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
芽芽一班 占文凤
2024.1.8—2024.1.12 第十九周
上午班——
1月8日 星期一
上午活动
一、晨间活动
1.热情接待来园的家长与幼儿。
2.安抚幼儿情绪,幼儿自主游戏。
3.晨间总动员:户外自主游戏。
二、早操
1.幼儿能够按照队形站在自己的点上。
2.幼儿跟随老师跳早操,能够边唱边跳。
三、集中教育
社会:《爱护图书》
活动目标:
1.认识损坏图书的不当行为,养成爱护图书的良好习惯。
2.能够正确阅读图书,学会爱护图书的方法。
活动准备:
1.课件准备:“小图书们的变化”组图、“被弄坏的小图书”对话音频及组图、“我会爱护”组图。
2.材料准备:各类图书。
活动过程:
(一)出示组图“小图书的变化”,引导幼儿观察图片猜测原因,导入主题。
师:看!这些是宝宝幼儿园里新买的小图书,可真漂亮!
师:可是过了几天之后,这些小图书变成什么样了呢?
师:猜猜小图书的身上可能都发生了什么事?
(二)播放对话音频及组图“被弄坏的小图书”,引导幼儿了解损坏图书的不当行为并学习用正确的方法爱护图书。
师:它们怎么变成这样的?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播放对话音频及组图“被弄坏的小图书-1”,引导幼儿认识撕破、折坏书页的不当行为及相应正确做法。
师:壮壮是怎么看书的?(重重翻、折两半、抢书)
师:这本小图书怎么了?(被折角、撕破)
师:你平时也会这么看书吗?
师:我们要怎么看书,才能保护图书?谁来试一试?
小结:图书被撕破了或者被折坏了,就会看不到书里面全部的内容。所以,当我们看书时,要将书本平放在桌子上或者大腿之间,翻书时一页一页地轻轻翻,这样就不会撕破书页或者折坏书页了。
2.播放对话音频及组图“被弄坏的小图书-2”,引导幼儿认识乱涂乱画的不当行为及相应正确做法。
师:为什么小图书上的许多图片都看不清了?
师:小图书的身上怎么有乱乱的图案?
师:如果在你的衣服上乱涂乱画,你会有什么感觉?
师:如果我们特别想画,可以怎么做呢?
小结:在书上涂涂画画会破坏小图书本来的样子和书里的内容,还会影响别的小朋友看书。如果特别想画,我们可以画在其他的空白纸张上。
3.播放对话音频及组图“被弄坏的小图书-3”,引导幼儿认识弄脏图书的不当行为及相应的正确做法。
师:看一看,小图书的身上有什么东西呢?
师:为什么小图书会变得油油的、黏糊糊的?
师:吃完东西,我们应该先做什么再来看书呢?
小结:在看书时,我们应当要讲究卫生,不要把食物的残渣落在书上,或者用脏脏的手去摸书。如果我们吃完了东西,记得先把小手洗干净,擦干后再来看书。
4.播放对话音频及组图“被弄坏的小图书-4”,引导幼儿认识乱丢乱放的不当行为及相应正确做法。
师:为什么小图书一个人在黑漆漆的角落里?
师:如果你是小图书,不能回家是什么感觉?
师:读完书之后,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小结:在我们看完书之后,要把图书放回原来的地方。这样,下次我们就能很快地找到它啦。
(三)出示组图“我会爱护”,鼓励幼儿判断图片中行为的正误,进一步巩固如何爱护图书。
师:正确爱护图书的方法你们都知道了吗?一起来看看图片上的小朋友是不是都做对了呢?
师:这张图片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他这么做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应该怎么做才对呢?
(四)分发材料“图书”,鼓励幼儿尝试正确阅读图书。
师:小朋友们已经知道了很多爱护小图书的方法,现在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吧。记得看书的时候,要好好爱护小图书们噢!
四、区角游戏
(一)开放区域:
阅读区、建构区、生活区、益智区、美工区
(二)材料调整:科学区内添加新的材料。
(三)重点指导区域:阅读区
活动目标:
1.认识新投放的材料,如何使用。
2.学会整理材料。
活动准备:
教师分类整齐的摆好各区角
活动过程:
1.幼儿取卡入区,自愿选择区域进行游戏。
2.幼儿自主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关注到各区域的游戏情况,及时、适当的介入指导。
4.听音乐,幼儿收整区域材料送回原处并摆放整齐。
5.教师点评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并鼓励表扬认真游戏的幼儿。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午班——
1月9日 星期二
上午活动
一、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二、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下午活动
一、音乐游戏《毛毛虫》
活动目标:
1.喜欢倾听音乐,感知乐曲ABA结构特点。
2.能够大胆创编毛毛虫“吃东西、长大、变蛹、破茧、变蝴蝶”等动作,表现音乐的不同情绪。
3.体验创造性地运用身体动作表现毛毛虫变蝴蝶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毛毛虫“吃树叶”“长大”“变蛹” “破茧”“变蝴蝶”的图片5幅。
2.自制课件(音乐、视频) 黑板。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倾听音乐,感受音乐的节奏及旋律。
提问:你觉得是什么小动物来了?它在干什么?
(二)引导幼儿分段赏析音乐,鼓励幼儿大胆创编动作。
1.欣赏毛毛虫“吃树叶”音乐。
提问:毛毛虫在干什么?
鼓励幼儿随音乐大胆表现毛毛虫吃树叶,感受音乐欢快的节奏。
2.欣赏毛毛虫“越长越大”音乐。
提问:毛毛虫吃了好多树叶,越长越大,可以怎样表现毛毛虫越长越大的样子?鼓励幼儿随音乐大胆表现毛毛虫越长越大,感受音阶逐渐升高。
二、体育游戏
(一)《123木头人》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快速反映能力。
2.培养幼儿的肌肉控制能力。
活动准备:
大操场
活动过程:
(一)小朋友齐步走向操场,练习队列队形。
(二)导入
1.教师:我们小朋友很喜欢照相,对吗?
2.在照相的时候要怎么样呢?(尽量保持最好的造型,站在原地不动)
3.等一下我就要请小朋友来和我一起来玩这个照相的游戏,好吗?
(三)游戏规则
教师或者请一个小朋友来当照相机,模仿木头人,看谁做得最最好!
规则如下:
1.一起叫口令:“我们都是木头人,不许说话不许动,不许走路不许笑!”
2.口令完毕,立即保持静止状态,无论本来是什么姿势,都必须保持不动。
3.如果有一人先忍不住说话,或者笑,或者行动,则这个人是游戏失败者。其他人可以拍他的手心惩罚,并且叫口令:“你为什么欺负我们木头人,木头人不说话!”
4.然后再开始下一轮木头人游戏
5.活动结束
教师总结点评结束游戏。
体育游戏
(二)《蚂蚁爬爬》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练习手膝着地地自然协调地向前爬;尝试倒退爬,提高动作的灵活性。
2.让幼儿喜欢参加体育活动,感受集体活动的快
3.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乐于参加体育游戏。
活动准备:
小蚂蚁头饰、相关器械。
活动过程:
(一)准备活动
伸展操运动下身体,为体育活动做准备。
(二)基本活动
1.练习各种不同方式的爬行动作。
2.有序爬鼓励幼儿一个接一个有序地爬过垫子连接而成的小桥。
3.寻声爬通过玩“捉迷藏”的游戏,请宝宝们拉下头饰蒙上眼睛,倾听妈妈的话互换,手膝着地爬着找妈妈。
4.尝试倒退爬。
(三)放松活动
三、篮球游戏
活动目标:
1.练习拍球技能,帮助幼儿快速熟悉篮球。
2.能够听口令进行技能练习,基本跟上口令节奏。
上午班——
1月10日 星期三
上午活动
一、晨间活动
1.热情接待来园的家长与幼儿。
2.安抚幼儿情绪,幼儿自主游戏。
3.晨间总动员:户外自主游戏
二、早操
1.幼儿能够按照队形站在自己的点上。
2.幼儿跟随老师跳早操,能够边唱边跳。
三、集中教育
科学:《谁咬了我的大饼》
活动目标:
1.感受故事内容的诙谐,并能理解故事内容。
2.能通过倾听故事、看图、游戏等形式匹配动物嘴型与牙印。
3.尝试模仿故事中的对话。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对三角形、圆形、方形有一定的了解,知道牙印是什么。
2课件准备:《谁咬了我的大饼》故事音频及图片、《谁咬了我的大饼》故事视频、“连一连”图片。
3.纸面教具:《动物们的牙印》。
活动过程:
(一)播放故事音频及图片《谁咬了我的大饼》,引导幼儿欣赏故事并感知嘴型与牙印的对应关系。
1.播放故事音频及图片《谁咬了我的大饼》第一、二段,引导幼儿观察小鸟嘴型与大饼上的牙印。
师:小猪醒来发现了什么?
师:它去问了谁?
师:是小鸟咬的吗?为什么?
小结:小鸟的嘴尖尖的,咬出来的牙印是小小的三角形,所以不是小鸟咬了小猪的大饼。
2.播放故事音频及图片《谁咬了我的大饼》第三、四段。
师:小猪又去问了谁?它是怎么问的?(小兔和狐狸)
师:小兔的牙齿是什么样的?
师:狐狸的嘴巴是什么形状的?
师:是小兔和狐狸咬的吗?为什么?
小结:小兔子有两颗大大的门牙,狐狸的嘴巴是大的三角形,它们要咬出来的牙印和小猪大饼上的牙印都不一样,所以大饼也不是小兔和狐狸咬的。
3.播放故事音频及图片《谁咬了我的大饼》第五、六段。
师:这次小猪又遇到了谁?(鳄鱼和河马)
师:是不是鳄鱼和河马咬了小猪的大饼?为什么?
小结:鳄鱼的嘴巴长长的,有好多牙齿,河马的嘴巴和牙齿都大大的,它一口会咬掉一半大饼。鳄鱼和河马咬出来的大饼都和小猪手里的大饼不一样,所以也不是鳄鱼和河马咬的。
4.播放故事音频及图片《谁咬了我的大饼》第七段,引导幼儿知道是小猪自己咬了大饼。
师:你们知道是谁咬了小猪的大饼吗?为什么?
小结:小猪咬了一口大饼,牙印和大饼上的形状一样,原来是小猪自己咬了大饼呢!真是一只糊涂的小猪呀!
(二)播放故事视频《谁咬了我的大饼》,引导幼儿进一步熟悉故事内容,并模仿故事中的对话。
师:你喜欢哪只小动物?
师:你能模仿它的对话吗?请你试一试吧。(“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不是我,你看!”)
(三)出示情景图片“连一连”,引导幼儿配对牙印和动物嘴型。
1.请幼儿观察不同饼干的缺口形状。
2.引导幼儿将不同缺口形状的饼干与对应的动物头像相连接。
师:这些小动物们咬出来的饼干是什么样的呢?请小朋友们连一连。
小结:原来每个动物的嘴型都是不一样,它们的牙印也不一样,有各种各样的形状。
四、区角游戏
(一)开放区域:
科学区、建构区、生活区、益智区、阅读区
(二)材料调整:科学区内添加新的材料。
(三)重点指导区域:生活区
活动目标:
1.认识新投放的材料,如何使用。
2.学会整理材料。
活动准备:
教师分类整齐的摆好各区角
活动过程:
1.幼儿取卡入区,自愿选择区域进行游戏。
2.幼儿自主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关注到各区域的游戏情况,及时、适当的介入指导。
4.听音乐,幼儿收整区域材料送回原处并摆放整齐。
5.教师点评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并鼓励表扬认真游戏的幼儿。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午班——
1月11日 星期四
上午活动
一、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二、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下午活动
一、建构游戏《小城堡》
活动目标:
1.了解“城堡”的外形特征,能够围绕城堡主题内容进行建构。
2.能运用多种材料进行垒高、拼接、组装完成各种城堡的搭建。
3.能与同伴共同使用建构材料,懂得爱惜游戏材料和珍惜同伴建构成果。
4.遵守游戏规则,能按照标识整理和收放游戏材料。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请家长带幼儿观察城堡的外形,了解城堡的外形特征。
2.材料准备:磁力棒、泡沫积塑、雪花片等。
3.环境创设:和幼儿收集各种类型的城堡模型、图片、布置建构区。
活动过程:
(一)第一次游戏
1.通过出示城堡图片,引导幼儿欣赏与感受不同城堡的结构,了解城堡主要由地基、城墙、堡顶等组成。
2.出示多种建构材料,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建构材料搭建城堡。
(二)第二次游戏
1.回顾上一次游戏中出现的问题,引导幼儿在拼插过程中要搭建好地基,同时,提醒幼儿要注意不要破坏他人作品,懂得遵守游戏规则,不随意跑动。
2.再次欣赏多种多样的城堡图片,重点观察不同的城堡有着不一样的堡顶指导造型。
(三)第三次游戏
1.在建构时,鼓励幼儿与多种材料互动,使用不同的建构材料来搭建不一样的城堡。
2.教师关注能力弱的幼儿,及时给与帮助,提升建构技能,推进游戏的进程。
(四)第四次游戏
引导幼儿在选择材料时,不争抢玩具,初步学会用友好的方式与同伴相互合作。
二、体育游戏
(一)《切水果》
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旋律,感应2/4拍节奏。
2.能听着琴声伴奏,演唱歌曲。
3.让幼儿知道歌曲的名称,熟悉歌曲的旋律及歌词内容。
4.感受歌曲诙谐幽默的特点,能听着音乐游戏。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音乐、水果卡片若干。
2.经验准备:知道水果的流程:先洗干净,再削皮,最后切成块。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今天小熊过生日,它买了好多的水果,准备请大家吃,看看它都买了些什么水果?(教师依次出示卡片、苹果、香蕉,幼儿回答?)
师:这些水果能直接吃吗?(引导幼儿说出先洗干净,再削皮,最后切成块。)
(二)学唱歌曲
1.动作,切水果。(模仿切水果个别动作)
师:我们洗干净,削了皮要怎么做?
师:是的,要切。怎么切,看老师切。(教师示范模仿动作)
(三)欣赏歌曲,分析歌曲
师:老师把这首好听的歌曲唱给宝贝们听,宝贝们在也可以跟老师小声唱。
师:好听吗?宝贝们先跟老师来学学《切水果》这首歌曲的动作。(以此类推教动作)
(四)教师范唱歌曲,分段唱歌曲,用肢体,语词律动感应歌曲。
师:宝贝们现在跟老师来唱第一句切切切苹果再加上动作一起来。
体育游戏
(二)《老鹰捉小鸡》
1.训练幼儿走障碍物、平衡、立定跳远和快速跑的技能。
2.发展幼儿动作的灵敏性和反应能力,学会躲闪。
3.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活动准备:
小鸡头饰若干、老鹰、母鸡头饰各一个。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教师扮鸡妈妈,幼儿扮小鸡)“小小蛋儿把门开”边唱边做动作进场。
2.准备运动:小鸡操。
(二)基本部分
1.“小鸡们,今天的天气真好,妈妈带你们去锻炼身体,好不好?”幼儿分组活动:通过各种自制器械训练幼儿走障碍物、平衡,立定跳远的技能。
2.小鸡捉虫:训练幼儿手指的灵活性。
3.游戏:老鹰捉小鸡。
通过游戏发幼儿发展快速跑的能力,学会躲闪。
(三)结束部分
1.舞蹈:小鸡小鸡在哪里。
2.“小鸡们,今天你们表现得真勇敢,也很能干,捉到了放多小虫,我们一起小虫带回家去,好不好?”
三、篮球游戏
活动目标:
1.练习拍球技能,帮助幼儿快速熟悉篮球。
2.能够听口令进行技能练习,基本跟上口令节奏。
3.喜欢参与花样篮球的练习,激发幼儿对花样篮球的兴趣。
下午班——
1月12日 星期五
上午活动
一、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二、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下午活动
一、特色绘本活动《谁的脚印》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画面内容,感知各种脚印的特点,积极运用语言进行表达。
2.初步了解故事内容,感受情节的有趣和神秘。
3.体会故事中主要角色“疑惑——失望——惊喜”的情感变化。
活动准备:
根据绘本制作的ppt (演示文稿)画面依次为: 1.封面; 2.扉页; 3.第1、2页;4.
第3-6页; 5.第7-10页; 6.第11-14页; 7.第15-18页; 8.第19、20页。
活动过程:
(一)观察扉页,引出话题。
播放ppt画面2。
师:你看到了谁? (小姑娘。)她在干什么?她发现了什么? (地上有脚印)
师:地上真的有脚印。仔细看看这脚印是怎么样的?(长长的)
师:咦?这是谁的脚印呢?(幼儿自由猜测.)
(二)师幼共同阅读,了解故事情节。
1.播放ppt画面3,引导幼儿观察。
引导语:这是什么地方? (房间。)你从哪儿看出来是房间? (引导幼儿观察床、床头柜、玩具柜等画面细节)
师:看看小姑娘的表情,猜猜小姑娘发现脚印后有什么感觉?(请幼儿模仿小姑娘用疑惑的语气说一说:“这是谁的脚印呢?”)
引导语:小姑娘于是准备去寻找,看看究竟是谁的脚印。
2.播放ppt画面4,引导幼儿观察。
师:小姑娘到哪儿去寻找脚印了? (引导幼儿感受画面背景的变化。)
师:她遇到谁了? (小猫。)
师:小姑娘遇到小猫就问:“你去过我的房间吗?那儿有个长长的脚印。”你们猜猜看那是不是小猫的脚印,说说为什么?
师:小猫是怎么说的呢?小猫说:”没有,我的脚印是圆圆的。
师:我们来看看小猫的脚印是不是圆圆的。(引导幼儿观察小猫的脚印,说说哪儿是圆圆的。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小猫的脚印像什么)
3.播放ppt画面5,引导幼儿观察。
引导语:小姑娘又遇到了谁? (小鸟。)小鸟在哪儿呢? (请个别幼儿从画面中指出来)
师:小姑娘问小鸟: “你去过我的房间吗?那儿有个长长的脚印。”
师(出示局部画面):咦?小姑娘在干什么? (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上小姑娘蹲下来的动作,推测小姑娘在观察脚印。)
师(出示全部画面):小鸟的脚印是什么样的? (细细的、尖尖的)像什么? (小草、树枝)
师:对了,小鸟说:“没有,我的脚印是尖尖的。”
师:又没有找到脚印的主人,小姑娘心里会怎么样? (伤心、 失望)
4.播放ppt画面6,引导幼儿观察。
师:这次,小姑娘遇到谁了? (大象)您能猜猜小姑娘会怎么问大象吗? (鼓励幼儿大胆地说一说。)
师:你们说得真好,小姑娘就是这么问的:“你去过我的房间吗?那儿有个长长的脚印。”
师:大象的个子这么大,它的脚印会是什么样的呢? (引导幼儿通过对比画面中的小姑娘和大象,感受大象身躯的庞大,并猜测大象的脚印特点)
师(出示ppt局部画面):大象的脚印是什么样的? (又宽又大。)
师:原来大象的脚印又宽又大,房间里的脚印也不是它的。
师(出示全部画面):小姑娘和大象在干什么? (大象让小姑娘坐在鼻子上玩)
师:小姑娘找不到脚印的主人,感到很难过,大象就和她玩游戏。现在小姑娘快乐吗?
5.播放ppt画面7,引导幼儿观察。
师:离开大象,想到还没有找到脚印的主人,小姑娘又怎么样了? (引导幼儿从画面上小姑娘的姿态感受她难过的情绪,请个别幼儿学学小姑娘的动作)
师:小姑娘回到了房间。这时,你看她是高兴还是难过? (高兴)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小姑娘笑了,跳起来了)
师:小姑娘为什么突然高兴起来了?可能是什么原因? (幼儿想象、表达)
师:看,这里小姑娘高兴地说:”我知道了!”小姑娘已经知道是谁的脚印了。你知道了吗?
6.播放ppt画面8,引导幼儿观察。
(1)观察画面,推断脚印的主人。
师:来了一只小狗,脚印是它的吗? (不是)那是谁的? (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中还出现了什么,并推断出是鞋子留下的印子)
(2)点击画面2和8,比较鞋子和鞋印的相似度。
教师讲述故事,揭示谜底: “原来是我自己的鞋印啊。”
(3)引导幼儿观察小姑娘开心大笑的表情,一起体验快乐的情绪。
(三)观察封面,引出故事的题目。
1.播放画面1,师幼共同梳理故事情节。
师:小姑娘在寻找脚印的过程中遇到了谁?最后她发现脚印是谁的?鞋子在哪里? (请个别幼儿从画面中找出来)
2.教师揭示故事的名字。
(四)按顺序观看画面,完整讲述故事。
二、体育游戏
(一)《鳄鱼来了》
活动目标:
1.在情境游戏中,发展走、爬、跳、拉、抓等技能,提高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敏性。
2.训练上肢力量,初步掌握节奏体位(前后左右)的感知觉能力。
3.培养克服困难的精神以及团队协作的能力。
4.乐于参加体育活动,感受帮助有困难的人的快乐体验。
5.增强合作精神,提高竞争意识。
活动准备:
大小垫子若干、毛巾若干、自备音乐。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寻找“鳄鱼”
在游览“鳄鱼湖”的情境活动中进行热身运动,带领幼儿进行走、跳、爬等动作练习。
(二)游戏活动——“鳄鱼”来了
1.“鳄鱼睡了”(诱导幼儿克服困难,用不同方式“越”过“鳄鱼)
引导幼儿在不触碰“鳄鱼”的情况下,用跳、跨、爬等方式从“鳄鱼”身上过去。随着“鳄鱼”变换不同的睡觉姿势,引导幼儿探索不同的行进方式。
2.“鳄鱼醒了”(鼓励幼儿与鳄鱼进行勇敢有力地对抗)
引导幼儿尝试用手抓住垫子与“鳄鱼”进行对抗。幼儿依次列横队躲到“围墙”垫子后面,用双手牢牢抓住垫子,防止“围墙”垫子倒塌,要求幼儿守护好“围墙”垫子,承受推搡、牵拉、冲击、击打等力量。
3.“鳄鱼上岸了”引导幼儿练习各方位行进走、跑动作,发展上肢力量。
轰隆隆,快下雨了,撑起“小伞”垫子,训练上肢力量和同伴合作行进跑。以“鳄鱼”上岸,引导幼儿练习各方位的行进走、跑动作。
(三)放松运动,呼吸调整,自然结束。
体育游戏
(二)《青蛙跳跳跳》
活动目标:
1.练习双脚并拢跳、向前进行跳,发展腿部肌肉的力量。
2.掌握双脚跳和单双脚交替跳的技能,保持身体平衡。
3.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乐于参加体育游戏。
活动准备:
脚印、呼啦圈。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热身导入)
师:小朋友们好,今天老师带大家玩一个有趣的游戏,在玩游戏之前,请小朋友们伸出你的手,和老师一块来活动身体。
(二)基本部分
师:小朋友们,刚刚音乐中出现了哪只小动物呢?(对,是小青蛙)
师:小朋友们知道小青蛙是怎样跳的吗?(请个别幼儿展示)
1.分组进行游戏
师:下面需要小朋友们分成两组来进行比赛,看哪组的小青蛙跳的最快。(教师示范游戏玩法,幼儿开始游戏)
2.增加游戏难度(放置脚印)
师:小朋友们注意观察,我们荷叶中的脚印有什么不一样呢?小青蛙应该怎么样跳呢?(一只脚印代表单脚跳,两只脚印代表双脚跳)教师示范游戏玩法,幼儿开始游戏。
(三)结束部分
幼儿原地休息,捏捏腿放松腿部。
三、篮球游戏
活动目标:
1.练习拍球技能,帮助幼儿快速熟悉篮球。
2.能够听口令进行技能练习,基本跟上口令节奏。
3.喜欢参与花样篮球的练习,激发幼儿对花样篮球的兴趣。
 
上一课题:芽三2023.1.8—2023.1.12 第十九周
下一课题:第十八周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