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市第二幼儿园:在线备课系统

宛陵湖园区

当前位置:首页 > 备课资源 > 宛陵湖园区

课题:第五周(9月28日-9月30日)

2025.9.28—2025.9.30  第五周

上午班—— 

9月22日   星期天(补周二)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搬过来搬过去

游戏材料:瑜伽砖

观察重点:会用简单的搭建技能,如围合、垒高、架空等,并由一定的规则意识。

支持策略:

(1)及时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观察和记录;

(2)当幼儿单调的重复游戏时,老师以游戏者的角色进入,引导幼儿;

(3)及时为幼儿提供、更新材料。

三、游戏分享

1.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语言活动  诗歌:我是中班好宝宝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知道中班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友爱同伴”等行为特点;

2.能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尝试替换诗歌中的简单词语(如“穿衣服”替换为“叠被子”);

3.受作为中班幼儿的自豪感,愿意在生活中践行诗歌里的好行为。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诗歌配套图片(穿衣服、帮同伴、爱提问、念儿歌等场景);诗歌图谱(用简单图标代替关键词,如“小衣服”图标对应“自己穿衣真能干”);“中班好宝宝”小贴纸;

2.经验准备:幼儿已适应中班生活,有自己穿衣服、和同伴互助的经历。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中班宝宝的成长”

1.教师出示“小班vs中班”对比图(小班:老师帮忙穿衣服;中班:自己穿衣服),提问:“小朋友们,看看小班时的我们和现在的我们,有什么不一样呀?”

2.引导幼儿分享:“现在你能自己做哪些事情啦?和朋友相处时,你会怎么做呀?”

3.教师小结:“我们变成中班宝宝,学会了好多本领,还特别友爱!今天有一首好听的诗歌,就是夸我们的,名字叫《我是中班好宝宝》。”

二、感知理解:学念诗歌《我是中班好宝宝》

1.教师范读:配合诗歌图片,用活泼、自豪的语气完整朗诵诗歌,让幼儿初步感受诗歌节奏。

(我是中班好宝宝,自己穿衣真能干。同伴摔倒我来扶,团结友爱乐哈哈。老师提问我举手,认真倾听不吵闹。饭前洗手讲卫生,儿歌念得顶呱呱。哎呀呀,哎呀呀,我是中班好宝宝!)

2.分段解析:结合图谱逐句讲解,帮助幼儿理解:

指着“穿衣服”图片问:“诗歌里说中班宝宝能自己做什么呀?”指着“扶同伴”图片问:“看到朋友摔倒,我们要怎么做?”

3.师幼跟读:带领幼儿边看图谱边跟读,重点强调“真能干”“乐哈哈”“顶呱呱”等词语,引导幼儿用自豪的语气念出。

三、互动创编:“我的中班本领”

1.启发替换:以诗歌第一句“自己穿衣真能干”为例,提问:“除了自己穿衣服,中班宝宝还能自己做什么呀?”(如叠被子、擦桌子、自己吃饭),引导幼儿将“穿衣服”替换为新本领,形成新句子(如“自己叠被真能干”)。

2.分组创编:将幼儿分成4组,每组围绕“互助”“讲卫生”“爱学习”等主题,讨论并创编1-2句诗歌,教师帮忙记录。

3.集体展示:每组派代表分享创编的句子,师幼一起将原创句子加入诗歌,完整朗诵“新版《我是中班好宝宝》”,对积极参与的小组奖励贴纸。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午班—— 

9月29日   星期一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搬过来搬过去

游戏材料:瑜伽砖

观察重点:会用简单的搭建技能,如围合、垒高、架空等,并由一定的规则意识。

支持策略:

(1)及时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观察和记录;

(2)当幼儿单调的重复游戏时,老师以游戏者的角色进入,引导幼儿;

(3)及时为幼儿提供、更新材料。

三、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篮球技能——酷炫篮球

活动目标:

1.乐意与老师用篮球做游戏,喜欢玩球;

2.学会2种持球方法:双手举球过头顶、左手抱球于体侧;

3.学会各种方向滚球。

二、区域活动

场馆活动:阅读室

材料:绘本书

活动目标:

1.能安静阅读;

2.愿意和小朋友分享。

三、幼儿离园

1.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上午班—— 

9月30日   星期二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搬过来搬过去

游戏材料:瑜伽砖

观察重点:会用简单的搭建技能,如围合、垒高、架空等,并由一定的规则意识。

支持策略:

(1)及时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观察和记录;

(2)当幼儿单调的重复游戏时,老师以游戏者的角色进入,引导幼儿;

(3)及时为幼儿提供、更新材料。

三、游戏分享

1.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健康活动  心理健康: 我会倾听

活动目标:

1.知道“倾听”是认真听别人说话,了解倾听时“不打断、看对方、记内容”的基本要求;

2. 能在游戏和互动中尝试按要求倾听,逐步提升专注听、准确记的能力;

3.感受倾听带来的快乐(如听懂游戏规则、收获朋友分享),愿意在生活中做“会倾听的好宝宝”。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倾听小明星”奖章贴纸;故事绘本《小耳朵听一听》(或自制简单故事卡片);轻音乐;不同声音的音频(如鸟鸣、水流、敲门声);简单的指令卡片(如“摸鼻子”“举右手”);

2.经验准备:幼儿有日常与同伴、老师交流的经验,偶尔有“没听清话”的经历(如没懂游戏规则)。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小耳朵的烦恼”

1.教师用手捂耳朵,做“烦恼”表情:“小朋友们,我的小耳朵刚才不开心啦!它说刚才听小朋友说话时,有人一直在打断,还有人东看西看,它根本没听清内容。你们的小耳朵有没有过这样的烦恼呀?”

2.引导幼儿分享:“你有没有因为没认真听,错过好玩的游戏规则,或者没听懂老师的话呀?”

3.教师小结:“原来认真听这么重要!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怎么让小耳朵变能干’,做‘会倾听的好宝宝’!”

二、认知学习:“倾听小秘诀”

1.出示故事绘本《小耳朵听一听》,讲述片段:“小熊因为听妈妈说话时打断妈妈,没听清‘买苹果’的要求,错买成了梨;后来小熊认真看着妈妈、不插嘴,就买对啦!”

2.提问引导幼儿总结“倾听小秘诀”:

“小熊后来怎么听妈妈说话的?”(看对方、不打断) “如果没听清,我们可以怎么做呀?”(等对方说完,问“你能再说一遍吗?”)

3.教师提炼并示范:用儿歌帮幼儿记忆——“小耳朵,竖起来,看着对方不打断,听清内容记心里,倾听宝宝真能干!”

三、游戏实践:“倾听大挑战”

通过3个梯度游戏,让幼儿在实践中练习倾听:

1.游戏1:听声音猜一猜

播放鸟鸣、水流等音频,提问:“小耳朵听到了什么声音?”要求幼儿安静听、不抢答,听完再举手回答,答对者获“倾听小印章”。

2.游戏2:指令我会做

教师缓慢说简单指令(如“摸头发、蹲下来、举左手”),提醒幼儿“认真听,记住每一个动作”,幼儿按指令做,做对的小组集体获“倾听星星”。

3.游戏3:朋友说我来接

请幼儿轮流分享“周末玩了什么”,要求其他幼儿“看着分享的朋友,不打断”,分享结束后,邀请幼儿复述“他刚才说周末玩了什么”,复述正确者和分享者都获奖励。

四、总结延伸:“倾听小明星”

1.教师总结:“今天大家的小耳朵都特别能干,知道了要认真听、不打断、看对方,都是‘倾听小明星’!”为幼儿颁发奖章贴纸。

2.延伸引导:“回到家里,我们也用‘倾听小秘诀’听爸爸妈妈说话;在幼儿园,听老师讲规则、听朋友分享,让小耳朵一直开心吧!”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评课

表情

共 0 条评课
  • 这篇内容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