答问题,起示范作用。

师:看!老师请来了大家认识的客人小兔灰灰.。师:灰灰与大家打个招呼。大家好!小朋友怎么说?(幼儿回答)

师:它很能干,能大胆地说出爸爸妈妈的工作?

老师以小动物的语气回答问题:

听!小朋友我叫灰灰,我的爸爸在动物医院当医生,妈妈在银行当管理员。

2.请幼儿回答提问。

小兔灰灰说:“小朋友们你们能告诉我,你们的爸爸妈妈是干什么工作的?”请幼儿回答。

小兔灰灰说:“小朋友们真能干。谁还能告诉我,你们的爸爸妈妈在家做些什么事?”请个别幼儿上台讲给大家听,对于讲得好的小朋友,可以让他抱抱亲亲小动物。

3.段落性小结。

三、拓展谈话范围

1.小结提问,引出话题

2.说一句甜甜的话。

四、布置“全家福”专栏 总结评价、结束活动

1.谈话引出师生一起合拍“全家福”

2.拍照、粘贴幸福大家庭,总结评价、结束活动

四、区角游戏

(一)开放区域:

音乐区、语言区、益智区、美工区、生活区

(二)材料调整:科学区内添加新的实验材料。

(三)重点指导区域:美工区

活动目标:

1.能够通过操作,知道美工工具的使用方法。

2.对动手操作感兴趣,愿意尝试多种绘画手工的技巧。

活动准备:

教师分类整齐的摆好各区角

活动过程:

1.幼儿取卡入区,自愿选择区域进行游戏。

2.幼儿自主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关注到各区域的游戏情况,及时、适当的介入指导。

4.听音乐,幼儿收整区域材料送回原处并摆放整齐。

5.教师点评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并鼓励表扬认真游戏的幼儿。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午班——

△ 12月26日   星期二

一、升旗仪式

1.幼儿排好队形站在自己的小点上。

2.幼儿跟随老师参加升旗仪式。

二、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下午活动

一、   户外体育游戏(—)——运西瓜

一、活动目标:

一、1.能迅速辨别教师口令的将西瓜搬运回家,提高反应能力。

一、2.通过反复循环的相关动作练习,培养坚持性和身体的耐力。

一、活动准备:

一、口哨、音乐。

一、活动过程:

一、一、活动部分

一、1.教师带领幼儿成一路纵队进入场地,先围绕场地进行走、跑交替运动,绕场3圈后,指令幼儿进入场地中进行自由分散小跑,教师提醒幼儿注意速度和互相避让。

一、2.教师在场地中央,幼儿分散在场地上面对教师,师生一起做准备活动操:摇头、伸懒腰、吸气呼气、甩臂、扭腰、弯腰、踢腿蹬腿、蹲下跳起等。

一、二、教学与练习部分

一、1.听音乐变换动作。

一、(1)教师:当播放节奏缓慢的音乐时,大家在场地上四散走;当播放节奏快的音乐时,大家就在场地中四散小跑。

一、(2)幼儿听音乐进行走、跑交替锻炼。

一、2.听歌曲变换动作。

一、(1)教师:当播放小朋友唱歌时,大家在场地上学学小兔双脚跳;当播放大人唱歌时,大家单脚跳锻炼。口哨声代表运动是速度的改变,如由快变慢,由慢变快。

一、3.听口哨变换动作

一、(1)教师:当听到一声长而响亮的哨音时,大家按顺序时针方向在场地上转圈中速跑;当听到连续短促的哨音时,大家就转身逆时针方向跑。

一、(2)幼儿听口哨声顺时针、逆时针方向围绕场地跑。

一、4.看教师手指挥的方向变换前、后、左、右方向,看教师手势做动作(走、双脚跳、单脚跳、四肢着地爬)变化动作。

一、(1)教师站立在场地一侧边缘,幼儿站在场地中。

一、(2)教师:我手指着你们身后方向并做出动作,大家就按示范的动作和所指的方向进行运动。

一、(3)幼儿看教师的动作和指示方向进行身体运动。

二、   最后将西瓜运回家

二、三、结束部分

二、1.在音乐声中,幼儿和教师随意在场地上只有做舒缓、轻松、柔软的动作。

二、2.教师进行活动总结后,带领幼儿离开运动场。

二、二、户外体育游戏(二)——青蛙捉害虫

二、活动目标:

二、1.在活动中,学会自然、协调地挥臂向前跳,感受挥臂向前的带动力。

二、2.激发对跳跃运动的兴趣,发展爆发力、平衡性和下肢耐力。

二、活动准备:

二、青蛙头饰、害虫、塑料板、胶圈。

二、活动过程:

二、一、开始部分

二、1.幼儿集中在场地一侧做青蛙冬眠状。录音机传来春天轰隆隆的打雷声。这时小青蛙们醒来跟随妈妈一起跑到场地上走、跑交替,欢快地活动四肢和身体。

二、2.跟着青蛙妈妈做摇头、转头、甩臂、弯腰、蹲站、扭腰、转膝、踢腿、踮脚等身体动作。

二、二、学本领

二、1.青蛙妈妈:小青蛙们,你们都有什么本领?(幼儿回答后)青蛙妈妈:大家在一起到草地上去展示一下自己会有几种本领。幼儿分散在场地上做跳、跑、爬、扑、游泳等动作。

二、2.集中进行双脚并拢向前跳跃的教学示范与动作要领讲解。双脚并拢-双脚弯曲-双手前后摆动-双脚瞪地向前上方跳起-双脚落地。教师示范后,幼儿在教师动作要领的提示下进行动作模仿活动。反复多次,直到熟悉动作要领。

二、3.在场地上用四张凳子和橡皮筋拉出一个大长方形,皮筋与地面的高度为28厘米左右。幼儿自由地在四周跳入出练习动作。

三、户外体育游戏(三)——篮球游戏

活动目标:

1.复习本学期所学技能,帮助幼儿快速熟悉篮球;

2.能够听口令进行相应技能练习,基本跟上口令节奏;

3.喜欢参与花样篮球的练习,激发幼儿对花样篮球的兴趣。

活动准备:

场地,篮球。

活动过程:

一、复习已学习的技能

复习技能:双手拍球、击地抱球。

二、练习新学习的技能

新技能:抱球绕障碍、双手滚球

二、放松调整。

 

四、室内绘本活动——彼得的椅子

活动目标:

1.观看图画,帮助幼儿理解故事的内容。

2.幼儿明白成长的路上要学会分享的道理。

活动准备:

ppt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教: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故事。你看到了什么?

2.教:在一座房子前,一个小男孩带着包、玩具、照片和椅子,你觉得他在干什么?

二、观看故事

1.教:彼得的妈妈刚给彼得生了一个小妹妹,彼得要当哥哥了,你觉得彼得会高兴吗?为什么?

2.小结:原来彼得搭的房子倒了,妈妈让彼得小声点因为吵到了妹妹。

三、教师总结

1.教:小朋友,彼得为什么愿意将他的小椅子漆成红色的呢?是谁告诉彼得“长大了”的呢?(幼儿说一说)

四、幼儿角色扮演

 

上午班——

△ 12月27日   星期三

上午活动

一、晨间活动

1.热情接待来园的家长与幼儿。

2.安抚幼儿情绪,幼儿自主游戏。

3.晨间总动员:体能大循环

(1)带领幼儿到游戏场地。

(2)幼儿自主游戏,教师观察与指导。

(3)鼓励幼儿积极主动地自主选择、自主开展、自发交流。

(4)游戏评价与问题解决。

(详见本周“自主游戏观察记录”)

二、早操

1.幼儿能够按照队形站在自己的点上。

2.幼儿跟随老师跳早操,能够边唱边跳。

三、集中教育——科学《认识椭圆形》

活动目标:

1.认识椭圆形,掌握椭圆形的特点,学习正确区别椭圆形和圆形。

2.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课件、圆形与椭圆形图片

活动过程:

一、观察感知椭圆形

1.教师用多媒体课件操作,将圆形拖长变成椭圆形,幼儿观察由圆形变化到椭圆形的过程,并认识不同摆放位置的椭圆形。

2.指导幼儿观察认识椭圆形的形状,并正确为椭圆形命名。

二、操作比较讨论找出椭圆形的特征

1.教师:小朋友们,刚才老师用圆形慢慢地变出了椭圆形,那么圆形和椭圆形它俩一样吗?到底哪儿不一样呢?下面小朋友自己来测量比较一下,看看有没有什么新的发现。

2.教师指导幼儿三人一组在地板上的圆形与椭圆形前,用绳子进行操作测量,由于孩子们有测量圆形的经验,所以教师指导幼儿通过测量、比较得出椭圆形的特征。

3.指导幼儿讲讲自己的发现:圆形边上任意一点到圆心的距离是相等的。而椭圆形从圆心到边上的距离是不同的,从而知道圆形是圆圆的圆,椭圆形是长长的圆。

4.教师进行总结,出示圆形和椭圆形图片,比较椭圆形和圆形从圆心到边上的距离,从而证实幼儿的发现是正确的。

三、实践应用,观察寻找并介绍生活中的椭圆形物体

1.教师:“小朋友,刚才我们认识了椭圆形,知道了椭圆形的特征,现在我们来找一找在我们的周围,哪些东西是椭圆形的?活找到了之后,用你的小手摸一摸它的椭圆形的边缘,感知一下椭圆形的形状,然后把椭圆形的东西放到前面的椭圆形的筐子里吧!”

2.教师组织幼儿到教室的各处找:桌子上、窗台上、玩具柜里等等。幼儿找到之后,教师指导幼儿用自己的小手摸一摸它的椭圆形的边缘,感知一下椭圆形的形状,然后把椭圆形的东西放到前面的椭圆形的筐子里。

3.教师组织幼儿检查椭圆形的筐子里的物品是否正确,并进行总结。

4.教师提问:“小朋友,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椭圆形的东西,请你仔细想一想你还见到过哪些椭圆形的东西?”

5.组织幼儿讲讲自己见到过的椭圆形的物体。

四:动手操作,巩固练习

1.教师出示由圆形或椭圆形卡片拼出的各种图案,指导幼儿讲讲都有哪些图形组成的。

2.幼儿每人一套由圆形或椭圆形卡片拼出的各种图案,指导幼儿将椭圆形的卡片送到椭圆形的集合中,圆形的卡片送到圆形集合之中。

3.教师组织幼儿互相检查集合中的卡片是否正确,并进行小结。

活动延伸:

  组织幼儿将手中的教具放到数学活动区中,并在平时的动中进行图形的拼摆练习,使这一活动得到延伸,从而巩固幼儿对知识的掌握。

四、区角游戏

(一)开放区域:

音乐区、建构区、益智区、美工区、生活区

(二)材料调整:科学区内添加新的实验材料。

(三)重点指导区域:美工区

活动目标:

1.能够通过操作,知道美工工具的使用方法。

2.对动手操作感兴趣,愿意尝试多种绘画手工的技巧。

活动准备:

教师分类整齐的摆好各区角

活动过程:

1.幼儿取卡入区,自愿选择区域进行游戏。

2.幼儿自主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关注到各区域的游戏情况,及时、适当的介入指导。

4.听音乐,幼儿收整区域材料送回原处并摆放整齐。

5.教师点评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并鼓励表扬认真游戏的幼儿。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午班——

△12月28日   星期四

一、升旗仪式

1.幼儿排好队形站在自己的小点上。

2.幼儿跟随老师参加升旗仪式。

二、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下午活动

一、户外体育游戏(一)——走平衡

活动目标:

1.训练能听到信号迅速地在凳上站立。

2.通过不同器材的平衡练习,逐步加深难度提高平衡能力,激发勇于挑战精神。

3.养成喜欢参加游戏,热爱体育运动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场地、塑料平衡块、平衡木、凳子。

活动过程:

一、教师带领幼儿以一路纵队入场,进行走跑交替热身活动。

二、模仿机器人做头颈、上肢、下肢、脚部站立在凳子上。

三、游戏:凳子运动

1.请幼儿每人拿一张凳子,选择一个地方听信号绕自己的凳子走,当听到教师哨响时迅速双脚站立在凳子上。

2.请幼儿听信号绕自己凳子跑圈,当听到教师哨响时迅速单脚(反复练习中注意左、右脚替换)站立在凳子上。

3.幼儿分成两组将凳子排列成纵向,绕着凳子跑。当听到教师不同的哨音信号时,幼儿迅速或坐在、或蹲在、或双脚站在、或单脚站立在小凳子在。运动的节奏由慢到快,难度由弱到强:坐→蹲→双脚站→单脚站立在凳子上。

四、平衡循环练习:运球

1.分组听信号一个接一个地持球走过场地上各种障碍物。

2.分组进行运西瓜比赛,听信号,各组小朋友出一个人吃西瓜(球)快速走过指定的各种障碍,回到出发点后本组另一个小朋友在出发,直到本组最后一个小朋友持球回到终点。最先完成"运西瓜"的小组为胜。

五、听音乐做放松动作

二、户外体育游戏(二)——小鸡爱运动

活动目标:

1.根据要求用自己的肢体模仿出小鸡的生活动作。

2.学会根据信号的提示做不同方向、速度的走跑动作,提高运动平衡能力。

活动准备:

场地、绳子。

活动过程:

一、教师扮演母鸡,小朋友扮演小鸡,母鸡带领小鸡出场,小鸡跟着鸡妈妈跑到东捉小虫,跑到西吃青草,跑到北喝水,跑到南晒太阳。

二、小鸡在母鸡身边散开,跟着母鸡做模仿活动操

三、小鸡学飞翔

母鸡向小鸡示范讲解边跑边上下摆动双臂的动作要领,然后带领小鸡在场地上顺时针、逆时针地进行飞跑锻炼。

四、小鸡掌握飞跑的动作要领后,母鸡信号进行指挥,小鸡根据不同的信号指令进行多种飞跑方法

1.顺时针地快与慢飞跑。

2.慢速、中速地自由在场地上飞跑(提醒小鸡互相避让)。

五、看谁本领大

将幼儿分成四组,分组站立在场地起点线,在场地中每组前面的场地上摆放两条互相平行的长约4-5米绳子。

1.一个跟着一个地用"飞跑"方式通过两根相距约为30厘米的绳子桥。

2.一个跟着一个地踏着两条并拢在一起的绳索桥。

三、户外体育游戏(三)——篮球游戏

活动目标:

1.复习本学期所学技能,帮助幼儿快速熟悉篮球;

2.能够听口令进行相应技能练习,基本跟上口令节奏;

3.喜欢参与花样篮球的练习,激发幼儿对花样篮球的兴趣。

活动准备:

场地,篮球。

活动过程:

一、复习已学习的技能

复习技能:双手拍球、击地抱球。

二、练习新学习的技能

新技能:抱球绕障碍、双手滚球

四、放松调整。

四、室内语言活动——谁偷吃了

活动目标:

1.认识小猫、小猪和小鸭,了解动物的外形、叫声和脚印特征。

2.根据动物的特征辨别动物,尝试说出动物长什么样,怎么叫和脚印像什么。3.感受动物的活泼可爱,体验动物带来的快乐,萌发爱护、亲近动物的情感。活动准备:
PPT、动物叫声音频

活动过程:
一、 故事导入
1.遇见小狗

2.故事发展
  二、活动展开
1、猜猜我的样子翻开动物的身体拼图,请幼儿猜猜是什么小动物,并认识小动物长什么样。

2.出示小鸭拼图背面
① 依次翻开嘴巴、翅膀、腿的拼图
引导语:它有扁扁的嘴巴。它有一双小翅膀。它有两条腿。
② 翻开全部拼图
引导语:它是谁?它是可爱的小鸭。
小鸭长什么样?小鸭有扁扁的嘴巴,一双小翅膀和两条腿。

3.出示小猫拼图背面
① 依次翻开耳朵、尾巴、腿的拼图
引导语:它有尖尖的耳朵。长长的尾巴。它有四条腿。
② 翻开全部拼图
 4.出示小猪拼图背面

5.猜猜我的叫声展示小鸭、小猪和小猫的叫声,请幼儿猜猜是谁的叫声,小动物怎么叫。
6.猜猜我的脚印展示小猫、小猪和小鸭的脚印,请幼儿猜猜是谁的脚印。
7.故事结尾
  小狗汪汪找到了小动物们,告诉小动物们不能随便拿别人的东西,要懂礼貌。小动物们答应以后会懂礼貌,小狗原谅了小动物们,大家又一起开心的玩耍。
三、活动结束
  表扬小侦探成功找出了偷吃的小动物。展示小动物的特征,引导幼儿回顾与总结小动物的特征,和幼儿一起幼儿说说小猪、小猫和小鸭长什么样,怎么叫和脚印像什么。

 

 

 

△ 12月29日   星期五

上午活动

一、晨间活动

1.热情接待来园的家长与幼儿。

2.安抚幼儿情绪,幼儿自主游戏。

3.晨间总动员:体能大循环

(1)带领幼儿到游戏场地。

(2)幼儿自主游戏,教师观察与指导。

(3)鼓励幼儿积极主动地自主选择、自主开展、自发交流。

(4)游戏评价与问题解决。

(详见本周“自主游戏观察记录”)

二、早操

1.幼儿能够按照队形站在自己的点上。

2.幼儿跟随老师跳早操,能够边唱边跳。

三、集中教育——艺术《绘画:新衣服》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用色卡、色纸剪好的小人头部、小衣服、小裤子或小裙子上用各种线条画出五官、发型及图案。

2.激发幼儿创作作品的欲望。

活动准备:

1.课前用色卡或色纸剪好的各种款式的小衣服、小裤子、小裙子和小人头若干。

2.绘画工具:记号笔、水彩笔、油画棒、胶水、透明胶、剪刀等。

活动过程:

一、组织谈话,引出课题。

——“今天,我们班哪些小朋友很漂亮?为什么?”

——请几位幼儿说到的小朋友到前面来,逐一说说他们哪些地方漂亮。(有的说五官漂亮;有的说头发漂亮;有的说衣服漂亮。)

 ——小结:其实我们每个小朋友都很漂亮,有的眼睛漂亮;有的鼻子漂亮;有的嘴巴漂亮;有的发型漂亮;有的衣服颜色、款式、花纹都很漂亮。重点讲讲个别小朋友身上衣服的图案、颜色等。

二、提出创作要求

——今天老师准备了许多小人的头部、小衣服、小裤子、小裙子,等一下你们根据自己喜欢的颜色、款式选择一套作业用品:小人、小衣服、小裤子或小裙子、绘画笔等,然后回座位给小人画好五官及发型,再给衣服设计漂亮的图案。

三、幼儿按要求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1.幼儿自由选择材料。

2.按要求进行创作。

3.随时为幼儿提供所需材料。

四、欣赏与评价。

1.互相参观、欣赏同伴的作品。

2.鼓励幼儿积极介绍自己的作品。

四、区角游戏

(一)开放区域:

音乐区、语言区、益智区、美工区、生活区

(二)材料调整:科学区内添加新的实验材料。

(三)重点指导区域:美工区

活动目标:

1.能够通过操作,知道美工工具的使用方法。

2.对动手操作感兴趣,愿意尝试多种绘画手工的技巧。

活动准备:

教师分类整齐的摆好各区角

活动过程:

1.幼儿取卡入区,自愿选择区域进行游戏。

2.幼儿自主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关注到各区域的游戏情况,及时、适当的介入指导。

4.听音乐,幼儿收整区域材料送回原处并摆放整齐。

5.教师点评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并鼓励表扬认真游戏的幼儿。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上一课题:第十七周

下一课题:第十九周

评课

表情

共 0 条评课
  • 这篇内容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