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
果果一班 潘睿
2025.6.9—2025.6.13第十八周
下午班——
6月9日 星期一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攀爬区
游戏材料:垫子、跑酷材料、安吉箱、梯子、万能工匠等。
观察重点:游戏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支持策略:
(1)教师语言支持游戏。
(2)遇到问题及时指导。
(3)教师观察幼儿游戏中的操作。
三、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篮球技能——坐地开合腿
活动目标:
1.增强幼儿的身体素质(包含力量、耐力、速度、灵敏性、柔韧性平衡能和协调能力等),提高幼儿抵抗疾病的能力;
2.培养幼儿好的情绪、坚强的品质、积极的态度、开朗的性格促进幼儿身体健康发展;
3.学习基本的篮球技能。
二、重点区域
重点区域:益智区
活动材料:
小木匠、俄罗斯方块
活动目标:
1.能够通过操作,体验自我动手的快乐。
2.对益智材料的操作感兴趣,愿意尝试多种材料。
三、幼儿离园
1.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2.离开幼儿园要带好口罩。
下午班——
6月10日 星期二
上午活动
二、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攀爬区
游戏材料:垫子、跑酷材料、安吉箱、梯子、万能工匠等。
观察重点:游戏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支持策略:
(1)教师语言支持游戏。
(2)遇到问题及时指导。
(3)教师观察幼儿游戏中的操作。
三、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跑跑镇
游戏材料:滑梯、平衡木。
观察重点:游戏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二、重点区域
重点区域:建构区
活动材料:
纸盒、吸管、磁力片、积木
活动目标:
1.能够通过操作,体验自我动手的快乐。
2.对搭建操作感兴趣,愿意尝试多种材料。
三、幼儿离园
1.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2.离开幼儿园要带好口罩。
上午班——
6月11日 星期三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 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 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 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 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 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南区操场
游戏材料:梯架组合、轮胎、滚筒
观察重点:游戏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支持策略:
(1)教师语言支持游戏;
(2)遇到问题及时指导;
(3)教师观察幼儿游戏中的操作。
三、游戏分享
1. 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 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科学——《四等分》
活动目标:
1.理解“四等分”的含义,掌握将图形、物体平均分成四份的方法;
2.能运用对折、测量等方式对不同形状的四等分;
3.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观察与动手能力。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播放动画:四只小熊分蛋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分才公平。
2,提问:生活中还有哪些“平均分成四份”的例子?(如分苹果、折纸)
二、探究新知(15分钟)
1.操作演示:
展示长方形纸,通过对折并剪开,引出“四等分”概念(四份一样大)。
2.用绳子、圆形卡纸重复操作,验证不同物体的四等分方法。
3.总结规律:强调“四等分”需保证四份 大小、形状完全相同。
三、实践操作
1.任务一:用不同方法将正方形、圆形四等分(鼓励尝试折、画、剪)。
2.任务二:测量绳子长度,用尺子辅助四等分。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上午班——
6月12日 星期四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攀爬区
游戏材料:垫子、跑酷材料、安吉箱、梯子、万能工匠等。
观察重点:游戏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支持策略:
(1)教师语言支持游戏。
(2)遇到问题及时指导。
(3)教师观察幼儿游戏中的操作。
三、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四、主题活动
社会活动——《自己整理书包》
活动目标:
1.掌握整理书包的正确方法,学会分类收纳物品;
2.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养成有序整理的习惯;
3.增强时间管理意识,提高做事效率。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展示乱糟糟的书包图片,找东西困难吗,会浪费时间吗?
2.播放动画短片,对比有序整理与无序翻找的效率差异。
二、步骤示范:
1.清空书包,分类物品(课本、作业本、文具、生活用品)。
2.按大小、使用频率放置(大书在下,常用物品易取)。
3.文具入袋,水杯固定位置。
三、实践操作
1.初次挑战:学生用现有物品整理书包,教师计时并观察问题(如分类混乱)。
2.优化指导:针对问题示范改进,强调“分区收纳”“标签分类”技巧。
3.二次整理:学生再次操作,教师巡视鼓励,提示细节(如拉好拉链)。
四、总结延伸
1.总结整理书包的好处(节省时间、保护物品)。
2.布置课后任务:连续一周自己整理书包,家长拍照打卡。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上午班——
6月13日 星期五
上午活动
二、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攀爬区
游戏材料:垫子、跑酷材料、安吉箱、梯子、万能工匠等。
观察重点:游戏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支持策略:
(1)教师语言支持游戏。
(2)遇到问题及时指导。
(3)教师观察幼儿游戏中的操作。
三、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四、主题活动
艺术活动——《DIY小丑》
一、活动目标
1.掌握用基础材料(彩纸、毛根、绒球等)制作小丑的方法;
2.锻炼动手能力、色彩搭配与创意设计思维;
3.感受手工创作乐趣,激发艺术表现力。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播放小丑表演视频片段,提问:“小丑有什么特点?”(夸张发型、大鼻子、多彩服饰)。
2.展示教师制作的小丑成品,激发学生创作兴趣。
二、制作示范
1.步骤分解:
头部:圆形卡纸对折做帽子,粘贴绒球装饰。
五官:贴上活动眼睛,用卡纸剪出大嘴巴、红鼻子。
身体:彩色卡纸卷成锥形,粘贴皱纹纸做衣服。
四肢:毛根弯曲造型,固定在身体两侧。
2.强调安全使用剪刀,鼓励添加个性化装饰(如贴纸、亮片)。
三、创作实践
1.学生自由制作小丑,教师巡视指导,提示色彩搭配与结构固定技巧。
2.鼓励创意发挥:设计不同表情、服装造型或添加小道具(如小伞、气球)。
四、展示与分享
1.学生将作品摆放在展示区,分享创作思路(如“我的小丑在跳舞”)。
2.师生互评,从创意、色彩、工艺三方面给予鼓励与建议。
四、拓展延伸
开展小丑巡游会:学生戴上自制小丑作品,进行创意走秀。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