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
芽芽一班 方盈
2024.2.26-2024.3.1 第一周
上午班——
2月26日 星期一
上午活动
一、晨间活动
1.热情接待来园的家长与幼儿。
2.安抚幼儿情绪,幼儿自主游戏。
二、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三、集中教育活动
开学第一课:我会好好睡觉
活动目标
1.在睡午觉时,能把脱下的衣 裤 鞋子,较整齐地放在固定处。
2.逐步养成良好的午睡习惯。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
1.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图片感知,让幼儿形象地感知怎样午睡好。
1.图片上的娃娃在干什么? 她是怎样睡觉的?身上盖着什么?
(二)通过图片讲解,让幼儿知道,在午睡时要盖好小被子,钻被窝入睡。为了避免起床时不受冻,能赶快穿上自己的衣、裤、鞋。
(三)掌握正确的午睡方法
1.通过生动、有趣的形式,帮助幼儿掌握正确的方法。
2.教师念儿歌《午睡》幼儿边听边做,将脱下的衣物等放在固定处。
(四)教幼儿把小鞋子放整齐。
1.教师边念儿歌《小船靠岸》边引导幼儿把鞋子放整齐。
2.启发幼儿将脱下来的衣服叠整齐 教师边念儿歌《折叠衣》边教孩子叠衣服。
(五)学钻被,盖被
1.掀开一侧被子,躺下后双脚伸直,将掀起的被子盖在身上,盖好被边、被角。
2.教师念儿歌幼儿跟儿歌《钻被窝》做动作。
3.先开一扇门,躺下把脚伸, 小门关关紧,闭上小眼睛。
(六)游戏:该睡觉了
1.播放音乐:该睡觉了。
2.幼儿听着音乐模仿午睡,比一比:谁钻得快,谁睡得好,谁叠的整齐。
四、区角游戏
(一)开放区域:
甜品屋 娃娃家 温馨小屋 汽车总动员
(二)材料调整:科学区内添加新的实验材料。
(三)重点指导区域:阅读区
活动目标:
1.养成自由读书的好习惯。
2.养成保护好读书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教师分类整齐的摆好各区角
活动过程:
1.幼儿取卡入区,自愿选择区域进行游戏。
2.幼儿自主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关注到各区域的游戏情况,及时、适当的介入指导。
4.听音乐,幼儿收整区域材料送回原处并摆放整齐。
5.教师点评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并鼓励表扬认真游戏的幼儿。
五、生活活动
1.餐前准备,个人秀。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浪费。
下午班——
2月27日 星期二
上午活动
一、晨间活动
1.热情接待来园的家长与幼儿。
2.安抚幼儿情绪,幼儿自主游戏。
二、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下午活动
一、室内游戏
美工游戏:太阳公公
活动目标:
1.感知太阳的温暖,了解人和动物都离不开太阳。
2.用圆形线和直线表现太阳及光芒并且添画蝌蚪人。
3.在创作时体验色彩和图案对称带来的均衡美感。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彩砂纸、油画棒。
2.知识经验准备:户外活动时,带领幼儿感受阳光的温暖,观察太阳。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了解太阳的基本知识。
1.今天太阳公公上班了吗?小朋友你在做什么?小朋友你们喜欢晒太阳吗?你喜欢在太阳下干什么?
2.那月亮婆婆上班了,小朋友你又在做什么?
3.如果有一天太阳公公不见了,会发生什么事情?
4.太阳是个大火球,发光,给我们带来光明;发热,照得我们暖暖的。我们人和动物都离不开太阳。
(二)交代作画要求
1.教师示范讲解。
(1)让我们用手里的画笔将太阳公公画下来吧。
(三)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二、户外体育游戏
户外游戏一:踩影子
活动目标:
1.教幼儿练习在一定范围内四散跑,增强幼儿跑的能力。
2.初步培养幼儿在奔跑过程中的躲闪能力。
3.进一步了解光和影子的关系,体验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 阳光灿烂的户外场地。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1.师:小朋友,今天阳光明媚,天气暖暖的,我们一起出去做游戏好不好?
2.带幼儿到活动场地。先带领幼儿热身,让他们走走跑跑跳跳,活动一下四肢。
(二)玩游戏“踩影子”
1.踩自己的影子
游戏规则:让小朋友们先找一找自己的影子在什么地方?它是什么样子的?接着,让小朋友们分散开来想办法踩自己的影子。
2.踩好朋友的影子
游戏规则:踩过自己的影子之后,接着我又开始引导幼儿踩别人的影子。两个幼儿一组,一个踩另一个的影子,另一个边跑边躲闪。
3.创新玩法
游戏规则:等幼儿大致熟悉了这个游戏之后,开始让幼儿四散开来玩“踩影子”的游戏,幼儿进行游戏,教师也可以参与到游戏中,启发幼儿动脑筋怎样才能不被捉影入捉到。(跑到阴凉处,没有影子也就捉不到)
交换角色,尽量多地给幼儿当捉影人的机会。在体验到游戏的快乐之中,培养幼儿在奔跑过程中的躲闪能力。
(三)活动结束
孩子们真棒,现在休息休息,甩甩胳膊踢踢腿,我们准备回教室了。
户外游戏二:橘子熟了
活动目标:
1.能在较窄的路上行走,行走时能两臂侧平举保持身体平衡。
2.在游戏中感受秋天丰收的喜悦。
活动准备:
1.4个果篮,橘子若干。
2.人手一根长约70CM的棒子。
3.轻松欢快的音乐《小骏马》、《向前冲》,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准备活动:
师幼跟随音乐《向前冲》做动作,活动一下肢体。
(二)活动过程:
1.幼儿手拿棒子,骑竹马随音乐跟教师骑竹马做运动。
2.幼儿自由玩棒子,尝试一物多玩。
棒子可好玩了,除了可以骑竹马,还能怎么玩呢?请小朋友动脑筋区玩一玩,然后一会来告诉老师哦。
3.游戏:摘橘子。
(1)教师请幼儿简单介绍后小结,让幼儿观察教师搭建的小路。在小路前站成一排,教师交代玩法。
(2)秋天到了,果园里的橘子熟了,让我们一起骑着竹马去果园里摘橘子。去果园还要经过一条小路,到了小路那,我们要放下竹马,走在小路上,千万不能走到小路外面去。(教师边讲解边示范)。走到果园后,每人摘一个果子再走回来。
(3)幼儿玩摘橘子的游戏,教师巡回指导。游戏进行2—3遍。当橘子摘完后,结束游戏。
(3)教师小结游戏。
(三)放松活动:
师幼随音乐《小骏马》做放松活动。
三、篮球游戏
上午班——
2月28日 星期三
上午活动
一、晨间活动
1.热情接待来园的家长与幼儿。
2.安抚幼儿情绪,幼儿自主游戏。
二、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三、集中教育一
语言活动:春天来了(讲述)
活动目标:
1.喜爱春天,知道春天花草、树木的变化。
2.能运用身体语言表达诗歌内容。
3.了解诗歌的句式特点,学习简单仿编诗歌。
活动准备:
活动前教师组织幼儿观察春天的景物。
活动过程:
(一)预备活动
1.师幼互相问候,韵律活动《春天》,幼儿随音乐一起有节奏的拍手舞蹈。
(三)感知理解活动
1.教师与幼儿一起讨论看到的春天的景物。
“刚才我们一起去了找春天,你找到了春天吗?它藏在哪里?”
2.说春天。
请幼儿一一说出来,并讨论幼儿运用恰当的词汇表达。
3.教师出示挂图,朗诵诗歌,引导幼儿说出春天来到了小河、水塘、草地。
3.讨论:他们喜欢春天吗?为什么?
(三)体验活动
1.教师播放诗歌录音带,幼儿看书跟读诗歌。
2.幼儿在诗歌的伴奏下,表演诗歌。讨论:你们喜欢春天吗?为什么?
四、区角游戏
(一)开放区域:
科学区 益智区 建构区 角色区 美工区
(二)材料调整:科学区内添加新的实验材料。
(三)重点指导区域:美工区
活动目标:
1.养成自由画画的好习惯。
2.养成保护好画笔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教师分类整齐的摆好各区角
活动过程:
1.幼儿取卡入区,自愿选择区域进行游戏。
2.幼儿自主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关注到各区域的游戏情况,及时、适当的介入指导。
4.听音乐,幼儿收整区域材料送回原处并摆放整齐。
5.教师点评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并鼓励表扬认真游戏的幼儿。
五、生活活动
1.餐前准备,个人秀。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浪费。
下午班——
2月29日 星期四
上午活动
一、晨间活动
1.热情接待来园的家长与幼儿。
2.安抚幼儿情绪,幼儿自主游戏。
二、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下午活动
一、室内游戏
科学游戏:爆米花
活动目标:
1.了解玉米粒的基本特征,感知玉米粒在微波炉中加热能变成爆米花。
2.比较物体遇热变化前后的差别。
3.乐意与同伴合作游戏,体验游戏的愉悦。
活动准备:
玉米粒、微波炉、小圆盘每人一个、课件、事先爆好的的爆米花。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幻灯片,引发幼儿兴趣。
1.师:秋天到了徐老师从田野里请来了一位小客人,看!它是谁?(出示玉米娃娃:小朋友知道我身上一粒一粒小宝贝是什么吗?)2、(出示:玉米棒)小朋友我们一起找一找。(演示:搓出玉米粒) 认识:玉米粒玉米娃娃:小朋友说对了,我身上的宝贝就是一粒一粒的玉米粒,请你们和我的宝贝交个朋友吧。
(二)观察玉米粒,引导幼儿看一看,说一说。
1.幼儿每人拿一粒玉米粒。
2.引导幼儿观察玉米粒:
3.请小朋友看一看玉米粒是什么颜色的?它们长得像什么?
3.再请小朋友捏一捏,摸一摸,是什么感觉?
(三)进行爆米花活动,引导幼儿观察感知玉米粒变化的过程
1. 看,炉子转起来了,袋子怎么样了?
2.闻一闻,是什么味道跑出来了?
3.听一听,炉子里发出了什么声音?
4.我们来学一学,玉米粒是怎么跳舞的的?
5.取出、引导幼儿观察玉米粒和爆米花的不同:
(四)师:叮叮叮,好了。刚才我们放进去的玉米粒没有了,现在变成了什么?
(五)请幼儿进行比较:
1.请幼儿先拿一粒爆米花看一看说一说,爆米花是什么颜色的?
2. 爆米花像什么?再请幼儿拿一粒玉米,说一说,两者之间的不同:请小朋友表演一下小小的玉米粒和大大的爆米花。
3.请小朋友闻一闻爆米花的味道,(香香的)你们想不想尝一尝?
4.幼儿品尝:吃起来味道怎么样?(脆脆的、甜甜的)爆米花虽然很好吃,但属于膨化食品不宜多吃。
二、户外体育游戏
户外游戏一:喂小鸭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热身活动:
教师带领幼儿做一些动物模仿操,让幼儿的身体活动开。
2.游戏:快快来排队。
玩法:老师请幼儿四散去玩,听到信号后迅速站队。
(二)展开
1.引导幼儿模仿小鸭,激发兴趣:
指导语:小朋友们,小鸭子是怎样游泳,怎样叫的,你能学一学吗?
池塘里也有一群小鸭子,嘎嘎的叫着,原来是肚子饿了,咱们去喂小鸭好吗?
2.介绍游戏规则,教师示范投掷动作:
场地中间的四个轮胎围成池塘,小朋友们在圆圈上边走边说儿歌:
“小鸭小鸭叫呷呷,
肚子饿了吃点啥?
送你一个大面包,
吃饱肚子别叫啦!”
说完转身用双手把“面包”投向“鸭子”。
教师示范投掷动作:单手拿沙包,用力向前投掷。
(三)幼儿参与,游戏开始。
1.游戏中强调规则:必须在线上投“面包”。说完儿歌才可以投出沙包。
2.可请投掷动作规范的幼儿示范。
3.以小鸭的口吻表扬投中的小朋友,鼓励没投中的小朋友继续努力。
三、结束
教师带领幼儿做放松活动:伸展手臂,放松腿部肌肉等,表扬遵守规则、活动积极的幼儿,鼓励稍差幼儿。活动结束。
户外游戏二:踩尾巴
活动目标:
1.要求幼儿能把一张大的报纸折成“细尾巴”的样子。
2.幼儿在活动中能感受到踩“尾巴”的兴趣。
活动准备:每人一张大的报纸。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教师示范折“尾巴"。把一张大的报纸一一对折,折成“细尾巴”的样子――教师讲解游戏规则:要求幼儿把折好的“尾巴”放在腰间,两个小朋友做游戏,互相逐看谁先踩下“尾巴”来,谁就胜利。
(二)基本部分:
1.折“尾巴”幼儿每人一张报纸,按老师折的样子开始折,先把纸平放在桌子上,一次性折成细“尾巴”的样子。
2.幼儿先把折好的“尾巴”放在腰间,俩俩交朋友,找到朋友以后,教讲解游戏规则:游戏时幼儿不能推自己的朋友,谁先踩下“尾巴”来谁就胜互相追逐小心不要摔倒。
(三)开始游戏。
1.教师发口令幼儿互相追逐踩“尾巴”。游戏连续进行3-5遍。
2.游戏时教师要保护好幼儿的安全,分组游戏。
(四)结束部分:分散游戏
三、篮球游戏
上午班——
3月1日 星期五
上午活动
一、晨间活动
1.热情接待来园的家长与幼儿。
2.安抚幼儿情绪,幼儿自主游戏。
二、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三、集中教育一
艺术活动:朋友你好(歌表演)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受歌曲的内容,幼儿会用连贯、柔和的声音表现欢快的情绪。
2.引导幼儿两两结伴边唱边演,创造性地做出友好、亲密的动作。
3.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友好合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头饰36个(小鸟、小狗、小猫等各种动物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幼儿随音乐做律动进活动室。
2.发声练习,复习以前学过的歌曲。
(二)基本部分
1.出示图片让幼儿观看,引导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提问:“图片上有谁?他俩正在干什么?你们喜欢和它们交朋友吗?”
2.学唱《一对好朋友》,引导幼儿注意声音和表情。
3.通过谈话,启发尝试幼儿两两结伴边唱边用动作来演。
4.集体戴上头饰分组进行表演唱。
(三)结束部分
1.教师评价幼儿的歌唱表现。
(一)开放区域:
甜品屋 生活区 美工区 益智区 建构区
(二)材料调整:科学区内添加新的实验材料。
(三)重点指导区域:益智区
活动目标:
1.养成自由玩玩具的好习惯。
2.养成保护好玩具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教师分类整齐的摆好各区角
活动过程:
1.幼儿取卡入区,自愿选择区域进行游戏。
2.幼儿自主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关注到各区域的游戏情况,及时、适当的介入指导。
4.听音乐,幼儿收整区域材料送回原处并摆放整齐。
5.教师点评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并鼓励表扬认真游戏的幼儿。
五、生活活动
1.餐前准备,个人秀。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