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
苗苗四班 汪宣
2025.9.15—2025.9.19 第三周
下午班——
9月15日 星期一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阳光长廊
游戏材料:瑜伽砖
观察重点:会用简单的搭建技能,如围合、垒高、架空等,并由一定的规则意识。
支持策略:
(1)及时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观察和记录;
(2)当幼儿单调的重复游戏时,老师以游戏者的角色进入,引导幼儿;
(3)及时为幼儿提供、更新材料。
三、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篮球技能——酷炫篮球
活动目标:
1.乐意与老师用篮球做游戏,喜欢玩球;
2.学会2种持球方法:双手举球过头顶、左手抱球于体侧;
3.学会各种方向滚球。
二、区域活动
场馆活动:阅读室
材料:绘本书
活动目标:
1.能安静阅读;
2.愿意和小朋友分享。
三、幼儿离园
1.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上午班——
9月16日 星期二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阳光长廊
游戏材料:瑜伽砖
观察重点:会用简单的搭建技能,如围合、垒高、架空等,并由一定的规则意识。
支持策略:
(1)及时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观察和记录;
(2)当幼儿单调的重复游戏时,老师以游戏者的角色进入,引导幼儿;
(3)及时为幼儿提供、更新材料。
三、游戏分享
1.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语言活动 讲述:线条知多少
活动目标:
1.认识直线、曲线、波浪线等常见线条,能说出线条名称及简单特征;
2.能用“XX线条像XX”的句式完整表达,丰富词汇;
3.乐于观察生活中的线条,主动参与讲述和创作活动。
活动准备:
1.各色线条卡片;包含线条的实物;
2.PPT;
3.画纸、彩笔。
活动过程:
一、趣味导入:“线条宝宝来做客”
1.教师出示卷成“小团”的彩色线条卡片,提问:“今天来了几位神秘小客人,它们藏在小团里,谁能把它们‘拉出来’,看看是什么?”
2.请幼儿轮流拉展线条,教师引导说出线条名称(如“这是直直的直线宝宝”“这是弯弯的曲线宝宝”),初步建立线条与名称的联系。
二、感知理解:“线条的秘密”
1.摸一摸,说特征:提供吸管(直线)、毛线(可弯成曲线/波浪线)等实物,让幼儿触摸并描述:“直线摸起来直直的”“曲线摸起来弯弯的”。
2.看一看,找线条:播放PPT,展示生活中的线条场景(如斑马线是直线、小河是曲线、海浪是波浪线),提问:“图片里藏着哪种线条?它在哪里?”,引导幼儿用“XX地方有XX线条”表达。
三、语言表达:“线条变变变”
1.联想讲述:线条像什么
教师手持线条卡片示范:“直线像小火车的轨道”“曲线像妈妈的围巾”,鼓励幼儿模仿,用“XX线条像XX”的句式大胆表达,对丰富的想象(如“波浪线像小鱼吐的泡泡”)及时表扬。
2.小组合作:线条编故事
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发放不同线条卡片,引导小组合作编简单故事,如“直线是小路,曲线是小桥,小刺猬沿着直线小路,走过曲线小桥,去森林里玩”,每组派代表分享,教师帮助补充完整。
四、结束活动:“线条画”
1.幼儿用彩笔在画纸上画出喜欢的线条,并给线条“变造型”(如用直线画房子、曲线画小草),边画边说:“我画了XX线条,它像XX”。
2.展示作品,幼儿互相欣赏,说说自己最喜欢的线条创意,活动自然结束。
四活动延伸
1.区域活动:在语言区投放线条卡片和绘本《线条真奇妙》,鼓励幼儿继续创编“线条故事”;在美工区提供材料,让幼儿用线条制作手工作品(如用毛线粘出线条画)。
2.生活联系:散步时引导幼儿观察校园里的线条(如栏杆是直线、滑梯扶手是曲线),随时巩固对线条的认知和表达。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上午班——
9月17日 星期三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阳光长廊
游戏材料:瑜伽砖
观察重点:会用简单的搭建技能,如围合、垒高、架空等,并由一定的规则意识。
支持策略:
(1)及时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观察和记录;
(2)当幼儿单调的重复游戏时,老师以游戏者的角色进入,引导幼儿;
(3)及时为幼儿提供、更新材料。
三、游戏分享
1.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健康活动 跳绳
活动目标:
1.初步掌握双脚并拢向前跳短绳的基本方法,能尝试连续跳绳2-3次;
2.通过跳绳活动增强下肢力量和身体协调性,养成乐于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
3.感受跳绳的乐趣,愿意与同伴合作游戏,遵守活动规则。
活动准备:
1.彩色短绳;
2.体操垫。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绳儿动起来”
1.教师带领幼儿手持短绳,随音乐做热身操:
手持绳两端,做“上肢绕环”(双手把绳举过头顶,慢慢绕圈);
把绳踩在脚下,做“下蹲摸绳”(双脚分开踩绳,身体下蹲用手摸脚尖);
双手握绳摆至身后,做“弓步拉伸”(交替迈腿成弓步,感受腿部拉伸)。
2. 趣味小游戏“绳儿变变变”:引导幼儿把绳摆成直线、圆圈,做“沿线走”“跳圆圈”,激活身体关节,避免运动受伤。
二、探索学习:“跳绳小能手”
1.认识跳绳:绳儿的“小秘密”教师出示短绳,提问:“跳绳有哪两部分呀?”(绳身、手柄),引导幼儿观察并握住手柄,尝试“握绳”(双手握手柄,手臂自然弯曲贴身体两侧),掌握正确握绳姿势。
2.分解练习:一步步学跳绳第一步“甩绳练习”:幼儿将绳放在身后,双手同时向前甩绳,让绳从脚下绕过,感受“甩绳-过脚”的节奏(可先空手模仿,再拿绳练习)。第二步“跳一跳”:教师示范“双脚并拢,绳子甩到脚前时轻轻跳起”,幼儿站在体操垫旁,先空手练习“跳”的动作,再拿绳结合甩绳尝试“跳一下”,教师巡回指导,帮助调整姿势(如提醒幼儿膝盖微屈,落地轻)。
第三步“尝试连续跳”:鼓励幼儿在“跳一下”的基础上,尝试连续跳2-3次,对成功的幼儿贴小贴纸奖励,对暂时没学会的幼儿耐心引导(如放慢甩绳速度,辅助其完成动作)。
3.示范与纠错:教师完整示范连续跳绳,重点强调“甩绳和跳跃要同步”,针对幼儿常见问题(如甩绳过高、跳跃过早),用“小口诀”提醒:“小手甩绳慢慢绕,小脚并拢轻轻跳”。
三、游戏巩固:“跳绳大闯关”
1.第一关“小兔跳绳”:幼儿扮演“小兔子”,手持跳绳,双脚并拢跳过地上用绳摆好的“小土坡”(直线绳),跳到终点后再用跳绳做“甩绳过脚”动作,完成即闯关成功。
2.第二关“合作运绳”:两人一组,共同握住一根跳绳的两端,将绳放在地上当“小扁担”,合作把地上的小积木(模拟“粮食”)放在绳上,慢慢抬着“扁担”走到终点,锻炼合作能力和手部控制能力。
3.游戏过程中提醒幼儿遵守规则,累了可到体操垫上休息,避免过度运动。
四、放松整理:“绳儿歇一歇”
1.教师带领幼儿随轻柔音乐做放松运动:坐在体操垫上,双手握绳两端,做“腿部按摩”(用绳轻轻拍打小腿);站立做“深呼吸”(双手举绳过头顶,吸气时踮脚,呼气时放下绳、屈膝),调整呼吸节奏。
2.引导幼儿将跳绳整理好(把绳绕在手柄上),放回指定位置,表扬活动中勇敢尝试、遵守规则的幼儿,活动结束。
四、活动延伸
1.区域活动:在运动区投放不同长度的短绳(部分绳柄缠防滑胶,方便抓握),设置“跳绳打卡墙”,幼儿每次练习后贴贴纸记录进步;投放“跳绳辅助器”(如把绳系在固定物上,幼儿只需练习“跳”的动作),降低难度。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午班——
9月18日 星期四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阳光长廊
游戏材料:瑜伽砖
观察重点:会用简单的搭建技能,如围合、垒高、架空等,并由一定的规则意识。
支持策略:
(1)及时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观察和记录;
(2)当幼儿单调的重复游戏时,老师以游戏者的角色进入,引导幼儿;
(3)及时为幼儿提供、更新材料。
三、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体育游戏——趣味轮胎
活动目标:
1.通过使用轮胎进行户外游戏,增强幼儿的身体协调性和平衡能力;
2.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促进幼儿间的社交互动;
3.通过各种趣味活动,激发幼儿对户外运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充足的轮胎,保证每个孩子都能使用到;
2.确保户外活动场地的安全,避免尖锐物品或其他危险物;
3.预备一些游戏道具,如小球、绳子等。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
1.带领孩子们做一些简单的热身运动,如跑步、跳跃等,为接下来的活动做好准备。
(二)轮胎滚动接力
1.将幼儿分成几个小组,每组幼儿站在起点,每个幼儿前方放置一个轮胎。
2.当游戏开始时,每个幼儿需要将轮胎滚动到终点,然后返回起点,与下一个幼儿击掌,下一个幼儿再继续滚动轮胎。
3.第一个完成接力的小组为胜者。
(三)轮胎障碍挑战
1.在场地上设置一些障碍,如绳子、小凳子等。
2.幼儿需要推着轮胎绕过或跨过这些障碍,到达终点。
3.可以根据孩子们的实际情况,调整障碍的难度和数量。
(四)轮胎平衡游戏
1.让幼儿站在轮胎上,尽量保持平衡,不掉下来。
2.可以进行个人挑战,也可以进行小组间的比赛,看谁能保持平衡最长时间。
(五)放松活动
1.在活动结束后,带领孩子们坐在轮胎上,让他们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2.鼓励孩子们说出自己在活动中遇到的困难,以及如何克服这些困难。
二、区域活动
场馆活动:美工坊
材料:双面胶、折纸
活动目标:
1.学习运用对角折的方法折双三角形,并在此基础上折小猫头;
2.学习看图示折纸,并填画眼睛、嘴巴、胡须等;
3.喜欢参加折纸活动。
三、幼儿离园
1.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上午班——
9月19日 星期五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阳光长廊
游戏材料:瑜伽砖
观察重点:会用简单的搭建技能,如围合、垒高、架空等,并由一定的规则意识。
支持策略:
(1)及时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观察和记录;
(2)当幼儿单调的重复游戏时,老师以游戏者的角色进入,引导幼儿;
(3)及时为幼儿提供、更新材料。
三、游戏分享
1.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艺术活动 音乐:线线和圈圈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欢快的节奏,能随音乐用肢体动作表现“直线”“曲线”“圆圈”的形态,初步感知旋律的高低与线条起伏的关联;
2.通过游戏、表演等形式,提高身体协调性与节奏感,学会与同伴合作表现音乐内容;
3.体验音乐与线条结合的乐趣,乐于参与音乐表演和创作活动。
活动准备:
1.彩色线条卡片、呼啦圈、彩色绸带。
活动过程:
一、趣味导入:“线线圈圈来跳舞”
1.教师出示线条卡片,提问:“小朋友们,这是我们熟悉的线线和圈圈,今天它们要跟着音乐跳舞啦!直线会怎么跳?曲线又会怎么动呢?”
2.教师手持绸带示范:随轻快节奏将绸带拉成直线,上下平稳摆动;随起伏节奏让绸带弯曲成曲线,左右摇摆;拿起呼啦圈,双手转动呼啦圈模仿“圆圈转圈”,激发幼儿兴趣。
二、感知体验:“听音乐,辨线条”
1.听旋律,认线条:播放剪辑好的乐曲,每段音乐结束后暂停,提问:“刚刚这段音乐,像线线还是圈圈在跳舞?”引导幼儿结合旋律特点判断(如平稳旋律对应直线,起伏旋律对应曲线,循环旋律对应圆圈),并出示对应卡片加深认知。
2.用肢体,表线条:教师带领幼儿随音乐做动作:直线:双手平举伸直,随平稳节奏原地小步走,身体保持平直;
曲线:双手拿绸带,随起伏旋律左右摆动身体,绸带自然弯曲成曲线;
圆圈:双手扶呼啦圈,随循环旋律绕圈走,或转动呼啦圈。
重复播放音乐,让幼儿反复练习,熟悉音乐与动作的对应关系。
三、创意表现:“线线圈圈大合唱”
1.单人表演:线条变变变
幼儿每人手持绸带和呼啦圈,随完整音乐自由表现:听到“直线段”音乐,用绸带拉出直线做动作;听到“曲线段”,让绸带随身体摆动成曲线;听到“圆圈段”,拿起呼啦圈转动或套在身上做“圆圈舞”,教师鼓励幼儿大胆创意(如把绸带绕在手臂上做“螺旋线”,把呼啦圈放在地上跳进去做“踩圆圈”)。
2.小组合作:线条音乐会
将幼儿分成3组,分别扮演“直线队”“曲线队”“圆圈队”:
“直线队”:用绸带拼出直线,随对应音乐整齐地做“直线踏步”;
“曲线队”:多人合作,将绸带连成长长的曲线,随音乐左右摆动绸带;
“圆圈队”:围成圆圈,转动呼啦圈,随音乐边转边跳。
播放完整音乐,各队在对应乐段表演,最后共同合作,呈现“线线圈圈共舞”的场景。
四、结束活动:“线条休息啦”
1.播放轻柔的音乐,教师带领幼儿做放松动作:双手拿绸带慢慢放下,像“直线变软”;身体轻轻弯腰,像“曲线蜷缩”;把呼啦圈放在地上,围着呼啦圈慢慢走,像“圆圈转圈休息”。
2.引导幼儿整理绸带和呼啦圈,放回指定位置,表扬积极参与、创意十足的幼儿,活动自然结束。
四、活动延伸
在音乐区投放乐曲、绸带、呼啦圈,鼓励幼儿继续创编“线线圈圈”的舞蹈动作;在美工区提供材料,让幼儿用线条和圆圈创作“音乐画”(如用直线画“平稳的旋律”,用曲线画“起伏的旋律”)。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一课题:第四周 (2025-9.22-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