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9.9—2024.9.13 第二周
下午班——
9月9日 星期一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用不同方式表达今天的游戏;
3.能用绘画、语言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操场
游戏材料:牛奶盒、纸杯
观察重点:能乐意用自己的方式方法探索发现牛奶盒和纸杯的玩法,拓展思维。
支持策略:
(1)能根据自己的想法来选择游戏材料、积极主动的去探索与发现问题。
(2)能专注、投入、持续地进行游戏,愿意尝试更有创意的游戏内容与玩法。
(3)根据幼儿的需求选择恰当的帮助与引导,促进幼儿游戏水平的提升。
三、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不浪费。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篮球技能——双手拍球
活动目标:
1.掌握正确的双手拍球姿势和技巧,包括手指的摆放、手臂的力度和角度等。
2.培养双手协调性和灵活性,使幼儿能够熟练地控制篮球,实现双手交替拍球。
3.增强幼儿的肌肉力量和耐力,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
二、区域活动
重点区域:音乐区
材料:铃鼓、沙锤
活动目标:
1. 学习用自然的声音大胆的有表情的唱歌(合唱和独唱)。
2. 喜欢随音乐的节奏和情绪做模仿动作、跳舞和游戏。
3. 能发现周围环境中的美,喜欢欣赏美并尝试自己创造美,学会表现物体的基本部分和主要特征,能大胆安排画面。
三、幼儿离园
1.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上午班——
9月10日 星期二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用不同方式表达今天的游戏;
3.能用绘画、语言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 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操场
游戏材料:牛奶盒、纸杯
观察重点:能乐意用自己的方式方法探索发现牛奶盒和纸杯的玩法,拓展思维。
支持策略:
(1)能根据自己的想法来选择游戏材料、积极主动的去探索与发现问题。
(2)能专注、投入、持续地进行游戏,愿意尝试更有创意的游戏内容与玩法。
(3)根据幼儿的需求选择恰当的帮助与引导,促进幼儿游戏水平的提升。
三、游戏分享
1. 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 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三、主题活动
语言活动——《香蕉船》(儿歌)
活动目标:
1.让孩子们能够通过学习儿歌《香蕉船》认识并掌握基本的儿歌节奏和韵律。
2.培养孩子们的语感,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3.激发孩子们对水果的喜爱,以及探索自然的好奇心。
活动准备:
1.香蕉船图片或实物。
2.播放设备(可播放儿歌)。
活动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香蕉船图片或实物,引导孩子们观察并提问:“这是什么?它像什么?”让孩子们自由发挥想象,然后引出今天要学习的儿歌《香蕉船》。
(二)学习儿歌
教师先示范朗读儿歌,注意语速要慢,发音要清晰。然后让孩子们跟着读,并逐步加快语速。通过多次重复,让孩子们掌握基本的节奏和韵律。
《香蕉船》
香蕉船,弯弯长长,
黄澄澄,像月亮。
摇摇摆摆向前行,
载满欢乐和希望。
(三)理解歌词
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帮助孩子们理解歌词中的内容。
如:“儿歌中说香蕉船是什么形状的?”“它是什么颜色的?”“香蕉船里载满了什么?”等。通过问答的形式,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歌词。
(四)拓展延伸
教师可以结合图片或实物,让孩子们认识其他水果的形状和颜色等特征。同时,可以引导孩子们用类似的方式创作新的儿歌,如“苹果船”、“西瓜船”等。
(五)儿歌表演
教师组织孩子们进行儿歌表演,让孩子们在表演中感受儿歌的韵律和节奏。可以分组进行比赛,看哪一组表演得最好。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下午班——
9月11日 星期三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用不同方式表达今天的游戏;
3.能用绘画、语言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操场
游戏材料:牛奶盒、纸杯
观察重点:能乐意用自己的方式方法探索发现牛奶盒和纸杯的玩法,拓展思维。
支持策略:
(1)能根据自己的想法来选择游戏材料、积极主动的去探索与发现问题。
(2)能专注、投入、持续地进行游戏,愿意尝试更有创意的游戏内容与玩法。
(3)根据幼儿的需求选择恰当的帮助与引导,促进幼儿游戏水平的提升。
三、生活活动
1.幼儿自己入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不浪费。
3.午饭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
下午活动
一、室内外各类游戏
篮球技能——双手拍球
活动目标:
1.掌握正确的双手拍球姿势和技巧,包括手指的摆放、手臂的力度和角度等。
2.培养双手协调性和灵活性,使幼儿能够熟练地控制篮球,实现双手交替拍球。
3.增强幼儿的肌肉力量和耐力,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
二、区域活动
重点区域:益智区
材料:七巧板、点卡
活动目标:
1.通过益智游戏,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思维能力。
2.引导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分类、排序、比较、分析等基本认知技能,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3.鼓励孩子们在解决问题时,学会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培养他们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三、幼儿离园
排好队,一个一个有序等待家长拿接送卡在校门口接走。
上午班——
9月12日 星期四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用不同方式表达今天的游戏;
3.能用绘画、语言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1)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2)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2.自主游戏
游戏场地:操场
游戏材料:牛奶盒、纸杯
观察重点:能乐意用自己的方式方法探索发现牛奶盒和纸杯的玩法,拓展思维。
支持策略:
(1)能根据自己的想法来选择游戏材料、积极主动的去探索与发现问题。
(2)能专注、投入、持续地进行游戏,愿意尝试更有创意的游戏内容与玩法。
(3)根据幼儿的需求选择恰当的帮助与引导,促进幼儿游戏水平的提升。
三、游戏分享
1. 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 思维共享
(2)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健康活动——《公共场合我不挤》(安全)
活动目标:
1. 知道幼儿之间要团结友爱、相互谦让。
2. 遇到拥挤的时候不推不挤,知道躲避拥挤人群的方法。
活动准备:
PPT图片,视频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 在今年的元旦节前夜,人们都在上海的外滩观看新年灯光展览,发生了一件可怕的踩踏事件,你们知道是什么原因吗?看到过拥挤的场面吗?拥挤的地方你去过吗?有被挤到过吗?拥挤的时候你是怎么做的?为什么?
2. 下面我们去看个故事,了解下公共场合的危险吧!
(二)观看故事PPT
1. 皮皮猴和大眼猫去挤热闹的时候,大象老师是怎么说的?
2. 在小竹桥上发生了什么事?
3. 湖中的小岛上到底有什么热闹的事?
4. 在公共场合人多的时候,你会怎么做?
5. 小结:小朋友们要记住,尽量不去人多拥挤的地方。到人多的地方要拉紧大人,不要在人群中挤来挤去,很容易发生踩踏事件。万一找不到家人,尽快找一处安全的地方在那里等待。
(三)判断是非对错。
1.在公共场合挤来挤去
2.在人群中逆向行走
3.听从爸爸妈妈的话,人群中紧跟父母。
(四)朗诵儿歌。人群之中我不挤,不要逆着方向走。为防发生踩踏事,紧跟父母不走丢。
(五)观看拍摄的视频。
小结:在拥挤的时候我们很多小朋友不懂得保护自己,今天学习了以后我们就知道该怎么去面对拥挤的人群了,需要做到哪几点,小朋友可要记清楚了哦。(六)迁移生活经验。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
上午班——
9月13日 星期五
上午活动
一、晨间自主活动
1.幼儿自主入园,进行晨检;
2.能有序的进行签到,用不同方式表达今天的游戏;
3.能用绘画、语言等方式表达自己游戏前的计划。
二、自主游戏
1.音乐律动
(3)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变化自由的表达动作;
(4)喜欢在音乐律动中和同伴一起游戏。
游戏材料:牛奶盒、纸杯
观察重点:能乐意用自己的方式方法探索发现牛奶盒和纸杯的玩法,拓展思维。
支持策略:
(1)能根据自己的想法来选择游戏材料、积极主动的去探索与发现问题。
(2)能专注、投入、持续地进行游戏,愿意尝试更有创意的游戏内容与玩法。
(3)根据幼儿的需求选择恰当的帮助与引导,促进幼儿游戏水平的提升。
三、游戏分享
1.游戏表征
(1)能用喜欢的方式和技巧记录今天的游戏过程;
(2)能专注并持续的完成自己的记录。
2.思维共享
(1)能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在游戏中的趣事或遇到的问题;
(2)愿意并敢于在同伴面前分享。
四、主题活动
艺术活动——《娃娃跌倒了》(歌唱)
活动目标:
1. 激发幼儿爱同伴的情感。
2. 培养幼儿对歌曲的感受能力和表演力。
3. 反复倾听歌曲,知道名称,了解内容。
活动准备:
PPT课件,音乐。
活动过程:
(一)设置悬念,由“哭声”引出课题。
提问:“咦,听什么声音啊?那么是谁在哭呀?为什么要哭?”(让幼儿自由说) (二)欣赏情景表演,感受歌曲的旋律,了解歌曲的内容。
1. 老师问:“是谁在哭啊?”(小娃娃在哭)“小娃娃为什么哭呢?”(摔疼了,喊妈妈)“后来,谁来帮助小娃娃了”(小朋友帮助了他。)
2. 老师清唱歌曲,幼儿感受歌曲的旋律。
3. 随音乐看图谱演唱歌曲,鼓励幼儿小声跟唱。
4. 师幼共同表演并演唱歌曲。
5. 给歌曲取名字。
幼儿讨论,老师小结,歌曲名称《小娃娃跌倒了》,幼儿重复。
(三)幼儿自己说一说当小朋友遇到困难时该怎样做。
五、生活活动
1.组织幼儿如厕、洗手。
2.安静就餐,不挑食不撒饭。
3.能够主动穿脱衣物,自主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