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市第二幼儿园:在线备课系统

西林园区

当前位置:首页 > 备课资源 > 西林园区

课题:第一周(2023.9.6——2023.9.8)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

豆豆二班 赵娟

2023.9.6—2023.9.8 第一周

上午班——

9月6日   星期三

上午活动

一、晨间活动

1.热情接待来园的家长与幼儿。

2.安抚幼儿情绪,幼儿自主游戏。

3.晨间总动员:一起开火车

目标:

(1)会一个跟着一个走,学会排队,不推也不挤。

(2)喜欢参加户外活动,喜欢做游戏。

(3)培养幼儿动作的灵活性和合作精神。

二、早操

1.幼儿能够按照队形站在自己的点上。

2.幼儿跟随老师跳早操,能够边唱边跳。

三、集中教育——安全第一课《危险的小圆珠》

活动目标:

1.知道把珠子、扣子、硬币等小物品,赛道耳朵、鼻子、嘴巴里会有危险。

2.自己或者同伴有异物塞进口、鼻子、等处时,知道及时告诉大人。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活动准备:

ppt

活动过程:

一、 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 游戏《指五官》。

教师说:鼻子、鼻子、嘴巴(或眼睛、耳朵、鼻子)。

请幼儿依次指出嘴巴、眼睛、耳朵、鼻子。

2.教师带领幼儿分别闭上眼睛走一走,捂着耳朵听老师唱歌,轻轻捏住鼻孔、闭着嘴巴呼吸,具体感知一下五官的作用。

二、讲述故事《危险的小圆珠》,引导幼儿感知异物入鼻的危险。

1.播放ppt《危险的小圆珠》。

提问:明明睡觉的时候偷偷地玩什么?他把小圆珠放到哪里了?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2.小结:把小圆珠放在鼻子里,会堵住鼻孔不能呼吸。小圆珠如果进入鼻子深处,会很危险。

三、 引导幼儿说一说:怎样才能让五官避免伤害。

1.哪些东西不能放在耳朵、鼻子或嘴巴里,为什么?

2.进餐和吃水果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3.入园时不能带什么?午休时不能玩什么?

4.简单了解有异物进入口、鼻、耳怎么办?

5.小结:笔帽、扣子、棋子、发卡、图钉、硬币等一些小的物品不能往耳朵、嘴巴、鼻子里塞;进餐吃水果的时候不能大声说笑,不然小饭粒就容易进入气管;早上入园不带小物品;午休时不咬拽衣服扣子、拉链,不玩被角、线头、棉花等,有异物进入口、鼻等处时要及时告诉老师;看到同伴不小心把小物品放入口、鼻等处时,要及时告诉老师。

四、游戏

(一)开放区域:

篮球区、建构区、音乐区、生活区、美工区     

(二)材料调整:科学区内添加新的实验材料。

(三)重点指导区域:科学区

活动目标:

1.能够通过操作,发现一定的科学现象。

2.对科学操作感兴趣,愿意尝试多种材料。

活动准备:

教师分类整齐的摆好各区角

活动过程:

1.幼儿自主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2.教师关注到各区域的游戏情况,及时、适当的介入指导。

3.听音乐,幼儿收整区域材料送回原处并摆放整齐。

4.教师点评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并鼓励表扬认真游戏的幼儿。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下午班——

9月7日   星期四

上午活动

一、早操

1.幼儿排好队形站在自己的位置上,跟随老师一起进行早操活动

2.幼儿可以跟着音乐节奏让每个动作都做到位。

3.组织幼儿有序排队进行早操。

二、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多喝水,知道及时补充水分;

2.组织幼儿及时如厕,便后洗手;

3.组织幼儿做好饭前准备,饭后散步;

下午活动

体育游戏:《夹跑跳》

活动目标:

1.乐意参加活动,体验活动的乐趣。

2.通过活动,学习朝着目标动作较协调的跑。

活动准备:

珊瑚、水草若干,鱼游音乐(中间穿插不协和音表示鲨鱼来了)。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小鱼们跟着妈妈到大海里去玩吧。

2.听音乐进入活动场地,在教师带领下,学小鱼游的各种动作(准备活动)。

二、游戏《小鱼追泡泡》

1.提出游戏的要求:追泡泡时不要把其他幼儿撞到了,如果撞到了也没关系,自己爬起来,我们都是勇敢的小鱼。

2.小鱼听着音乐去追泡泡,鲨鱼来了小鱼去躲藏。

3.游戏中教师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三、结束部分

1.教师小结、表扬平时胆小的孩子及摔到了自己爬起来的幼儿

2.幼儿听音乐结束活动。 

 

 

上午班——

9月8日   星期五

上午活动

一、晨间活动

1.热情接待来园的家长与幼儿。

2.安抚幼儿情绪,幼儿自主游戏。

3.晨间总动员:跳一跳

目标:

(1)轻松自然地进行单脚跳与双脚同时向前跳,发展幼儿腿部肌肉力量,增强幼儿弹跳能力。

(2)学习掌握跳房子的方法,提醒幼儿跳房子时不踩线。

(3)体验民间游戏的快乐,并能积极想办法解决活动中遇到的困难。

二、早操

1.幼儿能够按照队形站在自己的点上。

2.幼儿跟随老师跳早操,能够边唱边跳。

三、集中教育——科学《送玩具回家》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会按相同标记把玩具送回家。

2.原意表达自已的想法,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3.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活动准备:

布置一家小熊的家,家中玩具、蔬菜摆放零乱,小熊一只。

活动过程:

一、以帮助小熊引入,引起幼儿的兴趣(老师调动了幼儿参与的兴趣。)

二、引导幼儿观察玩具掉在哪里,启发幼儿使用玩具掉在XX上面(下面、里面)”的语句。

1.在老师的引导下,幼儿能说出方位词,并使用完整句。

2.镜头的摄入有所偏差,谁在说话时,镜头要跟紧谁

3.教师在提问幼儿的时候,没有必要把小能一直抱在手上,可以先放在芳边:

三、引导幼儿讨论,寻找:这些玩具的家在哪里?这些家上面你发现了什么?

1.幼儿能积极地寻找玩具。

2.在视频中,老师可以看到在上课时所没有关注到的其他幼儿,发现有个别幼儿趴在地上,有的幼儿很认真的寻找玩

具的家。

3.拍摄幼儿寻找的镜头都是全景,可以拍摄个别幼儿寻找的情况。

四、引导幼儿把寻找到的玩具送回家。(个别、全体)

1.镜头拍摄幼儿如何放玩具的情况较少。

2.幼儿都是从栅栏跨过去放玩具,教师可以把右边栅栏收起来,以防幼儿摔倒。

3.教师的感叹词较多。

四、游戏

(一)开放区域:

篮球区、建构区、音乐区、生活区、美工区     

(二)材料调整:科学区内添加新的实验材料。

(三)重点指导区域:科学区

活动目标:

3.能够通过操作,发现一定的科学现象。

4.对科学操作感兴趣,愿意尝试多种材料。

活动准备:

教师分类整齐的摆好各区角

活动过程:

1.幼儿自主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2.教师关注到各区域的游戏情况,及时、适当的介入指导。

3.听音乐,幼儿收整区域材料送回原处并摆放整齐。

4.教师点评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并鼓励表扬认真游戏的幼儿。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评课

表情

共 0 条评课
  • 这篇内容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