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
芽芽一班 占文凤
2024.4.1—2024.4.3 第六周
上午班——
4月1日 星期一
上午活动
一、晨间活动
1.热情接待来园的家长与幼儿。
2.安抚幼儿情绪,幼儿自主游戏。
3.晨间总动员:户外自主游戏
二、早操
1.幼儿能够按照队形站在自己的点上。
2.幼儿跟随老师跳早操,能够边唱边跳。
三、集中教育
社会:《勇敢的小蝌蚪》
活动目标:
1.知道每个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害怕的事情,懂得遇到问题要勇敢面对。
2.能结合生活中遇到的困难,积极想出解决的办法。
3.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交流自己感到害怕的事情。
2.物质准备:课件(《小蝌蚪找妈妈》故事图片、与孩子有关让大人害怕的事情视频;歌曲《不怕不怕》。
活动过程:
(一)通过师幼谈话,引导幼儿知道每个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感到害怕的东西。
1.谈话引出活动,说说自己感到害怕的事情。
提问:每一天我们都会遇到不一样的事情,有的让我们开心、有的让我们生气、有的让我们哭泣、有的让我们害怕,小朋友你有害怕的事情吗?
2.引导幼儿用动作和表情表现自己遇到的害怕的事情。2.观看视频,知道每个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害怕的事情。提问:你们觉得大人有没有害怕的事情呢?
小结:大人也有害怕的事情,其中大部分都和小朋友有关,如害怕你们生病、受伤,所以小朋友要学会保护自己。
(二)播放课件,通过欣赏绘本故事《小蝌蚪找妈妈》,学习一些面对害怕、解决困难的方法。
1.教师讲述故事,树立小蝌蚪战胜害怕,最后找到妈妈的心理变化。提问:小蝌蚪找不到妈妈,它的心情是怎样的?它是怎么样克服困难的?
2.引导幼儿结合小蝌蚪的经历进行思考,了解一些克服害怕心理的方法。
小结:给自己心里暗示,告诉自己我很勇敢;多去尝试自己不敢的事情,勇敢一次。
(三)演唱歌曲,感受克服困难的多样方法,增强战胜害怕的信心。提问:当你独自一个人时,还可以怎样做能让自己勇敢起来?
小结:原来把你害怕的事情说出来也是战胜害怕的一个方法,我们赶紧和小朋友们交流一下吧!
四、区角游戏
(一)开放区域:
阅读区、建构区、生活区、益智区、美工区(美术室)
(二)材料调整:科学区内添加新的材料。
(三)重点指导区域:生活区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
2.引导幼儿观察常见事物和现象,并对他们感兴趣。
活动准备:
教师分类整齐的摆好各区角
活动过程:
1.幼儿取卡入区,自愿选择区域进行游戏。
2.幼儿自主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关注到各区域的游戏情况,及时、适当的介入指导。
4.听音乐,幼儿收整区域材料送回原处并摆放整齐。
5.教师点评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并鼓励表扬认真游戏的幼儿。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午班——
4月2日 星期二
上午活动
一、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二、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下午活动
活动目标:
1.按某一特征(如高矮胖瘦等)进行比较、排序,尝试用语言表述。
2.体验表演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猴子手偶5只、标记卡4张、白纸数张、小舞台、甩葱歌音乐。
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
(一)看看说说:5只猴子(观察、比较,说说猴子的特征)
提问:来了猴子表演队,有几只?5只猴子什么地方不一样?(高矮、胖瘦……)
1.按猴子的特征进行描述,教师出示标记卡记录。
幼儿根据猴子的不同特征和猴子打招呼,教师则根据幼儿描述的特征。
2.归纳:5只猴子有许多不同的地方,它们长得有高有矮、身体有胖有的瘦、尾巴有长有短、皮毛颜色有深有浅……
(二)分组表演:5只猴子(按某一特征进行比较、排序,尝试语言表述)
1.商量表演内容
提问:5只猴子想为大家表演节目,猴子表演什么?怎么表演?
2.理解表演规则
规则:5只猴子上场表演要有规律排好队出场表演。
提问:怎么排队才是有规律?按什么规律?幼儿分组表演。
第一遍表演:(初步体验跟着音乐表演乐趣)
重点提问:哪只猴子第一个出场?最*的猴子出场了,接着该谁出场呢?
第二遍表演(幼儿尝试按某一特征比较、排序)
提问:这次谁先出场?哪只猴子排在第二出场、排在第三个出场是哪只猴子?
重点观察:按什么不同开展排序?怎么比?(引出比较的动作及方法)
表演结束,引导幼儿学习用语言表述。
第三遍表演(幼儿自主选择按某一特征排序表演)
(三)活动延伸(提出逆向排序的方法)
提问:有只猴子不开心,有没有办法让它也第一个出场表演呢?
二、体育游戏
(一)《小司机》
活动目标:
1.学习在指定的范围内四散跑,并能注意不碰撞。
2.提高听信号行动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声音:各种车辆的录音
2.音乐:快乐游戏
活动过程:
(一)听声辨车
1.播放:汽车喇叭的声音
这是什么车子的声音?
公共汽车在马路上怎么开的?
2.播放摩托车声音
这是什么车子的声音?它开起来是怎样的?
摩托车的速度比汽车快,开时要开足马达,加快速度。
(二)游戏活动
1.由开车引出交通规则:
司机都要学一样本领,看见红灯就停,看见黄灯就等一等,绿灯亮了,马上开车。有了本领,我们就可以开车去旅游了。”
2.幼儿边听音乐,边学着公共汽车或摩托车的样子开车。
教师:开车时要小心,找空的地方开,不能碰到其他车辆。
3.教师操作红绿灯
全体幼儿根据看交通信号灯开车,反复练习。幼儿扮演小动物开一辆自己喜欢的车到森林里游玩,一路上教师适时地出示红绿灯,引导幼儿注意交通规则。
(三)活动结束
幼儿开着小汽车回教室休息。小班健康—快快逃出污染区。
体育游戏
(二)《好玩的布垫》
活动目标:
1.探索布垫的多种玩法。
2.用布垫玩走、跑、跳等游戏,体验身体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各种颜色鲜艳、大小不同的布垫若干、音乐课件
活动过程:
1.热身活动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随音乐《小汽车》入活动室。
师:我们的汽车到站了,让我们跟着音乐活动活动身体吧! ( 兔子跳跳跳)。
师:刚才小朋友们表现的太棒了,请大家坐到后面的布垫上去,休息。
2.自由探索布垫玩法。
引导幼儿想一想布垫可以怎样玩?鼓励幼儿自由探索布垫玩法。
师:我们坐在屁股底下的都是布垫,你摸-摸,布垫是软软的,我们坐在上面可舒服了。小朋友们想一想,布垫除了可以坐在屁股底下外,还可以怎么玩?我们站起来试一试吧。
3.游戏:去春游
师:老师刚刚收到了一条短信,谁发的呢?老师打开看看。
师:哦,原来是春天发给我们的啊,它想请我们去春游,小朋友们想不想去?不过,去春游要走很长的路才可以到,所以我们要开着小汽车去春游,来,起立,把布垫当作方向盘,两只手握紧,两条腿弯一弯,这样小汽车才能开的很快,准备好了,我们要出发了。
师:教师与幼儿边说儿歌边开车。“小汽车,嘀嘀嘀,开到东,开到西。小小车轮转呀转,带着我们去游玩。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看到行人慢慢开,大路宽宽快快开,小朋友们要记住,交通安全最重要。”引导幼儿去春游。(出示PPT,展示大自然美丽的风景)
师:外面的天快黑了,我们回去吧。(打雷声)哎呀,不好了,要下雨了,我们快点把布垫变成小雨伞吧。哇,天晴了,我们找个干净的地方坐下来休息休息。
4.放松休息
师:我们今天玩了布垫、开了小汽车、欣赏了春天美丽的景色,小朋友们收获的很多,让我们听着音乐,做一下放松运动吧。
三、花样篮球
活动目标:
1.复习击地抱球技能,帮助幼儿快速熟悉篮球;
2.能够听口令进行击地抱球技能练习,基本跟上口令节奏;
3.喜欢参与花样篮球的练习,激发幼儿对花样篮球的兴趣。
上午班——
4月3日 星期三
上午活动
一、晨间活动
1.热情接待来园的家长与幼儿。
2.安抚幼儿情绪,幼儿自主游戏。
3.晨间总动员:户外自主游戏
二、早操
1.幼儿能够按照队形站在自己的点上。
2.幼儿跟随老师跳早操,能够边唱边跳。
三、集中教育
科学:《小蝌蚪长大了》
活动目标:
1.对饲养小蝌蚪感兴趣,萌发爱护小蝌蚪的情感。
2.初步感知小蝌蚪的生活习性和成长变化过程。
3.能使用放大镜定期观察小蝌蚪,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一个透明容器;小蝌蚪若干;蝌蚪饲料若干(也可用藻类、蚊子幼虫、干面条沫、肉沫、面包屑、煮烂的菜叶、熟蛋黄等代替)
活动过程:
(一)初识小蝌蚪
1.出示装有小蝌蚪的透明容器,引导幼儿初步观察小蝌蚪。
师:春天到了,池塘里出现了许多小蝌蚪,今天老师把小蝌蚪带到了我们班级里,一起看看它们长什么样子吧!
活动建议:教师可以请幼儿分组轮流到透明容器前,观察小蝌蚪的外形特点。
2.引导幼儿了解小蝌蚪长大会变成青蛙,激发饲养兴趣。
师:小蝌蚪长大以后会变成小青蛙,你们觉得它和小青蛙长得像吗?
师:想知道小蝌蚪是怎样变成小青蛙的吗?让我们一起来照顾它们,看看它们是如何变化吧!
(二)饲养小蝌蚪
1.引导幼儿了解饲养的方法,丰富相关经验。
师:我们要怎么喂小蝌蚪吃东西呢?(取一小撮饲料投放到水中,不能取太多)
师:多久喂一次比较合适呢?(一般每天1-2次)
活动建议:教师可以演示喂食的方法,引导幼儿感受投放饲料的量。
2.每日轮流安排一名幼儿给小蝌蚪喂食。
活动建议:教师可提前将饲料放于自然角,便于幼儿取放。
3.教师可协助幼儿为小蝌蚪定期换水。
(三)观察与分享
1.在自然角投放放大镜,引导幼儿用放大镜充分观察小蝌蚪的身体变化。
2.明确观察的周期与要点。
(1)引导幼儿每周至少观察一次小蝌蚪,每次观察时看看小蝌蚪有什么新变化。
(2)教师可以在小蝌蚪长出前腿、后腿等关键时刻,提醒幼儿注意观察。并拍照记录小蝌蚪的变化,供幼儿交流。
(3)若发现幼儿有用手去抓或者伤害小蝌蚪的行为,应及时制止。
3.在过渡环节,引导幼儿与同伴分享自己本周的新发现。
(四)蝌蚪变青蛙
1.教师出示提前拍的照片,引导幼儿回顾小蝌蚪成长变化过程。
2.教师总结,放生小蝌蚪。
师:小蝌蚪先是长出两条后腿,再长出两条前腿,接着尾巴没有了,最后变成小青蛙啦。小青蛙要去大自然为我们捕捉害虫啦,让我们一起把小青蛙放生吧!
活动建议:教师可在活动结束后,将小青蛙放生于小溪流或小池塘附近。
四、区角游戏
(一)开放区域:
科学区、建构区、生活区、益智区、阅读区(阅读室)
(二)材料调整:科学区内添加新的材料。
(三)重点指导区域:科学区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
2.引导幼儿观察常见事物和现象,并对他们感兴趣。
活动准备:
教师分类整齐的摆好各区角
活动过程:
1.幼儿取卡入区,自愿选择区域进行游戏。
2.幼儿自主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关注到各区域的游戏情况,及时、适当的介入指导。
4.听音乐,幼儿收整区域材料送回原处并摆放整齐。
5.教师点评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并鼓励表扬认真游戏的幼儿。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