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缘起:
陈鹤琴先生说:“大自然、大社会是活教材。”每一个季节都是大自然赋予孩子们的最好课程,大自然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秋天是一个多彩的季节,也是一个丰收的季节。漫山遍野都是翻飞的落叶,枝头上下都是硕果累累,一派迷人的秋意美景,这是引导幼儿真切感受秋天美好、亲近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好机会。看,幼儿园里有一群活泼可爱的小班小朋友,他们在秋天里发现了什么?留下了哪些足迹?让我们一起记录下幼儿园秋天里的故事吧!
奚梓越:“老师,老师,那个树叶怎么上边是黄色的,下边是绿色的?”
方沐阳:“老师,幼儿园的草变的不好看了,不绿了。”
金以诚:“树上的树叶都变黄了,落到地上来了”
李甜心“是因为秋天来了,所以小树叶都离开了大树妈妈了。”
话秋
秋天?秋天是什么?为了解答小朋友们的疑问,我们设置了关于秋天的活动课程,与小朋友们一起聊一聊,看一看秋天是什么样子的吧!
陈安芸:“秋天是黄色的,好美丽啊!”
胡明玥:“秋天有很多很好吃的果实和蔬菜,我好喜欢秋天啊。”
黄锦暄:“秋天就是天气变凉了很多,我们要穿多一点的衣服。”
王雨航:“秋天树叶都变黄了,从树上飘下来啦!”
毕心瑶:“老师,秋天树叶都变得光秃秃了。”
童沐伊:“秋天,桂花树开了,我每天都能闻到桂花的香味。”
寻秋
为了让孩子们在这个美好的季节里,感受秋天的美丽和丰收的喜悦,同时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关注和热爱,我们开始了一场奇妙的寻秋之旅。
1. 秋日大调查
2. 寻一寻大自然中的秋天
秋天在田野里
秋天在公园里
秋天在超市里
秋天在桂花树里
3.寻一寻幼儿园里面的秋天?
老师的话:小朋友们在看看、找找、感受的过程中,通过亲眼看见,亲手触摸、亲自感受的方式,更深刻的了解到秋天的变化,对于秋天也有了更深的感受。
绘秋
1. 树叶粘贴画
落叶是秋天的使者,秋风瑟瑟,当一片片树叶从树上摇曳飘落的时候,把我们一起带进了多彩的秋天。绿的、红的、黄的叶子们犹如一个个小精灵,冲进孩子们心里激发探索的欲望。在爸爸妈妈的带领下,孩子们走到户外,观察秋天,捡拾飘落的秋叶,用树叶创作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
2.树叶拓印
秋风吹过,树叶纷纷往下落。孩子们喜欢追着树叶跑,对捡到的各种形状和花纹的树叶非常感兴趣。于是孩子们用拓印的方式将树叶一片片印下来。
老师的话:秋天到了,到处是飘落的秋叶。我们利用“落叶”这一载体,通过各种不同的艺术表达方式及游戏活动,同幼儿一起探究、发现,不断地突破自己原有的认知、表达的局限,进入自觉的、积极的学习状态,大胆表达自己的感知体验,提升艺术表现和创造能力。
享秋
一片落叶,是一个秋天,同样的,石榴的微笑、橘子的酸甜是一个秋天,金黄的稻田、火红的高粱也是秋天。大自然赠予了如此多的美味,让我们尽情地触摸、欢畅地享用、无限地回味……
1. 橘、橙、柚是一家
教室里面来了三个水果宝宝,小朋友们围在它们的四周,纷纷议论着......
谈思栩:这个橙子圆圆的,像个球。
魏一可:看这个柚子,上面尖尖的,下面圆圆的。
奚梓越:橘子是扁扁的圆,像一个大包子。
为了更深入地探究三种水果的异同,孩子们不断地瞧一瞧、摸一摸、闻一闻、切一切、尝一尝。
2. 果实是种子的旅行箱。
在品尝果实的过程中,孩子们发现了藏在果肉里的小种子,于是,我们又开始了种子的探秘。
我们通过绘本阅读,了解各类水果、农作物的种子传播方式。
看,柚子的种子这么多!都藏在果实里。
梨子的种子在最中间,像个小水滴。
山楂的种子最大,像个小南瓜。
老师的话:幼儿对事物的认识、探究都是从自己的亲身经历、体验开始。在欣赏水果切面时,幼儿获得由表及里的认知经验。同时他们对水果的种子产生了探究的兴趣。经过观察和寻找我们发现柚子等大多数水果的种子是藏在果肉里面的,草莓的种子是在外面。种子的颜色、大小、形状都不一样,有的水果种子可以吃,有的水果种子不能吃。
3. 晒秋
通过观看图片和视频,孩子们讨论、了解到“晒秋”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所谓晒秋,是将成熟的农作物,蔬菜以及果实晾晒,一来有庆祝丰收的含义,二来将食材晒干贮藏起来,为食材匮乏的冬日做准备。
在幼儿园里,我们以简单而富有趣味的方式进行,给孩子们带来独特的仪式感和体验。从挑选、动手清洗、剥皮、晾晒,幼儿亲自参与劳作的每一步,既体验到劳动的辛勤,同时也体验到劳动的快乐。
老师的话:晒秋,原本是源自农村的一种农俗现象,我们把它引进生活,搬进课堂,最大限度、多种形式地支持和满足幼儿在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中获得发展。
教师思考:《指南》指出:“要经常带幼儿接触大自然,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在秋天这样美的季节里,孩子们寻找秋天,品尝秋实,多姿多彩的秋叶给孩子们提供了触摸、观察、探索、表达与创造的机会,让孩子们在兴趣中探索前进,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秋天的美,留住秋天的美,他们一起分享快乐,一起幸福成长。
至此,班本活动就告一个段落了。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们发现孩子的想象奇妙无穷,创造能力也超出了我们的想象。随着活动的推进,孩子们的思维不停地进行发散,让我们非常惊喜。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们深刻认识到,与实际相结合的活动才是孩子们真正感兴趣的活动。这次的班本故事结束了,但是和孩子们的其他故事未完待续……(高雪梅 占文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