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
芽芽一班 孙婉辰
2023.12.25—2023.12.29 第十八周
上午班——
12月25日 星期一
上午活动
一、晨间活动
1.热情接待来园的家长与幼儿。
2.安抚幼儿情绪,幼儿自主游戏。
3.晨间总动员:户外自主游戏
二、早操
1.幼儿能够按照队形站在自己的点上。
2.幼儿跟随老师跳早操,能够边唱边跳。
三、集中教育
社会活动:《珍惜粮食》
活动目标:
1.了解大米的来之不易,萌发爱惜粮食的情感。
2.初步认识袁隆平爷爷,知道要珍惜粮食,不浪费食物。
活动准备:
课件PPT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米饭”,引导幼儿讨论米饭的由来。
1.看看这是什么?你们知道香喷喷的大米是怎么来的吗?
(二)出示组图“旧中国饥荒”、“袁爷爷”,引导幼儿初步认识袁隆平爷爷。
1.出示组图“旧中国饥荒”,引导幼儿感知当下生活的幸福。
(1)看看图片上的人们有大米吃吗?
小结:以前,因为水稻产量很低,很多人没有米饭吃,常常挨饿。
2.出示组图“袁爷爷”,引导幼儿初步认识袁隆平爷爷。
(1)后来,有位厉害的老爷爷让水稻结出了很多籽粒,让人们天天都能吃上香喷喷的米饭。他是谁呢?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吧。这就是袁隆平爷爷。为了让人们都能够吃上米饭、吃饱米饭,他都做了哪些事情呢?
小结:袁隆平爷爷常常顶着太阳在稻田里观察水稻、研究水稻,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都奉献给了水稻。在一次次的失败和改进后,袁隆平爷爷终于研究出了“杂交水稻”,让水稻结出了很多籽粒,让人们都能够吃上米饭、吃饱米饭。
(三)播放动画视频及组图《我不浪费粮食》、组图“种水稻”,引导幼儿了解大米的来之不易,萌发爱惜粮食的情感。
1.播放动画视频,引导幼儿感知大米的来之不易。
(1)不仅研究水稻很不容易,种植水稻、收获大米也非常辛苦。我们一起来看看视频了解一下吧。
2.出示组图“我不浪费粮食”,引导幼儿了解大米的由来。
(1)种植水稻要做哪些事情呢?水稻成熟后是怎么变成大米的呢?
小结:农民要经过翻地、插秧、除虫、除草、施肥等过程,等待水稻成熟;水稻成熟后,还要进行收割、干燥、去壳才会变成白花花的大米。
3.出示组图“种水稻”,引导幼儿进一步感受农民的辛苦,萌发爱惜粮食的情感。
(1)看看图片上农民们正在做什么?他们是怎么插秧/打农药/收水稻的呢?(双脚泡在冷水中,弯着腰;背着重重的农药箱;顶着太阳弯腰割水稻)
小结:水稻从种植到收割再到变成白花花的大米,要花上农民们一百多天的辛苦劳动。大米来之不易,每一粒都是农民们用辛勤的汗水换来的,我们要爱惜粮食。
(四)出示组图“珍惜粮食”,引导幼儿了解珍惜粮食的方法。
1.鼓励幼儿讨论纪念袁爷爷的方法。
(1)2021年5月22日,袁隆平爷爷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我们要怎样珍惜他带给我们的幸福生活呢?
2.出示组图“珍惜粮食”,讨论图中的现象。
(1)这些行为对不对?应该怎么做?
小结:我们要懂得珍惜粮食,吃饭的时候双手扶好碗,不掉米粒,吃多少盛多少,不随意丢弃;去饭店用餐时点菜要适量,吃不完的菜可以打包,不能浪费粮食。
四、区角游戏
(一)开放区域:
语言区、建构区、音乐区、美工区、阅读室
(二)材料调整:建构区内添加新的材料。
(三)重点指导区域:阅读区
活动目标:
1.爱护玩具和其他小朋友共同合作游戏。
2.对不同操作类的玩具感兴趣,愿意尝试多种材料。
活动准备:
教师分类整齐的摆好各区角
活动过程:
1.幼儿取卡入区,自愿选择区域进行游戏。
2.幼儿自主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关注到各区域的游戏情况,及时、适当的介入指导。
4.听音乐,幼儿收整区域材料送回原处并摆放整齐。
5.教师点评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并鼓励表扬认真游戏的幼儿。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午班——
12月26日 星期二
上午活动
一、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二、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下午活动
一、语言游戏:《小动物找食物》
活动目标:
1.知道各种小动物的名称和相对应的叫声。
2.能够听懂并理解简单的游戏规则,在游戏中养成注意倾听的良好习惯。
3.乐意与同伴交谈,体验到游戏中的快乐。
材料准备:
各种小动物的头饰,各种小动物的食物小卡片,儿歌。
活动过程:
(一)导入环节——出示手指玩偶
1.教师一只手戴小动物,另外一只手戴小动物所食的食物。以手指玩偶的口吻像幼儿问好,例如:小朋友们,大家好!我是小花猫,喵喵喵,捉到小老鼠喵喵喵。
小结:出示手指玩偶,自然地引出游戏环节,吸引幼儿的兴趣。
(二)播放儿歌 《小动物怎么叫为,简单的了解小动物的叫声。
附儿歌歌词:《小动物怎么叫》
小花猫,喵喵喵,捉到老鼠喵喵喵。
小小鸡,叽叽叽,找到虫子叽叽叽。
小鸭子,呷呷呷,吃到鱼虾呷呷呷。
小黄狗,汪汪汪,啃到骨头汪汪汪。
1.听完儿歌之后,教师出示动物小卡片,询问幼儿这是什么小动物?并让幼儿说出该小动物的叫声。
小结:小朋友们真厉害,知道了这些小动物的名称,还模仿出了它们的叫声。
(三)开展游戏“小动物找食物”
1.教师讲解游戏的玩法和规则
师:小朋友们,老师现在手上有很多小动物的头套。现在我们来做小动物找食物的游戏,我们特手里的头套戴到自己的头上,自己就是那个小动物。然后边说儿歌边找食物,找到后做吃的动作,并将食物放进小筐,幼儿找得越多越棒。
2.教师示范游戏玩法
教师直观的示范游戏的玩法,教师和幼儿分别选择一种小动物头套。教师示范说:“我是小花猫,喵喵喵,捉到老鼠喵喵喵”,并且一边做动作。
3.幼儿参与游戏,体验到游戏中的快乐。
教师:小朋友们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游戏的玩法和规则,让我们大家一起来参与游戏吧!
例如:明明小朋友是小黄狗,他参与游戏的过程是 “我是小黄狗,汪汪汪,啃到骨头汪汪汪,我是小黄狗,汪汪汪,找到豆豆汪汪汪……”然后一边做动作一边把食物放进小筐里。幼儿找得越多越棒。
小结:幼儿清楚的了解游戏规则后,积极的参与游戏,并且体验到游戏中的快乐。
二、体育游戏:(一)《好玩的地垫》
活动目标:
1.用地垫玩走、跑、跳等小游戏,体验身体活动的乐趣。
2.尝试坐在地垫上向前或变向滑行,提升身体的协调性。
活动准备:
地垫若干(多于幼儿人数)、信、音乐
活动过程:
(一)师幼共同做热身运动
(二)自由探索地垫的玩法
1.教师出示地垫,引导幼儿观察并大胆发表自己的游戏想法。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看看这是什么?你们想一想,这个地垫能够怎么玩?
2.教师鼓励幼儿玩出不同的玩法,并一起尝试,进一步激发幼儿的运动兴趣。
3.幼儿说出自己的游戏玩法,教师给予肯定。
教师:哦,小朋友说地垫可以躲猫猫、开汽车、高人矮人、骑马,还能双脚夹住地垫跳、向上抛、顶在头顶上。
教师:小朋友们想出了这么多好玩的游戏,真棒!现在我们一起玩一玩好吗?
教师:小朋友们,现在请你的小眼睛仔细看,小耳朵仔细听喽,我们要开始玩了。
4.教师说口令,幼儿听并玩对应的游戏。
教师:藏呀藏呀藏猫猫,藏起小脸找不着。(用地垫把自己的脸遮住)一、二、三,呦,我们的小脸出来喽(拿开地垫)。哈哈,小朋友也来试一试吧。(重复几次,能够说不同的身体部分)
——哇,我们小朋友学得真快,那我现在再换一种游戏,看看你们不不会玩?一、二、三,我要变成小矮人了。你们也来变一边,学小矮人走路。
(三)游戏:学本领
教师:小朋友真棒。老师刚才收到了一封信,我们一起看一看(教师看信)。噢,是小猴寄给我们的它想邀请我们去它家作客,你们想去吗?
教师:不过,去小猴家要经过一条河,所以去小猴家之前我们要先学习划船,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练习吧。
1.教师示范,教师坐在地垫上,以双手抓住地垫的一角往上拉住,同时双脚用力向后蹬。
2.幼儿练习:坐在地垫上,模仿划小船,使自己的身体与地垫一起移动起来。
3.学划船——自由划。
幼儿坐在地垫上四散划、打转转划、后退划等。
教师观察幼儿是否能坐地垫上,用脚蹬地向前“划船”。教师以游戏的口吻提醒幼儿抓紧地垫,双脚用力蹬地滑行,以协助幼儿进一步体验动作。
4.快乐的我们——开始划。
教师:我们小朋友真棒,这么快就学会“划船”了,那现在我们就出发吧,注意了,可千万不要掉到河里了!
5.下雨啦——头顶地垫走。
根据教师发出的信号,幼儿持续变换动作。
教师:小朋友们,这里下雨了,我们快点把地垫当成小雨伞,撑着雨伞快快走。
轰隆隆,打雷啦!快点躲起来。
(四)放松整理
教师:我们终于到小猴家,小朋友们坐下来休息一下吧!
体育游戏:(二)《彩绸飘飘》
活动目标:
1.在彩色绸带上尝试不同的玩法,发展走、跑、跳等基本技能。
2.依据不同的信号调整身体运动的方式,体验集体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红、黄、蓝大绸带若干、竹梯、平衡木、音乐。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教师通过快乐小司机游戏情景导入活动,引导幼儿活动兴趣。
教师:今天天气真好,我们一起开着小汽车去公园吧!(听着音乐旋律:模仿擦车、开车、摁喇叭、转弯等动作)
教师:公园到了,我们把汽车停好,进公园玩喽!
(二)情景游戏:彩绸变变变
1.顺着小路走一走把绸布分别铺在竹梯和平衡木上成小路。
教师:这里有两条小路,我们一起走一走。(带着幼儿依次走过小路,提示幼儿保持身体平衡)
2.经过小河钻一钻把红色绸布做成山洞状。
教师:小朋友们都过河了吗?我们一起钻山洞喽。(幼儿手脚并用爬行,身体尽量不要碰到山洞)
(三)自由探索:彩绸真好玩
1.幼儿自由探索彩绸的多种玩法,教师进行引导。
教师:这里有好多彩绸,你们看看有哪些颜色?(红、黄、蓝)数一数一共有几块彩绸?
教师:漂亮的彩绸宝宝要和我们做好朋友一起玩呢!你想跟它怎么玩呢?(引发幼儿想出不同的玩法,如:倒爬、顺爬、滚;抖动彩绸,幼儿用脚踩;幼儿与教师结伴玩吊竿;两位老师拉住彩绸两头,幼儿双手吊在上面蹦跳或摇荡;用彩绸作渔网,玩捕鱼、坐轿子等游戏。)
2.幼儿根据自己的说出的想法进行彩绸游戏,教师观察引导。
3.大红伞游戏。
教师:下雨啦,快点找个地方躲起来吧!(一起躲到大红伞下)风好大呀,把大红伞吹上去了,风小了,大红伞不见了。(变换彩绸的高度)
教师:哎呀!一阵大风吹过来,把大红伞吹跑了,我们快去把它追回来吧!(大红伞四处移动,幼儿跟着目标快速追逐奔跑)
教师:大红伞终于追回来了,和好朋友靠得紧一点,我们再也淋不到雨啦!
(四)放松整理
教师:雨停了,天晴了,我们也玩累了,一起开着汽车回家吧!
三、花样篮球
上午班——
12月27日 星期三
上午活动
一、晨间活动
1.热情接待来园的家长与幼儿。
2.安抚幼儿情绪,幼儿自主游戏。
3.晨间总动员:户外自主游戏
二、早操
1.幼儿能够按照队形站在自己的点上。
2.幼儿跟随老师跳早操,能够边唱边跳。
三、集中教育
科学活动:《大米真好吃》
活动目标:
1. 了解大米的种植过程。
2. 知道大米有很多种食用方式。
3. 感受种植大米的辛苦,萌发珍惜粮食的美好品质。
活动准备:
课件PPT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米饭”,激发幼儿好奇心。
1.这是什么?(米饭)
2.米饭是用什么做的?(大米)
3.大米还可以做什么?
(二)出示组图“大米真好吃”,引导幼儿了解大米的各种食用方式。
1.除了米饭,大米还可以做成哪些食物?
小结:大米除了能做成米饭,还有很多食用方式。大米可以煮粥;可以磨成粉末做成年糕和米粉;可以蒸熟包上喜欢的馅料捏成饭团;还可以做成甜甜的酒酿和酥脆的米花。
(三)播放组图“水稻的生长过程”,引导幼儿了解大米的来历。
1.好吃的大米是怎么来的?
小结:大米是农民们辛苦种植水稻得到的。当水稻种子发芽后,需要经过育苗、插秧、驱虫、除草、施肥、收割、去壳等几个步骤才能得到洁白干净的米粒,变成米饭端上我们的餐桌。
(四)播放视频《悯农》,引导幼儿感受农民的辛苦,懂得要爱惜粮食的道理。
1.大米是很重要的粮食,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它。有一首叫《悯农》的诗,讲的是农民辛苦种植大米的事,我们一起听一听。
2.你知道这几句诗分别是什么意思吗?
3.你从诗里学到了什么?
小结:“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说的是农民中午在田地里除草,一滴滴的汗掉在了土地里。“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说的是我们吃的每餐饭、每粒米,都是农民们辛苦种植得到的。农民辛苦地种植出了好吃的大米,我们要懂得珍惜它。
四、区角游戏
(一)开放区域:
生活区、建构区、数学区、益智区、语言区
(二)材料调整:益智区内添加新的材料。
(三)重点指导区域:数学区
活动目标:
1.爱护玩具和其他小朋友共同合作游戏。
2.对不同操作类的玩具感兴趣,愿意尝试多种材料。
活动准备:
教师分类整齐的摆好各区角
活动过程:
1.幼儿取卡入区,自愿选择区域进行游戏。
2.幼儿自主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关注到各区域的游戏情况,及时、适当的介入指导。
4.听音乐,幼儿收整区域材料送回原处并摆放整齐。
5.教师点评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并鼓励表扬认真游戏的幼儿。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午班——
12月28日 星期四
上午活动
一、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二、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下午活动
一、益智游戏:《按颜色拧瓶盖》
活动目标:
1.学会根据色卡的颜色拧瓶盖
2.能够给不同的色卡找到相应的位置
3.体验游戏活动的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色卡、瓶盖、有瓶口的箱子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教师:今天呀老师带来了一个很好玩的游戏,请小朋友们看一看,你们看到了什么呀?(教师出示玩教具)
2.幼儿自主回答问题。
教师小结:刚刚呀老师听到了有小朋友说是五颜六色的圆圈也有小朋友说是一个大的三角形,那等会儿呀老师就告诉你们这个是怎么玩的吧。
(二)进行游戏操作
1.教师一边讲解玩法一边动手示范。
先从箱子拿出瓶盖跟色卡放到旁边,随机取出一张色卡,根据色卡位置找到相对应瓶盖的颜色,把瓶盖放到瓶口中,向右拧紧。
2.幼儿动手操作,教师从旁指导。
二、体育游戏:(一)《小青蛙捉害虫》
活动目标:
1.学习跳过15-20厘米的平行线,发展跳跃能力。
2.通过游戏培养灵敏性,协调性以及遵守纪律的良好品德。
3.体验体育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虫子道具若干、适合活动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
1.播放适合热身运动的音乐,带领幼儿进行热身运动。
(二)基本部分
1.请幼儿示范小青蛙,初步探索跳的动作。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小青蛙是怎么跳的吗?谁来学一学呢?
2.教师示范并讲解动作要领。
教师:双脚并拢,双臂摆动的同时屈膝半蹲,这时候脚要伸直,向前跳,落地的时候,前脚掌轻轻着地。
3.幼儿练习青蛙跳动作,教师指导。
教师:现在请小青蛙们原地练习一下,跳的时候要注意不能双脚不能勾起来,同时前脚掌着地,轻轻跳。
(三)游戏部分
1.进行游戏:小青蛙捉害虫
教师:小青蛙们都认真学会了跳的本领,现在可以去捉虫子给青蛙妈妈了。但是在捉虫子的路上,要经过一座小桥,小青蛙们怕不怕呀?走过小桥后,我有几点要求,请小青蛙们记住。要用双脚并拢,轻轻跳。跳到田地时不挤不抢,互相帮忙。每只青蛙先捉一只虫子,捉完虫子直接跳回来找妈妈。好了,小青蛙们可以出发了,妈妈要看哪一只小青蛙最棒。游戏可重复进行。
(四)放松活动
游戏结束,带领幼儿做放松运动、整理活动材料。
体育游戏:(二)《跟报纸做游戏》
活动目标:
1.学习踮着脚尖走路和跑,并能保持平衡一段时间。
2.能动脑思考探索报纸的多种玩法。
3.体验在玩报纸的过程中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报纸若干(数量可多余幼儿)、障碍物、适合活动的音乐、宽阔的场地。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每位幼儿发一张报纸,师幼坐在报纸上做热身活动。
2.探索报纸的玩法
3.报纸是用来做什么的?报纸可以和我们怎么玩呢?(幼儿自由回答)
(二)游戏:报纸小路
1.用报纸铺路:踮脚尖走路,在报纸上练习小跑步。
(1)瞧,小帅小朋友把报纸放在脚下,踮起脚尖向前走的,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2.幼儿把报纸放在地上,脚轻轻地踩上去,踮起脚尖,向前走。
3.再次规范练习踮脚尖保持平衡。
(三)报纸铺路,进行游戏
1.教师带领幼儿进行游戏。
教师:我们大家都练好了本领,现在把脚下的报纸拿起来一张接一张铺成两条小路吧。我们在用我们的本领——踮起脚尖通过这条小路,看看哪些小朋友通过的速度又快又稳。
2.评价总结经验。
(四)游戏:我跟报纸做游戏
1.把报纸顶在头上。(讲规则,做示范)
2.听口令做动作。
(1)规则:当听到一声口哨时,先把报纸轻轻地放在我们的头顶上,让我们的身体保持平衡,再踮起脚尖,向前走。
(2)向前走时,当听到两声口哨时就停下来,双手捉住报纸,快速向前跑,绕过障碍物,跑回队伍后面。
3.分成两组比赛。
三、花样篮球
上午班——
12月29日 星期五
上午活动
一、晨间活动
1.热情接待来园的家长与幼儿。
2.安抚幼儿情绪,幼儿自主游戏。
3.晨间总动员:户外自主游戏
二、早操
1.幼儿能够按照队形站在自己的点上。
2.幼儿跟随老师跳早操,能够边唱边跳。
三、集中教育
艺术活动:《好吃的食物》(绘画)
活动目标:
1.愿意交流有关食物的话题。
2.知道多种食品的名称和其营养价值。
3.能将食物进行大致分类。
活动准备:
课件PPT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故事引入活动主题。
(1)教师讲述故事《娇娇的奇遇》。
(2)教师结合故事与幼儿交读:娇娇为什么会做这样的梦?你们愿意像娇娇那样长得又瘦又小吗?怎样才能长得壮实呢?我们一起来讨论这个问題吧!
(二)基础部分
1.了解食物的营养。
(1)幼儿分组讨论:自己喜欢吃哪些食品?幼儿自由交流,教师巡回观察,引导幼儿互动。
(2)幼儿集中活动:鼓励幼儿在集体面前大声说出自己喜欢的经常吃的食品。
(3)教师根据幼儿发言内容,在食物金字塔框架里贴上相应的食物图片。
(4)教师出示食物营养金字塔图片,引导幼儿观察,看看自己的饮食品种是否符合营养科学。
教师讲解:这个“食物营养金字塔”有4层。最下面的一层知是主食,数量最多,有米饭、面包、馒头、玉米等:第二层有各种蔬萊和各种水果,也比较多;第三层是奶制品、豆制品和肉蛋类食品,数量都比较少;第四层是甜味食品和油炸食品,数量很少。这个“食物营养金字塔”告诉我们:每天应该吃得最多的是第一层里面的食物,吃得比较多的是第二层里面的食物,吃得比较少的是第三层里面的食物,吃得最少的是第四层里面的食物。
2.指出偏食或挑食的不良习惯。
(1)对比“食物营养金字塔”,请幼儿说一说,自己喜爱或常吃的食品在不在里面。
(2)针对严重偏食或挑食的幼儿子以引导教育。
3.诵读儿歌,强化均衡饮食意识。
教师带领幼儿诵读儿歌《不挑食》,并引导幼儿理解儿歌,增强均衡饮食的意识。
四、区角游戏
(一)开放区域:大区角
活动目标:
1.爱护玩具和其他小朋友共同合作游戏。
2.对不同操作类的玩具感兴趣,愿意尝试多种材料。
活动准备:
教师分类整齐的摆好各区角
活动过程:
1.幼儿自主入区,自愿选择区域进行游戏。
2.幼儿自主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关注到各区域的游戏情况,及时、适当的介入指导。
4.听音乐,幼儿收整区域材料送回原处并摆放整齐。
5.教师点评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并鼓励表扬认真游戏的幼儿。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