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市第二幼儿园:在线备课系统

西林园区

当前位置:首页 > 备课资源 > 西林园区

课题:第六周(2025.3.17—2025.3.21)

2024——2025学年度第学期

苗苗一班  潘月

2025.3.17—2025.3.21第六周

上午班—— 

3月17日   星期一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 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 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 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 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 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二楼平台

游戏材料:纸杯、奶粉罐、大型积木

观察重点:游戏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支持策略:

(1)教师语言支持游戏。

(2)遇到问题及时指导。

(3)教师观察幼儿游戏中的操作。

三、游戏分享

1. 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 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社会活动——《怎样种植生姜》

活动目标:

1.了解生姜的生长过程及种植方法,激发对植物生长的兴趣;

2.通过动手实践,培养观察力和责任感;

3.体验劳动的乐趣,懂得珍惜食物。

活动准备:‌

生姜块(新鲜、带芽眼的)、小花盆或塑料杯(底部钻孔)、营养土、小铲子、喷壶。记录表(用于幼儿观察记录)。

活动过程:

一、导入环节‌

1.谜语激趣‌:

“黄黄像手指,埋在泥土里,做菜味道香,还能驱寒气。”(谜底:生姜)

2.观察生姜‌:

出示生姜实物,引导幼儿观察外形、颜色、气味。

提问:“你们知道生姜是怎么长出来的吗?”

二、探索种植方法

1.讲解步骤‌:

选种‌:选择带芽眼的生姜块(用图片展示芽眼)。

备土‌:将疏松的营养土装入花盆,留出空间。

种植‌:芽眼朝上,轻轻压入土中,覆盖薄土。

浇水‌:用喷壶喷湿土壤(强调“少量多次”)。

2.师幼互动‌:

提问:“为什么要把芽眼朝上?”“猜猜几天后会发芽?”

三、分组实践

幼儿分组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提醒安全使用工具,合作完成。

为每个花盆贴上标签(幼儿名字或小组名)。

四、延伸讨论

照顾计划‌:

讨论:“生姜宝宝需要什么才能长大?”(阳光、水、耐心等待)

制定值日表,轮流照顾植物。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午班——

3月18日   星期二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大操场

游戏材料:篮球

观察重点:篮球游戏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支持策略:

(1)教师语言支持游戏。

(2)遇到问题及时指导。

(3)教师观察幼儿游戏中的操作。

三、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桂花树

游戏材料:瑜伽砖、纸杯、铁桶

观察重点:游戏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支持策略:

(1)教师语言支持游戏。

(2)遇到问题及时指导。

(3)教师观察幼儿游戏中的操作。

二、场馆活动

阅读室——《逃跑的姜饼人》

材料:绘本书、故事盒子、音频、手偶

活动目标:

1.幼儿自己翻阅简单画面的图书,并能用简单的语句描述。

2.学习整理图书,懂得爱护图书,并在活动后能把图书摆放整齐。

四、幼儿离园

1.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上午班—— 

3月19日   星期三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3)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4)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桂花树

游戏材料:瑜伽砖、铁桶、亿童建构

观察重点:游戏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支持策略:

(1)教师语言支持游戏。

(2)遇到问题及时指导。

(3)教师观察幼儿游戏中的操作。

三、游戏分享

1.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科学活动——《姜还是老的辣》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对比、实验,感知老姜与嫩姜的区别(外形、味道、用途);

2.了解生姜的辛辣特性及其在生活中的作用(调味、驱寒等);

3.培养科学探究兴趣,学习用简单工具进行对比实验。

活动准备:‌

材料‌:老姜、嫩姜各若干(完整块和切片)、放大镜、小碟子、温水、记录表。

工具‌:塑料小刀(安全款)、滴管、纸巾。

活动过程:

一、导入环节‌

1.谜语‌:

“黄黄皱皱像树根,味道辛辣能驱寒,厨房汤里常作伴,你说它是什么?”(引出生姜)

提问‌:

“你们吃过生姜吗?它是什么味道的?为什么有人说‘姜还是老的辣’?”

二、观察对比:老姜 vs 嫩姜‌

1.分组观察‌:

每组发放老姜和嫩姜各一块,引导幼儿用放大镜观察表皮、颜色、纹理。

2.提问‌:老姜和嫩姜摸起来有什么不同?谁的颜色更深?谁的皱纹更多?

3.记录发现‌:

用简笔画或贴纸在记录表上标注老姜(粗糙、深黄)和嫩姜(光滑、浅黄)。

三、科学实验:验证“辣味”‌

实验1:尝一尝(安全提示:仅用舌尖轻舔)‌

幼儿用塑料刀切一小片老姜和嫩姜,分别舔尝。

提问‌:哪个更辣?辣的感觉像什么?

实验2:姜汁小测试‌

将老姜和嫩姜切片分别放入温水中浸泡5分钟。

用滴管吸取姜水滴在纸巾上,观察颜色深浅(老姜汁更黄,辣味物质更多)。

四、生活应用讨论‌

1.图片配对游戏‌:

出示老姜(煮姜汤、中药)和嫩姜(凉拌、炒菜)的用途图片,幼儿分类。

2.体验姜茶‌:

教师现场冲泡简易姜茶(老姜+红糖),幼儿闻气味并讨论驱寒作用。

活动延伸:‌

家庭小任务‌:和爸爸妈妈一起找找家里哪些食物含有生姜。

科学角拓展‌:种植老姜和嫩姜,观察发芽速度差异。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午班——

3月20日   星期四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二楼平台

游戏材料:纸杯、奶粉罐、大型建构。

观察重点:游戏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支持策略:

(1)教师语言支持游戏。

(2)遇到问题及时指导。

(3)教师观察幼儿游戏中的操作。

三、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大操场

游戏材料:篮球

观察重点:篮球游戏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支持策略:

(1)教师语言支持游戏。

(2)遇到问题及时指导。

(3)教师观察幼儿游戏中的操作。

二、区域活动

重点区域:益智区

材料:画笔、蛋糕盘

活动目标:

1.有探究兴趣和求知的欲望,学习做事专心细致,能坚持克服困难。

2.能综合运用感官进行观察比较,掌握发展感知觉、手眼协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幼儿离园

1.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上午班——

3月21日   星期五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3)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4)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大操场

游戏材料:篮球

观察重点:篮球游戏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支持策略:

(1)教师语言支持游戏。

(2)遇到问题及时指导。

(3)教师观察幼儿游戏中的操作。

三、游戏分享

1.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思维共享

(2)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艺术活动——《粘土:姜宝宝》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生姜的外形特征,用黏土塑造出“姜宝宝”的造型,锻炼手部精细动作能力;

2.发挥想象力,为“姜宝宝”添加表情和装饰,培养艺术创造力;

3.体验手工制作的乐趣,增强对自然植物的兴趣。

活动准备:‌

棕色、黄色、白色等超轻黏土、黑色小珠子或记号笔。塑料小刀、牙签、真实生姜1-2块。

活动过程:‌

一、导入环节‌

1.实物观察‌:

出示真实生姜,引导幼儿观察外形:“生姜是什么颜色的?摸起来是光滑还是粗糙的?它像什么?”(如像小手掌、树枝等)。

2.激发兴趣‌:

教师展示预先做好的“姜宝宝”范例,提问:“怎样用黏土做出可爱的姜宝宝呢?”

二、制作步骤‌

1.塑形姜块‌:

示范用棕色或黄色黏土搓成椭圆形或不规则块状(模仿生姜主体)。

鼓励幼儿用手指捏出凹凸不平的表面(模拟生姜纹理)。

2.添加细节‌:

芽眼‌:用牙签在黏土上戳小孔。

表情‌:用白色黏土做眼睛,黑色小珠子或记号笔点出眼珠;搓红色黏土做嘴巴。

3.创意装饰‌:可添加绿色黏土“小芽”或“小帽子”(如树叶或蘑菇帽)。

三、作品展示与分享‌

1.展示台陈列‌:

将幼儿的“姜宝宝”放在展示区,鼓励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

提问:“你的姜宝宝叫什么名字?它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2.互动评价‌:

用贴纸投票选出“最萌姜宝宝”“最搞笑姜宝宝”等

活动延伸:‌

角色扮演‌:用“姜宝宝”编故事,如《姜宝宝去旅行》。

科学结合‌:观察真实生姜发芽,对比黏土“姜宝宝”的芽眼。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评课

表情

共 0 条评课
  • 这篇内容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