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
苗苗一班 潘月
2024.11.25—2024.11.29 第十三周
上午班——
11月25日 星期一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 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 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 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 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 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二楼平台
游戏材料:纸杯、奶粉罐、大型积木
观察重点:游戏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支持策略:
(1)教师语言支持游戏。
(2)遇到问题及时指导。
(3)教师观察幼儿游戏中的操作。
三、游戏分享
1. 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 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社会活动——《陌生人我不怕》
1.知道“陌生人”的含义,懂得不轻信陌生人的道理。
2.能初步识别陌生人的哄骗行为,树立初步的防范意识,提高遇到危险沉着冷静处理问题的能力。
3.初步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准备
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歌曲引入,了解哄骗
1.播放歌曲《小兔乖乖》:幼儿随音乐进入教室。
2.提问引导:
这首儿歌叫什么名字?
《小兔乖乖》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小兔子为什么没开门?它是怎么判断门外不是妈妈的?
3.教师小结:小兔子真聪明,遇到问题不慌不忙,动脑筋想办法。
4.情境讨论:
如果你一个人在家,有人来敲门,你会怎么做?
是所有的人敲门都不开吗?(引导幼儿判别亲朋好友和陌生人的区别)
二、观看视频,引发思考
1.播放视频《不跟陌生人走》片段:到“阿姨想带小雨走”处暂停。
2.提问互动:
如果你是小雨,会跟那位阿姨走吗?为什么?
阿姨是怎样把小雨骗走的?
小雨的好朋友用了什么办法救小雨?
3.继续播放视频:观看小雨的朋友如何成功解救小雨。
4.讨论总结:
我们不能轻易相信陌生人,因为陌生人有可能是坏人。
遇到陌生人哄骗时,要动脑筋想办法,比如给家里人打电话、找警察叔叔帮忙等。
三、角色扮演,真实体验
1.组织角色扮演游戏:“陌生人我不怕”。
教师扮演陌生人,尝试用各种方法哄骗幼儿(如给玩具、给食物、带去找妈妈等)。
2.幼儿想办法应对陌生人,并尝试求助。
3.能力提升:
让能力强的幼儿扮演陌生人,进一步提升全班幼儿的防范意识。
四、判断推测,巩固知识
1.播放情景模拟:
情景一:陌生人给小朋友玩具。
情景二:陌生人给小朋友好东西吃。
情景三:陌生人带小朋友找妈妈。
2.提问讨论:
遇到这些情况你会怎么做?
引导幼儿综合运用已有经验进行判断和推理。
3.教师小结:遇到事情要多动脑筋,不轻信陌生人的话,不随便跟陌生人走。
五、歌曲表演,放松心情
播放歌曲《我不上你的当》:
幼儿边听歌曲边跟随音乐表演,放松紧张情绪。
通过歌曲再次强调不上陌生人当的意识。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午班——
11月26日 星期二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大操场
游戏材料:篮球
观察重点:篮球游戏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支持策略:
(1)教师语言支持游戏。
(2)遇到问题及时指导。
(3)教师观察幼儿游戏中的操作。
三、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桂花树
游戏材料:瑜伽砖、纸杯、铁桶
观察重点:游戏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支持策略:
(1)教师语言支持游戏。
(2)遇到问题及时指导。
(3)教师观察幼儿游戏中的操作。
二、场馆活动
阅读室——《我的情绪小怪兽》
材料:绘本书、故事盒子、音频、手偶
活动目标:
1.幼儿自己翻阅简单画面的图书,并能用简单的语句描述。
2.学习整理图书,懂得爱护图书,并在活动后能把图书摆放整齐。
四、幼儿离园
1.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上午班——
11月27日 星期三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3)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4)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桂花树
游戏材料:瑜伽砖、铁桶、亿童建构
观察重点:游戏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支持策略:
(1)教师语言支持游戏。
(2)遇到问题及时指导。
(3)教师观察幼儿游戏中的操作。
三、游戏分享
1.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科学活动——《认识半圆形》
活动目标:
1.认识半圆形,能正确区分半圆形和其他图形。
2.通过观察和操作,掌握半圆形的基本特征,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半圆形。
3.对数学活动有兴趣,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
ppt课件、图形卡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故事引入:小猫咪找到了一个半圆形的饼干,它很高兴地吃了起来。可是,它不知道这个饼干是什么形状的,于是它去问妈妈。妈妈告诉它,这个饼干是半圆形的
2.出示图形卡片:教师出示圆形和半圆形卡片,让幼儿观察并比较它们的区别。
二、认识半圆形
1.观察半圆形: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半圆形的特点,如半圆形是圆形的一半,有一条直的边等。
2.触摸感受:让幼儿用手触摸半圆形实物或模型,感受其形状和质感。
3.语言描述:鼓励幼儿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半圆形,如“半圆形是圆的一半,它有一条平平的边”。
三、巩固认识
1.图形分类:教师出示各种图形卡片,让幼儿将半圆形与其他图形区分开来,并放在指定的位置。
2.找半圆形:在活动室内寻找含有半圆形元素的物品,如半圆形窗花、半圆形挂饰等,让幼儿加深对半圆形的认识。
3.画半圆形:给幼儿发放画有半圆形的图画纸和彩笔,让幼儿尝试画出半圆形,并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四、活动总结
1.回顾知识点: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本次活动的知识点,强调半圆形的特点和与其他图形的区别。
2.表扬与鼓励:对在活动中表现积极的幼儿给予表扬和鼓励,激发他们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午班——
10月28日 星期四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二楼平台
游戏材料:纸杯、奶粉罐、大型建构。
观察重点:游戏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支持策略:
(1)教师语言支持游戏。
(2)遇到问题及时指导。
(3)教师观察幼儿游戏中的操作。
三、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大操场
游戏材料:篮球
观察重点:篮球游戏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支持策略:
(1)教师语言支持游戏。
(2)遇到问题及时指导。
(3)教师观察幼儿游戏中的操作。
二、区域活动
重点区域:益智区
材料:画笔、蛋糕盘
活动目标:
1.有探究兴趣和求知的欲望,学习做事专心细致,能坚持克服困难。
2.能综合运用感官进行观察比较,掌握发展感知觉、手眼协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幼儿离园
1.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下午班——
11月29日 星期五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并用符号表示自己的心情;
3.能用语言、图画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大操场
游戏材料:篮球
观察重点:篮球游戏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支持策略:
(1)教师语言支持游戏。
(2)遇到问题及时指导。
(3)教师观察幼儿游戏中的操作。
三、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特色活动——美发屋《美轮美发》
活动目标:
1.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2.有助于幼儿在社交中获得正面反馈,促进社交技能的发展;
3.通过不同的发型,幼儿学习到关于美的不同形式,培养审美观念。
二、区域活动
重点区域:阅读区
材料:绘本书、故事盒子、音频、手偶
活动目标:
1.幼儿自己翻阅简单画面的图书,并能用简单的语句描述。
2.学习整理图书,懂得爱护图书,并在活动后能把图书摆放整齐。
四、幼儿离园
1.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