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市第二幼儿园:在线备课系统

实验园区

当前位置:首页 > 备课资源 > 实验园区

课题:第三周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

  马颖

2023.9.18—2023.9.22  第三周

下午班——

9月18日   星期一

下午活动

一、建构游戏:《楼房》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尝试用各种方法堆高,激发幼儿对尝试活动的兴趣。

2.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

3.通过操作,让幼儿懂得运用各种材料来堆高,堆稳。

活动准备:

1.图片:图一,小长颈鹿开心地住在小房子里;图二,小长颈鹿没房子住,哭了。

2.大小各不同的积塑,纸筒,纸盒(大小不同),小篮子,托盘,各种罐子和瓶子,纸杯,纸皮……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活动,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

故事内容:小长颈鹿住在小房子里很快乐,后来小长颈鹿长大了,小房子住不下了,没有房子住,哭了。

1. 小长颈鹿没房子住哭了,你们说怎么办呢?

2. 我们一起建一间高高的房子让小长颈鹿住好吗?

(二)介绍游戏材料,鼓励幼儿尝试用各种材料堆高。

1.你们看老师这里有很多可以建房子的东西,它们有什么?

2.你们能用这些东西建一间高高的房子吗?那我们现在就一起做好吗?

(三)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幼儿可以自己建房子也可以几个小朋友一起做。

2.注意拿了材料找个舒服的地方去建房子,不要都挤在一起。

3.刚才你是用什么东西来建房子的?

4.老师刚才看到有个小朋友怎么也建不成高高的房子,他是这样 建的,你们看房子为什么会倒?(楼底部太小,不平。)

5.我们怎样建房子才又高又稳?(楼底要平和宽,建的时候要轻拿轻放。)启发幼儿用托盘,纸皮等辅助材料来建房子。

(四)鼓励幼儿再一次进行尝试,并用多种材料来建房子。

1.提醒幼儿行走时要注意,手脚放轻点,以免碰到房子而使其到掉。

2.重点引导幼儿如何利用辅助材料建高楼

(五)评价结束活动。

请幼儿比比谁的房子又高又稳,请他说说他建楼的方法。

体育游戏

(一)《套圈》

活动目标:

1.锻炼孩子的肌体能力,促进身体更好的成长。

2.培养小朋友的竞争意识和集体观念。

3.愿意参与体育游戏,体验在游戏中奔跑、追逐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学会团结、谦让。

活动准备:

1.呼啦圈若干、跑道场地

活动过程:

(一)选择场地

1.小朋友下楼之前,教师先在操场布置好游戏场地,选择合适的两条途径。

(二)讲解游戏规则

1.小朋友下楼后,老师带领小朋友来到跑道上,平均分成2个队,都站在跑道线后。

2.老师告诉小朋友今天玩的游戏叫做套圈圈。然后拿出一个呼啦圈放在跑道中间示范如何套圈圈,讲明游戏规则,由一边跑向另一边,经过呼啦圈时,将呼啦圈套过整个身体后再跑回原来的队伍与下一个小朋友击掌。

3.两组小朋友需间隔适当位置,以免在活动中发生碰撞。

4.圈圈要从头上往下套。

5.与下一个队友接力时不要忘记击掌。

 

上午班——

9月19日   星期二

上午活动

集中教育

安全:《危险行为我不做》

活动目标:

1.了解危险行为的概念,认识常见的危险行为,学会如何避免危险;

2.培养幼儿安全意识,使幼儿能够自我保护,预防意外发生;

3.激发幼儿对生命的敬畏和珍爱生命的意识。

活动准备:

各种水果的图片,危险行为图片,过马路的视频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老师问幼儿:“你们喜欢吃什么水果?”引导幼儿回答。

2.老师以小组为单位,给幼儿们分发各种水果的图片,并提问这些水果哪些是安全的,哪些是危险的,并让幼儿列举出危险水果的原因。

(二)讲解

1.介绍什么是危险行为,并给幼儿举例子,如爬高处、靠近开着的汽车等。

2.讲解危险行为带来的后果,如摔伤、烫伤、撞伤等。

3.提醒幼儿危险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如何避免危险。

(三)练习

1.老师播放一段关于过马路注意事项的视频,并引导幼儿一起模拟过马路的场景,让幼儿了解行人应该在什么时候通过斑马线或人行横道过马路,并告知幼儿需红灯停,绿灯走的标准。

2.老师根据幼儿生活场景进行教学。例如,在家里拿厨房用具时需要大人协助,不要随便开水龙头、不随便跑等等。

(四)巩固

1.总结今天的课程内容,并让幼儿回答关于危险行为的提问。

2.小组展示各种安全知识贴纸,引导幼儿识别各种安全知识贴纸,例如警告标志、禁止标志等等。

(五)延伸

1.幼儿通过游戏方式,对今天学习的内容进行复习,并与其他小组进行对抗。如让幼儿们表示出要不做的危险行为,其他幼儿用手举起牌子表示是否做错。

2.最后,老师让幼儿画一幅自己的“危险行为我不做”的画,让幼儿在画中表现不做危险行为的重要性和幸福感。

 

下午班——

9月20日   星期三

上午活动

下午活动

一、美工游戏:《好吃的棒棒糖》

活动目标:

1.尝试用棉签作画,表现棒棒糖的螺旋状花纹。

2.体验在情境中作画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实物棒棒糖、范画、 PPT 。

2.棉签、水粉颜料 ( 红、黄、绿 ) 。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导语: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位小客人小熊,来听听小熊最近在忙些什么呢?

提问:小熊最近在忙些什么呀?

做礼物做棒棒糖故事激发幼儿兴趣。

(二)观察实物,初步感知提问:棒棒糖是什么样子的呀?在圆圆的糖上你还看到了什么?像什么?

小结:棒棒糖身上有着一圈一圈的花纹,这样的棒棒糖又好看又好吃,小动物们肯定会喜欢。圆圆的、红色的、上面有线 ( 蜗牛线 ) 一圈一圈的线引导幼儿仔细观察螺旋线特征。

(三)教师示范,讲解方法

1.欣赏范画,观察不同样式

教师:瞧,小熊为小动物们做了这么多棒棒糖呢 !

提问:这些棒棒糖都一样吗?

2.教师示范,讲解操作方法

导语:让我们来看看小熊是怎样来制作棒棒糖的!

导语:五彩棒棒糖还需要小魔咒哦 !

儿歌:从里往外绕,先绕一个小圈圈,小小的小小的,再绕一个大圈圈,一圈又一圈,最后插紧小棒子。

过渡语:小熊为了做棒棒糖啊,的确忙坏了。你们想不想来帮帮它?

我也想帮帮这只热心的小熊! 为了帮助小熊,我还准备了一些小工具哦!

3.介绍操作材料。儿歌:小棉签,蘸一蘸,亲亲大白纸,从里往外绕,先绕一个小圈圈,小小的小小的,再绕一个大圈圈,一圈又一圈,最后插紧小棒子。

4..幼儿尝试徒手练习

导语:能干的小手拿出来,我们一起来做棒棒糖。

5.个别幼儿示范操作。

提问:哪个能干的小朋友愿意上来来试一试做个棒棒糖呢?

不一样有大有小有红的、黄的 …… 幼儿徒手练习教师用儿歌的形式渗透作画方法和要求教师引导其他幼儿也徒手练习,并共同用儿歌提示示范操作的幼儿

(四)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让我们一起加油帮小熊做更多圆圆的、五颜六色、大小不一的棒棒糖吧!幼儿选择不同颜色进行以儿歌形式不断提醒幼儿操作。

(五)幼儿欣赏作品,教师评价。

提问:大家做了好多棒棒糖,你喜欢哪根棒棒糖?我们请这位小朋友来说说吧?

小结:小熊看到你们帮它做了这么多好看又好吃的棒棒糖,会说些什么呢? 彩色的、大的、有花纹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作品以及学会欣赏同伴的作品。

二、体育游戏

(一)《小司机》

1.学习在指定的范围内四散跑,并能注意不碰撞。

2.提高听信号行动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声音:各种车辆的录音

2.音乐:快乐游戏的声音

活动过程:

(一)听声辨车

1.播放:汽车喇叭的声音

这是什么车子的声音?

公共汽车在马路上怎么开的?

2.播放摩托车声音

这是什么车子的声音?它开起来是怎样的?

摩托车的速度比汽车快,开时要开足马达,加快速度。

(二)游戏活动

1.由开车引出交通规则:

司机都要学一样本领,看见红灯就停,看见黄灯就等一等,绿灯亮了,马上开车。有了本领,我们就可以开车去旅游了。”

2.幼儿边听音乐,边学着公共汽车或摩托车的样子开车。

教师:开车时要小心,找空的地方开,不能碰到其他车辆。

3.教师操作红绿灯

全体幼儿根据看交通信号灯开车,反复练习。

幼儿扮演小动物开一辆自己喜欢的车到森林里游玩,

一路上教师适时地出示红绿灯,引导幼儿注意交通规则。

(三)活动结束

幼儿开着小汽车回教室休息。

 

上午班——

9月21日   星期四

上午活动

一、晨间活动

1.热情接待来园的家长与幼儿。

2.安抚幼儿情绪,幼儿自主游戏。

3.晨间总动员:户外自主游戏

二、区角游戏

(一)开放区域:

益智区、美工区、图书区、生活区、科学区

(二)材料调整:益智区内添加新的材料。

(三)重点指导区域:美工区

活动目标:

1.体验绘画活动的乐趣,培养对绘画活动的兴趣。

2.乐于与同伴一起创作。

活动准备:

教师分类整齐的摆好各区角

活动过程:

1.幼儿取卡入区,自愿选择区域进行游戏。

2.幼儿自主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关注到各区域的游戏情况,及时、适当的介入指导。

4.听音乐,幼儿收整区域材料送回原处并摆放整齐。

5.教师点评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并鼓励表扬认真游戏的幼儿。

 

 

上午班——

9月22日   星期五

集中教育

音乐游戏:《拍手点头》

活动目标:  

1. 学习随音乐合拍地边唱歌边做动作。

2. 愿意在集体面前大胆表现。

3. 感受歌曲欢快的节奏。  

活动准备:

小手、娃娃头卡片。

活动过程:  

(一)游戏:小手、大头  

1.出示小手、大头娃娃的卡片教师:老师给你们看一样东西,请小朋友把眼睛闭上。(老师转动手腕,让幼儿观看)

2.你们的小手会干什么?  

3.你们的大头会干什么?  

(二)幼儿感受乐曲,熟悉旋律  

1.放音乐、教师唱歌;  

2.再次欣赏歌曲,边听音乐边做拍手、点头的动作;  

3.教师讲解歌词内容,幼儿做动作;  

4.幼儿跟着音乐边唱歌边做动作。  

(三)游戏《找朋友》  

小朋友们手拉手,拉成圆圈,玩找朋友游戏,找到好朋友后,唱拍手点头,边唱边表演。

 


 


上一课题:第二周

下一课题:第四周

评课

表情

共 0 条评课
  • 这篇内容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