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
豆豆二班 李妍
2025.4.7—2025.4.11 第九周
上午班——
4月7日 星期一
上午活动
一、升旗仪式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通过升旗仪式,萌发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生活活动
1.有序排队如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三、集中教育活动
科学活动:《酸酸甜甜的橘》
活动目标:
1.让幼儿观察橘子的外观,了解橘子的基本特征,如颜色、形状、大小等。
2.通过触摸、闻味、品尝等方式,让幼儿感知橘子的特性,丰富幼儿的感官体验。
3.鼓励幼儿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橘子的味道、触感等,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4.培养幼儿对水果的喜爱之情,愿意尝试新的水果,知道多吃水果有益健康。
活动准备:
1.不同品种的橘子若干(如蜜橘、砂糖橘、丑橘等),清洗干净并切成小块,分别放置在小碟子里,每个幼儿一份。
2.完整的橘子若干,用于幼儿观察和触摸。
3.水果刀、盘子、纸巾等。
4.相关的橘子图片、视频资料(如橘子生长过程的视频)。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播放一段有关水果市场的视频,视频中出现各种水果,最后画面定格在橘子上。
2.提问幼儿:“小朋友们,你们在视频里都看到了哪些水果呀?那有没有看到老师特别圈出来的这种水果呢?谁能说一说它是什么?”引导幼儿回答出橘子。
(二)观察橘子
1.给每个幼儿发放一个完整的橘子,让幼儿仔细观察橘子的外观。
提问:“小朋友们,看看你们手中的橘子,它是什么颜色的呀?”引导幼儿说出橘子是橙色的。
再问:“那它是什么形状的呢?像我们生活中的哪些东西?”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如像皮球、像太阳等。
接着问:“请小朋友们摸一摸橘子的表面,是光滑的还是粗糙的呢?”让幼儿通过触摸感受橘子表皮的质感,并回答问题。
2.教师总结:“小朋友们观察得都很仔细,橘子是橙色的,形状圆圆的,它的表皮摸起来有点粗糙,上面还有很多小小的点点。”
(三)闻橘子
1.引导幼儿把橘子放到鼻子前闻一闻。
提问:“小朋友们,闻一闻橘子,它有什么气味呀?”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橘子的气味,如香香的、甜甜的等。
2.教师总结:“对啦,橘子有着一股非常清新、香甜的气味,是不是让你们都有点迫不及待想尝尝啦?”
(四)剥橘子
1.教师示范剥橘子的方法:先将橘子放在手心,轻轻揉搓一下,然后从橘子的顶部开始,用手指慢慢剥开橘子皮。在剥的过程中,引导幼儿观察橘子皮的厚度和橘子瓣的排列。
2.让幼儿自己尝试剥橘子,教师在旁边给予帮助和指导,提醒幼儿注意不要把橘子汁弄到眼睛里或衣服上。
3.提问:“小朋友们,剥开橘子后,你们看到了什么?橘子里面是由什么组成的呀?”引导幼儿观察橘子瓣是一瓣一瓣紧紧地抱在一起,像几个好朋友在开会。
(五)品尝橘子
1. 给每个幼儿分发一瓣橘子,让幼儿品尝。
提问:“小朋友们,把橘子放进嘴里尝一尝,它是什么味道的呀?是酸酸的,还是甜甜的?”鼓励幼儿用语言表达出橘子的味道,如酸酸甜甜的、很甜等。
再问:“吃橘子的时候,你们觉得橘子的果肉是软软的,还是硬硬的呢?”引导幼儿感受橘子果肉的质地。
2.请幼儿说一说自己吃橘子的感受,分享橘子的味道和口感。
3.教师总结:“橘子吃起来酸酸甜甜的,果肉软软的,里面还有很多汁水,非常美味。而且橘子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C,吃了可以让我们的身体更健康哦!”
(六)总结结束
1.教师再次总结橘子的特点和吃橘子的好处。
说:“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酸酸甜甜的橘子,它有着橙色的外皮,圆圆的形状,摸起来有点粗糙,闻起来香香的,吃起来酸酸甜甜的,而且橘子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C,对我们的身体非常有好处哦!希望小朋友们以后能多吃水果,让自己长得高高的、壮壮的!”
2.活动结束,教师引导幼儿将吃剩下的橘子皮和垃圾扔进垃圾桶,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
四、户外体育游戏:《快乐的小火车》
活动目标:
1.学习听信号向指定方向走、跑。
2.体验集体游戏的乐趣。
3.知道游戏的规则。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火车头饰、红绿灯卡片、音乐播放设备
2.环境准备:宽敞的户外活动场地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
教师:“小朋友们,今天天气真好,我们一起来做做热身运动吧!跟着老师一起动起来,拍拍手、跺跺脚、扭扭腰、转转圈。”
(二)教学基本动作,教师示范火车头动作,幼儿模仿。教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要来玩一个开火车的游戏。首先,我们要学会怎么当火车头。火车头要带领火车向前走,我们一起来看看火车头是怎么走的。”
(三)游戏环节
1.游戏一:开火车。幼儿按照火车头的方向,依次拉衣襟排成长队,跟着火车头向前走。
教师:“现在,我们分成三个小组,每个小组选一个火车头。火车头戴上头饰,带领小火车出发吧!”
2.游戏二:红绿灯。教师出示红绿灯卡片,幼儿根据信号进行游戏。
教师:“小火车们在行驶过程中,要注意红绿灯哦!红灯时,我们要停下来;绿灯时,我们继续前进。准备好了吗?让我们开始吧!”
幼儿:“老师,我看到绿灯了,我们可以走了!”
(四)放松活动。播放轻松愉快的音乐,教师带领幼儿进行舞蹈放松。
教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的小火车开得真棒!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放松一下,跟着音乐,我们一起跳个舞吧!”
五、区角活动:
(一)开放区域
益智区、阅读区、美工区、语言区、生活区
(二)材料调整:益智区增加各种动物图片。
(三)重点指导区域:益智区
活动目标:
1.积极参与到游戏中,感受游戏带来的乐趣。
2.能够找到与动物相对应的图片。
3认识各种各样的动物。
活动准备:
教师分类整齐的摆好各区角
活动过程:
1.幼儿取卡入区,自愿选择区域进行游戏。
2.幼儿自主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关注到各区域的游戏情况,及时、适当的介入指导。
4.听音乐,幼儿收整区域材料送回原处并摆放整齐。
5.教师点评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并鼓励表扬认真游戏的幼儿。
六、生活活动
1.教师带领幼儿进行餐前绘本阅读活动。
2.组织幼儿饭前有序的如厕洗手。
3.培养幼儿良好的就餐习惯,引导幼儿独立进餐。
下午班——
4月8日 星期二
上午活动
一、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二、生活活动
1.有序排队如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下午活动
一、室内游戏
益智游戏:《对对碰》
活动目标:
1.能按鞋子的外形、颜色、大小等特点进行配对。
2.感受到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与幼儿共同收集成双的鞋子散放在教师中间。
活动过程:
(一)以游戏的口吻,请“小羊”(幼儿)帮助“村长”(教师)一起收拾零乱的鞋子。
1.师提要求:请“小羊”给鞋子找朋友。
2.“小羊”分散找朋友,“村长”也可参与活动,以游戏的身份指导。
(二)讨论
1.你是给鞋子找到朋友的?这两只鞋子为什么要放在一起?
2.梳理小结:两只鞋子的外形一样,颜色一样、大小一样叫一双,是好朋友,所以要放一起。
(三)游戏:对对乐
1.“小羊”自己随意拿一只鞋在手中,然后听音乐自由走动,寻找与自己手中鞋子一样的另一只,配对后,两人将鞋底相互有节奏地碰击,并念儿歌:“对对碰,对对碰,一对鞋子对对碰。”
2.与其他“小羊”交换鞋子,再次游戏。
(四)依据配对的方法,“小羊”再次收拾鞋子,并放入鞋柜
1.教师提醒幼儿一双一双地收拾,并整齐地摆放在鞋架上(可分组进行)。
2.师幼共同检查鞋子配对情况。
(五)“村长”带“小羊”出去玩一玩。
二、户外体育游戏:《小花猫学本领》
活动目标:
1.喜欢参加户外体育游戏,体验与同伴游戏的乐趣。
2初步掌握接.滚皮球的方法,增强身体的协调性。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已有玩皮球的经验。
2.物质准备:皮球若干,小花猫头饰幼儿每人1个,花猫头饰2个,助教1名。
活动过程:
(一)角色分配
教师带领幼儿来到操场空旷的位置,导入活动。
教师头戴花猫头饰扮演猫妈妈,引导幼儿戴上小花猫头饰扮演小花猫。指导语:小花猫们,今天我要教你们一项新本领,你们睁大眼睛认真看噢!
(二)教师示范
教师示范接.滚皮球的正确方法。两名教师面对面站着,中间隔开距离,一名教师将皮球滚向另一名教师,另一名教师接到皮球后,将皮球抛回给第人师,第一名教师用手接住抛回来的皮球。可以交换顺序,重复进行游戏。
(三)幼儿游戏
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掌握接.滚皮站的要领,注意不要被皮球砸到。幼儿熟练后正以进行多人游戏,增加游戏难度。
(四)游戏可以进行多轮。
上午班——
4月9日 星期三
上午活动
一、晨间活动
1.热情接待来园的家长与幼儿。
2.安抚幼儿情绪,幼儿自主游戏。
3.晨间总动员:桌面游戏
二、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三、集中教育活动
社会活动:《认识蔬菜水果》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幼儿能准确识别常见蔬菜水果,清晰说出名称、基本特征,如颜色、形状、口感 。
2.技能目标:通过观察、触摸、品尝,锻炼幼儿的感官能力与观察力,能用简单语言描述特点。
3.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蔬菜水果的喜爱,培养不挑食、爱吃蔬菜水果的健康饮食习惯 。
活动准备:
1.常见蔬菜水果实物,如苹果、香蕉、胡萝卜、白菜等。
2.配套的蔬菜水果卡片、大幅认知挂图。
3.切好的蔬菜水果小块,牙签,小碟子。
4.多媒体设备,准备相关动画视频。
5. 模拟超市场景道具,玩具收银机、购物篮等 。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播放欢快的动画儿歌《蔬菜水果歌》 ,教师带领幼儿跟随音乐一起唱跳。
2.歌曲结束后提问:“小朋友们,刚刚我们唱的歌里都有什么呀?谁能说一说自己最喜欢的是哪一个?”引导幼儿积极回答,引出本节课主题“认识蔬菜水果”。
(二)观察认知:
1.教师依次拿出苹果、香蕉、胡萝卜、白菜等实物,展示给幼儿观察。介绍名称后,引导幼儿观察颜色、形状 ,如“小朋友们看,这个苹果红红的,圆圆的,像个小皮球” 。
2.让幼儿亲自触摸感受,提问“摸起来是光滑的还是粗糙的”,鼓励幼儿表达。
3.教师总结每种蔬菜水果的特点,强化幼儿记忆。
(三)探索发现:
1.分发切好的蔬菜水果小块,让幼儿品尝。提问“吃起来是什么味道,是甜甜的,还是酸酸的,或者是有点淡淡的”。
2.组织幼儿讨论,分享品尝感受,教师给予肯定和补充 。
(四)互动游戏:
1.“蔬菜水果蹲”游戏:选部分幼儿分别手持蔬菜水果卡片,扮演对应角色。如“苹果蹲,苹果蹲,苹果蹲完香蕉蹲”,被叫到的幼儿迅速反应做动作,反应慢或错误的幼儿淘汰,增加趣味性,巩固对蔬菜水果的认知。
2.“超市购物”游戏:布置模拟超市场景,放置蔬菜水果。给幼儿发放购物清单,要求按清单挑选蔬菜水果,到收银台结账,锻炼幼儿对蔬菜水果的识别和生活实践能力。
(五)课堂总结
1.回顾本节课认识的蔬菜水果及其特点、营养价值。
2.表扬幼儿的积极表现,鼓励课后和家长一起认识更多蔬菜水果。
四、户外体育游戏:《小兔子跳跳》
活动目标:
1.能够双脚向前连续跳跃,并跳过一定高度的障碍物。
2.掌握小兔子跳的基本动作,并进行小兔子跳游戏。
3.喜欢参加体育活动,体验参与小兔子跳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小形海绵垫和胡萝卜玩具若干。
2.经验准备:幼儿已有看过小兔子跳起来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热身部分
1.热身律动:健康操
教师带领幼儿充分活动身体关节,包括头部运动、伸展动作等。
2.教师出示胡萝卜玩具,幼儿自由探索胡萝卜是谁的,引出活动主题小兔子是怎么样跳的。
(二)游戏部分
1.幼儿自由探索,教师进行动作讲解示范
①教师提供胡萝卜玩具,幼儿自由探索小兔子跳的动作。
②教师做小兔子双脚跳的基本动作要领并讲解示范。
2.用正确的方式进行双脚跳,教师讲解示范向前双脚跳
①两只脚先分开,在跳之前膝盖微微弯曲,然后用全部力量往上跳
②教师向前双脚跳并讲解示范动作要领。
③幼儿进行小兔子跳游戏,幼儿拿着胡萝卜连续向前双脚跳,把胡萝卜放进篮子里。
3.竞赛游戏,巩固动作要领
幼儿分组比赛看哪组的小兔子能够双脚向前连续跳,跳过障碍物把胡萝卜放进篮子里。先把胡萝卜放完的小组获得胜利。
(四)游戏结束
1.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做放松操,做简单模仿动作。
2.师幼一起收拾整理场地和材料。
五、区角活动:
(一)开放区域
语言区、美工区、音乐区、生活区、科学区
(二)材料调整:美工区增加各种图形
(三)重点指导区域:美工区
活动目标:
1.能正确辨别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并说出图形的名称。
2.知道三种图形的特征,并能利用三种图形组合变化出新形象。
3.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判断力及动作表现力。
活动准备:
教师分类整齐的摆好各区角
活动过程:
1.幼儿取卡入区,自愿选择区域进行游戏。
2.幼儿自主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关注到各区域的游戏情况,及时、适当的介入指导。
4.听音乐,幼儿收整区域材料送回原处并摆放整齐。
5.教师点评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并鼓励表扬认真游戏的幼儿。
六、生活活动
1.教师带领幼儿进行餐前绘本阅读活动。
2.组织幼儿饭前有序的如厕洗手。
3.培养幼儿良好的就餐习惯,引导幼儿独立进餐。
下午班——
4月10日 星期四
上午活动
一、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二、生活活动
1.有序排队如厕、洗手、喝水。
2.幼儿喝牛奶时不洒,懂得爱惜。
下午活动
一、室内游戏
音乐游戏:《幸福拍手歌》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欢乐的情绪,乐意与同伴分享幸福。
2.感知歌曲中表达幸福的动作。
3.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和歌词合拍做动作。
活动准备:
1.教师可提前将幼儿椅子布置成U字型,便于幼儿做动作。
2.《幸福拍手歌》歌曲视频及图片;手势舞视频《幸福拍手歌》。
活动过程:
(一)出示组图“幸福时刻”,引导幼儿分享幸福的时刻,导入活动主题。
1. 小朋友们,你们在做什么事的时候最开心呢?
2.开心的时候你会有什么样的表情?什么样的动作?
小结:这种特别特别开心的感觉,也叫幸福。当我们和好朋友一起玩耍、吃到美味的食物、和家人出去玩的时候,心里都会感觉很开心和幸福。
3.播放歌曲视频及图片《幸福拍手歌》,引导幼儿理解歌曲大意,感受歌曲欢乐的情绪。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幸福拍手歌》,请小朋友们认真地听一听、看一看歌曲中的小朋友是怎么表达幸福的呢。
4.有没有小朋友听过这首歌呢?
奇奇妙妙和小伙伴感到幸福的时候会做什么动作呢?(拍手、跺脚、拍肩)分段播放歌曲视频及图片《幸福拍手歌》,引导幼儿初步感知动作。一歌曲中的小朋友是怎么表达幸福的呢?我们再来看一遍吧!
(二)播放歌曲视频《幸福拍手歌》
1.鼓励幼儿学做拍手的动作。
2.感到幸福的时候,他们第一次做什么动作?(拍手)一请你拍拍自己手,也可以和你身边的小朋友拍手哦。
(三)播放歌曲视频《幸福拍手歌-2》
1.鼓励幼儿学做跺脚的动作。
2.接着,小朋友们感到幸福的时候,又做了什么动作?(跺脚)
你也学着视频中的小朋友来跺跺脚吧。
(四)播放歌曲视频《幸福拍手歌-3》,鼓励幼儿学做拍肩的动作。最后,歌曲里的小朋友做了什么动作?(拍肩)
你也试着拍一拍自己的肩膀吧。
1. 鼓励幼儿尝试边唱边做动作,体验身体动作和音乐的合拍特征。
2. 播放手势舞视频,请幼儿完整观看视频,初步感知手势舞的动作。
3.教师清唱歌曲,带领幼儿学做动作。
(五)教师带唱,鼓励幼儿边跟唱边做动作。
1.活动建议:教师可先慢速带唱,再根据幼儿实际情况调整为常速带唱。
2.再次播放手势舞视频,鼓励幼儿边唱边做动作。
3.让我们带着愉快的心情,一边唱一边用动作表达我们的幸福吧。
二、户外体育游戏:《萝卜蹲蹲蹲》
活动目标:
1.知道根据指令进行蹲起。
2.能够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萝卜蹲游戏。
3.体验体育游戏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萝卜玩偶、音乐。
活动过程:
(一)音乐导入,吸引幼儿兴趣。
指导语:小朋友们,请认真听一听儿歌里都讲了什么哦。提问语:儿歌里发生了什么?
(二)引导幼儿表演拔萝卜的动作,加深幼儿的游戏兴趣。
1.播放音乐,教师带领幼儿进行热身运动。
2.教师示范表演歌曲里拔萝卜的动作。指导语:还有哪些动作可以拔萝卜?
3.邀请幼儿二人一组进行表演拔萝卜。
(三)讲解游戏规则,巩固幼儿对游戏的规则。
指导语:小朋友们拔完萝卜了,那我们玩一个萝卜蹲的游戏吧。
游戏玩法:分2组,一组红萝卜,一组白萝卜。假如红萝卜的幼儿是第一个做蹲起的,他
们想让白萝卜的幼儿第二个蹲,那他们可以边蹲边说:“红萝卜蹲,红萝卜蹲,红萝卜蹲完白萝卜蹲”,以此类推。
游戏结束:教师播放舒缓的音乐,带领幼儿做放松运动。
(四)活动延伸
请幼儿回家与爸爸妈妈分享进行体育游戏的乐趣。
上午班——
4月11日 星期五
上午活动
一、晨间活动
1.热情接待来园的家长与幼儿。
2.安抚幼儿情绪,幼儿自主游戏。
3.晨间总动员:桌面游戏
二、早操
1.幼儿听音乐把队形站好。
2.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早操动作。
3.动作协调,表情丰富。
三、集中教育活动
绘画:《甜甜的西瓜》
活动目标:
1.让幼儿认识西瓜的外形特征,包括形状、颜色和纹理,提升观察能力。
2.指导幼儿运用绘画工具,掌握简单图形组合技巧,描绘出西瓜的形态,锻炼手部精细动作与绘画能力。
3.激发幼儿对绘画活动的兴趣,培养大胆创作和色彩运用能力,增强自信心与创造力。
活动准备:
1.完整西瓜、切开的西瓜若干,放在果盘里。
2.各种绘画工具,如油画棒、水彩笔、绘画纸、颜料、调色盘、画笔、画架(如有条件)。
3.多媒体设备,西瓜生长过程及不同角度西瓜的高清图片、动画视频。
4.展示板,用于展示幼儿作品。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播放一段夏天小朋友在院子里吃西瓜的动画视频。视频结束后提问:“小朋友们,刚刚视频里的小朋友在吃什么呀?”引导幼儿回答出西瓜。
2.拿出一个完整的西瓜,问:“谁能说一说西瓜看起来像什么?”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如像皮球、像大椭圆等。
(二)观察认知
1.把完整西瓜和切开的西瓜放在桌上,让幼儿近距离观察。先观察完整西瓜,提问:“西瓜的外皮是什么颜色的?上面的花纹是什么样的?”引导幼儿描述绿色外皮和黑色条纹。
2.接着观察切开的西瓜,问:“西瓜瓤是什么颜色?里面的西瓜籽是什么样的?”引导幼儿注意红色瓜瓤和黑色或白色的西瓜籽。
3.让幼儿摸一摸西瓜,感受其光滑的外皮,再闻一闻切开的西瓜,描述闻到的香甜气味。
(三)示范绘画
1.在黑板或大白纸上示范。先用绿色水彩笔画一个大大的椭圆,表示西瓜的形状。
2.用深绿色彩笔在椭圆上画弯曲的条纹,表现西瓜外皮的花纹。
3.沿着椭圆边缘内侧画一条红色弧线,再在弧线内涂满红色,代表西瓜瓤。
4.用黑色水彩笔在红色瓜瓤上点出大小不一的西瓜籽。
5.绘画过程中边画边讲解,如“我们画西瓜籽的时候,不要点得太整齐,这样看起来更自然” 。
(四)幼儿创作
1.给幼儿分发绘画工具和纸张,鼓励他们大胆创作。可以画完整的西瓜,也能画切开的西瓜。
2.巡回指导,帮助遇到困难的幼儿,提醒幼儿注意色彩搭配和画面整洁,鼓励幼儿添加一些背景元素,如草地、太阳等。
(五)作品展示与评价
1.把幼儿作品贴在展示板上。
2.请幼儿说一说自己画的内容,如“我画了一个大西瓜,旁边还有两个小西瓜宝宝”。
3.教师肯定幼儿的努力和创意,给予积极评价,如“你的西瓜颜色涂得很均匀,看起来特别甜”。
四、户外体育游戏:《小汽车跑跑》
活动目标:
1、有初步的交通规则意识。
2、激发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 经验准备:幼儿在生活中见过小汽车,有初步印象。
2. 物质准备:各类小汽车视频、图片;画纸、彩笔、安全剪刀、胶水、彩色卡纸等手工材料;小汽车玩具若干;自制红绿灯道具。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教师播放小汽车行驶声音的音频,提问:“小朋友们,听听这是什么声音?”引发幼儿兴趣,自然引出小汽车主题。
(二)认识小汽车
1. 播放常见小汽车视频,如轿车在公路行驶、消防车执行任务、卡车运输货物。每播放一种,暂停提问:“小朋友们,看看这是什么车?它长得什么样?”引导幼儿观察外形。
2. 展示高清图片,详细讲解不同车型特点与用途。如轿车车身小巧,适合载人出行;消防车车身红色,有云梯和水箱,用于灭火救援;卡车车身大,有载货车厢,用于运输货物。
(三)游戏体验
1. 开展“小小驾驶员”游戏,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一辆小汽车玩具。教师布置简单“道路场景”,放置红绿灯道具。
2. 游戏规则:幼儿扮演驾驶员,驾驶小汽车沿“道路”行驶,看到红灯停下,绿灯前行。游戏中,教师提醒幼儿遵守规则,引导幼儿感受小汽车行驶特点。
(四)创作表现
1. 教师示范创作:用简单图形画一辆轿车,如长方形车身、圆形车轮、梯形车窗。鼓励幼儿选择绘画或手工方式创作喜欢的小汽车。
2. 幼儿创作,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想象,添加细节,如车灯、车牌。对于手工制作,帮助幼儿剪裁、粘贴,提醒安全使用工具。
(五)展示分享
1. 幼儿将作品展示在黑板或展示区,互相欣赏。
2. 请幼儿分享自己画或制作的小汽车,如是什么车,要去哪里。教师肯定幼儿创意,给予表扬。
(六)总结拓展
1. 总结常见小汽车特点、用途及交通规则要点。
2. 拓展延伸:建议幼儿回家与家长用废旧物品制作小汽车模型,了解更多交通工具知识。
五、区角活动:
(一)开放区域
阅读区、益智区、美工区、语言区、生活区
(二)材料调整:美工区增加水彩笔。
(三)重点指导区域:美工区
活动目标:
1.对区角游戏感兴趣,体验区角游戏的快乐。
2.幼儿自己动手操作,发展幼儿的想象力。
活动准备:
教师分类整齐的摆好各区角
活动过程:
1.幼儿取卡入区,自愿选择区域进行游戏。
2.幼儿自主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关注到各区域的游戏情况,及时、适当的介入指导。
4.听音乐,幼儿收整区域材料送回原处并摆放整齐。
5.教师点评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并鼓励表扬认真游戏的幼儿。
六、生活活动
1.教师带领幼儿进行餐前绘本阅读活动。
2.组织幼儿饭前有序的如厕洗手。
3.培养幼儿良好的就餐习惯,引导幼儿独立进餐。
 
上一课题: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第八周
下一课题:豆三班第八周备课