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市第二幼儿园:在线备课系统

课题研究

当前位置:首页 > 宣城二幼 > 课题研究

【童教育·课程故事】小豆豆的“磨”法变身

 课程起源:

    在每周五的绘本分享的活动中,我们给孩子们分享了《今天我是一粒黄豆》这一绘本故事,孩子们在听完这本绘本故事后开心的和朋友们分享着吃过的豆制品。
关于豆制品小朋友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君柠:“我喝过豆浆,妈妈在家给我用豆浆机磨过豆浆,妈妈就是把豆子放到机器里磨出来的。”
熙熙:“妈妈带我去泾县玩的时候,我看到过豆腐店。”
璟一:“奶奶在家做饭的时候买过豆腐,奶奶和我说豆腐就是黄豆做的,我看到那个豆腐是白白的。”
卓卓:“我妈妈爱吃豆腐脑,豆腐脑也是豆子做的。”
《指南》中指出:“要选择贴近幼儿生活,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因此我们就抓住了孩子们强烈的好奇心,再结合本班孩子的特点,开始了豆腐制作的旅程。

豆子大讨论:


    那做豆腐应该用什么到什么豆子呢?小朋友们提出了非常重要的问题,于是我们开始讨论到底该用什么来做豆腐呢?
小朋友们的猜想:
徐姚:“我看过做豆腐的是圆圆的黄黄的一颗一颗的,但是我不知道那个是什么。”
乐乐:“绿豆吧,绿豆就是一颗一颗圆圆的,我家就有绿豆。”
雨乔:“黄黄的豆子我见过可是我不知道它叫什么名字。我们可以去超市找一找他叫什么名字。”
经过小朋友们的寻找他们知道了圆圆的黄黄的一颗一颗的豆子叫做黄豆,孩子们带来了黄豆准备开始制作豆腐,可是要使用什么工具呢?小朋友们提出了疑问。
一鸣:“我老家有石头做的石磨,可以用那个来做豆腐。”
蹊蹊:“我们家有破壁机,奶奶给我做过豆浆,那个机器肯定也可以来做豆腐。”经过两种工具的尝试小朋友们展开了投票,石磨以更高的票数获得了小朋友们的青睐,我们决定使用石磨来进行豆腐的制作。

豆子大变身:

    工具都准备好了,我们先来挑选黄豆吧!可是这么多黄豆我们该怎么挑选呢?
雨桐:“我们要挑选好的豆子坏的豆子不能要。”
敬博:“可以把黄豆倒到篮子里面我们把坏豆子挑出去就好啦!”
说做就做小朋友们在区角中找到竹篮开始挑选黄豆啦。
年糕:“我们选出来的黄豆磨出来的豆浆肯定很好喝。”
玥玥:“可是绘本故事里说要把黄豆泡好才能磨出豆浆呢,我们还要把豆子洗一洗泡一泡等它们喝饱水我们就可以磨豆浆啦!”
    那泡豆子的时候该用冷水还是用热水呢?小朋友们又提出了疑惑,于是我们进行了实验,分别用冷水和热水浸泡了两盆豆子,那豆子该泡多久呢?又是一个新的问题,让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吧!
    “哇!快看”有的豆子胖乎乎的,有的皱巴巴的,还有的还没喝足水呢。
熙熙:“太好啦!终于可以做豆浆啦。”“奇怪为什么豆浆一直没有出现呢?”经过试验之后我们发现原来在磨豆子的时候要加水,把水和黄豆一起放进石磨就可以磨出豆浆啦!带着期待孩子们分工合作,有的用勺子一点点倒入黄豆,有的转动石磨,还有孩子用小刷子把生豆浆刷到盆子里面。
    黄豆全都磨完了,小朋友们发现磨出来的豆渣还是有很大的颗粒,经过资料的查阅,我们决定进行第二次的研磨。
经过第二次的研磨豆子磨出来的生豆浆更白啦,磨出来的豆渣也更细了。
若晗:“豆浆都出来了,可是这里面为什么有好多渣呢?这下豆浆喝不了了。”
安然:“那个是黄豆的豆渣,我们可以用东西把豆渣捞出来。”
阳阳:“可以找史老师借一下纱布!史老师用纱布的时候我看到过上面有小孔,豆浆肯定可以留下来!”
    将豆浆倒入纱布,滤出豆渣我们得到了一盆满满的生豆浆,小朋友们觉得非常的神奇,原来把豆浆里面的豆渣分出来就叫做过滤呀!过滤好的豆浆要倒到锅中进行煮熟之后才能喝,可是豆浆怎么才算煮熟呢,我们经过多次的探索,发现豆浆像喷泉一样沸腾起来在等十五分钟就可以喝啦!
铭煜:“为什么煮沸之后还要等十五分钟呀?”
宇辰:“因为老师说过豆浆会假沸,豆浆没有煮熟是不能喝的。”
    白白的豆浆可真香啊,喝起来甜甜的,真好喝。小朋友们成功的制作出了豆浆,孩子们信心倍增,开始接下来的制作,怎么样才能制作出豆腐呢?
    小朋友们回到家中寻求了爸爸妈妈的帮助,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小朋友们知道了想要制作出豆腐我们还需要带有酸性的物品点卤水,我们找来了白醋和柠檬。
烺狼:“那我们应该倒多少白醋呢?”
“先放一点点,试试多加一点呢?”
    在盆底先倒入白醋和柠檬汁,然后加入冷却的熟豆浆,静置几分钟。看!神奇的事情发生啦!豆花成功啦!小朋友们接着把豆花倒入模具中等待豆腐的成型。我们的豆腐呢?怎么和奶奶买的豆腐不一样,这个豆腐烂烂的。
清妍:“我们的豆腐失败了。”
    第一次做豆腐失败了,小朋友们开始寻找失败的原因
(1)压的时间短
(2)压豆腐的重量不够
(3)纱布没有包紧
    找到失败的原因以后小朋友们决定再尝试一次。
安安:“让我们再试一次吧!”
    我们把豆腐花放到模具里面压一压,就可以变成白白嫩嫩的豆腐啦!
    午睡起来后,孩子们打开纱布,惊喜的喊道:“豆花真的凝固了耶,他们变成了白白嫩嫩的豆腐。豆腐终于完成啦,我们成功啦,”孩子们沉浸在自己的劳动成果中。
景言:“我们做出豆腐了耶。”
画墨:“豆腐真的变硬了。”
一块豆腐在孩子们的努力下,成为了最珍贵的美味,这其中蕴含了孩子们的辛勤劳动和思考探索。
豆腐作完后,小朋友们又开始讨论起来关于豆腐的美食。
君柠:“我们可以用来做豆腐汤。”
乐乐:“豆腐可以用来做成香煎豆腐也很美味。”
    孩子们亲手做的豆腐,经过我们的加工,做成了一道美食,香煎豆腐。香喷喷的豆腐,是我们亲手做出来的,太美味了!
“豆腐真好吃,除了豆腐还有哪些是黄豆做的美食,你们知道吗?”
永怡:“我可以回家找一找,然后分享给大家。”
君柠:“我也可以去找一找。”
    小朋友们在品尝完美味的豆腐之后,又开始寻找豆制品的旅程了。
    豆腐是很常见的一种食物,其制作过程发生了很多的化学变化,从挑选豆子→泡发豆子→磨豆浆→过滤豆渣→煮沸→加入卤水→观察变化→压去水分→等待→豆腐完成,每一条线索的迸发不仅仅是幼儿与幼儿之间的经验提升,也让我们看到了幼儿的能力。
    本次活动从一次普通绘本分享活动开始,幼儿主动尝试揭开豆腐的奥秘。幼儿通过提问、学习、调查、动手操作等途径了解了豆腐的制作方法,并成功制作了豆腐美食。幼儿就是这样自发的、层层递进的对豆腐进行探究,他们在活动中发现问题,并在探究过程中学着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终自然习得经验与知识。(刘孟婷、周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