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9.18—2023.9.22 第四周
上午班——
9月18日 星期一
上午活动
一、晨间活动
1.热情接待来园的家长与幼儿。
2.安抚幼儿情绪,幼儿自主游戏。
3.晨间总动员:户外自主游戏
二、早操
1.幼儿能够按照队形站在自己的点上。
2.幼儿跟随老师跳早操,能够边唱边跳。
三、集中教育
社会活动:《我和泡泡做朋友》
活动目标:
1.学习与同伴手拉手,依据儿歌的节奏向圆心和圆外走。
2.在游戏中体验吹泡泡、追泡泡、拍泡泡的乐趣。
活动准备:
PPT
活动过程:
(一)导入
老师出示肥皂水和泡泡枪。
(二)看泡泡
1.请幼儿观看肥皂泡在阳光下变成什么颜色。(七彩的)
2.请幼儿尝试在瓶口吹一个大泡泡,把这个大泡泡做为照相机,透过它观看四周的世界。
(三)抓泡泡
1.老师吹泡泡,小朋友们抓泡泡。
2.请幼儿看看泡泡抓到后有什么变化。
(四)游戏:吹泡泡
1.老师:今日,我们班级也有很多顽皮的泡泡,它们还会连在一起变成大泡泡呢!这些大泡泡,一会儿变大,一会儿变小很好玩,你们想不想试试?
2.交代幼儿名称以及玩法:你们都是我吹出的泡泡,现在你们这些泡泡要连在一起变成一个大泡泡。我们一起念儿歌,让泡泡变大、变小。当听到老师说:皮球回来了!小朋友找圆圈,然后快速站到圆圈上。
3.引导幼儿玩游戏,边用语言提示幼儿:吹泡泡,吹泡泡,吹成一个大泡泡……提示,变成大泡泡的时候,泡泡不能破,不能漏气,要是漏气了,这个大的泡泡就没有了,吹小泡泡的时候不能挤在一起……游戏进行1--2次。
4.表扬快速回到圆圈上的幼儿,并提问:这些小朋友为什么能够快速回到圆圈上呢?开展游戏1--2次。鼓舞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念吹泡泡的儿歌。
四、区角游戏
(一)开放区域:
美食小当家、玩具总动员、大脚丫跳芭蕾
(二)材料调整:玩具总动员添加新的材料。
(三)重点指导区域:美食小当家。
活动目标:
1.爱护玩具和其他小朋友共同合作游戏。
2.对不同操作类的玩具感兴趣,愿意尝试多种材料。
活动准备:
教师分类整齐的摆好各区角
活动过程:
1.幼儿取卡入区,自愿选择区域进行游戏。
2.幼儿自主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关注到各区域的游戏情况,及时.适当的介入指导。
4.听音乐,幼儿收整区域材料送回原处并摆放整齐。
5.教师点评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并鼓励表扬认真游戏的幼儿。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午班——
9月19日 星期二
上午活动
一、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二、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下午活动
一、益智游戏《糖果雨》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配对能力和记忆能力。
2.让幼儿了解不同种类的糖果形状、颜色和数量,并发展幼儿对颜色和形状的认知能力。
3.培养幼儿的团队意识和互助意识,让幼儿学会与他人合作。
4.锻炼幼儿的反应能力,提高幼儿的注意力,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糖果图案的纸牌、玩具糖果
活动过程:
(一)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2-3人,组内要配备一名队长。
(二)糖果配对游戏
1.让幼儿一组抽一张纸牌,看看这张纸牌上图案是哪种糖果,然后在桌子上寻找与它相同种类的糖果。
2.在规定时间内,每个小组争取尽量多的配对成功,找到尽量多的糖果。
(三)糖果雨
1.通过糖果配对游戏,幼儿已经对不同种类的糖果有了初步了解。这时,可以展开一个“糖果雨”,让每个小组在规定时间内尽可能多地收集不同种类、颜色、形状的糖果。
2.每个小组完成任务后,教师要及时鼓励和表扬,激励幼儿的积极性。
二、体育游戏:(一)《跷跷板》
活动目标:
1.锻炼幼儿的平衡能力。
2.培养幼儿对轻重的感知。
活动准备:
跷跷板
活动过程:
(一)讲解跷跷板游戏规则:每个跷跷板只能坐两个小朋友,在跷跷板附近不可以站小朋友,防止被弄伤。
(二)教师示范玩法。
(三)幼儿自主游戏。
体育游戏:(二)《猫和老鼠》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发展幼儿的钻、跳、爬的运动技能。
2.培养幼儿不畏困难,勇敢挑战的精神。
3.培养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
活动准备: 老鼠头饰及尾巴若干、一名老师扮演猫、“猫和老鼠”音乐。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
(二)导入:宝宝们,刚才妈妈接了一个电话,是老鼠奶奶打来的,奶奶生病了,几天都没有吃东西了,真着急呀,怎么办呢?(引导幼儿自己想办法)妈妈有个好主意,咱们一起到粮仓里搬些粮食给奶奶送过去好吗?
(三)游戏:
1.进入游戏场地,教师介绍玩法。师:去仓库的路可不好走,首先我们要钻过山洞、跳过小河爬过草地、钻过铃铛树,才能到达粮仓,最后我们把运到的粮食放到对面的小筐里好吗?和妈妈一起出发吧!
2.历险:“猫第一次出现”(幼儿游戏时“猫”出现)。
(1)教师引导幼儿快速躲起来,并集体讨论:“宝宝们,我们怎么会被正在睡觉的猫发现呢?是不是碰响了什么呀?那我们过铃铛树时要怎么样铃铛才不会响呢?”
(2)幼儿说出各种办法。
3.“猫”第二次出现。师幼总结经验,第二次进入粮仓运粮食,“猫”出现。幼儿及时躲避,教师给运到粮食的幼儿给予肯定。
4.“猫”第三次出现。师:看看,这两次我们运的粮食还不够,现在我们再去搬些粮食回来,“宝宝们,你们害怕吗?好了,和妈妈勇敢地出发吧!”
教师小结:看看,我们面对困难,还给奶奶运了这么多的粮食,妈妈一定会夸宝宝们聪明、勇敢的,你们高兴吗?那我们一起来庆祝一下吧!
(四)结束部分。
三、花样篮球
上午班——
9月20日 星期三
上午活动
一、晨间活动
1.热情接待来园的家长与幼儿。
2.安抚幼儿情绪,幼儿自主游戏。
3.晨间总动员:户外自主游戏
二、早操
1.幼儿能够按照队形站在自己的点上。
2.幼儿跟随老师跳早操,能够边唱边跳。
三、 集中教育
科学活动《泡泡的折射》
活动目标:
1.知道五彩的泡泡是由光折射来的。
2.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活动准备:
水、杯子
活动过程:
(一)导入
讲述生活趣事“小猫抓鱼”,引发幼儿兴趣。
师:小猫想抓鱼缸里的小金鱼,它的小猫爪每次都是对准小金鱼的,可是怎么也抓不到,这是怎么回事呢?
(二)如果将手指放入水中,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呢?
手指放入水中,会发现手指折弯了,手指在水中的位置跟我们眼中看到的不在同一位置,这是因为光在水中发生了折射现象。
(三)了解光的折射使泡泡有了七彩的颜色,泡泡本身没有颜色。
四、区角游戏
(一)开放区域:
语言区、美工区、音乐区、生活区、阅读室
(二)材料调整:语言区添加新的材料。
(三)重点指导区域:音乐区。
活动目标:
1.爱护玩具和其他小朋友共同合作游戏。
2.对不同操作类的玩具感兴趣,愿意尝试多种材料。
活动准备:
教师分类整齐的摆好各区角
活动过程:
1.幼儿取卡入区,自愿选择区域进行游戏。
2.幼儿自主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关注到各区域的游戏情况,及时、适当的介入指导。
4.听音乐,幼儿收整区域材料送回原处并摆放整齐。
5.教师点评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并鼓励表扬认真游戏的幼儿。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午班——
9月21日 星期四
上午活动
一、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二、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下午活动
一、建构游戏《纸杯叠叠乐》
活动目标:
1.在玩中总结纸杯叠高、叠稳的方法。
2.积极参与操作探索活动,培养收拾整理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纸杯、收纳篮
活动过程:
师:纸杯有什么用?喝完水以后还有什么用呢?今天,我们就来挑战叠纸杯的游戏,谁想参加?
(一)一人创意玩杯
师:现在,每个小朋友手里都有三个纸杯,请你用这三个杯子来玩一玩、叠一叠,看看能变出什么。
(二)两人合作叠高
师:如果把两个人的杯子合起来,有几个?能叠多高呢?
总结叠高的方法,同时发现叠稳的方法。
二、体育游戏:(一)《欢乐瑜伽球》
活动目标:
1.探索多种方法滚球、追球,发展运动中的探索能力。
2.体验在运动中探索的乐趣。
活动准备:
大瑜伽球、小椅子若干
活动过程:
(一)滚球运球
幼儿两两合作将球从椅子桥上的一头滚到另一头,然后再将球从地上滚回原处。
(二)小球追大球
教师组织有大球的幼儿走在前面,有小球的幼儿在后面追赶。
(三)碰碰球
三个人拿一个球,围着一个大圆圈,老师说“碰碰,碰碰球”,幼儿一起把球向中间滚去,老师说“回家喽,回家喽”,退回到原来的地方。
(四)踢球
老师用脚把它踢出去,大球停到谁的脚边,谁就把它踢出去。
体育游戏:(二)《小乌龟爬呀爬》
活动目标:
1.学会小乌龟爬并培养幼儿爱运动的好习惯。
2.初步培养幼儿体育活动的兴趣。
3.提高幼儿身体的协调能力,体验玩游戏的乐趣。
4.乐于参与体育游戏,体验游戏的乐趣。
5.培养幼儿对体育运动的兴趣爱好。
活动准备:
小乌龟的头饰若干、沙包若干、篮子两个
活动过程:
(一)教师扮演乌龟妈妈,妈妈当裁判,小乌龟们运粮食。
(二)幼儿分成两组,把沙包放在背上爬着运到终点,放在小篮子里。路上要钻山洞、过小桥,哪组运的粮食多哪组获胜。
三、花样篮球
上午班——
9月22日 星期五
上午活动
一、晨间活动
1.热情接待来园的家长与幼儿。
2.安抚幼儿情绪,幼儿自主游戏。
3.晨间总动员:户外自主游戏
二、早操
1.幼儿能够按照队形站在自己的点上。
2.幼儿跟随老师跳早操,能够边唱边跳。
三、 集中教育
艺术活动《手工:泡泡龙》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小苏打和醋制作泡泡龙。
2.喜欢做手工。
活动准备:
小苏打、醋、洗手液、颜料
活动过程:
(一)实验泡泡龙,激发幼儿的兴趣。
(二)幼儿实验,制作泡泡龙。
1.了解实验的材料。
师:我们认识了小苏打,知道了小苏打的很多用途,还知道了恐龙先生泡泡魔术的秘密,把哪两种东西放在一起会冒泡泡?
2.实验操作要求。
师:还有很多恐龙先生也来了,他们也想变这个魔术,你们愿意帮助他们吗?这个魔术怎么变?
师:第一步要把杯子里的醋倒进恐龙先生的大嘴里。第二步为了让你们的泡泡有美丽的颜色,老师为你们准备了有颜料的水,也给恐龙先生喝,用勺子搅拌一下,让颜色和醋融合在一起。第三步给恐龙先生吃小苏打。
四、区角游戏
(一)开放区域:
语言区.益智区.美工区.音乐区.生活区
(二)材料调整:生活区添加新的材料。
(三)重点指导区域:益智区。
活动目标:
1.爱护玩具和其他小朋友共同合作游戏。
2.对不同操作类的玩具感兴趣,愿意尝试多种材料。
活动准备:
教师分类整齐的摆好各区角
活动过程:
1.幼儿取卡入区,自愿选择区域进行游戏。
2.幼儿自主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关注到各区域的游戏情况,及时.适当的介入指导。
4.听音乐,幼儿收整区域材料送回原处并摆放整齐。
5.教师点评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并鼓励表扬认真游戏的幼儿。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