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
芽芽一班 孙婉辰
2023.11.20—2023.11.24 第十三周
上午班——
11月20日 星期一
上午活动
一、晨间活动
1.热情接待来园的家长与幼儿。
2.安抚幼儿情绪,幼儿自主游戏。
3.晨间总动员:户外自主游戏
二、早操
1.幼儿能够按照队形站在自己的点上。
2.幼儿跟随老师跳早操,能够边唱边跳。
三、集中教育
社会活动:《橘子香包》
活动目标:
1.学习运用多种感官感知橘子的主要特征和橘子酸酸甜甜的味道。
2.愿意参加剥橘子的活动,学习用语言讲述自己的发现。
3.体验伙伴分享的快乐。
活动准备:
若干橘子(每组一个小碟子,内装与本组幼儿人数相等的橘子)口袋1个,盘子六个
活动过程:
1.摸口袋,摸一摸。
师:“小朋友们好,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神奇的口袋,里面装了些什么呢?我请小朋友来摸一摸。”提问:师:“你摸到的东西是什么形状的呀?”
师:“摸上去有什么感觉呀?”师:“那它究竟是什么呀?”
2. 感知橘子的外形特征。
师:“你们看过哪些颜色的橘子呀?”师:“那橋子是什么样的呀?”
3.感受橘子的内部特征。
师:“那橘子里面是什么样的呀?”师:“那我们把它剥开看看里面究竟是什么样的?师:“我们先从哪一面开始剥呢?”师:“那老师来试一试看是不是从这面开始剥好剥些。”
4.大家共同分享品尝橘子酸酸甜甜的味道。
老师:哎?剥好的小朋友可以先等一下,我们等其他小朋友都剥完了再一起吃好吗?”老师:“小朋友们刚才都尝过了,谁来告诉我,橘子是什么味道的啊”
5.制作橘子香包
师:今天我们品尝了美味的橘子,等橘子皮干了,我们还能制作美味的橘子香包呢!小朋友们想不想知道怎么做呢?我们来看看制作方法。
四、区角游戏
(一)开放区域:
语言区、建构区、科学区、美工区、阅读室
(二)材料调整:建构区内添加新的材料。
(三)重点指导区域:阅读区
活动目标:
1.爱护玩具和其他小朋友共同合作游戏。
2.对不同操作类的玩具感兴趣,愿意尝试多种材料。
活动准备:
教师分类整齐的摆好各区角
活动过程:
1.幼儿取卡入区,自愿选择区域进行游戏。
2.幼儿自主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关注到各区域的游戏情况,及时、适当的介入指导。
4.听音乐,幼儿收整区域材料送回原处并摆放整齐。
5.教师点评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并鼓励表扬认真游戏的幼儿。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午班——
11月21日 星期二
上午活动
一、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二、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下午活动
一、建构游戏:《纸杯叠叠乐》
活动目标:
1.通过叠杯游戏,提高幼儿手部动作的灵活、协调能力。
2.发展幼儿专注力,提高游戏中与同伴协作的能力。
3.体验游戏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PPT课件、纸杯若干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大家一起比一比
故事引导:今天要和老师一起比一比,看看是老师厉害还是小朋友厉害。
(1)游戏方式:练习将纸杯“打开”、“关起来”
告知小朋友,叠杯口向下为“关起来”反之为“打开”;每位小朋友将分得5只纸杯,并将其在身前“关起来〞摆成一排;当听到教师口令“打开”,小朋友以最快速度将5只纸杯呈杯口朝上摆放;当听到教师口令“关起来”,小朋友则以最快速度将纸杯呈杯口朝下摆放。
(2)搭金字塔
小朋友先将第一层纸杯口向下一字摆放,杯子之间没有间隔;以数量递减的形式向上摆放第二层纸杯,上层杯子搭放在下层两个杯子的问隔处,以此类推;
(3)收纸杯:将摆好的“金字塔”全部收起(每只纸杯套在一起)。
二、体育游戏:(一)《小流星》
活动目标:
1.知道抓星星的游戏玩法。
2.通过练习追逐跑,发展幼儿跑的能力,训练幼儿的动作灵敏性。
3.对小流星的游戏感兴趣,感受体育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宇宙飞船头饰,儿歌 《小星星》
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
热身运动:教师带领幼儿伴随音乐做热身律动操,帮助幼儿进行体育活动开始之前的热步。
2.导入部分
通过《小星星》的儿歌进行导入,引出活动主题。
3.基本部分
(1)幼儿自由探索星星的游戏玩法
(2)教师讲解抓星星游戏的内容及规则,幼儿进行游戏练习。
(3)竞赛游戏,巩固所学。请多名幼儿依次当小科学家,其他幼儿当小星星,进行游戏,看哪位小科学家抓星星的速度最快。
4.结束部分
教师总结,放松运动。
体育游戏:(二)《剪刀石头布》
活动目标:
1. 体验游戏,感受石头剪刀布的乐趣。
2.练习腿部及脚部的反应能力,发展动作的协调性。
3.萌发遵守游戏规则和公平竞赛的意识。
活动准备:
音乐场地
活动过程:
1.导入
教师:孩子们,你们玩过石头剪刀布的游戏吗?好玩吗?那老师今天就带你们玩石头剪刀布的游戏,好不好?但是我们这次不是用手来玩,要用脚。你们想一想咱们用我们的小脚玩石头剪刀布?
2. 幼儿探索用脚的不同站法来表现石头;剪刀;布,教师总结。
幼儿自由设计,教师巡回指导。总结找到好的设计。
3.幼儿听口令练习新创编的脚上动作。
4.两个一组分组玩脚部石头剪刀布的游戏。
采用比赛的形式玩石头剪刀布的游戏,激发幼儿兴趣。
三、花样篮球
上午班——
11月8日 星期三
上午活动
一、晨间活动
1.热情接待来园的家长与幼儿。
2.安抚幼儿情绪,幼儿自主游戏。
3.晨间总动员:户外自主游戏
二、早操
1.幼儿能够按照队形站在自己的点上。
2.幼儿跟随老师跳早操,能够边唱边跳。
三、集中教育
科学活动:《叶子不一样》
活动目标:
1.关注秋天树叶的变化,认识秋天常见树叶的名称及特征。
2.通过简单观察、比较区分不同树叶。
3.乐意参与大自然生活。
活动准备:
课件PPT
活动过程:
1.师幼共同观看PPT图片故事小兔子帮助小枫树叶找妈妈引人课题。
师;秋天来了,风儿一吹,小树叶们纷纷掉落下来,小树枫叶找不到妈妈了,我们一起帮它找妈妈吧。
2.认识大树及他们的孩子们。
(1)出示柳树图片幼儿观察并自由发言;
(2)出示杨树图片幼儿观察;
(3)分别出示松树、枫树等图片幼儿观察,此环节教师请幼儿猜测他们分别是什么树叶,他们的妈妈是谁。
3.验证猜想一认识树叶的外形特点。出示树叶,观察其外形。
师;我们来看一看这些树叶,它是什么树的树叶?是什么颜位的?它长得像什 么?
师:请你帮帮它找到妈妈,猜一猜它是谁,再将树叶和树连一连哦!
活动延伸
手工活动:请你为小动物们穿花衣
四、区角游戏
(一)开放区域:
生活区、益智区、美工区、益智区、科学区
(二)材料调整:益智区内添加新的材料。
(三)重点指导区域:科学区
活动目标:
1.爱护玩具和其他小朋友共同合作游戏。
2.对不同操作类的玩具感兴趣,愿意尝试多种材料。
活动准备:
教师分类整齐的摆好各区角
活动过程:
1.幼儿取卡入区,自愿选择区域进行游戏。
2.幼儿自主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关注到各区域的游戏情况,及时、适当的介入指导。
4.听音乐,幼儿收整区域材料送回原处并摆放整齐。
5.教师点评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并鼓励表扬认真游戏的幼儿。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午班——
11月9日 星期四
上午活动
一、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二、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下午活动
一、科学游戏:《有趣的泡泡》
活动目标:
1.在看看、玩玩、碰碰的吹泡泡游戏中感知泡泡的基本特征,知道泡泡是圆圆的、会飞、会破。
2.尝试用多种工具吹泡泡,知道不同形状的工具吹出来的泡泡都是圆圆的。
3.能积极地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体验吹泡泡的乐趣。
活动准备:
PPT、吸管、泡泡水
活动过程:
1.感知泡泡的基本特征。
师:宝贝们看,我带来了什么?你们玩过吹泡泡吗?让我们一起玩一玩。
2.教师吹泡泡,孩子们玩一玩。
教师:泡泡想休息了,让我们也来休息一下。刚才吹的泡泡是什么样的呀?
总结:泡泡泡泡圆又圆,有大有小真有趣;泡泡泡泡真好看,五颜六色飞上天;轻轻碰一碰,泡泡不见了,泡泡游戏好玩吗?
3. 发现泡泡有大有小。
师:你们想吹泡泡吗?请你们闭上眼睛,我把工具变出来。一二三!
教师介绍工具:看,是什么呀?(吸管)这两根吸管有什么不一样?(粗细)
今天,我们要用这两根相细不同的吸管来吹泡泡,我们来试试看!把吸管竖着放进泡泡水里,洗呀洗呀洗个澡,提起吸管,用嘴巴轻轻吹一吹,泡泡就
飞出来。那这两根细粗不一样的吸管,吹出来的泡泡有什么不一样?请你都去试一试。
4.幼儿自由操作
(1)提醒孩子将吸管提起来轻轻吹。
(2)提醒孩子观察粗细不同的吸管吹出来的泡泡大小不同。
6.分享交流
(1)你们都成功了,真厉害!那用这两根吸管吹出的泡泡有什么不一样?
(2)用粗吸管和细吸管吹出来的泡泡大小一样吗?
(3)总结:原来用粗吸管能吹出大泡泡,用细吸管能吹出小泡泡。
二、体育游戏:(一)《老猫睡觉醒不了》
活动目标:
1.练习轻轻地走和跑,并注意倾听指令。
2.愿意参与体育游戏,体验在游戏中奔跑的乐趣。
活动准备:
空旷场地、音乐
活动过程:
1.教师扮老猫,蹲在场地中央;幼儿扮小猫,围着老猫蹲下。
2.游戏开始:“老猫”假装睡着了。“小猫”一起轻声念儿歌:“老猫睡觉醒不了,小猫偷偷往外瞧。小猫小猫爱游戏,轻轻走(跑)到外面去。〞念完儿歌,“小猫”轻轻地走到场地周围藏起来。
3.“老猫”听到“小猫”走开后,睁开服睛说:“老猫睡醒往外瞧,我的孩子不见了。”同时站起来四面张望,寻找“小猫”,嘴里“喵——喵” 地叫着。
4.“小猫”听到“老猫”的叫声,一边“喵喵喵”地叫着,一边赶快跑回 “老猫”身边。
体育游戏:(二)《大风和树叶》
活动目标:
1.积极参与集体游戏,在游戏中获得快乐的体验。
2.学会按照指令走、跑交替变换动作。
3.注意力和可以对指令变化做出快速反应的能力得到提高。
活动准备:
树叶的头饰若干个、风婆婆的头饰1个。
活动过程:
1.教师扮演风婆婆,幼儿扮演小树叶蹲在大树的旁边。
2.游戏开始,风婆婆张开双臂说:“起风了,风婆婆来和小树叶做游戏啦!”风婆婆发出大风“呼呼”的声音,幼儿像小树叶一样随风轻轻地在场内四散地快走或者慢跑。
3.风婆婆说:“风小了!”并渐渐地放下双臂:小树叶轻轻地围着风婆婆慢走。
4.重复几次,风婆婆说:“风停了!”小树叶重新蹲在大树的周围。
游戏规则
1.请幼儿在教师规定的场地内活动。
2.幼儿要随着“风大了”“风小了”和“风停了”的指令快速变化相应的动作。
三、花样篮球
下午班——
11月10日 星期五
上午活动
一、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二、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下午活动
一、特色绘本活动:《谁吃了我的苹果》(绘本)
活动目标:
1.愿意观察画面,学习理解绘画元素,掌握故事情节。
2.能结合情境揣摩鼠小弟的心理活动,学说句式:要我是……
3.感受同伴间互相帮助的乐趣,初步感知用自己特长来解决问题的道理。
活动准备:
PPT
活动过程:
1.情景导入,引出故事。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吃苹果吗?苹果园里的苹果熟了(出示图1),想请你们一起帮忙采摘好吗?
(1)出示苹果树请幼儿采摘。(放进果篮里)
(幼儿尝试摘苹果,感受大树的高及自己的个子低,为感受故事中鼠小弟努力摘苹果做铺垫。)
(2)引出故事《想吃苹果的鼠小弟》,猜一猜“鼠小弟能不能摘到苹果?”
师:你们瞧,苹果树下谁来了?(小老鼠)它长得什么样子?那苹果树呢?
小结:这只老鼠又矮又小,所以它的名字叫做鼠小弟;旁边的这棵苹果树又高又大。
2.逐步观察图片,学习理解绘画元素,分情节理解故事内容师:瞧,鼠小弟看到谁来了?猴子是用什么方法拿到苹果的?那鼠小弟这时候在树下会怎么想呢?小结:它在想,要是我也会爬树就好了。它是这样想的,接下来它又会怎么做呢?
师:它在干什么?它这样做能不能够成功?你们是从哪里看出它不能成功的?
师:长颈鹿是怎么拿到苹果的?鼠小弟会怎么想?它是怎么做的?有没有成功呢?
小结:长颈鹿是用长脖子够到苹果的。鼠小弟想,要是我也有长长的脖子就好了于是它就拼命拉长自己的脖子,结果没有成功,因为它根本就没有长脖子。
3.出示三组图示,引导幼儿完整讲述
师:又来了一些小动物来拿苹果,它们是怎么拿到苹果的,树下的鼠小弟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都是哪些小动物呢?
师:老师在小朋友的椅子下面也放了这三组小动物的卡片,我们两个小朋友一组,一起讨论说一说小动物是怎么摘到苹果的,鼠小弟又是怎么想怎怎么做的?讨论好了告诉我哦。
4. 寓人文精神于提问中,潜移默化培养幼儿乐于助人的品质。
师:最后鼠小弟吃到了苹果了吗?鼠小弟拿到了苹果了吗,两个苹果都是他自己吃啊?那你们觉得它们最后会成为好朋友吗?
二、体育游戏:(一)《赶小猪》
活动目标:
1. 让幼儿感知物体滚动的特性。
2. 练习向指定方向滚动物体。
3. 培养幼儿的平衡能力和动作协调能力。
活动准备:
圈圈、小球、障碍物若干。
活动过程:
1.“小猪”呀玩得可开心啦,可它现在肚子有点饿了,想吃些东西,但是要吃到食物得先走过独木桥再穿过树林(绕过梅花桩)。
2.幼儿走过独木桥后,用圈圈赶着“小猪”绕过障碍物,到达目的地。
3.将幼儿分成两组进行比赛,按规定走完路程最先到达的一组为胜。(提醒幼儿在过独木桥时注意安全。)
规则:
(1)每个幼儿用圈圈赶着“小猪”绕过障碍物。
(2)每个幼儿必须要走完全程,要求人和“小猪”同时到达目的地。
(3)请教师做裁判。
体育游戏:(二)《跷跷板》
活动目标:
1.通过跷跷板的活动,培养小班幼儿的平衡感和协调能力。
2.培养幼儿合作与团队精神。
3.提高幼儿自身的身体控制和感知能力。
活动准备:
PPT、跷跷板
活动过程:
1.展示跷跷板的图片或图片,激发幼儿兴趣。
2.通过问题引导幼儿思考:你们在哪些地方见过跷跷板?你们是如何玩跷跷板的?
3.讲解跷跷板的用途和规则:
(1)将跷跷板带到幼儿面前,解释它的用途是为了锻炼平衡和协调能力。
(2)解释跷跷板的基本规则:两个人一起玩,一个人坐在一端,另一个人坐在另一端,要互相等重。
(3)使用图片或图示展示跷跷板的正确和错误的使用方法。
4.幼儿体验玩耍。
三、花样篮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