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
芽芽三班 张阳旗
2023.12.4—2023.12.8 第十四周
上午班——
12月4日 星期一
上午活动
一、晨间活动
1.热情接待来园的家长与幼儿。
2.安抚幼儿情绪,幼儿自主游戏。
3.晨间总动员:户外自主游戏
二、早操
1.幼儿能够按照队形站在自己的点上。
2.幼儿跟随老师跳早操,能够边唱边跳。
三、集中教育
健康活动:《肠道小闹钟》(安全)
活动目标:
1.了解关于手足口病的传播和预防的知识。
2.教育幼儿注意个人及饮食卫生,预防疾病的发生。
3.引导幼儿正确对待手足口病,不恐慌。
活动准备:
1.PPT
活动过程:
一、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
1.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好发于小儿的传染病,近些年来在世界各国广为流行。
2.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亦可通过飞沫和呼吸道传播。
3.患儿摸过的玩具、图书;带有病毒的苍蝇叮、爬过的食物。
4.全年均可有发病,但3-11月份多见,6-8月份为高峰期。这种病传播速度极快,传播范围极广,发病年龄可从4个月的婴儿到30岁的成人,但以3岁以内的婴幼儿发病率最高。
二、症状:
潜伏期2-5天,初期:低热,困倦、头疼、咳嗽流涕,食欲不佳;之后粘膜出现疼痛性小泡。并发症:脑膜炎、脑炎、心肌炎、迟缓性麻痹、肺水肿。
三、预防:
1.注意保持口腔卫生,饭后漱口
2.不吃生食物;饭前便后要洗手、勤剪指甲。
3.健康幼儿可口服板蓝根、大青叶等药物。
4.少去人群拥挤的公共场所。
5.夏天少吃冷饮,不喝生水,瓜果洗净削皮,不吃变质的食品。幼儿加强营养,注意休息,避免日光暴晒,防止过度疲劳而降低抵抗能力。
四、活动延伸:学习五步洗手法。
四、区角游戏
(一)开放区域:
科学区、建构区、益智区、美工区、图书角
(二)材料调整:生活内添加新的材料。
(三)重点指导区域:益智区
活动目标:
1.爱护玩具和其他小朋友共同合作游戏。
2.对不同操作类的玩具感兴趣,愿意尝试多种材料。
活动准备:
教师分类整齐的摆好各区角
活动过程:
1.幼儿取卡入区,自愿选择区域进行游戏。
2.幼儿自主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关注到各区域的游戏情况,及时、适当的介入指导。
4.听音乐,幼儿收整区域材料送回原处并摆放整齐。
5.教师点评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并鼓励表扬认真游戏的幼儿。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午班——
12月5日 星期二
上午活动
一、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二、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下午活动
一、音乐游戏:《水果猜谜歌》
活动目标:
1. 观察梨子、苹果等水果的颜色.
2. 以水果的颜色为题材创编儿歌。
3.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活动准备:
1. 梨子、苹果、葡萄、西瓜等水果的图片(正面没涂色,反面涂有颜色)。
活动过程:
一、导入“今天呀,我们班来了几位小客人。是谁呢?现在,就请它们出来和大家见见面。”
1.教师逐一出示苹果、梨子、葡萄、西瓜等水果图片(没涂颜色的一面),并引导幼儿说出是什么水果。
2.“仔细看看,它们有颜色吗?”(没有)
3.请幼儿说说苹果是什么颜色的,说对了,老师则将图片翻过来,即红红的苹果。
4.用同样的方法,请幼儿说说其它水果的颜色,如说对了,老师则将该水果的图片翻过来,即黄梨子、紫葡萄、绿西瓜。
二、编儿歌《水果歌》老师告诉幼儿要根据水果的颜色来编儿歌。
1.给苹果编。老师先编一句:什么水果红红的?启发幼儿编第二句:苹果苹果红红的。告诉幼儿把老师编的一句和小朋友编的一句连起来,儿歌就编好了。
2.给梨子编。由老师编第一句:什么水果黄黄的?启发幼儿说出“梨子梨子黄黄的。”
3.给葡萄编。“现在我们给葡萄编。谁来编第一句?”请一能力强的幼儿编第一句:什么水果紫紫的?再由大家编出第二句:葡萄葡萄紫紫的。
4.请幼儿把刚才编的儿歌连起来念一遍。什么水果红红的?苹果苹果红红的。什么水果黄黄的?梨子梨子黄黄的。什么水果紫紫的?葡萄葡萄紫紫的。
5.“小朋友们编的儿歌真好听。现在我们再给西瓜编。谁会把两句一下子编出来?”请幼儿模仿前面的句式编出:什么水果绿绿的?西瓜西瓜绿绿的。
6.请幼儿试着把编的儿歌连起来念一遍。
7.集体再念一遍,可边念边动作。
三、游戏:水果歌。请幼儿戴上水果挂饰,练习儿歌。如老师(或个别幼儿)问:“什么水果红红的?”戴苹果挂饰的幼儿则站起来说:“苹果苹果红红的。”戴其它挂饰的幼儿则不可以站起来。
四、鼓励幼儿回家后把其它水果编进儿歌,并念给爸爸妈妈听。
五、延伸活动:
1.区域设置和日常活动组织在语言活动区放置其它水果图片,引导幼儿为它们编《水果歌》。
2.与家长沟通计划可请家长带幼儿认识更多的水果,了解其颜色,并将其编进儿歌,建议家长邀请邻居家的小朋友一起参加创编,体验成功的快乐,增进孩子之间的友谊。
二、体育游戏:(一)《木头人》
活动目标:
1. 练习钻的动作,发展动作的灵敏性与力量。
2. 培养幼儿喜欢民间游戏的情趣。
活动准备: 苹果、香蕉的头饰若干、布置游戏场地(城门、城墙)中间画一个直径约5米的圆圈若干个、选择民乐作活动背景及准备操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 教师和幼儿骑大马念民谣,一个个从“城门”钻过到城里去玩。
2. 教师请幼儿两人一组用手来搭一搭城门并边念民谣边学习游戏的开门关门规则。
二、基本部分:
1. 教师请一位幼儿面对墙,搭成拱形城门,其余幼儿依次钻过城门。
2. 教师提出游戏规则:当念到“瞧一瞧”时,做城门者下蹲放下手关城门,并问被关住的人选择要“苹果”还是“香蕉”,幼儿选择好以后,把头饰挂在脖子上,站到城门的队伍做城门。 幼儿第2次做钻城门的游戏一次。
3. 教师继续提出游戏玩法及规则:“苹果”和“香蕉”站在场地的一个圆圈内,相互用肩膀、臀部把对方挤出圆圈外,看圆圈外“苹果”多还是“香蕉”多就哪对胜。
4. 幼儿在音乐的伴奏下做游戏一次。
5. 增加城门的高度再次游戏。
6. 教师小结
三、结束部分
做放松活动,结束游戏
体育游戏:(二)《开汽车》
活动目标:
活动目标:
1.锻炼幼儿四肢发展和平衡力。
2.培养幼儿互相配合、互相帮助的良好品德。
活动准备:
1.呼拉圈数个 .头饰数个 .口哨1个.细绳子数条
2.把呼拉圈用细绳子逐个固定绑好,剪掉尾线,以防绊倒幼儿,摆成几组。
活动过程:
一、示范
1.老师示范跳圈圈,讲清楚两脚要跳起一定的高度,不绊中呼拉圈的边框。
2.选几个幼儿做示范,跳得好的表扬,没跳好的及时纠正动作。
3.让幼儿自由组合练习跳跃,互相纠正。有些幼儿动作能力比较差,老师在旁边耐心指导,让幼儿理解跳跃的动作 ,并慢慢体会,熟悉跳跃动作。
二、基础部分
1.让幼儿组合成几个小组,选出队长,头戴不同头饰,让小队员跟在后面排好队,做好预备,等待老师吹口哨,开始不间断跳圈圈,看谁会按顺序排队,看哪组跳得又好又快。"教.案来自:屈老师教案网"重复跳跃几次,让幼儿熟悉游戏环节。
2 .把呼拉圈并成两排,让幼儿两个两个手拉手一起跳跃,看哪组配合得最好.
三、结束
1.问幼儿玩得开心吗?让幼儿想想活动过程,要怎么做,才能跳得又好又快?(相互配合得好)
2.让幼儿讨论跳圈圈还能怎么玩,让下次活动得以延伸。
上午班——
12月6日 星期三
上午活动
一、晨间活动
1.热情接待来园的家长与幼儿。
2.安抚幼儿情绪,幼儿自主游戏。
3.晨间总动员:户外自主游戏
二、早操
1.幼儿能够按照队形站在自己的点上。
2.幼儿跟随老师跳早操,能够边唱边跳。
三、集中教育
语言活动:《米奇过新年》
活动目标:
活动目标:
1.理解本书介绍了一个爱运动的家庭中的成员各自的爱好。
2.理解图画中小老鼠的功能:展示某类运动的具体项目。
3.了解一些运动项目的名称和简单的分类。
活动准备:
1. 经验准备:从报纸和杂志上剪下关于运动项目的图片,向家长询问这些运动项目的名称。
2. 材料准备:大书《我们爱运动》、《运动员进行曲》。
3. 各种运动项目的图片,运动服装和装备、器械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播放《运动员进行曲》,幼儿随乐曲做动作。
师:这是什么曲子?你们在哪里听过?听着这首曲子,想做什么?
小结:这是《运动员进行曲》,今天我们要看的这本图书就和运动有关。
二、阅读大书,理解画面内容。
1.阅读图书封面、第一页。
封面:封面上的这三个人是谁?他们拿着什么东西?他们准备去做什么?让我们一起到书中找找答案。爸爸妈妈和小姐姐都非常喜欢运动,看,他们拿着一个大大的手提包,里面装了很多东西,要为我们介绍他们喜欢的运动,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都喜欢什么运动。
2.阅读第二页。
师:爸爸拿着的是什么?爸爸最喜欢的是什么运动?踢足球的动作是什么样子的?除了足球还有哪些球类运动?(随着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关图片)
3.阅读第四页。
师:妈妈拿着什么?穿的是什么样的衣服?妈妈最喜欢的是什么运动?(小朋友表演游泳的动作。)
4.阅读第六页。
师:小姐姐在做什么?她在倒立,这是体操动作。我们小朋友平时怎么做操?做操和体操一样吗?
5.阅读第八页。
师:他们一家人在干什么?请小朋友表演跑步。(模仿竞走、跳远等动作。)三、完整阅读,总结分享。
1.完整阅读图书。师:除了这些运动项目外,你们知道哪些别的运动?可以用动作表现出来吗?
2.幼儿尝试讲述并表演。
四、区角游戏
(一)开放区域:
科学区、建构区、益智区、美工区、图书角
(二)材料调整:生活内添加新的材料。
(三)重点指导区域:益智区
活动目标:
1.爱护玩具和其他小朋友共同合作游戏。
2.对不同操作类的玩具感兴趣,愿意尝试多种材料。
活动准备:
教师分类整齐的摆好各区角
活动过程:
1.幼儿取卡入区,自愿选择区域进行游戏。
2.幼儿自主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关注到各区域的游戏情况,及时、适当的介入指导。
4.听音乐,幼儿收整区域材料送回原处并摆放整齐。
5.教师点评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并鼓励表扬认真游戏的幼儿。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午班——
12月7日 星期四
上午活动
一、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二、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下午活动
一、科学游戏:《神奇的尾巴》
活动目标:
1.认识各种动物的尾巴。
2.了解动物尾巴的作用。
活动准备:
1. 歌曲《小画家》、故事《神奇的尾巴》,各种动物身体和尾巴分开的图片(金鱼,松鼠,猴子,燕子,老牛,壁虎)
活动过程:
一、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咱们来一起听一下吧!(歌曲《小画家》)提问:
1.歌曲中的小画家是谁啊?(丁丁)
2.丁丁画的什么?画的怎么样啊?(螃蟹四条腿,鸭子小尖嘴,兔子圆耳朵,大马没尾巴)
3.丁丁是不是一个优秀的画家?
教师小结:丁丁做事不认真,没有认真观察,只说大话,所以没有画好,我们小朋友可不要向他学习。
二、找尾巴:
师: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一个“宝盒”呢!你们来猜猜里面有什么?(教师故作神秘状)“宝盒宝盒魔力大,里面到底都有啥?”孩子们,猜出来了吗?现在我让一个小朋友来把宝物拿出来!
出示动物尾巴:(一个小朋友拿一个)金鱼的尾巴:什么颜色?像什么?(嘴唇,花瓣)金鱼的尾巴有什么用处啊?松鼠的尾巴:什么颜色?像什么?(桃子,雨伞,小船)燕子的尾巴:像什么?(剪刀,岔子,牛角)猴子的尾巴:像什么?(蛇,蚯蚓,绳子)老牛的尾巴:像什么?(勺子。气球,蝌蚪)出示每种动物尾巴的时候给幼儿讲讲尾巴的用处。师:“魔法盒里还有啥,让我再来摸摸她”,幼儿继续摸出动物的身子。咦?这是谁啊?它怎么了?(引出尾巴没有了)它的尾巴去哪了?我们来帮它找找吧!(让幼儿自己去帮各种动物找到尾巴,把它们连起来)最后出示壁虎的尾巴:咦?这是谁的尾巴呀?它的身子去哪了?(课前把壁虎的身子藏好)咱们来帮它找找吧!这时放故事《神奇的尾巴》
三、欣赏故事:提问:
1.故事里都有谁啊?
2.它们发生的什么事?
3.它们的尾巴断了怎么办了?(知道壁虎的尾巴断了,可以长出新的尾巴,蚯蚓的尾巴断了,可以长成新的蚯蚓)
二、体育游戏:(一)《切西瓜》
活动目标:
1.愿意参与体育游戏,体验在游戏中奔跑、追逐的乐趣。
2,能根据指令做相应的动作。
3.喜欢帮助别人,与同伴友好相处。
活动准备:已认识西瓜,了解西瓜的外形特征、毛毛虫的头饰。
活动过程:
一、带领孩子做热身运动。
二、讨论西瓜的外形特征。
猜谜语导入课题。
师:西瓜长得什么样?我们想一个什么好办法,让大家变成一个大西瓜?(幼儿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圆圈,现在我们变成大西瓜了)
师:我们用什么办法能变成小西瓜?(幼儿手拉手,小碎步朝圆心走,变成一个小西瓜)
三、游戏:切西瓜
1.幼儿围成圆圈,教师示范讲解游戏规则,师幼共同有节奏地念儿歌
2.教师扮演毛毛虫来吃西瓜练习切西瓜游戏。
3.请2名幼儿扮演毛毛虫的朋友练习从三处切西瓜进行游戏。
四、放松活动。
带领幼儿在音乐伴奏下做放松活动。
体育游戏:(二)《贪吃蛇》
活动目标:
活动目标:
1.通过观看视频和教师的引导理解游戏规则。
2.能合理控制速度,协调团队队形,寻找获胜诀窍。
3.注意保护队员安全,感受集体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热身操音乐:《贪吃蛇大作战》背景音乐:“蛇尾巴”若干;幼儿已经认识并初步了解《贪吃蛇大作战》游戏。
活动过程:
1.教师整队带操,进行热身运动。
(头部、肩部、腰部、腿部、踝关节)
2.明确和回顾游戏规则。
(1)选择两个幼儿当“蛇头”,并让“蛇头”自主选两个人当“身体”和“尾巴”。
(2)教师引导幼儿回顾规则,提问:贪吃蛇游戏里都有些什么呢?
3.分好站位后游戏开始,幼儿在游戏中感受进-步理解规则
(1)教师:小朋友请注意,当老师吹口哨的时候,你们就要马上停止所有的活动,听明白了吗?
(2)整理好队形、站位,开始游戏。(开始后教师巡回指导)
(3)断开的小蛇马上全部散开,重新来当“食物”。
四、比一比谁最长
师:恭喜这条贪吃蛇的所有小朋友,你们不但从魔王的地盘中逃了出来,还获得了胜利!没 有获胜的小贪吃蛇们你们也很厉害,只比他们少了几个人而已,已经做得很不错了。而且你们都没有断开,真是太棒了。
五、活动延伸
1.整队集合,幼儿交流,教师总结。怎 么样才能让自己的小蛇队伍变得更长呢?怎 么样才能保持自己这条小蛇的身体不断开呢?
2.舒缓动作放松,收拾材料,该班老师引导幼儿回家后与家长进行分享。
上午班——
12月8日 星期五
上午活动
一、晨间活动
1.热情接待来园的家长与幼儿。
2.安抚幼儿情绪,幼儿自主游戏。
3.晨间总动员:户外自主游戏
二、早操
1.幼儿能够按照队形站在自己的点上。
2.幼儿跟随老师跳早操,能够边唱边跳。
三、集中教育
艺术(音乐)活动:《相亲相爱一家人》(律动)
活动目标:
活动目标:
1.理解本书介绍了一个爱运动的家庭中的成员各自的爱好。
2.理解图画中小老鼠的功能:展示某类运动的具体项目。
3.了解一些运动项目的名称和简单的分类。
活动准备:
4. 经验准备:从报纸和杂志上剪下关于运动项目的图片,向家长询问这些运动项目的名称。
5. 材料准备:大书《我们爱运动》、《运动员进行曲》。
6. 各种运动项目的图片,运动服装和装备、器械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播放《运动员进行曲》,幼儿随乐曲做动作。
师:这是什么曲子?你们在哪里听过?听着这首曲子,想做什么?
小结:这是《运动员进行曲》,今天我们要看的这本图书就和运动有关。
二、阅读大书,理解画面内容。
1.阅读图书封面、第一页。
封面:封面上的这三个人是谁?他们拿着什么东西?他们准备去做什么?让我们一起到书中找找答案。爸爸妈妈和小姐姐都非常喜欢运动,看,他们拿着一个大大的手提包,里面装了很多东西,要为我们介绍他们喜欢的运动,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都喜欢什么运动。
2.阅读第二页。
师:爸爸拿着的是什么?爸爸最喜欢的是什么运动?踢足球的动作是什么样子的?除了足球还有哪些球类运动?(随着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关图片)
3.阅读第四页。
师:妈妈拿着什么?穿的是什么样的衣服?妈妈最喜欢的是什么运动?(小朋友表演游泳的动作。)
4.阅读第六页。
师:小姐姐在做什么?她在倒立,这是体操动作。我们小朋友平时怎么做操?做操和体操一样吗?
5.阅读第八页。
师:他们一家人在干什么?请小朋友表演跑步。(模仿竞走、跳远等动作。)
三、完整阅读,总结分享。
1.完整阅读图书。师:除了这些运动项目外,你们知道哪些别的运动?可以用动作表现出来吗?
2.幼儿尝试讲述并表演。
四、区角游戏
(一)开放区域:
语言区、 美工区、音乐区、益智区
(二)材料调整:生活内添加新的材料。
(三)重点指导区域:益智区
活动目标:
1.爱护玩具和其他小朋友共同合作游戏。
2.对不同操作类的玩具感兴趣,愿意尝试多种材料。
活动准备:
教师分类整齐的摆好各区角
活动过程:
1.幼儿取卡入区,自愿选择区域进行游戏。
2.幼儿自主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关注到各区域的游戏情况,及时、适当的介入指导。
4.听音乐,幼儿收整区域材料送回原处并摆放整齐。
5.教师点评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并鼓励表扬认真游戏的幼儿。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