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
苗苗一班 赵雯
2023.12.4—2023.12.8第十五周
下午班——
△ 12月4日 星期一
一、升旗仪式
1.幼儿排好队形站在自己的小点上。
2.幼儿跟随老师参加升旗仪式。
二、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下午活动
四、室内益智游戏——沙画世界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沙画的作画步骤。
2.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兴趣,热爱大自然,掌握简单的构图的能力。
3.培养幼儿热爱美术活动的兴趣,培养幼儿想象力和动手动脑的能力。
活动准备:课件 、沙画板
活运过程:
一、观看沙画表演视频,引起幼儿兴趣。
1.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段视频,是一位大师的表演,我们一起来看看他表演的是什么。
2.播放视频。
二、示范制作沙画方法
1.师:这位大师在干吗呀?用手来作画,他的手真神奇,他都画了些什么呀?
2.师:他用了什么方法?这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做抓,我们一起来试试看,抓出了什么呀?
3.师:除了抓的方法,还用了什么方法呀?漏,你来做做看。
4.师:这位大师呀,还用了许多的方法,我们一起学一学,看一看,好不好?
5.师:还用什么方法?抠,一起来试试看,抠一抠,变成什么了呀?除了用一个手指抠,还可以用几个手指呀?抠一抠,抠出什么来了呀?
6.师:看一看,他还用什么方法了呀?捏,对,用两个手指头是捏,对,这个名称叫捏,来试试看,捏出什么呀?
7.师:这是什么呀?刮,来试试看,刮成什么了?
三、出示范画,让幼儿观察画法
1.师:这位大师画沙画的方法真多,老师也用这些方法画一些画,给你看一看,老师的画里面用了哪些方法?
2.师:你们来猜猜看,用了哪些方法?云彩用抠的方法,蝌蚪用漏的方法,苹果树用抠的方法,小桥用什么办法画出来的?(刮)
3.师:我还画了许多其它的画,我们来一起看看,每一幅画我都给它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
4.师:第一幅画叫做我的小屋,第二幅画叫苹果树,第三幅叫可爱的蜗牛,第四幅叫调皮的太阳,第五幅叫逛公园,第六幅叫高楼大厦,第七幅叫美丽的花园,第八幅叫慢吞吞的小乌龟。
四、幼儿自己做画
1.师:沙画好玩吗?我用了抠、刮、抓、洒的方法画了很多的沙画,你们想不想也来试试呀?画之前我想请小朋友想一想,你准备画什么?
2.幼儿自己商量。
3.师:我觉得一幅画上内容丰富就更漂亮了,你除了一样的东西,还能画什么东西组合在一起就更美了?
4.师:我们的想法都不一样,那你们一定都想试一试了,在画沙画之前啊,老师要提几个要求,你们想一想,这些沙子抓的时候怎么抓才能紧紧的把它抓在手里呢?轻轻的抓一点点紧紧的抓在手上,不要漏在桌子上,如果漏在桌子上那就不卫生了,要轻轻地慢慢洒,小心不要把沙洒到外面。
5.师:画之前再仔细想想你要画什么,画好之后给你的沙画取一个好听名字,一会要介绍给大家听的哦。
6.幼儿听音乐自己做画。
五、作品欣赏
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画的是什么?叫什么名字?用了哪些方法?
上午班——
△ 12月5日 星期二
上午活动
三、集中教育——语言《大树与小鸟》
活动目标:
1.在学习诗歌的过程中,理解大树和小鸟的依存关系。
2.初步学习按诗歌的结构仿编诗歌,体验仿编后的成功感。
3.增进爱护鸟类和关爱大自然的情感,懂得要勇敢自立。
活动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教师出示PPT画面,引起幼儿兴趣。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朋友,你们看看是谁?
教师移动聚光灯位置,帮助幼儿看清。
师:对了,真的是一棵树。大树脸上怎么样?大树笑的这么开心,谁会和他一起玩呢?
二、播放PPT,鼓励幼儿仔细观看画面,然后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
师:大树和小鸟在一起干什么呢?
三、观察画面,借助图谱引导幼儿学习诗歌。
1.师:我们来看看,这棵大树长得怎么样?
请个别幼儿说说,教师导入诗歌的语句“老师这儿也有一个好听的词叫高高。大树高高。”
请幼儿说一说“大树高高”。
教师将幼儿说的用图谱的形式记录下来。
2.师:大树高高,住着谁呢?!先说再展示图谱,引导幼儿用诗歌的语言说出:大树高高,住着小鸟。
3.师:小鸟围着大树在干吗呀?(飞,唱歌……)
师:我们能不能也用2个一样的好听的词来说呢?(唱唱、叫叫)
引出小鸟唱唱(叫叫)。老师进行记录。
4.师:大树听见了小鸟的歌声,它会怎么样呢?
谁也会用好听的词来说说看。引导幼儿说出:大树笑笑。
师:真棒,我也赶紧把它记录下来,大树……笑笑怎么记呢?哦,画2个一样的笑脸。
5.师:风来了,大树会怎么样?
个别幼儿说说。
师:除了树叶会掉下来,大树还会在风里摇晃,谁也会用和前面一样好听的词来说说看。“大树摇摇”
6.师:大树摇摇,小鸟会在树上怎么样?
教师用动作引导幼儿说出:跳。
7.师:大树和小鸟在一起唱唱、跳跳、笑笑,心里怎么样啊?谁会用好听的词来说说看?
引导幼儿学习新词:快乐陶陶。
老师记录快乐陶陶,提问:谁和谁快乐陶陶啊?(大树小鸟)
四、教师引导幼儿运用多种形式朗诵诗歌,感受诗歌的结构特征。
1.看图谱完整朗诵。
师:老师把我们小朋友说的都记录下来了,我们一起来跟着图谱说说看吧。
师:连起来就变成了一首好听的诗歌了,给它加上个名字吧。
2.感受诗歌的结构特征
师:你们觉得这首诗歌好听在哪里?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图谱,找找诗歌好听的秘密藏在哪里呢?
教师将叠词用圈圈起来,引导幼儿观察,引出叠词。
师:哦,原来在这首诗歌里用了许多一样的词,这样诗歌读上去就更有节奏更好听了。老师告诉你们哦,这样2个一样的字放在一起叫叠词。
3.分角色朗诵诗歌,进一步感受诗歌的韵味。
师:现在老师想和你们做个小游戏,有红线的老师念,没有红线的就小朋友念,好吗?
师:男孩子念有红线的,那么女孩子呢?
五、借助画面,仿编诗歌活动。
1.师:除了大树和小鸟是一对好朋友,还有谁和谁也是好朋友呢?谁会用叠词来说说看。
教师将孩子说到的放到白板上,随机添画图谱。
2.老师出示4幅图片,请幼儿来说说看,可随意说个几句,然后请孩子孩子回班级中说给其他的孩子听。
四、区角游戏
(一)开放区域:
科学区、建构区、益智区、角色区、美工区
(二)材料调整:科学区内添加新的实验材料。
(三)重点指导区域:建构区
活动目标:
1.能够通过操作,知道如何搭建。
2.对动手操作感兴趣,愿意尝试多种方法。
活动准备:
教师分类整齐的摆好各区角
活动过程:
1.幼儿取卡入区,自愿选择区域进行游戏。
2.幼儿自主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关注到各区域的游戏情况,及时、适当的介入指导。
4.听音乐,幼儿收整区域材料送回原处并摆放整齐。
5.教师点评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并鼓励表扬认真游戏的幼儿。
下午班——
△ 12月6日 星期三
上午活动
一、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二、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下午活动
四、室内特色绘本——太阳和小鱼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用简单的语言讲述故事情节。
2.了解太阳对于人们生活的重要性。
3.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活动。
1.还记得自己小时候的样子吗?
2.太阳小的时候比较调皮,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关于太阳小时候的故事。
二、阅读欣赏,理解故事情节。
1.阅读封面,了解故事的名字。
2.故事的名字叫做《太阳和小鱼》。
三、引起兴趣,欣赏故事。
1.教师讲述故事,讲至第四幅图后提问:为什么太阳宝宝掉到水里,人们就活不了了呢?
2.教师总结:所以没有太阳是不行的,必须得想个办法把太阳从水里救上来。
3.引导幼儿想办法救太阳。
四、观察图片,讲述故事。
1.出示人们救太阳的图片,请幼儿仔细观察,完整讲述。
2.人们想了几种办法?是什么办法?
3.你觉得这些办法哪个会成功?(幼儿猜测)
4.究竟哪个办法会成功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五、小鱼寻找太阳,体验游戏的乐趣。
1.出示小鱼图片,提问:小鱼这么小,没有绳子、网兜这么大的力气,也没有炸药这么大的威力,它怎么帮助人们去救太阳呢?
2.游戏:找太阳。
玩法:一位幼儿扮演小鱼,戴上眼罩寻找太阳,其他幼儿为小鱼指引方向。
六、续讲故事。
1.出示图片,幼儿使用方位词进行表述,帮助小鱼找到太阳。
2.小鱼现在怎么办呢?
3.有了你们的帮忙,小鱼一定能顺顺利利的找到太阳宝宝的。
4.继续出示图片,讲述故事:从那以后,太阳宝宝再也没掉下来,每天它都给人们带来光明和温暖,人们生活的很幸福。长着长着,太阳宝宝就长成了太阳公公。
七、结束1.如果现在让你去找太阳公公你们会找到吗?
2.请小朋友们闭上眼睛,伸开双手往前走,向左转,找到我就找到太阳公公了。
上午班——
△ 12月7日 星期四
上午活动
三、集中教育——健康《袋鼠跳跳跳》
活动目标:
1.会双脚向前跳跃,提高腿部肌肉力量。
2.喜欢参与跳跃活动,体验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跳袋若干、场地。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
1.热身运动:今天袋鼠们要去参加森林运动会,那你们想不想去参加比赛?好,现在我就把你们全变成小袋鼠。为了取得更好的成绩,让我们一起来热身运动吧。音乐声音大,你们就在原地跑得快些,音乐声小时你们就在原地跑得慢些。(重点活动下肢的各个关节。)准备好了吗?
2.幼儿练习跳跃。
二、基本部分
1.导入:师:"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新本领,学好了才可以去参加比赛。大家一定要好好学哦。"
2.教师用动作示范表现袋鼠跳。,幼儿探索尝试跳跳跳。
你们知道袋鼠是怎么走路的吗?诶,是跳着走的。那你们学一学小袋鼠,想一想小袋鼠是怎么跳的。
双脚并拢,膝盖稍微弯曲,用力向前跳。准备要跳的时候,要双腿用力蹬向前上方跳。落地时,前面的脚掌先碰到地面,动作要轻点。
3.让幼儿练习模仿袋鼠跳。
(1)原地跳(2)向前一步跳(3)连续向前跳动作要求:每次准备要跳时要先站稳后再向前跳,不要着急,防止摔倒
4.幼儿尝试用跳袋练习袋鼠跳。
袋鼠宝宝们学得可真棒!我有礼物要奖励给们,想不想要?
(出示跳袋)这是什么?可以怎么玩呢?
双手提着袋子的耳朵,一只脚踩进来,另一只脚再踩进来,然后拉紧小耳朵,用力往上跳。
(1)请个别幼儿上来示范对其表现加以肯定并给予指导。
(2)提问:"刚才老师看见许多小朋友都会站在跳袋里双脚向前行进跳了,可是还有些小朋友不大会跳,有的还差点摔倒。到底我们怎样做才能跳得又稳又好呢?'
小结:我们先将双脚站在布袋中,再用双手紧紧抓住袋口两边的把手,将布袋拉直,双脚并拢,腿稍微弯曲,用力向前跳。这样才能跳得又稳又好呢,那你们想不想再来试一试?
提醒幼儿在跳的过程中膝盖要稍微弯曲,身体前倾但不能倾得太厉害,避免摔倒。
阶段放松:针对腿部进行捶、拍等放松。
三、宣布游戏规则,分4人一组进行竞赛游戏听,这是什么声音?森林运动会要开始啦!你们跟着妈妈一起跳着去参加比赛吧。
四、放松整理
1.教师小结,并带领幼儿坐下,将跳袋收到筐中。
2.师幼一起做放松运动。
四、区角游戏
(一)开放区域:
篮球区、音乐区、建构区、益智区、生活区
(二)材料调整:科学区内添加新的实验材料。
(三)重点指导区域:益智区
活动目标:
1.能够通过操作,熟练掌握游戏材料的使用方法。
2.对动手操作感兴趣,愿意尝试多种材料。
活动准备:
教师分类整齐的摆好各区角
活动过程:
1.幼儿取卡入区,自愿选择区域进行游戏。
2.幼儿自主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关注到各区域的游戏情况,及时、适当的介入指导。
4.听音乐,幼儿收整区域材料送回原处并摆放整齐。
5.教师点评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并鼓励表扬认真游戏的幼儿。
上午班——
△12月8日 星期五
上午活动
三、集中教育——艺术《木瓜恰恰恰》
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印尼歌曲的风格,体验歌曲所表达的快乐。
2.学习xx x节奏类型,随音乐节奏边拍“|×× ×|”边念“恰恰恰”。
活动准备:
图谱、视频、木瓜图片、乐器(碗、勺子、筷子、杯子)
活动过程:
一、视频导入
1.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想要带大家去看一个美丽的国度,你们想看吗?
(播放印度尼西亚视频,了解印度尼西亚。)这是水中岛国——印尼,四处环水,也称千岛之国。全国有13508座小岛。岛上盛产各种水果,看……
2.师:在美丽的印度尼西亚,盛产一种水果,(出示木瓜图片),这是什么水果?每到木瓜成熟的时候,印尼的人们就会跳起《木瓜恰恰恰》的舞蹈来庆祝水果丰收。
3.今天,老师也把这首音乐带来了,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和印尼的人们一起来感受一下丰收的快乐。好不好?
二、欣赏《木瓜恰恰恰》
1.播放《木瓜恰恰恰》第一段
提问:
听了这段音乐你有什么感觉?(快乐)
音乐里的水果们也很快乐,想和你们玩《指水果拍手》游戏呢?
2.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1)看图拍手;
(2)跟音乐一起拍;
音乐里唱到樱桃的时候说了什么?恰恰恰除了用拍手来表示快乐,还可以用哪些动作来表示快乐呢?
(3)用不同的肢体语言表现节奏;我们一起听着音乐来做一做快乐的动作吧。
(4)快乐的事情要和好朋友一起更分享,看:我和陈老师是怎么做的?(幼儿找好朋友,两两一起听音乐做动作。)
三、创编,巩固
水果大丰收,引来了森林里的小动物。谁来了?小熊(跺脚)大象(扭)小兔(跳)公鸡
四、打击乐
1.小动物们的表演真不错,要是来点乐器就更不错了。哎,这个可以吗?谁愿意来演奏呢?
2.幼儿分成两组,互换角色表演。
3.邀请客人老师帮拍节奏。
五、小结
今天,我们走进了美丽的印度尼西亚,和小动物们一起跳了《木瓜恰恰恰》的舞蹈,真开心。等到下一次活动,老师带你们学一学印尼的人事怎样叫卖水果的,好不好。
四、区角游戏
(一)开放区域:
篮球区、音乐区、建构区、益智区、生活区
(二)材料调整:科学区内添加新的实验材料。
(三)重点指导区域:益智区
活动目标:
1.能够通过操作,熟练掌握游戏材料的使用方法。
2.对动手操作感兴趣,愿意尝试多种材料。
活动准备:
教师分类整齐的摆好各区角
活动过程:
1.幼儿取卡入区,自愿选择区域进行游戏。
2.幼儿自主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关注到各区域的游戏情况,及时、适当的介入指导。
4.听音乐,幼儿收整区域材料送回原处并摆放整齐。
5.教师点评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并鼓励表扬认真游戏的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