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
果果二班 刘城
2024.1.8——2024.1.12第二十周
下午班——
1月8日 星期一
上午活动
一、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二、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下午活动
一、 体育游戏——《老鼠钻洞》
活动目标:
1.初步熟悉歌曲的旋律,理解歌词,学会演唱歌曲《老鼠画猫》。
2.积极参与歌唱活动,尝试用说唱形式演唱歌曲,体验用滑音唱法表现歌曲诙谐、幽默的风格。
活动准备:
(1)画有轮廓的纸、粗水彩笔。(2)音乐《老鼠画猫》。
活动过程:
一.师以小老鼠的角色导入,谈话引题。
1.师扮演小老鼠,模仿老鼠的形象动作,发出"吱吱吱"惊慌失措的叫声。
吱吱吱,啊,谁来了?快躲起来!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我为什么害怕吗?
2.引导讨论,了解特征。
提问:(1)你们知道我最怕谁吗?(猫)(2)可是你们知道我为什么最怕猫吗?我最怕猫身上的哪些地方呢?(爪子、牙齿、眼睛等)
3.启发想象,理解歌词。
(1)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并用动作把猫的样子给比画出来。
师:有一天,我梦见自己有一只神奇的画笔,我要用这只神奇的画笔把猫画成不会抓老鼠的猫!小朋友们,快帮我想想,要把猫画成什么样呢?
(2)师边范唱歌曲《老鼠画猫》,边在画纸上画出歌词中唱到的猫的样子,帮助幼儿理解歌词。
二.学唱歌曲。
1.(现在,请小朋友们跟我一起边唱歌曲边画猫吧!)教师指着画面,引导幼儿跟随音乐学唱歌曲,着重练习"小老鼠"和"胡子翘"的滑音唱法。
2.帮助幼儿理解歌曲中"哎呀"一句的含义。启发幼儿唱好歌里几句能表现小老鼠很得意的样子的歌词。
3.引导幼儿尝试用说唱的形式演唱歌曲。
4.动作表达。
师:现在我用这只神奇的笔把你们都变成小老鼠,我们一起一边唱一边跳吧!
5.尝试加称词"哈哈"、"嘻嘻"、"呵呵"等来表现歌曲诙谐、幽默的风格。
(1)提问:我们画了一只这样的猫,你们的心情怎么样啊?你们得意的时候会怎么笑呢?
(2)尝试将衬词带到歌曲中完整演唱。
三、以音乐游戏的形式结束活动。
师:现在我们到外面去玩一个《猫和老鼠》的游戏吧!请一个小朋友扮演小花猫,我们一起扮演小老鼠,我们边走边唱歌曲,唱完后就赶紧站在原地保持一个姿势不要动,如果乱动被小花猫发现了就要被小花猫抓住了!好吗?现在我们就一起出去玩吧!
二、体育游戏——《小马过河》
活动目标:
1.幼儿练习助跑跨跳过一定距离的平行线。
2.发展幼儿爬行、绕过障碍物跑、跳越的能力以及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3.激发幼儿游戏活动中的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培养孩子的合作能力。
活动准备
平整的场地、软垫子、障碍物小椅子、绳子、沙袋、羊角球。
活动过程
1.活动开始:老师带领幼儿两路纵队进入活动场地,进行热身运动:双臂绕环手腕、原地跑跨跳。
2.引出活动主题,介绍场地,创设情境:
师:马棚里住这一匹老马和一匹小马,有一天,老马对小马说:"孩子你已经长大了能帮妈妈做点事吗?"小马高兴地说:"怎么不能,我很愿意帮您做事"。老马说:"那好啊,你把这半口袋粮食给奶奶送去好不好?"于是,小马就驮起粮食飞快的向奶奶家跑去-------小马在运粮去奶奶家的路途中一共经过四个地方,第一个森林,它要绕过树桩(小椅子)走出森林,第二个是跳过一个小土堆(沙袋),接下来是要爬过一块草地(软垫子),最后要跨过一条河(两根绳子)。
3.穿过障碍,练习助跑跨跳。
(1)教师示范讲解游戏玩法一次;
(2)幼儿自由练习穿过障碍,助跑跨跳5分钟;教师总结:小朋友到小河边千万不要停下来,这样会跨不过去掉到河里。跨的时候,步子要迈大,腿抬高才能跨过去。回来的时候,从队的两边跑回来,排在队尾。大家要有秩序,前面一个孩子穿过森林后,下一个孩子就开始跑。咱们看看那匹小马最听话,表现最勇敢。
(3)开始游戏"小马运粮"。
师:现在我们将分成两队,要求幼儿背上羊角球进行比赛,小马们爬过绿草地时,用肘关节爬过去。幼儿游戏时,老师应始终提醒幼儿助跑跨跳的动作要连贯,并及时组织幼儿排好队,进行第二轮游戏。孩子们记住了吗?
(4)教师当裁判,巡回指导。教师指挥小马有秩序的完成运粮任看哪组的小马最先顺利到达奶奶家。
(5)教师讲评:小马们在运粮的时候非常认真、勇敢不怕困难,都很厉害是个勇敢的孩子。
4.结束部分
(1)教师小结游戏情况,对认真玩游戏的小马提出表扬。
(2)放松整理运动。教师带领幼儿一起跳舞蹈"太阳的宝贝"。
三、体育游戏——《弓箭步拍球》
目标:
1. 掌握弓箭步拍球的基本知识。
2. 促进幼儿身体、手、脚的协调能力。
3. 幼儿通过篮球活动,体验运动快乐,激发对篮球运动的兴趣。
四、音乐游戏——《结冰乐》
活动目标:
1.能口吃清楚的朗诵儿歌音乐。
2.能发挥想象力,充分体验儿歌中所表现的情趣。
活动准备
1.了解冬天的特征,观察冰花,丰富相关的知识经验。
2.音乐
活动过程
一、说说你看到的冰花
1.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看到的冰花是什么样的。
二、听听儿歌里的冰花--教师示范朗诵儿歌。
讨论;冰花为什么不见了?太阳公公为什么笑?通过讨论进一步理解儿歌内容。
三、学说儿歌--教师为幼儿配上相应的动作,逐句引导幼儿学说,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在理解和想象儿歌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跟录音带练习完整连贯地朗诵儿歌。
四、活动结束
上午班——
1月9日 星期二
上午活动
一、晨间活动
1.热情接待来园的家长与幼儿。
2.安抚幼儿情绪,幼儿自主游戏。
3.晨间总动员:自主游戏
目标:
(1)锻炼幼儿的手脚协调及平衡能力;
(2)能够根据相应的动作通过障碍关卡;
(3)喜欢参与晨间户外活动,愿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二、早操
1.幼儿能够按照队形站在自己的点上。
2.幼儿跟随老师跳早操,能够边唱边跳。
三、集中教育——语言活动:《笑出来的眼泪》
活动目标:
1.能理解故事的内容,感受故事幽默、有趣的情节。
2. 喜欢听、说笑话。
活动准备:
希沃白板
活动过程:
一、提问:你什么时候会流眼泪?(鼓励幼儿完整讲述)
1.老师批评的时候、害怕的时候、离开妈妈的时候、看见鳄鱼的时候师:那你们有没有笑出来过眼泪?
二、讲述故事第一部分(从开头到“让我怎么出去玩呀”)
提问:托托为什么伤心地哭起来?波波把托托的头发剪成怎么样了?托托以前的头发是怎样的?你们猜猜看下面会发生什么事情?(猜测引发幼儿的想象)三、讲述第二部分(从“波波看着托托的秃头”到“鳄鱼笑得眼泪都出来了”)提问:鳄鱼大哥的眼泪是怎么出来的?托托怎么得到鳄鱼大哥的眼泪的?托托的头发后来怎么样了?
三、讲述故事最后部分托托的头发长出来了吗?还有什么好笑的事吗?
四、再次讲述故事提问:故事的名字?你觉得故事哪里最有趣?
五、“今天老师把鳄鱼大哥请来了,请小朋友帮助鳄鱼大哥制造眼泪”
四、游戏活动
(一)开放区域
美工区 语言区 益智区 建构区 音乐区
(二)材料调整
区角材料
(三)重点指导区域
语言区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2.锻炼幼儿的语言发展能力。
活动准备:师摆放好各区角
活动过程:
1.幼儿取卡入区,自愿选择区域进行游戏。
2.幼儿自主游戏,遵守游戏规则不吵闹。
3.根据各区域的游戏情况,教师巡回指导观察。
4.幼儿收拾整理区域材料摆放整齐。
5.教师点评并鼓励表扬认真游戏的幼儿。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午班——
1月10日 星期三
上午活动
一、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二、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下午活动
一、 体育游戏——《勇敢的消防员》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2.喜欢参与游戏,体验。
3.能积极参加游戏活动,并学会自我保护。
活动准备:
自制的梅花桩、小房子、火苗、独木桥、矿泉水瓶、棍子、游戏音乐。
游戏玩法:
1.有座小房了着火了,火苗越烧越旺(火苗幼饰),小朋友扮演消防队员来灭火,可是这个小房子在远远的村庄里,需要消防员们一起走过独木桥,渡过沼泽地,钻过小山洞才可以到达。
2.消防队员可两两合作拿消防栓灭火,也可独自拿灭火器灭火,直到火苗扑灭。
游戏规则:
1.在游戏中幼儿使用任何器械都应保护好自己。
2.在度过各种障碍时幼儿应不拥不挤。
3.在踩独木桥和梅花桩时,脚不能挨地。
二、体育游戏——《网小鱼》
活动目标:
1.发展走、跑等基本动作及其协调性,提高反应能力。
2.增强合作精神,提高竞争意识。
3.培养幼儿不怕困难、坚强、勇敢、积极向上的良好品质。
活动准备
游戏前幼儿运用已经认识海洋里的动物,粗浅认识大海的自然变化规律。
玩法与规则
将全班幼儿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幼儿做鱼儿,一部分幼儿做网。做网的幼儿围成一个大圆圈,做鱼儿的幼儿站在圆圈中间。游戏开始,全体幼儿念儿歌: 鱼儿鱼儿游阿游,游到西来游到东,鱼儿鱼儿快快游,小心鱼网网住你!儿歌念完,扮做鱼儿的幼儿找空隙钻出去四散跑开,圆圈上的幼儿做成一个大鱼网, 尽量把鱼儿网住。待圆圈里的鱼儿钻出去一大半时,大鱼网变成小鱼网,小鱼网可以由 2 个或 3 个幼儿做成,被捉到的鱼儿不能再参加游戏。直到把鱼儿都捉完。第二次游戏让幼儿换角色进行。
三、体育游戏——《跪地交换拍球》
目标:
1.掌握跪地交换拍球的基本知识。
2.促进幼儿身体、手、脚的协调能力。
3.幼儿通过篮球活动,体验运动快乐,激发对篮球运动的兴趣。
四、益智游戏——《谁不见了》
活动目标:
1.感知和了解十二生肖中的十二种动物及排列得顺序,学习序数1—12,能真确使用“12”以内序数词表达物体的排列次序。
2.在为十二生肖送礼物的游戏中,感受过新年的快乐。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活动准备:
知识准备:幼儿已基本掌握了关于十二生肖的来历及排列顺序。
材料准备:1-12的数字牌、十二生肖动物桌面教具、十二生肖钟。
活动过程:
一、经验交流,引出主题
1.出示生肖钟,引出课题,激发幼儿兴趣。
今天老师带来一样东西,一起来看看是什么?
2.和我们平时看到的钟有什么不一样?(平时看到的钟用数字表示时间的,今天的钟是用动物来表示的。)
3.用一句好听的话来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动物?一共有几只?
师小结:这十二种动物我们叫做十二生肖也叫做十二属相,它是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在我们中国流传了几千年。
二、结合生肖,学习序数
1.十二生肖是有顺序的,有谁知道是怎么排列的?谁排第一?第五是谁?
2.猴子排在第几?羊呢?那猪呢?等等。
小结:十二生肖是排着队来,它们都有自己的号码,是挨着顺序来的。
三、游戏:谁不见了
规则:用完整的话说出“排在第几的谁不见了”
儿歌:一二三四五六七,请你闭上小眼睛,七六五四三二一,睁开眼睛看一看,什么生肖不见了。
1.出示桌面上的一群未排队的十二生肖
钟面上的十二生肖挨着顺序,排好了队,这里的十二生肖站得乱七八糟,谁来帮帮忙,让它们的队伍也是整整齐齐的。(请一幼儿上来排,其他幼儿纠正。)
2.请幼儿闭上眼,教师抽掉两头两张(鼠和猪)
提问:谁不见了?幼儿用完整的话说出“排在第几的谁不见了”
3.请幼儿闭上眼,教师抽掉中间一张(羊)(空挡保留)
提问:谁不见了?幼儿用完整的话说出“排在第几的谁不见了”
4.请幼儿闭上眼,教师抽掉中间一张(马) (不保留空挡)
提问:谁不见了? 幼儿用完整的话说出“排在第几的谁不见了”
5.送礼物
马上就要过年了,我们小朋友准备了许多礼物要送给十二生肖,每人选一样礼物。在送的时候请你说一句好听的话:我打算送给排在第几的什么动物什么礼物。也可以说说新年祝福的话。
四、迁移运用,解决质疑
1.老师知道班级里,有的小朋友属马的,有的小朋友属羊的,你们知道谁大呀?(比较马、羊排列顺序)
小结:排在前面的是先出生的,排在后面的是后出生的。
2.老师和班里的有些小朋友一样都是属羊的,我们一样大吗?为什么?
小结:十二生肖是十二年一个轮回的,老师是前面轮回到的,小朋友是后面轮回到的。
上午班
1月11日 星期四
上午活动
一、晨间活动
1.热情接待来园的家长与幼儿。
2.安抚幼儿情绪,幼儿自主游戏。
3.晨间总动员:快乐攀爬
目标:
(1)锻炼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熟练使用钻爬等动作。
(2)能够手脚协调,快速地走过小桥。
(3)喜欢参与晨间活动,愿意与同伴一起玩耍。
二、早操
1.幼儿能够按照队形站在自己的点上。
2.幼儿跟随老师跳早操,能够边唱边跳。
三、集中教育——健康活动《感谢奶牛》
活动目标:
1.了解奶牛的特征以及牛奶对人们的益处;
2.在情景化的活动中,自然萌发感谢奶牛的情感。
3.使幼儿对探索奶牛感兴趣。
活动准备:
1.幼儿活动前已积累有关牛奶的经验,并自带两种奶制品;
2.幼儿情景表演准备,录像准备,“奶牛妈妈”角色准备;
3.歌曲《小奶牛》
活动过程:
(一)情景表演,引出课题;
1.小朋友,你们看谁来了?(幼儿情景表演“蒙牛酸酸乳”广告片)
2.“酸酸甜甜”的是什么?你们还喝过什么牛奶?
3.讨论:这些牛奶是从哪里来的呢?
(二)观看视频,走近奶牛;
1.观看第一遍录像,提问:
(1)奶牛长得什么样?(引导幼儿了解奶牛身上的花纹以及硕大的乳房等主要特征)
(2)你还看到了什么?(知道奶牛吃的是草,挤出来的却是奶。)
2.观看第二遍录像,提问:
(1)牛奶是从哪里来的?(引导幼儿用连贯的语言表达。)
(2)你想对奶牛说什么?(激发幼儿自然萌发对奶牛的谢意)
3.讨论:草、奶牛与人之间有什么关系?(教育幼儿热爱自然,保护环境)
(三)交流讨论,好吃的牛奶;
1.今天,小朋友们也带来了各种各样的奶制品,谁愿意给大家介绍一下?(幼儿个别介绍自己带来的奶制品。)。
2.集体互相交流自带奶制品的种类、包装、味道等。
小结:奶制品种类多、包装精美、味道好,它们中都含有牛奶的成分,小朋友们都很爱吃。(再次激发幼儿对奶牛的感谢之情。)
(四)欢快体验,亲亲“奶牛妈妈”;
1.“哞,小朋友们好,你们认识我吗?”(与小朋友亲切交流)
2.“你们为什么每天都要喝奶?牛奶对人们有什么好处呢?”(幼儿与奶牛妈妈交流牛奶对人们的益处。)
小结:牛奶中含有对人身体有益的蛋白质、各种维生素以及丰富的钙质,它几乎含有所有的营养物质,吃酸奶还有助于消化,提高免疫力。
3.多吃奶长得高、身体棒,我们应该感谢谁呀?(幼儿谢谢奶牛,与“奶牛妈妈”亲切拥抱。)
4.歌表演《小奶牛》,表达对奶牛的热爱之情。
四、游戏活动
(一)开放区域
美工区 语言区 益智区 建构区 音乐区
(二)材料调整
区角材料
(三)重点指导区域
语言区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2.锻炼幼儿的语言发展能力。
活动准备:师摆放好各区角
活动过程:
1.幼儿取卡入区,自愿选择区域进行游戏。
2.幼儿自主游戏,遵守游戏规则不吵闹。
3.根据各区域的游戏情况,教师巡回指导观察。
4.幼儿收拾整理区域材料摆放整齐。
5.教师点评并鼓励表扬认真游戏的幼儿。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上午班
1月12日 星期五
上午活动
一、晨间活动
1.热情接待来园的家长与幼儿。
2.安抚幼儿情绪,幼儿自主游戏。
3.晨间总动员:快乐攀爬
目标:
(1)锻炼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熟练使用钻爬等动作。
(2)能够手脚协调,快速地走过小桥。
(3)喜欢参与晨间活动,愿意与同伴一起玩耍。
二、早操
1.幼儿能够按照队形站在自己的点上。
2.幼儿跟随老师跳早操,能够边唱边跳。
三、集中教育——安全活动《预防火灾》
活动目标:
1. 培养幼儿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2.让幼儿了解火灾发生的几种原因,懂得如何防范。
3.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活动准备:
课件、图片、玩具、毛巾、电话、几种防火安全标志。
活动过程:
一、从一些物品中找出幼儿不能玩、易引起火灾的东西,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观看图片,引导幼儿说出火灾的危害。火不仅能烧毁房子,烧伤人,还会烧毁森林,污染空气。
二、通过图片,引导幼儿说出预防火灾的方法,认识"防火"标志。
1.预防火灾,小朋友们不能随便玩火。
2.蚊香不能靠近容易着火的物品。
3.不能随便燃放烟花爆竹。小朋友不能玩未熄灭的烟头,见了没熄灭的烟头应及时踩灭。
4.认识"严禁烟火"的标志。
四、简要说出火的用途,消除幼儿惧怕火的心理压力。
五、让幼儿初步掌握几种自救逃生的方法与技能。
万一着小火了怎么办?着大火了呢?困在房间里?公共场所着火怎么办?教师:首先要打119报火警。
六、游戏:"安全防火自救"游戏。通过游戏培养幼儿遇火不惧怕、不慌张,提高幼儿防火自救的能力。活动延伸:认识标志,设计标志。让幼儿为不同的场所设计并张贴相应的"禁止烟火""当心火灾"等标志。
四、游戏活动
(一)开放区域
美工区 语言区 益智区 建构区 音乐区
(二)材料调整
区角材料
(三)重点指导区域
语言区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2.锻炼幼儿的语言发展能力。
活动准备:师摆放好各区角
活动过程:
1.幼儿取卡入区,自愿选择区域进行游戏。
2.幼儿自主游戏,遵守游戏规则不吵闹。
3.根据各区域的游戏情况,教师巡回指导观察。
4.幼儿收拾整理区域材料摆放整齐。
5.教师点评并鼓励表扬认真游戏的幼儿。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一课题:第二十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