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5—2024.11.29 第十二周
上午班——
11月25日 星期一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 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 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 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 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 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北区绿地
游戏材料:做饭工具、蔬菜水果玩具、桌椅等
观察重点:观察幼儿如何与同伴互动,是否能够轮流使用玩具,分享材料,以及解决冲突。
支持策略:
(1)“管住手、闭上嘴”,不随意干扰幼儿的游戏兴趣与意愿;
(2)以支持者,推动者的角色在适宜的时机给予恰当的支持;
(3)学会观察和倾听幼儿,形成儿童视角。
三、游戏分享
1. 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 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语言活动——《一一对应》
活动目标:
1. 教育幼儿小朋友之间要团结友爱,要学会使用礼貌用语
2. 要求幼儿懂的课堂上的常规要求,上课会听老师的话
3. 幼儿练习起立、坐下等。学习朗诵诗句,说出诗句的大概意思
活动准备:
PPT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幼儿坐在小椅子上,跟老师听音乐做拍手点头的律动。2.引出:“新学期开始了,小朋友们一起来上幼儿园,我们是小班,大家真高兴,咱们一起互相认识一下吧!”激发孩子的兴趣。
1.教师弹琴,教幼儿会听琴声起立、坐下可以反复练习,让幼儿仔细听,跟老师学。要求幼儿能按老师的要求去做,做一个守纪律的孩子。
2.教师弹琴,教幼儿听琴声,学习问好。
老师:小朋友们好!幼儿:老师您好!3.音乐磁带幼儿和老师一起唱歌,找朋友。鼓励幼儿大胆、主动去找朋友、认识一下小朋友问问他叫什么名字。教育幼儿与小朋友友好相处,培养幼儿大方、主动的个性,感受幼儿园的快乐生活。
三结束部分:
1.教师小结本节活动的效果,以表扬鼓励为主。2
.活动结束。组织幼儿到室外去玩,熟悉幼儿园的环境,不随便接受陌生人的东西。
下午班——
11月26日 星期二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北区绿地
游戏材料:做饭工具、蔬菜水果玩具、桌椅等
观察重点:观察幼儿如何与同伴互动,是否能够轮流使用玩具,分享材料,以及解决冲突。
支持策略:
(1)“管住手、闭上嘴”,不随意干扰幼儿的游戏兴趣与意愿;
(2)以支持者,推动者的角色在适宜的时机给予恰当的支持;
(3)学会观察和倾听幼儿,形成儿童视角。
三、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体育游戏——《小树开花》
活动目标:
1.锻炼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提高他们的反应速度;
2.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让他们在游戏中学会互相帮助和分享;
3.通过游戏,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注意力,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自主能力。
活动准备:
套圈、单元桶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
2.教师进行一次示范,展示如何进行套圈游戏。
二、幼儿尝试
1.幼儿自由探索套圈的方法,教师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套圈方法
2.集体练习: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按正确的方法练习套圈,比如双手手心朝上握圈,翻圈从头顶套下。增加游戏的趣味性和挑战性。
三、活动结束
1.进行放松活动,如“高人走与矮人走”,帮助幼儿放松身体
二、区域活动
重点区域:建构区
材料:
木块、奶粉罐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各种建构材料,如积木、插塑等,锻炼幼儿的手眼协调和手部精细动作;
2.幼儿在建构过程中学习理解物体的空间关系,如上下、左右、前后等;
3.建构区活动鼓励幼儿自由发挥,创造出各种新颖的建筑和结构。
三、幼儿离园
1.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2.离开幼儿园要带好口罩。
上午班——
11月27日 星期三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北区绿地
游戏材料:做饭工具、蔬菜水果玩具、桌椅等
观察重点:观察幼儿如何与同伴互动,是否能够轮流使用玩具,分享材料,以及解决冲突。
支持策略:
(1)“管住手、闭上嘴”,不随意干扰幼儿的游戏兴趣与意愿;
(2)以支持者,推动者的角色在适宜的时机给予恰当的支持;
(3)学会观察和倾听幼儿,形成儿童视角。
三、游戏分享
1.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社会活动——《红绿灯》
活动目标:
1、知道汽车、行人在马路上要遵守交通规则,听从红绿灯的指挥。
2、体验模仿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PPT
活动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出活动主题。
1.、卡片红灯、绿灯各一个 、各种汽车与幼儿人数相等。
2、设置大马路的场景。
三、活动过程
(一)小汽车出门,知道红绿灯的作用。
1、出示小汽车,引导幼儿学习的兴趣。有辆小汽车刚从汽车制造厂里出来,对一切都觉得奇怪。它看到马路上这么热闹,开心得“嘀嘀”直叫。它一会开到东,一会开到西,可自由了!忽然,它看到大马路边有样东西总是不停地眨眼睛,觉得非常奇怪。你们能告诉小汽车这是什么?
2、红灯眨眼睛是告诉我们什么?绿灯眨眼睛又是告诉我们什么呢?
3、如果没有红绿灯会怎么样?
4、小汽车不认识红绿灯这样在马路上开行不行啊?
(二)小汽车行驶
1、谢谢小朋友帮助小汽车认识红绿灯了。
2、今天,小汽车的许多汽车好朋友也来了,它邀请你们来做驾驶员,开着汽车去兜风好吗?
3、请你们到停车场去每人开一辆车,我们开车时,每一辆车能不能靠在一起开?
4、请幼儿们做开车状,教师交替出示“红灯”、“绿灯”信号牌开车。
下午班——
11月28日 星期四
上午活动
一、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二、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上午活动
一、健康活动:《爱护我们的眼睛》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了解自己的眼睛的结构、特点。
2、使幼儿懂得眼睛的用途、重要性,进而培养保护眼睛的意识。
3、在轻松地氛围中,让幼儿获得知识的同时,获得快乐。通过看眼睛、说眼睛,增进互相了解和交流。
活动准备:
1.Ppt视频。
2.卡片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老师出谜语:“上边毛,下边毛,中间一颗黑葡萄”让幼儿猜一猜这是小朋友身上的一样什么东
西?
(二)让幼儿用小镜子观察自己的眼睛是什么形状的?引导幼儿在镜子里仔细看看,或用手轻轻摸摸自己的眼睛,知道眼睛像一个小圆球。
(三)提问:眼睛什么地方会动?幼儿边摸边感知眼球会动。
眼睛里有什么?是什么颜色的?
眼睛长在哪里?
(四)让幼儿互相观察眼睛,并进行比较。进一步感知眼睛的结构,
教师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的想法,感受一下自己的眼睛和别人的有什么不同。(五)引导幼儿讨论眼睛有什么用?(幼儿互相讨论、交流)教师小结眼睛对我们的重要性,强调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护我们的眼睛。
出示画面并提问:
1、眼睛有什么用?
2、我们怎样爱护、关心自己的眼睛?
让幼儿知道画画时要坐端正,不用脏手揉眼睛,要用干净手帕擦眼泪等。
3、活动总结
教师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表扬和鼓励在活动中变现积极的幼儿。让幼儿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并获得快乐,旨在培养和保持幼儿对健康活动的兴趣。
教师也要照顾到那些在活动中比较安静的幼儿,让其也能在活动结束的时候,获得快乐,培养其教学活动的兴趣。
(三)放松活动
教师带领幼儿做放松活动。
体育游戏:《骑小车》
活动目标:
1.练习走、跑、钻爬、跳等动作,发展幼儿的全身协调能力;
2.培养幼儿大胆、自信、勇敢、团结协作的良好品质;
3.体验集体活动的快乐。
活动重难点:
重点:培养幼儿全身协调能力及勇敢、自信的品质。
难点:骑车绕过障碍物等动作的练习。
活动准备:
1.布置场地:分别设置小桥、山洞、休息区。在场地上设置障碍;
2.自行车一人骑一个;
3.幼儿身穿运动服,头戴太阳 帽,打扮成小车手;
4.《快乐崇拜》音乐。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
放《快乐崇拜》带领幼儿骑自行车。
(二)基本过程
1.谈话引入:小朋友,你们看过骑过自行车吗?自行车可以怎么玩?今天我们就来玩一个《骑小车》的游戏,好吗?
2.小朋友,一起跟着老师做做运动吧!幼儿跟着教师听令做动作。(边做动作,边往前骑)
哎呀,前面有一条小路,我们怎样才能骑过去呢?你们去试一试!
骑了这么久,我们一定都很累了。我们到草地上休息休息吧!
3.教师小结并讲解动作要领,不断给幼儿鼓励与肯定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与自信心,培养幼儿大胆和自信的品质及团结协作的能力。
4.根据活动情况,变换游戏玩法。
5.教师小结,带领幼儿做放松动作。
活动延伸 谈话《勇敢的我》。表扬在游戏中小朋友们的表现,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也要象今天这样勇敢地去做每一件事情。
二、花样篮球
上午班——
11月29日 星期五
上午活动
五、晨间自主活动
4. 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5. 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6. 能用语言、图画 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六、自主游戏
3. 音乐律动
(3)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4)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4. 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北区绿地
游戏材料:做饭工具、蔬菜水果玩具、桌椅等
观察重点:观察幼儿如何与同伴互动,是否能够轮流使用玩具,分享材料,以及解决冲突。
支持策略:
(1)“管住手、闭上嘴”,不随意干扰幼儿的游戏兴趣与意愿;
(2)以支持者,推动者的角色在适宜的时机给予恰当的支持;
(3)学会观察和倾听幼儿,形成儿童视角。
七、游戏分享
3. 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4. 思维共享
(2)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八、主题活动
健康活动——《不明液体不要喝》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懂得不可以随便喝不明液体。
2、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3、喜欢学习儿歌
活动准备:
PPT,四个矿泉水瓶(分别装有醋、酱油、墨汁、咖啡)。;
活动过程:
一、一:引出古诗
师;小朋友们,谁会朗诵古诗,请你来为大家朗诵一首。唐代的诗人李白写了很多首诗,其中有一首诗是他在外地做客时写的,流传了千百年,你们想不想听?
二.学习古诗
1.教师出示图片(装有各种颜色的液体的瓶子),导入新课,(1)教师:"小朋友们,图片中有什么?"(装有水的瓶子)
(2)教师:"你们知道瓶子里都是什么水吗?"(不知道)(3)教师:"你们猜一猜,这些水可不可以喝呢?”(引导幼儿讨论并举手表达自己的想法)2.教师小结:这些都是不可以喝的水,虽然装在瓶子里,但是我们不知道这些是什么水,所以不可以乱喝。
3.教师出示四个瓶子,分别装有醋、酱油、墨汁、可乐。
(1)教师:"小朋友们,老师带来了四个瓶子,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它们可不可以喝,好不好?"
(2)教师(拿出四个瓶子,分别展示给幼儿看):“你们先来猜一猜这些瓶子里都装有什么。
(3)教师:"我们来闻一闻这些液体的气味。”(分别把四个瓶子打开,按顺序给幼儿闻一闻气味)
4.教师拿第一个瓶子(装有墨汁)给幼儿闻。
(1)教师:“这种液体是什么气味?"(臭的)
(2)教师:"对,味道很不好闻,老师告诉你们它是墨汁,是写毛笔字时用的。墨汁可不可以喝呢?"(不可以)
(3)教师:"如果喝了,我们会怎样呢?"(中毒,去医院)
(4)教师:“对,我们来看第二瓶液体。
5.教师出示第二瓶液体(醋)。
(1)教师:"这瓶液体是什么气味?"(酸的)(2)教师:“对,味道酸酸的,很不好闻,老师告诉你们它是醋,平时我们吃饺子时可以用到。我们可不可以随便喝醋呢?”(不可以)89
(3)教师:"如果喝了,我们会怎样呢?"(肚子不舒服)
(4)教师:“对,虽然醋没有毒,但是我们也不可以乱喝,我们来看第三瓶液体。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