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市第二幼儿园:在线备课系统

同曦园区

当前位置:首页 > 备课资源 > 同曦园区

课题:第十八周(2024.12.30—2025.1.3)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

苗苗二班  周佳丽

2024.12.30—2025.1.3 第十八周

下午班——

12月30日   星期一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骑行区

游戏材料:自行车、警察服装等

观察重点:关注幼儿的合作能力,能大胆参与到游戏中去,在游戏中感受到快乐

支持策略:

(1)能创造性使用辅助材料进行简单的装饰组合;

(2)引导幼儿自己探索新的玩法和组合方式,培养创新思维;

(3)关注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特点,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

三、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篮球技能——提胯拍球

活动目标:

1.教师或教练亲自示范提胯拍球的动作,分解成慢动作,让幼儿清晰地看到手部的动作和节奏;

2.利用音乐或口令,让幼儿跟随节奏进行运球,增强趣味性;

3.鼓励家长在家中陪伴幼儿进行简单的运球练习。

二、区域活动

重点区域:益智区

材料:七巧板、魔方

活动目标:

1.能够熟练地运用七巧板拼出常见的几何图形,如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

2. 提高耐心和专注度,在拼搭过程中克服困难,养成坚持的良好品质。

四、幼儿离园

1.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2.离开幼儿园要带好口罩。

 

 

 

上午班——

12月31日   星期二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 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 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 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 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 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骑行区

游戏材料:自行车、警察服装等

观察重点:关注幼儿的合作能力,能大胆参与到游戏中去,在游戏中感受到快乐

支持策略:

(1)能创造性使用辅助材料进行简单的装饰组合;

(2)引导幼儿自己探索新的玩法和组合方式,培养创新思维;

(3)关注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特点,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

三、游戏分享

1. 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 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健康活动——《化妆品我不玩》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化妆品的用途和成分,知道化妆品是成人用品,不适合儿童使用,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

2.引导幼儿认识到玩弄化妆品可能带来的健康危害,如皮肤过敏、中毒等,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3.鼓励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随意触碰和使用不属于自己的物品,增强幼儿的规则意识。

活动准备:

PPT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教师以亲切的口吻提问:“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看到过妈妈或者家里的其他大人在脸上涂涂抹抹呀?她们涂的那些东西是什么呢?”引导幼儿回忆并回答,从而引出活动主题——化妆品。

二、认识化妆品

1.教师展示收集的化妆品实物,让幼儿观察其外观、颜色、形状等特征,然后提问:“这些化妆品看起来漂亮吗?你们知道它们都是用来做什么的吗?”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讨论,教师再进行补充讲解,如口红可以让嘴唇变得更有颜色、眼影可以让眼睛看起来更有神等,让幼儿了解化妆品的基本用途。

2.展示PPT中化妆品成分介绍的页面,简单向幼儿讲解化妆品中含有一些化学成分,如香料、色素、防腐剂等,这些成分对于儿童娇嫩的皮肤可能会有刺激作用,让幼儿对化妆品的成分有初步的认识。

三、化妆品的危害

1.教师播放PPT中或视频中儿童因玩弄化妆品而导致皮肤过敏、眼睛红肿、呕吐等不良后果的案例,播放后提问:“小朋友们,看到这些图片或视频,你们觉得怎么样?为什么这些小朋友会生病呢?”引导幼儿思考并讨论,让幼儿深刻认识到玩弄化妆品可能带来的健康危害。

2.教师进一步解释:“因为儿童的皮肤很薄很敏感,化妆品中的化学成分容易渗透进去,引起皮肤过敏或其他更严重的问题;而且有些化妆品如果不小心进入眼睛或嘴巴里,还会导致中毒,对身体造成很大的伤害。”让幼儿更加清楚地了解化妆品对儿童身体的危害机制。

四、我不玩化妆品

1.教师提问:“既然化妆品对我们小朋友有这么多危害,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引导幼儿积极回答,如“不玩化妆品”“不碰妈妈的化妆品”等,教师对幼儿的正确回答给予肯定和表扬。

2.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在生活中,除了化妆品,还有哪些东西是我们小朋友不能随便玩的呢?”鼓励幼儿畅所欲言,如药品、清洁剂、刀具等危险物品,教师将幼儿提到的物品记录下来,然后与幼儿一起回顾这些物品的危险性,强化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规则意识。

五、总结与强化

1.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活动内容,强调化妆品是成人用品,儿童不应该玩弄化妆品,以及玩弄化妆品可能带来的健康危害和其他危险物品也不能随意触碰等重点内容。

2.对在活动中表现积极、认真参与讨论、回答问题正确的幼儿给予小贴纸或小奖品奖励,鼓励其他幼儿向他们学习,同时也激励所有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牢记安全知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活动延伸:

在班级的主题墙上设置“安全小卫士”专栏,将活动中提到的化妆品和其他危险物品的图片以及不能随意触碰的原因展示出来,定期更新内容,加入新的安全知识案例,让幼儿在日常活动中随时可以看到并学习,巩固安全意识。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午班——

1月1日   星期三(元旦放假)

 

 

 

上午班——

1月2日   星期四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 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 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 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 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 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骑行区

游戏材料:自行车、警察服装等

观察重点:关注幼儿的合作能力,能大胆参与到游戏中去,在游戏中感受到快乐

支持策略:

(1)能创造性使用辅助材料进行简单的装饰组合;

(2)引导幼儿自己探索新的玩法和组合方式,培养创新思维;

(3)关注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特点,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

三、游戏分享

3. 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4. 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语言活动——《祝你节日快乐》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了解不同节日的特点和意义,感受节日的欢乐氛围,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

2.鼓励幼儿学说节日祝福语,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幼儿的礼貌意识;

3.激发幼儿对节日的向往和热爱之情,增强幼儿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

活动准备:

PPT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教师播放一段欢快的节日音乐混音(包含多种节日音乐片段),同时展示一些节日庆祝活动的图片,提问:“小朋友们,听着这欢快的音乐,看着这些图片,你们能想到什么呢?”引导幼儿回忆自己经历过的节日或者对节日的印象,从而引出活动主题——祝你节日快乐。

二、节日大揭秘

1.春节

-教师展示春节相关的PPT页面,播放《春节序曲》,展示春节的图片,如贴春联、挂灯笼、放鞭炮、家人团聚吃年夜饭等场景,介绍春节是农历新年,是一家人团圆的日子,人们会通过各种传统习俗来迎接新年,祈求来年幸福安康。

-教师拿起红包和鞭炮模型,向幼儿介绍春节的习俗物品,并教幼儿学说春节祝福语:“恭喜发财,红包拿来”“新年快乐,万事如意”等,让幼儿感受春节的喜庆氛围和祝福语的魅力。

2.元宵节

展示元宵节的PPT,播放《卖汤圆》,展示赏花灯、猜灯谜、吃汤圆等图片,介绍元宵节是春节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人们会在这一天出门赏灯、猜谜,吃甜甜的汤圆,寓意着团团圆圆。

教师拿出花灯和汤圆道具,让幼儿观察花灯的形状、颜色,闻一闻汤圆的味道,然后教幼儿说祝福语:“元宵佳节,阖家团圆,幸福美满”等,引导幼儿感受元宵节的独特魅力。

3.端午节

播放端午节的PPT,伴随《龙船调》音乐,展示赛龙舟、包粽子、挂香囊等画面,介绍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人们会通过赛龙舟、吃粽子等活动来缅怀他,挂香囊则有驱邪避灾的寓意。

教师展示粽子和香囊实物,让幼儿触摸、观察,教幼儿说祝福语:“端午安康,吉祥如意”,让幼儿了解端午节的文化内涵和祝福语的表达。

4.中秋节

展示中秋节的PPT,播放《彩云追月》,展示明月、月饼、一家人赏月等图片,介绍中秋节是团圆的节日,人们在这一天会团聚在一起,吃月饼、赏月,表达对亲人的思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教师拿出月饼和玉兔玩偶,让幼儿品尝月饼,感受中秋节的氛围,教幼儿说祝福语:“中秋快乐,月圆人圆”等,培养幼儿对中秋节的情感认知。

5.国庆节

播放国庆节的PPT,响起《我和我的祖国》音乐,展示天安门广场、国旗飘扬、阅兵仪式等图片,介绍国庆节是国家的重要节日,是庆祝新中国成立的日子,人们会通过各种方式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和祝福。

教师展示国旗、国徽道具,引导幼儿认识国旗、国徽,教幼儿说祝福语:“祖国妈妈,生日快乐”“我爱祖国,繁荣昌盛”等,激发幼儿的爱国情感。

三、游戏:节日祝福语接龙

教师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幼儿轮流说出一个节日祝福语,要求不能重复。例如,第一组幼儿说“春节快乐,恭喜发财”,第二组幼儿要说一个不同节日的祝福语,如“元宵佳节,团团圆圆”,依次类推。如果某组幼儿在规定时间内说不出或说错,该组游戏暂时停止一轮。游戏进行几轮后,对表现出色的小组进行表扬和奖励,通过游戏,让幼儿更好地掌握不同节日的祝福语,提高幼儿的语言反应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情景表演

设置几个节日情景,如春节拜年、中秋节家庭团聚、国庆节参加升旗仪式等,让幼儿分组进行情景表演。在表演前,教师先和幼儿一起回顾情景内容,确定角色和台词,引导幼儿运用所学的节日祝福语和对节日习俗的理解进行表演。表演结束后,组织其他幼儿进行评价和讨论,说说哪个小组表演得最生动形象,对节日氛围的营造最到位,进一步加深幼儿对节日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也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

活动延伸:

在图书区投放更多关于节日的绘本故事书,如《春节的故事》《团圆》《粽子里的故事》《小兔子的中秋》《我爱你中国》等,鼓励幼儿自主阅读,进一步深入了解节日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故事,丰富幼儿的知识储备。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上午班——

1月3日   星期五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 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 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 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 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 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骑行区

游戏材料:自行车、警察服装等

观察重点:关注幼儿的合作能力,能大胆参与到游戏中去,在游戏中感受到快乐

支持策略:

(1)能创造性使用辅助材料进行简单的装饰组合;

(2)引导幼儿自己探索新的玩法和组合方式,培养创新思维;

(3)关注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特点,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

三、游戏分享

1. 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 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二、主题活动

艺术活动(歌曲)——《过新年》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受歌曲欢快、热闹的旋律,理解歌曲所表达的过新年的欢乐情景,培养幼儿的音乐感知能力;

2.鼓励幼儿用自然、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能够准确地把握歌曲的节奏和音高,提高幼儿的歌唱能力;

3.激发幼儿对新年的向往和期待之情,通过歌曲演唱、舞蹈表演等活动,让幼儿体验新年的喜庆氛围,增强幼儿的节日欢乐感和团队合作意识。

活动准备:

PPT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教师播放一段新年庆祝活动的视频,视频中有人们张灯结彩、舞龙舞狮、放鞭炮、互相拜年等热闹场景,同时播放欢快的新年背景音乐(如《春节序曲》的片段)。视频结束后,教师提问:“小朋友们,刚刚我们看到的是什么场景呀?在这个场景里大家都在做什么呢?”引导幼儿回忆并回答,从而引出活动主题——过新年,以及要学习的歌曲《过新年》。

二、歌曲学习

1.教师播放《过新年》歌曲的音频,同时展示PPT中歌曲的图谱和歌词文字,让幼儿安静地倾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歌词内容。倾听完后,教师提问:“小朋友们,歌曲里都唱了些什么呀?你们听到了哪些关于新年的事情呢?”引导幼儿回忆歌曲中的歌词,初步了解歌曲的大意。

2.教师再次播放歌曲,这一次分段播放,并在每段播放后与幼儿进行互动讨论。例如,第一段歌词“新年到,真热闹,家家户户哈哈笑。”教师展示新年时人们欢笑、家庭团聚的图片,提问:“为什么新年到了大家会哈哈笑呢?”让幼儿理解新年是一个欢乐的节日,人们会因为团聚、庆祝而开心;第二段歌词“黄狗贴春联,山羊把地扫,猴子买糖果,花猫蒸年糕。”教师展示相应动物做这些事情的动画图片,提问:“这些小动物在新年的时候都在帮忙做什么呢?你们能学一学它们的动作吗?”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幼儿深入理解歌曲的歌词内容,同时也增加了活动的趣味性,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歌曲。

3.教师带领幼儿一句一句地学唱歌曲,教师唱一句,幼儿跟唱一句。在学唱过程中,教师注意引导幼儿用自然、欢快的声音演唱,同时要注意纠正幼儿的发音和节奏。例如,在唱“新年到”时,“新”字的发音要清晰准确;在唱“家家户户哈哈笑”时,“哈哈笑”要唱出欢快的感觉,节奏要把握准确。对于幼儿较难掌握的部分,如歌曲中的一些高音部分或者节奏较快的地方,教师可以通过多次示范、单独练习等方式帮助幼儿克服困难。

三、歌曲演唱与表演

1.教师带领幼儿完整地演唱歌曲,幼儿可以一边唱一边根据歌曲的内容做一些简单的动作,如拍手、跺脚、模仿小动物的动作等,增加演唱的趣味性和表现力。演唱几遍后,教师可以逐渐提高演唱的要求,如要求幼儿声音更加响亮、整齐,动作更加协调一致等,提高幼儿的演唱水平和团队合作能力。

2.为幼儿发放打击乐器,如锣、鼓、镲、木鱼等,教师向幼儿介绍每种乐器在歌曲中的演奏方法和节奏型。例如,锣可以在歌曲的强拍处敲击一下,如“新年到”的“新”字时敲击;鼓可以按照一定的节奏连续敲击,如在“家家户户哈哈笑”时用较快的节奏敲击;镲可以在每一段的结尾处与其他乐器一起合奏等。教师先进行示范演奏,然后让幼儿分组进行练习,练习时教师注意观察幼儿的演奏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

3.幼儿分组进行歌曲演唱与打击乐伴奏表演。一组幼儿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另一组幼儿演唱歌曲,然后交换。在表演过程中,教师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除了按照规定的方式演奏和演唱外,还可以加入自己的创意元素,如在演唱时加入一些和声,在演奏乐器时变换一些节奏型等,让表演更加精彩。表演结束后,教师对幼儿的表演给予肯定和评价,如“这组小朋友演唱得非常动听,声音很响亮,而且动作也很可爱;那组小朋友的乐器伴奏也很棒,节奏把握得很准确,大家配合得非常好!”

四、新年庆祝活动

1.教师将教室布置成新年的场景,如挂上红灯笼、贴上春联、摆放一些新年的装饰物品等,营造出浓厚的新年氛围。

2.为幼儿发放新年帽、红绸带等道具,让幼儿在教室里自由地进行新年庆祝活动。幼儿可以继续演唱《过新年》歌曲,也可以模仿新年庆祝活动中的舞龙舞狮、放鞭炮等场景进行表演,教师在一旁观察并参与幼儿的活动,与幼儿一起感受新年的欢乐氛围,将活动推向高潮。

活动延伸:

请幼儿回家后和家长一起演唱《过新年》歌曲,并拍摄视频分享到班级群里,增进亲子互动,同时也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幼儿园的音乐活动成果。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评课

表情

共 0 条评课
  • 这篇内容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