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市第二幼儿园:在线备课系统

西林园区

当前位置:首页 > 备课资源 > 西林园区

课题:[吕红]第六周2024.4.1—4.3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

芽芽二班  吕红

2024.4.1—4.3 第六周

下午班——

4月1日   星期一

上午活动

一、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二、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下午活动

一、室内绘本特色——《我爸爸》

活动目标:

1.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爸爸的形象;

2.理解绘本内容,感受爸爸的爱。

活动准备:绘本《我爸爸》课件。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你们家里都有谁?

2.你们最喜欢爸爸还是妈妈?

3.为什么喜欢爸爸/妈妈呢?

总结:小朋友们说的都很棒,今天老师带来的绘本故事就是说的一个小朋友的爸爸,他就是安东尼的爸爸。

二、讲故事

1.出示封面

(1)你们看看图片里安东尼爸爸是什么样子啊?

(2)你们觉得他爸爸会是什么样的人呢?

2.阅读故事

(1)出示绘本内容并提问:他在赶谁?他在跳什么?他在走什么?他在跑步中是第几名?

(2)在看到“我爸爸吃的像马一样多”的时候提问:你们看他的爸爸变成了什么?

(3)如果是你的爸爸,那你们觉得自己的爸爸是什么动物呢?

(引导幼儿说出:我爸爸像……一样)

总结:看完这个故事,你们想对自己的爸爸说什么呢

活动结束:

今天我们认识了安东尼的爸爸,安东尼很爱他的爸爸。老师也了解到小朋友们也很爱自己的爸爸,安东尼把自己对爸爸的爱画成了这个绘本故事,小朋友们回家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爸爸的爱,好吗?

二、户外体育游戏(一)——滚滚乐

活动目标:

1.初步尝试用体能圈拖篮球,发展幼儿在拖篮球时对篮球的控制能力;

2.乐意与同伴共同游戏,体验篮球游戏带来的乐趣;

3.通过游戏,理解遵守基本的游戏规则的重要性。

活动准备:

1.人手一个体能圈和篮球;

2.游戏音乐和足够的场地。

活动重点:

1.尝试用体能圈拖篮球走;

2.发展幼儿在拖篮球时对篮球的控制能力。

活动难点:通过游戏,理解遵守基本的游戏规则的重要性。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热身篮球操。

幼儿手拿篮球一个跟着一个走,幼儿边念儿歌边走成一个大圆(儿歌为: 走走走,走走走,走成一个大篮球。)

2.教师和幼儿一起做热身活动。

3.游戏介绍。

师:“今天我们玩一个叫拖小猪的游戏,你们手中的篮球就是小猪。待会儿老师发给每个小朋友一个体能圈,请小朋友用体能圈套住小猪后向前走,注意拖圈时不要让小猪跑出圈外,如果小猪不听话跑出来请小朋友赶快把它放进竹圈里然后继续游戏。”

4.教师示范游戏玩法。

5.幼儿分组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二、活动结束

1.让幼儿把物品放回原位;

2.表扬认真游戏的幼儿;

3.听音乐做拉伸操放松。

三、户外体育游戏(二)——熊来啦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锻炼幼儿手臂肌肉和控制能力;

2.锻炼幼儿的手、眼的协调能力;

3.发展走、跑、跳等基本动作及动作的灵敏性、协调性;

4.提高动作的协调性与灵敏性;

5.乐于参与体育游戏,体验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球、篮子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导入

教师:小朋友,你们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呢?你们知道怎么玩吗?今天老师教给大家一种新的玩法——投篮。

2.让幼儿排好队,带到操场

3.教师介绍规则并作示范

每次上来一次好朋友在划线的地方站好,双手握住球,向篮里投去,投进为赢,投不进为输,每人投三次,依次往下轮

4.老师向幼儿介绍动作要领,双手托球过头部,瞄准篮筐让手指拨动球,手腕发力,上身倾斜,把球往篮里投

5.幼儿进行投篮

老师及时表扬投的好的小朋友

6.提醒幼儿按照正确方法和要领进行投篮

7.让投的好的朋友为大家表演一次

8.幼儿自由投篮

二、活动结束,带领幼儿收拾篮球后做放松运动。

四、户外体育游戏(三)——花样篮球

活动目标:

1.练习双人近距离滚接篮球,提高手眼协调能力;

2.体验与同伴共同滚接球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篮球若干;

2.熊猫头饰;

3.音乐:《健康歌》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分发头饰,教师带领幼儿到户外活动场地

引导语:“小朋友们,今天我是熊猫妈妈,你们就是我的熊猫宝宝。”

2.热身运动:教师播放音乐做热身

3.自主探索篮球玩法

(1)出示篮球,幼儿探索篮球玩法

教师:“今天熊猫妈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好朋友,这是什么?(篮球)篮球可以怎么玩?(请个别幼儿说说)篮球有这么多的玩法呀!现在我给每个人都发一个篮球,你们先和篮球玩一玩,和篮球做做朋友!”

(2)幼儿自由探索玩篮球

教师:“你们刚才和篮球是怎么玩的?谁来玩一玩给大家看看?”

(3)幼儿男女生分组,滚接篮球

教师:等会儿熊猫妈妈口哨声响起,熊猫宝宝送完篮球要赶紧到妈妈这里排队,男生一队,女生一队,我们来玩下一个好玩的游戏。

(4)自由探索2人玩一个篮球

教师:“刚刚我们一个人玩一个篮球,那两个人在一起玩一个篮球,可以怎么玩?”

5.教师示范两人篮球游戏玩法

教师:“坐下来,把双腿打开,像球门一样,我把球宝宝推进你的球门,你接住球宝宝再把它传给我。”

6.男女组合玩滚球,教师巡回指导

7.听教师口令滚篮球

二、活动结束,把篮球放回指定区域后做放松运动。

 

上午班——

4月2日   星期二

上午活动

一、晨间活动

1.热情接待来园的家长与幼儿。

2.安抚幼儿情绪,幼儿自主游戏。

3.晨间总动员:户外自主游戏

(1)带领幼儿到游戏场地。

(2)幼儿自主游戏,教师观察与指导。

(3)鼓励幼儿积极主动地自主选择、自主开展、自发交流。

(4)游戏评价与问题解决。

(详见本周“自主游戏观察记录”)

二、早操

1.幼儿能够按照队形站在自己的点上。

2.幼儿跟随老师跳早操,能够边唱边跳。

三、语言活动——衣服是什么东西做成的

活动目标:

1.认识常见的衣物材质,如棉、麻、丝等。

2.能够简单描述不同材质的衣物的特点。

3.培养幼儿对衣物材质的感知和观察能力。

4.培养幼儿对衣物材质的简单辨别能力。

活动过程:

1.不同材质的衣物样品,如棉T恤、丝质衬衫、麻料裙子等。

2.PPT 或图片资料,用于展示不同材质的衣物特点。

3.触摸盲盒或布料样本,供幼儿进行触摸。

活动过程:

一、导入

老师可通过展示 PPT或图片,介绍不同的衣物材质,并简单描述每种材质的特点。可以引导幼儿观察穿着自己和同学的衣物,并与图片对比,让幼儿感知到不同材质的衣物。

二、示范教学

老师从触摸和观察两个方面示范教学,首先让幼儿摸摸自己身上的衣

物,用手去感知不同的材质,比如布料的粗糙、丝绸的光滑等。向幼儿展示不同材质的衣物样品,让他们观察并指出每种衣物的材质特点。

三、小组活动

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给予不同的衣物样品和触摸或感知盲盒让他们在老师的引导下观察、摸索,并讨论出每种材质的特点,最后向全班汇报各自小组的发现。

四、游戏互动

通过分类游戏或比赛,加深幼儿对不同材质的衣物辨别和认知。比如

老师出示一件衣物,要求幼儿说出它的材质,并将其贴在对应的材质

标志上,或者比赛看哪个小组最快速准确地辨别出正确的材质。

 

四、区角游戏

(一)开放区域:

科学区、建构区、益智区、角色区、美工区

(二)材料调整:科学区内添加新的实验材料。

(三)重点指导区域:美工区

活动目标:

1.能够通过操作,知道一些美术工具的使用方法。

2.对动手操作感兴趣,愿意尝试多种创意的美术。

活动准备:

教师分类整齐的摆好各区角

活动过程:

1.幼儿取卡入区,自愿选择区域进行游戏。

2.幼儿自主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关注到各区域的游戏情况,及时、适当的介入指导。

4.听音乐,幼儿收整区域材料送回原处并摆放整齐。

5.教师点评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并鼓励表扬认真游戏的幼儿。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午班——

4月3日   星期三

上午活动

一、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二、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下午活动

一、益智游戏——谁会飞

活动目的:

1.锻炼幼儿的注意力;

2.训练幼儿的快速反应力。

活动准备:

1.蝴蝶翅膀

2.小椅子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幼儿围成一个圆圈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的动物有哪些呢,我们来说一种动物的名字吧。如:“蝴蝶来了。”

2.游戏环节

(1)幼儿判断这种动物会不会飞。

教师:那你们说的动物会不会飞呢?如果是会飞的动物,就离开座位做小鸟的动作。如果是不会飞的动物,就坐着不动。

(2)幼儿如判断失误,就算游戏失败,停玩一次游戏。

3.游戏升级

教师:现在要提升游戏难度了哦,当老师说“蝴蝶飞飞,飞得高”,就踮起脚飞。老师说“蝴蝶飞飞,飞得低”,幼儿就半蹲着飞。

4.教师示范玩法

5.再次升级(加上小椅子)

教师;现在小蝴蝶要回家,那当老师说到“蝴蝶飞飞,飞回家”,你们就飞回到座位上。

(幼儿在飞回座位时,如找不到就算游戏失败,停玩一次游戏。)

二、活动结束

带领幼儿做放松运动,调整休息。

二、户外体育游戏(一)——抓尾巴

活动目标:

1.练习快跑和躲闪的动作,提高幼儿身体的灵活性、协调性;

2.在游戏中有合作意识及合作能力。

活动准备:

1. 废旧报纸条;

2. 小尾巴若干;

3. 音乐游戏光盘。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

1.队列练习

列队成四路纵队,听口立做动作:立正、稍息、向前看齐、齐步走、左右转弯等。

2.听着音乐做热身运动

教师自编,上肢----下蹲----体转-----腹背----踢腿-----整理运动。

二、游戏开始:

1.请幼儿想想两人怎样玩尾巴。

请幼儿自由找一朋友,分散练习,教师巡回指

2.请幼儿示范玩法,把尾巴塞进裤腰,让对方揪出。

3.教师讲解玩法规则:两人面对面站立,数一二

三、同时开始左右挪动,瞅准机会揪对方的尾巴,但不得推拉,先揪下对方尾巴为胜,幼儿进行游戏。

1.提问:怎样不被对方捉住尾而自己却能捉住别人的尾巴?

2.鼓励幼儿快跑躲闪身体灵活动作要快。幼儿再次练习揪住尾巴的为胜利。

三、自由玩尾巴

1.教师提问:你们知道,尾巴除了有这些玩法,还有其他什么有趣又好玩的方法吗?自己去和好朋友一起玩一玩。

2.互相交流分享各自发现的新玩法。

3.探索用报纸条玩揪尾巴的游戏。

三、户外体育游戏(二)——跳房子

活动目标:

1.玩跳房子游戏,挑战不同难度的脚与脚印重合跳

2.在运动中通过观察、尝试、反思、调整,体验挑战的乐趣

活动淮备:

四组九个格子的房子、大小脚印若干。

活动重点:

控制自己的脚在跳房子的过程中不踩到房子的墙壁,努力做到脚与脚印重合跳。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激发兴趣,活动身体

(1)教师运用具有想象力的游戏指导语带领幼儿做热身活动。通过小跑、高人走、矮人走、双脚跳、单脚跳等动作,重点活动幼儿下肢关节。

(2)教师操作卡通脚印图片,摆出各种脚步变换步伐:并腿跳、分腿跳、左右开合跳、前后交叉跳、单脚跳、转身跳等,幼儿跟着脚印方位的变化学做各种跳步造型。

2.引导探索,开展游戏

(1)玩占格子游戏,幼儿分成四队。

引导幼儿站到1-6号格子里,一人一格,不能踩到墙壁。要求幼儿分队走过房子,按箭头指示方向走到房子门前站好。

(2)幼儿自由尝试跳房子

教师提出要求:必须是跳过去;不能踩到房子的墙。

(3)练习多种步伐跳房子

幼儿练习分腿跳、并腿跳

(4)挑战脚与脚印重合跳房子

幼儿每人取一对脚印按照分腿、并腿两种简单的步伐贴在房子里。尝试脚与脚印重合跳。

二、活动结束。

四、户外体育游戏(三)——花样篮球

活动目标:

1.初步尝试用体能圈拖篮球,发展幼儿在拖篮球时对篮球的控制能力;

2.乐意与同伴共同游戏,体验篮球游戏带来的乐趣;

3.通过游戏,理解遵守基本的游戏规则的重要性。

活动准备:

1.人手一个体能圈和篮球;

2.游戏音乐和足够的场地。

活动重点:

1.尝试用体能圈拖篮球走;

2.发展幼儿在拖篮球时对篮球的控制能力。

活动难点:通过游戏,理解遵守基本的游戏规则的重要性。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热身篮球操。

幼儿手拿篮球一个跟着一个走,幼儿边念儿歌边走成一个大圆(儿歌为: 走走走,走走走,走成一个大篮球。)

2.教师和幼儿一起做热身活动。

3.游戏介绍。

师:“今天我们玩一个叫拖小猪的游戏,你们手中的篮球就是小猪。待会儿老师发给每个小朋友一个体能圈,请小朋友用体能圈套住小猪后向前走,注意拖圈时不要让小猪跑出圈外,如果小猪不听话跑出来请小朋友赶快把它放进竹圈里然后继续游戏。”

4.教师师范游戏玩法。

5.幼儿分组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二、活动结束

1.让幼儿把物品放回原位;

2.表扬认真游戏的幼儿;

3.、听音乐做拉伸操放松。

 

4月7日   星期日(补星期五)

上午活动

一、晨间活动

1.热情接待来园的家长与幼儿。

2.安抚幼儿情绪,幼儿自主游戏。

3.晨间总动员:户外自主游戏

(1)带领幼儿到游戏场地。

(2)幼儿自主游戏,教师观察与指导。

(3)鼓励幼儿积极主动地自主选择、自主开展、自发交流。

(4)游戏评价与问题解决。

(详见本周“自主游戏观察记录”)

二、早操

1.幼儿能够按照队形站在自己的点上。

2.幼儿跟随老师跳早操,能够边唱边跳。

三、集中教育——安全《红灯停绿灯行》

活动目标:

1.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知晓其颜色、形状、符号所代表的意义;能运用描绘、游戏等形式大胆地表现通过交叉路口的情形。

2.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有意观察,记忆表现能力。

3.培养学生关心社会的情感,增强学生社会体验的经验,教育学生注意交通安全。

活动准备:各种交通标志范画等。

一、儿歌导入:

  “红灯红红眼睛眼睛眨一眨车子停一停

  绿灯绿绿眼睛眼睛眨一眨车子向前进车子向前进”

  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拍手唱一唱。

二、谈话

  同学们这首歌好听吗?那我们除了会唱,还从这首歌学到了什么?

  学:“红灯停,绿灯行”

  师板书标题。

  小朋友们,我们学校外面就是宽阔的八一路和韶山路,上面的车辆来来往往,川流不息。我们上学放学,都要经过这些地方。遵守交通规则对于我们来说非常重要。如果随意而行,那我们的安全就会受到威胁,也会给交通带来阻塞。问一问,平时都遵守交通规则了吗?

三、认一认

  那我们就看看同学们是怎样遵守交通规则的,首要的是你们认识多少交通标志,会看交通标志的孩子才是真正懂的交通规则的好孩子。出示多媒体交通标志。

  提问的方式进行。(扫描教材图片,用灯片出示)

  师板书:红色的标志————禁止标志例如:禁止机动车通行等

  黄色的标志————警告标志例如:警告标志,注意信号灯。警告标志,注意危险。

  蓝色的标志————指示标志例如:指示标志:不行,指示标志:人行横道。

  总结:多认识一些标志遵守的交通规则更好。

四、忆一忆

  下面我们有个机器人,想让同学们看看他做的对不对?

  导入多媒体机器人片段(一分钟)

  问:机器人为什么被撞倒了?

  大家都很棒,大家多说自己遵守交通规则了,那老师想问问你是怎样遵守交通规则的?

五、作品欣赏

  欣赏别的小朋友的画,自主发现绘画内容和表现形式。1、过天桥:这幅画画了什么内容?(小朋友们放学回家过天桥,他们不追跑打闹,按照顺序一个个通过天桥。)这幅画是用什么工具材料画的?(油画棒画的)有没有表现全部的马路和天桥?(只是表现了天桥的一小段和桥下马路的一角,没有表现全部。否则场景太大,人物就小了。)

  2、过斑马线:这些小朋友在干什么?(过马路)他们是在什么时候过马路的?(红灯把车子停下来的时候)他们踩着什么过马路?(斑马线)他们是不是遵守规则的好孩子呢?

  3、这幅画画的是什么?(小朋友在警察叔叔的.帮助之下过马路)用什么“画”出来的?怎么只有两种颜色呢?(刻纸作画)这里画了些什么动作的小朋友呢?

 

四、区角游戏

(一)开放区域:

益智区、音乐区、生活区、美工区、语言区

(二)材料调整:科学区内添加新的实验材料。

(三)重点指导区域:美工区

活动目标:

1. 能够通过操作,知道一些美术工具的使用方法。

2. 对动手操作感兴趣,愿意尝试多种创意的美术。

活动准备:

教师分类整齐的摆好各区角活动过程:

1. 幼儿取卡入区,自愿选择区域进行游戏。

2. 幼儿自主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 教师关注到各区域的游戏情况,及时、适当的介入指导。

4. 听音乐,幼儿收整区域材料送回原处并摆放整齐。

5.教师点评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并鼓励表扬认真游戏的幼儿。

 


 


评课

表情

共 0 条评课
  • 这篇内容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