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4.15—2024.4.19 第九周
上午班——
4月15日 星期一
上午活动
一、晨间活动
1.热情接待来园的家长与幼儿。
2.安抚幼儿情绪,幼儿进行桌面游戏。
目标:
(1)知道玩具名称。
(2)能够拼搭各种造型。
(3)体验与同伴交流合作的乐趣。
二、早操
1.幼儿能够按照队形站在自己的点上。
2.幼儿跟随老师跳早操,能够边唱边跳。
三、集中教育——科学《送玩具回家》
活动目标:
1.懂得玩过玩具后要放回原处。
2.学习收拾玩具的方法。
3.体验与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ppt课件、玩具。
活动过程:
一、讲述故事《明明的玩具》。
1.利用木偶教师有表情地讲述故事。
2.提出问题:明明想请小朋友玩什么?为什么找不到?明明为什么难过地哭了?妈妈对他说什么?
二、引导幼儿玩游戏"玩具找家"。
1.教师介绍游戏玩法。
2.提出游戏要求。
3.幼儿游戏,教师观察适时介入引导。
三、观察图片,然后思考并操作
1.该把笑脸给谁?该把哭脸给谁?
2.说一说: 玩完玩具后把玩具送回家有什么好处?
四、组织幼儿交流、评价。
活动延伸:
1.创设有序摆放活动材料的环境,在各类材料柜贴上相应的标志,帮助幼儿学会分类、对应收放活动材料。
2.指导家长提供便于幼儿取放的玩具柜,引导幼儿自己及时整理玩具并放回原处,养成幼儿自己整理玩具的好习惯。
四、户外体育游戏——《吹泡泡》
活动目标:
1.学习吹泡泡的儿歌。
2.能用踮脚、下蹲、后跳的动作参与游戏。
3.体验与同伴团结合作的成功;
活动准备:
1.泡泡水
2.幼儿已有牵圆圈进行游戏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带幼儿整队走到户外,提醒幼儿户外的常规要求。
2.教师吹泡泡,让幼儿自由抓泡泡,比比谁抓的多,提醒幼儿在活动过程中注意安全。
二、基础部分
1.引导幼儿学习踮脚、下蹲、后跳的动作,注意幼儿动作的准确性。 2.教幼儿游戏的儿歌。
吹泡泡,吹泡泡,一吹吹个大泡泡,一吹吹个小泡泡,泡泡飞高了,泡泡飞低了,泡泡破了。
3.讲解游戏规则。
当儿歌念到吹成大泡泡时,幼儿拉成一个大圆圈;念到吹成小泡泡时, 幼儿向中靠拢;念到批泡泡飞高了,幼儿踮脚;念到泡泡飞低了,幼儿蹲下;念到泡泡破了,幼儿向后跳。
4.引导幼儿边念儿歌边玩游戏。
三、结束部分
放松活动,听音乐做放松操。
五、区角游戏
(一)开放区域:
语言区 益智区 音乐区 生活区 美工区
(二)材料调整:益智区内添加新的游戏材料。
(三)重点指导区域:益智区
活动目标:
1.能够通过操作,了解材料的玩法。
2.对游戏感兴趣,愿意尝试多种材料。
活动准备:
教师分类整齐的摆好各区角
活动过程:
1.幼儿自主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2.教师关注到各区域的游戏情况,及时、适当的介入指导。
3.听音乐,幼儿收整区域材料送回原处并摆放整齐。
4.教师点评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并鼓励表扬认真游戏的幼儿。
六、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多喝水,知道及时补充水分;
2.组织幼儿及时如厕,便后洗手;
3.组织幼儿做好饭前准备,饭后散步;
下午班——
4月16日 星期二
下午活动
一、语言游戏——切土豆
二、体育游戏——《揪尾巴》
活动目标:
1.练习快跑和躲闪的动作,提高幼儿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
2.培养幼儿能在游戏中友爱互助的良好品德。
活动准备:
废旧报纸条、彩色布条、音乐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
1.队列练习列队成四路纵队,听口立做动作:立正、稍息、向前看齐、齐步走、左右转弯等
2.听着音乐做热身运动教师自编,上肢--下蹲--体转-腹背--踢腿--整理运动
二、游戏开始
1.请幼儿想想两人怎样玩布条。请幼儿自由找一朋友,分散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2.请会玩揪尾巴的幼儿示范玩法,把布条塞进裤腰,让对方揪出布条。教师讲解玩法规则:两人面对面站立,数一二三,同时开始左右挪动,瞅准机会揪对方的尾巴,但不得推拉,先揪下对方尾巴为胜,幼儿进行游戏。
3.教师提问:怎样不被对方捉住尾而自己却能捉住别人的尾巴?鼓励幼儿躲闪灵活,捉的动作要快。幼儿再次练习揪住尾巴的为胜利
三、自由玩布条
1.教师提问:你们知道,布条除了有这些玩法,还有其他什么有趣又好玩的方法吗?自己去和好朋友一起玩一玩,好不好?
2.互相交流分享各自发现的新玩法。
3.探索用报纸条玩揪尾巴的游戏。
三、幼儿离园
1.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2.离开幼儿园要带好口罩。
下午班——
4月17日 星期四
上午活动
一、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二、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下午活动
一、科学游戏——《踩影子》
1.引导幼儿创造性地玩影子游戏,体验游戏的乐趣。
2.幼儿在游戏中既能机灵的踩到对方的影子,又能保护自己的影子。
3.发展幼儿身体动作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活动准备:
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引导幼儿实验:阳光下怎样使自己的影子快速的“离开”“消失”或“变小”。
(请幼儿想办法,并一起讨论办法)
二、展开
1.教师与幼儿一起交流自己的实验和发现,引导幼儿充分利用活动场地上的大树和大型活动器械做“隐蔽物”实验让影子消失的方法。
2.让两人一组互捉对方的影子,看谁踩到对方的影子的.次数多。
3.游戏:踩影子
跑的动作要协调、灵活,用脚去踩对方的影子,并千方百计的保护自己的影子不让对方踩到,
看谁踩到对方影子的数量多为胜。
4.根据幼儿兴趣进行游戏,教师参与并指导活动。
三、结束
1.表扬幼儿创造性地玩法,鼓励动脑筋,动作灵活的幼儿。
2.游戏“矮人与巨人”,让幼儿进行放松活动。
二、体育游戏——《袋鼠跳》
活动目标:
1.通过多种方式玩布袋,提升体育器材的趣味性。
2.发展幼儿的灵敏性、协调性,提高幼儿的下肢力量及有氧耐力。
3.培养幼儿自我调节能力和不怕困难的品质。
活动准备:
跳袋、音响。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
1.游戏:听口令做动作
二、好玩的跳袋
1.分发布袋,用身体的各部位玩一玩,相互模仿。
2.游戏:听声音,找一找。
幼儿将布袋套到头上,听老师的拍手声,判断教师的所在位置。
拍手声停止后,拿下布袋确认是否找到老师。
3.猫头鹰的游戏。
幼儿将布袋披在身上,蹲下当猫头鹰,教师随音乐把“老鼠”洒在空地上,音乐结束,“猫头鹰飞起将老鼠抓回。
三、小袋鼠学跳远。
幼儿将布袋撑开,跳进去,并提拉袋口,双脚向前跳。
四、毛毛虫的梦想
幼儿用布袋变毛毛虫,幼儿套进布袋中,在地面上爬行,跟随教师吃树叶,然后结茧,最后蜕变为蝴蝶,在布袋周围飞翔。
五、放松活动
1.师和幼儿一起做放松运动。
2.用变魔术的方式,将布袋收拾好。
三、幼儿离园
1.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2.离开幼儿园要带好口罩。
上午班——
4月19日 星期五
一、晨间活动
1.热情接待来园的家长与幼儿。
2.安抚幼儿情绪,幼儿进行桌面游戏。
目标:
(1)知道玩具名称。
(2)能够拼搭各种造型。
(3)体验与同伴交流合作的乐趣。
二、早操
1.幼儿能够按照队形站在自己的点上。
2.幼儿跟随老师跳早操,能够边唱边跳。
三、集中教育——安全《不玩火》
活动目标:
1.知道火柴、打火机、厨房灶具等用品使用不妥会有危险。
2.不碰触易燃、易爆的器具,不玩火。
3.学会如何应付火灾,知道如何在火场逃生。
活动准备:
ppt课件、湿毛巾。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
1.身上穿红袍,性情真烦躁。引起心头火,一跳八丈高。
2.请幼儿议论火有什么用途:
能够帮我们做饭,能够取暖,能够
放烟花,能够烤干衣服,能够烤熟食品等等。
3.那火除了对我们有益处,有没有害处呢?
二、认识生活中的易燃物件和家中的主要火源。
1、观看小实验“纸的焚烧”,帮助少儿认识有些物件很简单被引燃,认识火源和易燃物件。
2.提问: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东西是火源?
三、出示 “严禁烟火”、“安全出口”标志,知道其特别含义并懂得预防火灾。
1.你们知道这些标志是什么意思吗?
2. 假如发生了火灾,我们要怎么办?如何逃离火灾?
3.教师小结。
四、户外体育游戏——《小兔乖乖》
活动目标:
1.知道小兔是怎么走路的
2.会双脚向前行进跳。
3.体验玩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音乐。
活动过程:
一、老师扮演妈妈,带小朋友自然进入场地。
1.“孩子们,今天天气不错,妈妈带你们出去玩玩,好吗?
2.你们愿意帮妈妈做事情吗?那你们得先跟着妈妈把身体锻炼好,这样帮妈妈做事情妈妈才放心。
二、做运动,幼儿分散站立。
1.孩子们,找一个位置站站好。
教师:
握住小手转一转,伸出小脚晃一晃。
换只小脚晃一晃,双脚并拢抬一抬双手叉腰摇一摇,双手摸地蹲一蹲,
最后轻轻跳一跳。(两遍)
三、讲解游戏玩法。
1.妈妈:孩子们,我们兔子有一个最大的本领,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2.看妈妈怎么跳的?
教师示范双脚向前行进跳,让幼儿观察妈妈的动作。
四、练习动作。
小兔跟着妈妈在门前空地上练习。(要求双脚同时起跳,不必跳太高,双放在体前。)
五、开始游戏。
妈妈带领小兔做矮人走。
六、放松运动。
听音乐做放松运动。
六、五、区角游戏
(一)开放区域:
语言区 益智区 音乐区 生活区 美工区
(二)材料调整:益智区内添加新的游戏材料。
(三)重点指导区域:益智区
活动目标:
1.能够通过操作,了解材料的玩法。
2.对游戏感兴趣,愿意尝试多种材料。
活动准备:
教师分类整齐的摆好各区角
活动过程:
1.幼儿自主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2.教师关注到各区域的游戏情况,及时、适当的介入指导。
3.听音乐,幼儿收整区域材料送回原处并摆放整齐。
4.教师点评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并鼓励表扬认真游戏的幼儿。
六、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多喝水,知道及时补充水分;
2.组织幼儿及时如厕,便后洗手;
3.组织幼儿做好饭前准备,饭后散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