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
苗苗三班 徐露露
2025.3.3—2025.3.7第四周
下午班——
3月3日 星期一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二楼平台
游戏材料:纸杯、奶粉、大型器械
观察重点:游戏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支持策略:
(1)教师语言支持游戏。
(2)遇到问题及时指导。
(3)教师观察幼儿游戏中的操作。
三、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桂花树
游戏材料:瑜伽砖、纸杯、铁桶
观察重点:游戏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支持策略:
(1)教师语言支持游戏。
(2)遇到问题及时指导。
(3)教师观察幼儿游戏中的操作。
二、场馆活动
重点区域:建构区
材料:木片积木、纸杯、吸管
活动目标:
1.有探究兴趣和求知的欲望,学习做事专心细致,能坚持克服困难。
2.能综合运用感官进行观察比较,掌握发展感知觉、手眼协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幼儿离园
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上午班——
3月5日 星期二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 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 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 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 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 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大操场
游戏材料:篮球
观察重点:篮球游戏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支持策略:
(1)教师语言支持游戏。
(2)遇到问题及时指导。
(3)教师观察幼儿游戏中的操作。
三、游戏分享
1. 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 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语言活动——《讨论:姜可以吃吗》
活动目标:
1.认识生姜的外形特征、味道及常见用途,知道生姜是一种可食用的食物;
2.通过观察、触摸、闻味等方式,激发对自然食物的好奇心;
3.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生姜的特点,培养观察和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实物材料:新鲜生姜若干(洗净切片)、熟姜片(如糖姜片)、生姜生长图片或视频。
2.工具:放大镜、小盘子、种植盆(可选)。
3.辅助材料:生姜制品(姜茶包、姜糖等)、其他常见蔬菜(如胡萝卜、土豆)对比。
活动过程:
一、导入:猜谜激趣
教师出示谜语:
“黄黄一小块,身上长疙瘩,味道有点辣,做菜需要它。”
引导幼儿猜一猜是什么食物,引出“生姜”。
二、观察与探索
看一看、摸一摸:
分发生姜块,请幼儿用放大镜观察颜色、形状和表面的纹路。
提问:“生姜是什么颜色的?摸起来是光滑的还是粗糙的?”
闻一闻、尝一尝(安全提示):
鼓励幼儿轻轻闻生姜的气味,提问:“闻起来是什么味道?”
小实验:提供少量熟姜片(如糖姜片),请幼儿尝试并分享感受。
强调规则:“陌生食物必须经过老师或爸爸妈妈同意才能尝!”
三、讨论与发现
生姜可以吃吗?
提问:“生姜能直接吃吗?我们平时在哪里见过生姜?”
展示生姜制品(姜茶、姜糖、姜丝炒菜图片),讲解生姜的用途(调味、驱寒等)。
对比其他蔬菜:
出示胡萝卜、土豆等,讨论哪些可以直接吃,哪些需要煮熟。
四、动手体验(二选一)
种植小姜苗:
将生姜块放入湿润的沙土中,观察发芽过程(后续持续观察)。
小小厨师:
教师演示用姜片泡温水(制作简易姜茶),幼儿协助操作(倒水、搅拌)。
五、总结与延伸
教师总结:
生姜是一种食物,可以调味、驱寒,但味道辛辣,不能直接吃太多。
家庭任务:
请幼儿回家和家长一起找找家里的生姜制品,并尝试用生姜做一道菜(如姜丝炒肉)。
活动延伸:
科学角:持续观察生姜种植的生长过程,记录变化。
角色区:开设“姜汤小铺”,模拟用生姜制作食物。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午班——
3月5日 星期三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桂花树
游戏材料:瑜伽砖、铁桶、亿童建构
观察重点:游戏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支持策略:
(1)教师语言支持游戏。
(2)遇到问题及时指导。
(3)教师观察幼儿游戏中的操作。
三、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大操场
游戏材料:篮球
观察重点:篮球游戏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支持策略:
(1)教师语言支持游戏。
(2)遇到问题及时指导。
(3)教师观察幼儿游戏中的操作。
二、场馆活动
重点区域:美工室《孔雀开屏》
材料:颜料、画笔、纸盘、彩色折纸
活动目标:
1.有探究兴趣和求知的欲望,学习做事专心细致,能坚持克服困难;
2.能综合运用感官进行观察比较,掌握发展感知觉、手眼协调、独立解決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1.颜料,画笔,纸盘;
2.PPT。
活动过程:
1. 教师向幼儿课程所需材料;
2.教师向幼儿展示各种各样的花纹图案,激发幼儿创作欲;
3.请幼儿自主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4.作品展示,教师简评作品。
三、幼儿离园
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上午班——
3月6日 星期四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二楼平台
游戏材料:纸杯、奶粉、大型器械
观察重点:游戏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支持策略:
(1)教师语言支持游戏。
(2)遇到问题及时指导。
(3)教师观察幼儿游戏中的操作。
三、游戏分享
1.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健康活动——《生姜蹲》
活动目标:
1.了解生姜对身体的好处(如驱寒、增强抵抗力),知道健康饮食的重要性;
2.通过“生姜蹲”游戏锻炼下肢力量、反应速度和身体协调性;
3.在游戏中学会倾听指令、遵守规则,体验集体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幼儿已认识生姜的外形、味道和用途(结合前一活动)。
2.道具准备:蔬菜角色头饰(生姜、胡萝卜、土豆、洋葱等,可手绘或打印)。轻快背景音乐(如《健康歌》或轻音乐)。
生姜图片、健康饮食小贴士卡片(如“多吃蔬菜身体棒”)。
3.场地布置:空旷的活动室或户外场地,用标志线划定游戏区域。
活动过程:
一、导入:健康小课堂
复习生姜知识:
提问:“生姜是什么味道的?吃了生姜能让我们身体怎样?”(驱寒、少生病)
展示图片,总结生姜的健康价值。
引入游戏主题:
“今天我们来玩一个‘生姜蹲’游戏,看看谁反应最快,还能记住蔬菜朋友的名字!”
二、游戏:蔬菜蹲(改编版“生姜蹲”)
角色分配:
幼儿自愿选择蔬菜头饰(每人一种,如生姜、胡萝卜等),教师帮助佩戴。
强调规则:“听到自己的蔬菜名就蹲下,蹲错或反应慢的暂停一轮。”
示范玩法:
教师扮演“生姜”,边念口令边示范:
“生姜蹲,生姜蹲,生姜蹲完胡萝卜蹲!”
被叫到“胡萝卜”的幼儿迅速蹲下并接龙,循环进行。
游戏开始:
播放音乐,教师随机喊口令,逐渐加快节奏增加挑战性。
鼓励幼儿边蹲边喊口令,增强参与感。
健康小贴士穿插:
暂停游戏时提问:“胡萝卜有什么营养?”“洋葱为什么让人流眼泪?”等,巩固健康知识。
三、放松与讨论
放松运动:
播放舒缓音乐,引导幼儿轻拍腿部、转转膝盖,缓解肌肉疲劳。
健康讨论:
提问:“除了运动,怎样让身体更健康?”(多吃蔬菜、早睡早起等)
分发健康饮食卡片,幼儿配对游戏(如“生姜+驱寒”“胡萝卜+亮眼睛”)。
四、延伸活动
家庭任务:
请幼儿和家长一起设计“家庭蔬菜蹲”游戏,加入更多蔬菜角色。
五、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班——
3月7日 星期五
下午班——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大操场
游戏材料:篮球
观察重点:篮球游戏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支持策略:
(1)教师语言支持游戏。
(2)遇到问题及时指导。
(3)教师观察幼儿游戏中的操作。
三、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特色活动——《美轮美发》
活动目标:
1.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2.有助于幼儿在社交中获得正面反馈,促进社交技能的发展;
3.通过不同的发型,幼儿学习到关于美的不同形式,培养审美观念。
二、区域活动
重点区域:阅读区
材料:绘本、角色头饰、故事盒子
活动目标:
1.有探究兴趣和求知的欲望,学习做事专心细致,能坚持克服困难。
2.能综合运用感官进行观察比较,掌握发展感知觉、手眼协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幼儿离园
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