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2—2024.12.6 第十三周
上午班——
12月2日 星期一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 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 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 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 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 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北区绿地
游戏材料:做饭工具、蔬菜水果玩具、桌椅等
观察重点:观察幼儿如何与同伴互动,是否能够轮流使用玩具,分享材料,以及解决冲突。
支持策略:
(1)“管住手、闭上嘴”,不随意干扰幼儿的游戏兴趣与意愿;
(2)以支持者,推动者的角色在适宜的时机给予恰当的支持;
(3)学会观察和倾听幼儿,形成儿童视角。
三、游戏分享
1. 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 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语言活动——《我的彩虹王国》
活动目标:
1、尝试将彩虹进行想象变型,注意涂色时两两融合、渗透式地涂抹出彩虹。
2、感受色彩的规律美。
3、在创作时体验色彩和图案对称带来的均衡美感。
4、能理解底色,会注意底色和纹样之间的冷暖对比。
活动准备:
1、水溶性炫彩棒,油画棒睿料盒,彩色玩具,抹布,三棱苗己为您找到15篇相关文档
筑
2、彩虹图片(便于幼儿了解彩虹的色彩构成,感受色彩的美),色谱。
3、活动过程:
蓝小倩:
套索彩虹色彩排列的规律,掌握彩虹排列顺序。
2、尝试将彩虹进行想象变型,注意涂色时两两融合、渗透式地涂抹出彩虹。
3、感受色彩的规律美。
4、在创作时体验色彩和图案对称带来的均衡美感。
能理解底色,会注意底色和纹样之间的冷暖对比。
【活动准备】
1、水溶性炫彩棒,油画棒睿料盒,彩色玩具,抹布,三棱苗己为您找到15篇相关文档
筑
2、彩虹图片(便于幼儿了解彩虹的色彩构成,感受色彩的美),色谱。
【活动过程】
创设环境,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创设彩虹王国的朋友来做客的情境,客人给小朋友带来游戏的礼物“三棱镜”,幼儿观察彩虹图片和色谱,了解彩虹“红、橙、黄、绿、青、蓝、紫”的排列顺序。
蓝小倩:
2、自由操作,掌握彩虹色的排列规律。
给幼儿提供丰富的材料,让其按照彩虹的色彩顺序自由摆弄、排列。
媲
在获得充分的视觉感受基础上动手摆弄,幼儿对彩虹的色彩排列规律有了更清楚的把
3、教师讲解要求,幼儿创作,巩固色彩的排列规律。
(1)教师:按顺序将这些颜色宝宝排在一起能变出彩虹来呢!怎么变呢?我先让红颜色宝宝像流星一样划出一道半圆,他的好朋友橙色也接着留下脚印!两个好朋友想紧紧靠在一起!
我用食指像这样轻轻地抹一抹,两个好朋友是不是紧紧抱在一起啦?下面哪个好朋友要来了呢?(黄色宝宝)
(2)教师:真棒!把他找出来,试试看!黄色宝宝和橙色宝宝也是好朋友,怎么让他们也紧紧抱在一起呢?(抹一抹)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午班——
12月3日 星期二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北区绿地
游戏材料:做饭工具、蔬菜水果玩具、桌椅等
观察重点:观察幼儿如何与同伴互动,是否能够轮流使用玩具,分享材料,以及解决冲突。
支持策略:
(1)“管住手、闭上嘴”,不随意干扰幼儿的游戏兴趣与意愿;
(2)以支持者,推动者的角色在适宜的时机给予恰当的支持;
(3)学会观察和倾听幼儿,形成儿童视角。
三、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体育游戏——《小树戴帽》
活动目标:
1.锻炼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提高他们的反应速度;
2.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让他们在游戏中学会互相帮助和分享;
3.通过游戏,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注意力,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自主能力。
活动准备:
套圈、单元桶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
2.教师进行一次示范,展示如何进行套圈游戏。
二、幼儿尝试
1.幼儿自由探索套圈的方法,教师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套圈方法
2.集体练习: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按正确的方法练习套圈,比如双手手心朝上握圈,翻圈从头顶套下。增加游戏的趣味性和挑战性。
三、活动结束
1.进行放松活动,如“高人走与矮人走”,帮助幼儿放松身体
二、区域活动
重点区域:建构区
材料:
木块、奶粉罐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各种建构材料,如积木、插塑等,锻炼幼儿的手眼协调和手部精细动作;
2.幼儿在建构过程中学习理解物体的空间关系,如上下、左右、前后等;
3.建构区活动鼓励幼儿自由发挥,创造出各种新颖的建筑和结构。
三、幼儿离园
1.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2.离开幼儿园要带好口罩。
上午班——
12月4日 星期三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北区绿地
游戏材料:做饭工具、蔬菜水果玩具、桌椅等
观察重点:观察幼儿如何与同伴互动,是否能够轮流使用玩具,分享材料,以及解决冲突。
支持策略:
(1)“管住手、闭上嘴”,不随意干扰幼儿的游戏兴趣与意愿;
(2)以支持者,推动者的角色在适宜的时机给予恰当的支持;
(3)学会观察和倾听幼儿,形成儿童视角。
三、游戏分享
1.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健康活动——《上厕所安全》
活动目标:
1、教会幼儿自己上厕所,不尿湿裤子。
2、教育幼儿当厕所人多时,不争抢,学会谦让。
3、教育幼儿养成清洁卫生的好习惯。
4、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活动准备:
PPT
活动过程:
1.参观厕所。
教师带领幼儿参观本班活动室的厕所。让幼儿知道厕所是大小便的地方。
2.认识男厕所和女厕所。
分清便池、便桶或便槽,知道男孩、女孩小便的方法是不一样的。男孩站着小便,用便池;女孩坐在便桶上或蹲在便槽上小便。
3.参观幼儿园公用厕所
教师带领幼儿参观幼儿园的公用厕所,告诉幼儿在室外活动时,可就近入厕。
4.让幼儿懂得大小便时要上厕所。
(1)带幼儿回到活动室,教师提问,幼儿回答。玩游戏时想小便怎么办?吃饭时想小便怎么办?集体活动时想小便怎么办?(教育幼儿在集体活动前、饭前、睡觉前上厕所,有小便时应及时告诉老师或阿姨,去上厕所小便,不要憋尿,尿湿裤子。)
(2)教师请幼儿谈谈讲讲。
小便时厕所里人多怎么办?小便急怎么办?(厕所人多时不争先,不拥挤,依先后顺序小便。小便急时,可与其他幼儿协商,让自己先用厕所。)
5.教男孩子上厕所
(1)教师请男孩子谈谈;
怎样上厕所才不会将小便弄到便池外?(小便时,不要离便池太远,避免小便弄到便池外,不要离便池太近,以免弄湿裤子。)
(2)教师还要告诉男孩子,小便的时候肚子向前倾。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午班——
12月5日 星期四
上午活动
一、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二、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下午活动
一、健康游戏:《小白兔》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独立自主、耐心专著、果决判断、勇敢自信的良好品质
2.培养幼儿的敏捷性、灵巧性、爆发力、体耐力、距离感和协调性活动准备:
足球与幼儿数量相等,小球门4个、U盘及其播放器、音乐
活动准备:
1.活动准备:
足球与幼儿数量相等,小球门4个、U盘及其播放器、音乐
活动过程:
1、引导部分:
(1)介绍踢球
2、主体部分:
(1)球感练习:小朋友分四组,在操场上随意踢球、玩球(听到哨声马上要回到自己的位置)
(2)射门:小朋友分四组,每组前面摆个小球门,让小朋友把球踢进球门,则算胜利踢球以后没有踢进的小朋友要表演节目。(给不同的距离小朋友选择射门的难度)
(3)传球练习:小朋友分四组,每组围一个小圆圈手拉手,每个圆圈放两个足球给小朋友们互相传球。
结束部分:
(1)找朋友互相放松
(2)集体放松
课后反思:
本次教学活动设计的目的是培养幼儿独立自主、耐心专著、果决判断、勇敢自信的良好品质和培养幼儿的敏捷性、灵巧性、爆发力、体耐力、距离感和协调性。在这次游戏活动中孩子们兴趣很高,充满积极性。活动引导部分进行热身练习,在这一环节中为下一个环节奠定了基础。孩子们都很爱球,以往的练习中多以篮球、皮球等球做运动,而这次用足球一下子就增强了孩子们的新鲜感。因此孩子们活动的积极性也高了很多。但还是存在不足之处,本次活动主要以技能训练为重,在游戏化方面体现的还不够,在以后的活动设计中应多增加游戏的成分课件准备:“动物”组图;纸面教具:《连一连》;材料准备:笔。
活动过程:
活动延伸:
1.家园共育。请家长引导幼儿观察身边常见的体育器材,如羽毛球,跳绳等,了解更多体育器材与功能。
二、体育游戏:(一)《老鹰捉小鸡》
活动目标:
1.1、锻炼幼儿的躲闪能力和大肌肉群的发展
2、锻炼幼儿的反应能力与互相合作的能力
活动准备:
老鹰,鸡妈妈,小鸡的头饰
活动过程:
一、全体幼儿进行热身活动:点头、伸臂、弯腰、踢腿、跳跃等动作。
二、请一名幼儿做"鸡妈妈",老师做"老鹰",其余为"小鸡”。
三、鸡妈妈与小鸡们分散开,边做模仿动作边说:”叽叽叽……小小虫儿在哪里?”
四、"老鹰”飞来了,"鸡妈妈”张开双臂:"孩子们,快躲到妈妈的翅膀下。”小鸡们排成竖队,用双
手依次拉住前面幼儿的衣服,一起念儿歌:"老鹰天上飞,小鸡地上跳,老鹰捉小鸡,就是捉不到。”
五、"老鹰"捕捉队里的"小鸡”。"鸡妈妈"张开双臂保护"小鸡","小鸡"随"妈妈"左右移动,灵巧的躲闪,不让"老鹰"捉到。
六、被捉到的"小鸡”离开场地。
七、"老鹰”捉到四分之一或三分之一的"小鸡"时,调换角色,重新游戏
(2)介绍游戏规则
教师:"我们三个人一组玩这个游戏,一个做鸡妈妈,一个做鸡宝宝,还有一个做老鹰,鸡妈妈要保护好鸡宝宝,鸡宝宝要抓紧鸡妈妈。”
请一组幼儿进行示范小鸡怎么抓紧鸡妈妈的。
2、幼儿分组游戏,引导鸡妈妈要保护好小鸡,鸡宝宝要拉紧鸡妈妈。
(1)幼儿自由组合,三人一组进行游戏。
(2)集体交流。
教师:“刚才你当鸡妈妈的时候是怎么保护小鸡的?”
幼儿示范,教师引导幼儿观察鸡妈妈是怎样保护小鸡的。
(3)师幼共同小结:鸡妈妈要张开双臂,保护后面的小鸡,小鸡要拉紧妈妈的衣服,妈妈往哪边跑,小鸡就要往哪边跑。眼睛还要看着前面的老鹰和老鹰往相同的地方跑。
3、分组练习,引导幼儿用侧滑步的方法躲避老鹰。
(1)师幼共同练习侧滑步
教师:"用我们刚才学会的好办法再去三人一组,试一试,看看鸡妈妈能不能保护好小鸡?”
(2)幼儿再次游戏一次,引导幼儿在游戏中眼睛观察老鹰移动的方向。
(3)幼儿交流捉住小鸡的好办法。
师:"鸡妈妈都掌握了好本领,那我们老鹰有什么好办法能够快速的抓到小鸡呢?”
引导幼儿相互交流
(4)5人一组进行游戏,鼓励老鹰想办法捉住小鸡。
三、活动结束
1、评价:表扬在活动中动脑筋想办法的幼儿。
2、放松活动:听音乐整理,重点进行腿部放松
活动小结
小朋友在活动中十分感兴趣。在之前的体育游戏中,小朋友们已经有了躲和闪的体育技能,他们已经知道如何躲和闪。这次我们主要体现在游戏进行时,小朋友必须用一切方法控制自己身体各部分躲闪老鹰的侵犯,能够利用左右侧滑步躲闪老鹰,必须紧紧的跟在鸡妈妈身后,还要防止老鹰在身后来捉你等。还有,在之前的体育游戏《大灰狼来了》,在老师的带动下,小朋友玩得不亦乐乎,他们能够根据师的要求积极的躲闪保护自己,如:,小朋友必须用下蹲、
跳起、拧转身体等动作躲过大灰狼的袭击;躲闪到安全的地方。这对提高我们班小朋友身体控制能力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游戏结束后,我们老师还组织幼儿进行谈话,让他们谈谈在这两次游戏中的感受,让小朋友知道在体验游戏快乐的同时也学会了一些自我保护意识。
体育游戏:(二)《切西瓜》
活动目标:
1.尝试双腿夹物行进跳,锻炼下肢弹跳力和动作协调性;
2.愿意参加体育游戏活动,体验游戏的乐趣;
3.培养幼儿完整、连贯地表达能力和对事物的判断能力;
4.发展幼儿空间辨别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活动准备:
报纸球若干、呼啦圈6个、红蓝框子各一个、 热身+放松音乐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
1.热身操天气真好呀,兔宝宝们和我一起跟着音乐活动一下吧。
2.玩报纸球报纸球可以怎么玩呢?幼儿自由玩球。
(二)基本活动
1.幼儿自主练习,感受夹物行进跳问:如果将报纸球夹在腿中间,你会跳吗?
2.教师示范,幼儿再次练习1教师示范,双腿将球夹紧,两脚并拢腿弯弯,身体向前脚蹬地,前脚掌先着地,注意球不要掉下来。
3.幼儿再次练习,教师指导
4.游戏"小小搬:二工"
(三)结束活动
1.放松运动
2.共同整理场地场地
三、篮球游戏
下午班——
12月6日 星期五
上午活动
二、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北区绿地
游戏材料:做饭工具、蔬菜水果玩具、桌椅等
观察重点:观察幼儿如何与同伴互动,是否能够轮流使用玩具,分享材料,以及解决冲突。
支持策略:
(1)“管住手、闭上嘴”,不随意干扰幼儿的游戏兴趣与意愿;
(2)以支持者,推动者的角色在适宜的时机给予恰当的支持;
(3)学会观察和倾听幼儿,形成儿童视角。
三、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体育游戏——《小树戴帽》
活动目标:
1.锻炼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提高他们的反应速度;
2.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让他们在游戏中学会互相帮助和分享;
3.通过游戏,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注意力,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自主能力。
活动准备:
套圈、单元桶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
2.教师进行一次示范,展示如何进行套圈游戏。
二、幼儿尝试
1.幼儿自由探索套圈的方法,教师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套圈方法
2.集体练习: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按正确的方法练习套圈,比如双手手心朝上握圈,翻圈从头顶套下。增加游戏的趣味性和挑战性。
三、活动结束
1.进行放松活动,如“高人走与矮人走”,帮助幼儿放松身体
二、区域活动
重点区域:建构区
材料:
木块、奶粉罐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各种建构材料,如积木、插塑等,锻炼幼儿的手眼协调和手部精细动作;
2.幼儿在建构过程中学习理解物体的空间关系,如上下、左右、前后等;
3.建构区活动鼓励幼儿自由发挥,创造出各种新颖的建筑和结构。
三、幼儿离园
1.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2.离开幼儿园要带好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