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
苗苗三班 徐露露
2025.3.10—2025.3.14第五周
下午班——
3月10日 星期一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二楼平台
游戏材料:纸杯、奶粉罐、大型积木
观察重点:游戏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支持策略:
(1)教师语言支持游戏。
(2)遇到问题及时指导。
(3)教师观察幼儿游戏中的操作。
三、游戏分享
1.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桂花树
游戏材料:瑜伽砖、纸杯、铁桶
观察重点:游戏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支持策略:
(1)教师语言支持游戏。
(2)遇到问题及时指导。
(3)教师观察幼儿游戏中的操作。
二、场馆活动
重点区域:建构区
材料:木片、积木、纸杯、吸管
活动目标:
1.能综合运用多种建构方法建构三维围合结构的物体,布局合理,结构牢固;
2.尝试使用多种建构的材料组合搭建,并根据建筑物特点运用辅助材料进行装饰。
三、幼儿离园
1.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上午班——
3月11日 星期二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大操场
游戏材料:篮球
观察重点:篮球游戏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支持策略:
(1)教师语言支持游戏。
(2)遇到问题及时指导。
(3)教师观察幼儿游戏中的操作。
三、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四、主题活动
语言活动——绘本:《逃跑的姜饼人》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逃跑的姜饼人》的主要情节和重复性对话;
2.学说故事中的简单对话,感知故事的重复结构,尝试预测故事发展;
3.体会故事的趣味性,感受合作与警惕陌生人的意义(根据故事结局适当引导)。
活动准备:
1.绘本《逃跑的姜饼人》(可用图片或自制PPT替代)。
2.姜饼人、老奶奶、动物角色(小狗、小猫、狐狸等)。
3.姜饼人简笔画、彩笔、黏土(用于延伸活动),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导入:激发兴趣
谜语导入:
“身穿棕衣脆又香,圆圆脸蛋笑哈哈,跑得快来不怕追,猜猜它是谁?”(谜底:姜饼人)
实物/图片展示:
出示姜饼人图片或黏土模型:“今天我们要听一个关于姜饼人的故事,它可调皮了,竟然逃跑了!”
二、故事讲述与理解
教师讲述故事:
结合绘本或PPT,用夸张的语气和动作表演姜饼人逃跑的过程。
重点突出重复性对话:“快跑,快跑,你追不上我!我是姜饼人!”
互动提问:
“姜饼人为什么要逃跑?”
“它遇到了哪些小动物?它们说了什么?”
“最后是谁‘帮助’了姜饼人?你觉得狐狸是朋友吗?”(适当引导安全意识)
三、角色扮演:学说对话
分组表演:
幼儿分组佩戴头饰,模仿角色动作和对话。
教师旁白引导,重点练习重复语句:“快跑,快跑……”
情景游戏:
播放轻快音乐,幼儿扮演姜饼人“逃跑”,其他角色追逐并说对话。
四、创编与表达
故事续编:
提问:“如果姜饼人没有遇到狐狸,它会跑到哪里?还会遇到谁?”
鼓励幼儿用简单语言续编结局(如:“姜饼人跳进了河里,变成了一条小船!”)。
绘画/黏土制作:
提供材料,幼儿设计自己的“姜饼人”形象,并描述它的“逃跑计划”。
五、总结与延伸
儿歌小结:
“姜饼人,跑得快,小狗小猫追不上。狐狸狡猾骗了它,安全警惕记心上!”
生活联系:
“如果你遇到陌生人,要像姜饼人一样‘跑得快’吗?”(讨论自我保护方法)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午班——
3月12日 星期三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桂花树
游戏材料:瑜伽砖、铁桶、亿童建构
观察重点:游戏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支持策略:
(1)教师语言支持游戏。
(2)遇到问题及时指导。
(3)教师观察幼儿游戏中的操作。
三、游戏分享
1.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大操场
游戏材料:篮球
观察重点:篮球游戏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支持策略:
(1)教师语言支持游戏。
(2)遇到问题及时指导。
(3)教师观察幼儿游戏中的操作。
二、场馆活动
美工室——《柳树姑娘》
材料:颜料、画笔、纸盘、小木枝
活动目标:
1.掌握一些简单的美术技能,初步感受、欣赏生活和艺术中的美;
2.能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大胆地表现自己,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幼儿离园
1.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上午班——
3月13日 星期四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二楼平台
游戏材料:纸杯、奶粉罐、大型建构。
观察重点:游戏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支持策略:
(1)教师语言支持游戏。
(2)遇到问题及时指导。
(3)教师观察幼儿游戏中的操作。
三、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四、主题活动
健康活动——《生姜的作用》
活动目标:
1.认识生姜的外形特征,了解生姜在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用途(如调味、驱寒等);
2.通过观察、触摸、嗅觉和简单操作,培养幼儿的感官探索能力和动手能力;
3.激发幼儿对自然植物的兴趣,培养珍惜食物、热爱生活的态度。
活动准备:
1.实物材料:新鲜生姜若干(带泥土的更好)、生姜切片、生姜生长过程图片、姜茶(少量温热的无糖姜水);
2.工具材料:放大镜、彩纸、颜料(用于拓印画)、小花盆、种植工具(泥土、小铲子);
3.辅助资源:生姜用途的动画或图片(如烹饪、中药)、儿歌《小生姜》(自编简单旋律)。
活动过程
一、导入环节:猜谜激趣
谜语导入:
“土里长个怪宝宝,穿上黄衣味道妙。妈妈做菜它帮忙,感冒喝它驱寒好。”(谜底:生姜)
展示实物:
出示带泥土的生姜,引导幼儿观察:“这是什么?你们在哪里见过它?”
二、观察与讨论:认识生姜
感官探索:
看一看:用放大镜观察生姜的颜色、形状和纹理。
摸一摸:感受生姜表面凹凸不平的触感。
闻一闻:描述生姜的辛辣气味。
讨论用途:
提问:“生姜可以做什么?”引导联系生活经验(如做菜去腥、煮姜汤驱寒)。
展示图片/视频:生姜在中药、驱蚊香包中的用途。
三、实践体验:生姜小能手
创意手工:姜片拓印画
将生姜切成横截面,蘸取颜料在彩纸上拓印,观察纹理图案。
科学小实验:种生姜
每组一个花盆,幼儿合作埋入生姜块,浇水并观察后续生长(需持续记录)。
生活体验:姜茶品尝(可选)
提供少量温姜水,让幼儿闻一闻、尝一尝,讨论味道和身体感受。
四、总结与延伸
儿歌巩固:
自编儿歌《小生姜》:
“小生姜,穿黄衣,味道辣辣真神奇!煮汤做菜少不了,驱寒暖胃好帮手。”
提问回顾:
“生姜有什么本领?我们怎么用它帮助生活?”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上午班——
3月14日 星期五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大操场
游戏材料:篮球
观察重点:篮球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支持策略:
(1)教师语言支持游戏。
(2)遇到问题及时指导。
(3)教师观察幼儿游戏中的操作。
三、游戏分享
1.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艺术活动——《歌曲:蔬菜进行曲》
活动目标:
1.能够跟随音乐用不同的肢体动作模仿蔬菜的不同形态;
2.愿意大胆表现自己,感受音乐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 ppt
2.幼儿认识不同蔬菜:南瓜、黄瓜、西红柿;幼儿吃过蔬菜色拉
活动过程:
一、蔬菜图片导入,认识不同蔬菜
1.欣赏蔬菜图片,尝试说蔬菜的名字
师:蔬菜宝宝来了,看看是谁呀?和他们打个招呼吧!你好XX!
二、欣赏音乐,尝试用肢体模仿不同的蔬菜的形态
1.过渡
师:听,这些蔬菜宝宝都聚在-起唱歌呢,你想听听看吗?我们一起来听听吧!你可以跟着音乐轻轻地的点点头。
2.尝试使用不同的动作来表示南瓜、黄瓜、西红柿南瓜
师:蔬菜宝宝们唱的真好听呀!听,南瓜宝宝在唱歌了!
师:南瓜宝宝是什么样的?
师我们可以做什么动作来表示又矮又胖的?手可以张得大大的抱都抱不下,这么胖呀!我们还可以蹲下来,这样变得矮矮的。
师: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吧!用你们的动作来做做吧!跟好音乐一起做又矮又胖又矮又胖的南瓜。
黄瓜:
师:谁又在唱歌了?哇!是黄瓜宝宝呀!黄瓜是什么样的?
师:什么动作可以表示又细又长黄瓜?小脚踮起来,小手伸起来,我们是又细又长的黄瓜!
师:我们一起跟着音乐一起来做一做又细又长的黄瓜”动一动!
西红柿:
师:这是谁在唱歌?西红柿宝宝是什么样的?
师我们一起来做做又红又圆的西红柿。小手合作,圈成一个圆圆的西红柿,我们一起来做做又红又圆的西红柿!
师:跟着音乐的节奏动一动吧!
3.尝试跟随音乐用动作表示不同的蔬菜
师:哇,南瓜、黄瓜、西红柿宝宝表演完了节目,他们要一起参加舞会了!我们一起跟着音乐和他们跳起来吧!
师:参加舞会的时候可以怎么动起来呢?(扭一扭、转一转、跳一跳)
五、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